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悬滴法测量了298.15 K时,邻、间、对二甲苯 乙醇共3个二元体系的表面张力,计算了3个体系的表面张力偏差值;用旋转法测量了298.15 K时,邻、间、对二甲苯分别与乙醇、异丙醇、叔丁醇组合成的9个二元体系的黏度,并计算了9个体系的黏度偏差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获得氢氟醚HFE7000、HFE7200的表面张力和黏度参数,补充现有数据不足,为其作为电子元器件的冷却介质、工业清洗剂等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持,采用表面光散射实验系统,对HFE7000、HFE7200在293~393K温度范围内饱和状态下的表面张力和黏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共计得到44组实验数据。利用得到的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了HFE7000、HFE7200的表面张力和黏度计算方程。其中,表面张力方程计算值和实验数据之间的绝对偏差在±0.1mN·m-1以内,黏度方程计算值和实验数据之间的相对偏差在2%以内。所获得的表面张力和黏度实验数据以及计算方程,可为HFE7000、HFE7200的工程应用提供基础热物性数据。  相似文献   

3.
在298.15 K下,用振动管密度计在全浓度范围内测量了二甲亚砜分别与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构成的3个二元液体混合物的密度且计算出过量摩尔体积VE;并用悬滴法测量了此3个二元液体混合物的表面张力,且计算了这3个体系的表面张力偏差值.其中, 3个二元混合物VE和表面张力偏差值均为负值,在极小值处.  相似文献   

4.
采用MDY-2电子密度仪和德国DCAT21全自动表面张力仪,在298.15K下测定了离子液体N-丁基吡啶硝酸盐(N-butylpyridinium nitrate,[BuPy]NO3)与有机溶剂甲醇、乙醇、正丁醇在全浓度范围内(离子液体在有机溶剂中的摩尔分数为0~1)的密度和表面张力,计算了二元体系{[BuPy]NO3+CH3OH},{[BuPy]NO3+C2H5OH}和{[BuPy]NO3+C4H9OH}的超额摩尔体积VE和表面张力偏差δγ,分别利用Redlich-Kister方程对二元体系的超额摩尔体积VE和表面张力偏差δγ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二元体系{[BuPy]NO3+CH3OH}和{[BuPy]NO3+C2H5OH}的超额摩尔体积VE在全摩尔组成范围内均为负值,而{[BuPy]NO3+C4H9OH}二元体系在低离子液体摩尔分数时为正值,随着离子液体摩尔分数的增大由正值变为负值。在全摩尔组成范围内,{[BuPy]NO3+CH3OH}的表面张力偏差δγ为正值,{[BuPy]NO3+C2H5OH}和{[BuPy]NO3+C4H9OH}的δγ为负值,随着醇碳链的增长,表面张力偏差出现由正到负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系统地测定了288.15~323.15 K条件下,1-己基-3-甲基咪唑碘盐([Hmim][I])分别与甲醇(CH3OH)、二甲基亚砜(DMSO)和异丙醇(IPA)组成的二元混合溶液体系在全浓度范围内的密度和黏度。通过密度和黏度数据分别计算了二元混合溶液体系的过量体积(VE)与黏度偏差(Δη),采用Redlich-Kister方程对VE、Δη随溶液组成的变化进行回归,获得方程参数。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二元混合溶液体系的密度和黏度均降低,随着[Hmim][I]含量增加,二元混合溶液体系密度和黏度均增加。VE和Δη呈负偏差,不同分子溶剂对VE和Δη的影响较大。溶剂的分子大小对二元混合溶液体系的VE影响较大,Δη受到分子溶剂分子体积、分子极性和介电常数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导致CH3OH对其影响最大,IPA其次,DMSO最小。  相似文献   

6.
针对包钢含氟烧结矿黏结相的流动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改变黏结相的碱度(w(CaO)/w(SiO2))以及MgO,CaF2和FeO的含量并测得相应黏结相在熔融态下的黏度和表面张力,从而得出烧结矿黏结相物性的一般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碱度为1.4时,黏结相的黏度最小和熔化性温度最低,但表面张力随碱度的升高而增大;适量的MgO能降低黏结相的黏度,而表面张力随MgO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MgO质量分数为5%时,熔化性温度最低;添加CaF2能显著降低黏结相的黏度和表面张力;FeO含量增加,黏结相的黏度和表面张力变小.  相似文献   

7.
液体黏度和表面张力对雾化颗粒粒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工业技术中的液体雾化过程,探讨了液体自身的物理性质如黏性力、表面张力等对雾化效果的影响情况.采用二流外混式雾化器对N46机械油与150号齿轮油等不同黏度的液体及不同表面张力的液体进行实验,采用CLY-2003型激光粒度仪测量雾化后的粒径及其分布情况.测试结果表明,黏度和表面张力都是阻碍表面波振幅增大的因素,在相同的雾化压力下,黏度和表面张力大的液体雾化颗粒粒径相对较大,即雾化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8.
以丙烯酸丁酯(BA)和含氢硅油(PHMS)为原料,制得了兼有二者性能的丙烯酸丁酯改性硅油.用FT-IR和1H-NMR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聚合物黏温性能、表面性能与PHMS含氢质量分数和黏度的关系.结果表明:PHMS的含氢质量分数对聚合物性能影响比其黏度的影响显著,且PHMS含氢质量分数和黏度越小,聚合物的性能越佳;在PHMS含氢质量分数为0.130%,黏度为15.5 mm2/s时,产物的黏度指数(VI)为414,黏温系数(VTC)为0.61,表面张力(ST)为22.0 mN/m;二元回归方程有效地预测了聚合物的VI、VTC和ST的值.  相似文献   

9.
含油制冷剂R134a饱和液相运动黏度及表面张力实验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制冷剂R134a与润滑油的均匀混合物为研究对象,对其饱和液体的运动黏度、表面张力进行了实验测量,其中实验温度范围为273.15~293.15 K,润滑油牌号为Solestl20且其质量分数分别为20×10-6、50×10-6、80×10-6、100×10-6,实验数据显示,随着含油量的增加,含油R134a饱和液体的运动黏度、表面张力呈明显的递增趋势,且润滑油对R134a饱和液体运动黏度的影响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弱,对其表面张力的影响则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强.同时,依据实验数据,采用数学中常用的非线性回归法建立了含油R134a饱和液体的运动黏度、表面张力与温度、含油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其中运动黏度关系式的相对偏差绝时平均值为2.22%,表面张力关系式的相对偏差绝对平均值为0.43%.  相似文献   

10.
段燕  刘良国  师儒 《山西科技》2016,(4):78-80,88
研究了乙醇质量分数从5%增加到25%时乙醇柴油乳液的密度、黏度、表面张力和稳定性,总结出乙醇含量对乙醇柴油乳液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适宜用量为3%,乳液的表面张力、密度、黏度、稳定时间随乙醇含量的增加呈现减小趋势,乳液的粒径在0.1μm~15μm之间。  相似文献   

11.
在298.15K和308.15K下用振动管密度计在全浓度范围内测量了叔丁基甲醚(TBME)分别与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和乙苯构成二元混合物的过量摩尔体积V^E。这4个二元混合物的V^E均为负值,顺序为:间二甲苯>对二甲苯>乙苯>邻二甲苯。  相似文献   

12.
在298.15 K时用振动管密度计在全浓度范围内测量了邻、间、对二甲苯分别与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组成的3个二元液体混合物的密度,并计算了此3个二元体系的过量摩尔体积VE.3个二元体系的VE均为负值,大小顺序为: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  相似文献   

13.
利用气相色谱毛细管柱和HP-5检测器等,建立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等5种苯系物(BTEX)的分析检测方法,验证器精密度和检测稳定性,确定了用Agilent7890B(附FID火焰检测器)检测这5种苯系物的检出限分别是1.68,2.17,2.018,2.02,1.256 μg/L,为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苯系物质量浓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 2 98 15K下用振动管密度计在全浓度范围内测量了四氢呋喃分别与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和乙苯构成二元混合物的过量摩尔体积VE。这 4个二元混合物的过量体积VE 值均为负值 ,大小顺序为 :间二甲苯 >乙苯 >邻二甲苯 >对二甲苯  相似文献   

15.
二元液体混合物表面张力的推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表面相Gibbs-Duhem方程的基础上,结合两个简单的表面模型,建立了一个能由体相性质及纯物质的表面张力推算二元混合物表面张力的新方程。经过216个系统的广泛检验,结果令人满意。在没有二元数据及可调参数的条件下,有一半以上系统的表面张力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均方差小于0.5×10~(-3)N·m~(-1),约四分之三的系统小于1.0×10~(-3)N·m~(-1)。但对水溶液及某些有强烈缔合作用的二元系的推算的误差较大。新方程为建立更全面的预测混合物表面张力的模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将非理想混合吸附理论与Szyszkowski方程相结合,建立了非理想二元表面活性剂体系的表面张力方程,并提出了确定方程参数的单点实验法,从而可以根据单一表面的活性剂体系的γ-logC曲线和二元混合体系的一个表面张力数据预测不同体相组成的浓度时二元混合体系的表面张力。实验结果表明,所建方程对非理想二元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用脉冲气相色谱法研究了烷基芳烃的转化反应。发观以浙江缙云产的丝光沸石作成氢型丝光沸石催化剂时,只能活性较低发生二甲苯异构化反应。合成的氢型丝光沸石催化剂可以同时催化甲苯歧化和二甲苯异构化反应。当间二甲苯溶液浓度为17.7摩尔%时,苯的收率下降不大,而邻、对位二甲苯收率明显地提高。实验结果可由氢型丝光沸石催化剂的酸强度、酸量、酸中心类型以及沸石晶体孔结构的空间效应与反应机理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