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分别观测了试验路段试验车与实际货车的刹车毂温度,通过SPSS软件分析了刹车毂温度与长下坡路段坡度、坡长、车辆下坡速度及货车总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长下坡路段货车刹车毂温度预测模型,并以此为基础给出了长下坡路段合理的安全坡长。研究结果表明:长下坡路段安全坡长、一般安全坡长、极限最大坡长对应的刹车毂温度可分别为200℃、220℃、260℃;通过刹车毂温度预测模型可确定不同等级公路的合理坡长。  相似文献   

2.
切诺基的刹车系统效果不好,出于提高切诺基制动效果的目的,改装刹车的人不少,改装的方法也是各种各样,有改总泵的,改助力泵的,改后轮盘刹的……。无论是对原车的刹车,还是改装后的刹车,大家的评价都是建立在主观的驾驶感觉上,主观的驾驶感受做为评测标准是不完整的,需要驾驶感受,整车静态刹车指标,具体的数据测试分析等等相结合才能得到一个比较正确和全面的评测结果。组织这次测试的目的,是搞清楚切诺基刹车为什么不好,如果改造的话,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刹车器制动臂的性能保证了制动的安全。文章在对矿用绳牵引卡轨车液压刹车器原理进行介绍的基础上,通过ANSYS对制动臂的应力和应变进行了建模仿真,发现制动臂头弯处的变形最大,于是进一步研究了此处的应力应变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对改进的刹车器进行了工业试验。  相似文献   

4.
某民用飞机应急刹车系统蓄压器性能仿真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占君 《科技资讯》2011,(27):62-63
本文首先分析了应急刹车的操作模式,建立了刹车系统蓄压器内压力等参数在应急刹车工作时的数学关系模型,进而计算蓄压器在多次应急刹车时的工作状态。该方法采用理论计算的方法对蓄压器的应急刹车能力进行了分析,以此作为设计之初验证系统设计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理论分析方法,同时也是鉴定试验结果的重要补充和支持,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们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五团有一辆美式《顺风牌》小轿车改装的小货车,这辆小货车自改装后曾多次发生后桥半轴断裂,飞出车轮,造成事故。经过多次研究,找出了断轴的主要原因是该车后桥结构是老式“半浮”结构,半轴既受负荷,又受扭力,同时装配保养困难,再加上行驶道路起伏不平,有时负荷量偏高,以致造成后半轴的断裂。我们抓住这一主要矛盾进行改装。如附图十一(甲)是改装前,图十一(乙)是改装后的情况。经过改装,在  相似文献   

6.
欧冬 《科技信息》2014,(3):68+53
为了改善山区长大下坡路段安全问题,以制动器温度预测模型——GSRS模型为基础对长大下坡路段货车刹车毂温升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利用GSRS模型可以计算求得刹车性能有可能失效的位置。研究为合理选择避险车道设置位置的合理性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7.
分析一种由货车底盘改装的轻型客车结构 ,建立整车有限元模型 ,应用ANSYS/LS-DYNA3D软件 ,重点研究汽车偏置正面碰撞特性 通过模拟各种碰撞工况获得的数据 ,建立了汽车偏置正面碰撞时的能量密度与能量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8.
汽车偏置正面碰撞能量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一种由货车底盘改装的轻型客车结构,建立整车有限元模型,应用ANSYS/LSDYNA3D软件,重点研究汽车偏置正面碰撞特性。通过模拟各种碰撞工况获得的数据,建立了汽车偏置正面碰撞时的能量密度与能量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
分析刹车状态下轮胎动态接触压力的大小和分布.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把轮胎简化处理为实心,采用变形等效原则拟合轮胎的计算参数.结果表明:低胎压轿车轮胎刹车时接地形状近似为梯形,高胎压货车轮胎刹车时接地形状近似为矩形;负荷一定时,胎压升高,轮胎接触压力增大,胎压一定时,负荷增加接触压力也增加;刹车状态下轮胎接触压力大于静止状态下接触压力.有限元计算结果与文献实测结果较为接近,说明把轮胎简化处理为实心,采用变形等效原则拟合得出轮胎参数,进行轮胎的动态接触压力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方清  朱健 《科技信息》2013,(14):252-252
本文针对直升飞机航模上改装实现遥控飞行人工授粉的任务,分析了人工授粉的常用方法,阐述了喷洒授粉器和轻扫授粉器的设计方案,并在实际改装中就机构的安装和遥控系统的增加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重型车辆在缓速制动中存在的不足,设计了由液压泵/马达元件、蓄能器以及溢流阀等组成的液压辅助缓速制动装置。通过对车辆与制动装置的分析,制定了系统构型、液压原理图以及制动加速策略;应用AMESim软件搭建了车辆传动系统以及液压系统的模型;对不同档位下的制动效果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在标准循环工况下机械制动与液压制动的分配;搭建了液压系统相关实验回路,对液压回路的转矩、流量、压力以及温度等参数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在不同车辆行驶状况下的制动效果,以及不同制动信号下的响应特性,证明该缓速制动系统在转矩可控性以及散热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并能长时间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2.
相对于传统的液压式或气压式制动系统,电子机械式制动系统因具有结构简单、响应时间短以及制动效率高等优点正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在设计出一套电子机械式制动装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安装有电子机械式制动系统的整车制动防抱死滑模变结构控制器.通过动力学仿真软件Carsim建立整车仿真模型,并与Simulink进行联合控制仿真.将仿真结果与传统的基于逻辑门限值控制的液压制动器制动性能进行比较,验证了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在安装有电子机械式制动系统的整车制动防抱死系统上的有效性及制动性能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制动稳定性,结合汽车ABS控制原理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采用逻辑门限控制方式建立ABS液压控制模型,以车轮滑动率和车轮角速度作为逻辑门限参数,设定门限值,通过液压调节装置实时控制制动力的大小,防止制动时车轮抱死拖滑。为验证设计效果,同时搭建未装ABS系统的单轮汽车控制模型,在相同制动条件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逻辑门限控制方式的汽车模型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制动时ABS系统可以使车轮滑动率一直维持在20%左右;与未装ABS系统的单轮汽车模型相比,制动距离缩短了13.02%。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电驱动履带车辆动力性与经济性,设计并研制了新型齿形带式制动器以替代行星变速机构中的湿式多片离合器. 依据齿形带式制动器结构与工作原理,建立了制动过程的数值模型,研究了制动过程中制动鼓转角、转速和制动力矩等参数变化规律. 同时搭建齿形带式制动器试验台架验证了方案可行性和数值模型的正确性. 结果表明,制动鼓初始转速直接影响制动时间和制动力矩大小,且初始转速越高,制动时间越短,制动力矩相应增大. 相比原有装置,新结构方案提升了制动转速范围,具有更优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目前纯电动车动力电池比功率不足的缺陷,对纯电动车的储能装置进行了研究。根据复合储能装置的特点和目的,制定了复合储能装置的工作模式,提出了基于速度与电流约束的模糊控制策略。为了进一步提高整车性能并降低蓄电池的输出电流,对复合储能装置的关键参数进行了线性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加装复合储能装置的纯电动车的加速时间缩短了12%,制动能量回收效率提高了39%,百公里耗电量减少了8.55%,并显著降低了蓄电池的输出电流,有效延长了蓄电池使用寿命和整车的续驶里程。  相似文献   

16.
利用NUCARS软件,详细计算了C62货车的动力响应,并利用时间历程曲线、相平面图和功率谱密度曲线对C62货车的霍普夫分叉、极限环、倍周期分叉和混沌运动进行了研究,给出了C62货车的分叉图.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目前货车运行安全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尽快增加货运车辆的数量,己成为铁路扩能的急需。要增加可投入运用的货运车辆的数量,不仅要有货运车辆绝对数的增加作保证,更需要进一步提高车辆的运用效率。实行货运车辆的有偿运用制度,是提高车辆的运用效率,实现车辆运用过程中自我约束的保证。货车的有偿运用制度包括货车折旧费、货车使用费、货车占用费和欠排空费等费用的征收及有关指标的考核办法等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三轴重载汽车在转向制动工况下的安全性能,基于TruckSim汽车仿真软件,搭建了三轴重载汽车整车模型。对三轴汽车在转向制动工况下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基于分析结果设计了削减制动力的三轴汽车转向制动协同控制器。对于车辆处于不足转向的情况,设计了滑移率分配的模糊控制器。采用Truck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对ABS控制和协同控制在转向制动工况下的控制效果进行了探讨。仿真结果表明,在转向制动工况下,与ABS控制器相比,协同控制器提高了三轴重载汽车转向制动工况下的操纵稳定性和制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对制动力进行动态分配控制的新方法·在车辆的转弯制动过程中,采用转向角前馈控制原则,对左、右车轮的制动力进行动态分配控制,使之在各种路况下均能满足制动稳定性的要求·并且通过建立的两自由度三轮车辆模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模拟结果显示采用转向角前馈控制的制动力动态分配的方法,大大降低了在制动起作用时间内实际横摆率与理想横摆率之间的差值,从而验证了该方法对提高车辆转弯制动过程中的操纵性和稳定性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三维车桥振动模型研究了汽车制动对桥梁的冲击作用.选用一辆典型三轴重车模型,获得了汽车制动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的跨中动力响应及冲击系数.研究了刹车位置、减速度、初速度、路面平整度、桥跨长度等因素对动力冲击系数的影响,并将计算得到的动力冲击系数与中国规范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汽车刹车对桥梁的冲击效应随着制动力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在桥梁前半跨内刹车产生的动力冲击效应要大于在后半跨内刹车.同时,汽车制动时桥梁的动力响应及冲击系数均明显大于车辆匀速行驶的情况,且冲击系数可能超出规范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