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目的地旅游形象在吸引潜在游客、提升目的地竞争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通过采集游客在西安发布的微博数据,运用内容分析法和ROST词频分析软件深入分析了国内游客对西安旅游形象的感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游客对西安旅游形象感知集中在代表性景区,整体形象感知,游客情绪等.整体上游客对西安旅游形象感知良好,但也存在负面感知,其关键影响因素表现在天气、交通、景区人多等方面.运用微博数据对西安旅游形象感知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相关管理部门明确西安旅游形象的定位以及针对性地实施旅游形象提升工作.  相似文献   

2.
以安徽省为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把旅游者在不同旅游阶段(旅游前vs.旅游后)对旅游目的地的不同形象感知(认知形象vs.情感形象)和旅游者态度纳入到一个整体性研究框架,分析了省域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形成过程及其对旅游者态度的影响。研究结论有:(1)旅游者在不同旅游阶段(旅游前vs.旅游后)对目的地的形象感知在因子结构、形象内涵以及感知程度等多个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2)旅游前,旅游者通过各种商业和非商业信息来源形成了关于目的地的原生/引致形象,并由此初步形成了对目的地的情感形象(旅游前)。(3)旅游者综合旅游前对目的地的形象感知及其在目的地的亲身经历形成了关于目的地的复合形象,并最终形成了对目的地的情感形象(旅游后)。(4)旅游之后旅游者的目的地形象感知对其旅游满意度和忠诚度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认知维度的复合形象相比,情感形象对旅游者的态度和行为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携程旅游网站搜集到有关合肥市网络游记400篇,梳理有效游记156篇,采取网络文本内容分析法,运用ROST CM6软件对游记文本内容进行特征词、词频分析.运用UCINET软件生成合肥市旅游流网络结构,并从旅游者个体感知、认知、情感和整体属性分析合肥市旅游目的地形象.分析得出:合肥市部分景区(点)发展冷热不均、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有待加强、旅游同质化现象明显等.为此,应优化合肥市目的地形象营销宣传策略,强化政府规划、管理与服务的职能,完善旅游接待设施等,以提升旅游者对合肥市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  相似文献   

4.
目的地投射形象与旅游者感知形象分别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阐释了目的地形象。该文从目的地网络形象切入,以官网宣传照片代表投射形象,旅游者网络游记照片代表感知形象,旨在研究目的地投射形象与感知形象的异同。运用内容分析法将照片分为13类,并根据聚合形象地图分析各类照片的相关性,借助SPSS19.0处理数据。从照片的内容属性、拍摄时间、以及所处区位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西安旅游目的地投射形象与游客感知形象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全域旅游转型发展需要优化和重塑目的地形象,探究目的地投射形象和游客形象感知之间的关系对目的地形象提升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以厦门市作为案例地,构建了目的地形象"投射—感知"网络文本分析框架,并对全域旅游目的地形象"投射-感知"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官方目的地形象投射和游客感知形象词频集中在产品供给、品牌影响、公共服务等3个核心范畴内;(2)官方投射形象的产业融合特性要比游客感知的更加多元化;(3)官方投射形象更显全域化,且凸显地缘政治特点,游客形象感知更偏好于单个景区,特别是鼓浪屿;(4)游客对旅游业态、公共服务和服务质量的形象感知程度要高于官方投射形象;(5)游客感知形象情感基本呈正面情绪.建议目的地管理组织从目的地形象定位优化、全域旅游链有机串联、全域服务质量提升、全域旅游新业态培育等方面着手改善全域旅游目的地形象.  相似文献   

6.
借助用户生成内容(UGC)分析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评价和感受,是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有效方法之一.文本使用火车采集器采集网络社区服务平台“百度旅游”中的武汉点评,以内容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借助ROSTER CM6软件对文本资料进行分析,得出:1)受关注的旅游资源中,武汉市人文旅游资源量多,自然旅游资源质优.2)积极感知因素体现在城市历史人文气息浓厚、自然旅游资源观赏价值高、特色饮食味美实惠、当地居民直率热情等方面,消极感知则是由于城市交通拥堵、人多拥挤、以黄鹤楼为代表的景区质价不符等因素产生.3)武汉市应加强对受旅游者忽视的优质旅游要素的宣传.  相似文献   

7.
随着旅游摄影的普及,人们在旅游目的地相关摄影图像中所表现出的旅游摄影活动与目的地的形象有了更多的联系。基于Tripadvisor网站上国内外游客拍摄的豫园照片,运用视觉表征分析法对国内外旅游者关于豫园形象感知一系列相关要素进行分析,通过摄影技巧方向切入,进一步对隐藏在照片背后的情感进行深度探析等。最后,总结国内外游客对豫园的形象感知,并进行差异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借助网络搜索旅游目的地信息,尤为关注网络游记.旅游者通过网络游记获取的目的地形象感知在旅游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借助ROST CM6软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发表在各大知名旅游网站的日照游记进行文本分析,获取有意义的高频特征词,生成标签云和可视化的网络分析图,深入探究旅游者对日照旅游形象的感知状况;总结问题,认真反思,继而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促进日照的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西安为例,客源以留学生为主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城市形象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主要结论是:①留学生对西安城市形象的感知是积极正面的,其中对西安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感知最好,对"噪声污染低"的感知最差;②留学生对西安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也是积极正面的,其中对西安是"安全"的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最好,普遍认为西安的"旅游景点值得游览","古建筑有吸引力";③城市形象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具有显著影响,但不同的城市形象因子对目的地形象因子的影响显著性水平不同.本研究首次对城市形象和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丰富了城市形象和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0.
旅游目的地形象影响着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旅游决策,为了使研究更具有实际意义,本论文从游客的视觉研究旅游地形象的感知特征.文章采取市场调研法、统计分析法,以云南丽江古城为研究载体,以游客对丽江旅游前后的形象感知为研究内容,对丽江古城游客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了丽江古城旅游形象对游客出游的影响和选择,以及对游客的满意度、回游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际旅游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对入境旅游市场进行准确定位并有层次、有重点的开发是广西入境旅游未来发展的关键。以广西入境旅游市场为对象,首先引入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测度了广西在各个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上的竞争力,然后利用重要性—业绩分析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析了广西在各个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上的竞争力及该市场在中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上的重要性的关系,完成对广西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竞争力的时空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2.
基于IPA分析法的旅游购物满意度分析——以西安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讨论旅游购物和顾客满意度的概念基础上,对西安旅游市场判定游客购物满意度的指标体系给予设定,进行问卷调查搜集数据后,运用IPA分析法,对满意度进行分析,从不同的归类里得出西安旅游市场上存在的购物问题,根据这些结论找出游客购物期望和实际满意度的差距,并提出改善和提高西安旅游购物市场的相应措施,以促进购物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IPA方法的南昌市游客满意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南昌市游客的满意度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IPA(重要性一表现性评价)方法,对南昌市旅游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性建议,以期能够为南昌市旅游业的发展和经营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趵突泉公园为例,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相关的游客的期望绩效感知数据,运用 SPSS 作为数据分析工具,通过 IPA 方法对影响趵突泉公园游客感知的20项旅游因子进行分析与评价,为趵突泉公园的深度开发提供决策依据,并对其在挖掘旅游资源内涵,完善旅游接待设施,优化旅游环境方面给出相应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重要性一绩效分析法(IPA)对侯马市房地产楼盘项目竞争力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侯马市房地产楼盘项目竞争力的策略性建议.最后,以IPA分析法为基础,运用地理学视角对所得结论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6.
从分析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特殊性出发,在分析临汾市文化旅游资源特征、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加快临汾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若干对策,以期对黄土高原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和示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一直是国外旅游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通过检索近五年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相关文献,发现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乡村旅游供给、乡村旅游需求、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旅游社会影响和乡村旅游管理.研究方法主要以社会调查和实证分析为主.展望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趋势,分析其对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农业旅游迅速发展.许多农业旅游园纷纷建立,因此对农业旅游园建设的同行性研究已成为需简要阐释了农业旅游园区建设可行性分析的含义.分析了影响农业旅游园区建设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农业旅游园区建设可行性分析的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9.
运用科学计量知识图谱方法,以CSSCI(1998-2017年)数据库中收录的343篇体育旅游相关文献为原始数据,分析近20年体育旅游研究的热点和趋势.研究发现:中国体育旅游发展轨迹与经济发展水平、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密切相关,研究成果数量呈波浪式上升趋势.专业体育院校或综合类大学的体育学院是中国体育旅游研究的主要力量,于素梅、姜付高、韩丁等作者是中国体育旅游研究的中坚力量.中国体育旅游的研究主要受经济、政治、体育赛事的影响,在不同时期研究的主题、热点领域不同,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20.
以国内16种权威学术期刊2001—2018年11 055篇旅游文献的关键词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法及内容分析法,结合可视化软件引文空间分析(CiteSpace)进行关键词统计并呈现旅游研究知识图谱,对比2001—2006年、2007—2012年和2013—2018年旅游研究热点的演进。结果显示:中国旅游研究热点呈现出传承与发展的规律,各阶段旅游研究热点的传承循序渐进,整体传承和后期传承效果较佳,前期注重应用性研究、旅游经济效益研究向中后期关注理论方法、旅游者研究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