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讨论应用IPC工控机组成的工业测控系统的特点及其主要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可靠的应用系统方案,并对系统硬软件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应用计算机对经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依据国家计委制定的评估方法与标准进行程序设计,并着重介绍了该程序的设置,结构、功能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对职教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日益普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已经是势在必行。本文就职业技术教育中计算机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及看法。  相似文献   

4.
关于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问题分析和解决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犯罪案件现场的认定和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计算机犯罪案件与其他刑事案件不同,犯罪分子作案地、案件的发现地和结果产生地往往不在一起,犯罪涉及的场所一般有多个,如何认定犯罪的作案现场,并有效地进行保护控制,是侦破这类案件关键的一步。本文就这类案件现场的认定和保护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动力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准稳态”仿真数学模型,对潜艇水下航行工况和充电航行工况分别进行了仿真计算,并与实际测量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和实用的。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个列车运行仿真系统,利用它在实验室内可以方便地模拟出各种复杂的铁路现场环境以研究列车的运行特性,并对各种车载控制设备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价。在分析列车运行仿真系统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软件的设计思想,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将计算机仿真技术用于铁路设备的研究和开发,是一种十分经济、可靠而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和实践上对《中 图法》第三版计算机数目的设置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公共信息资源的p185抗体人源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的手段,综合序列分析和结构分析的结果对抗体的结构完成了计算机模拟,并对其进行了人源化的模建和改造,从而建立了一套快速可行的抗体人源化设计方案。对一株抗p185^neu/Her-2单克隆抗体进行了克隆测序,并采用此方案进行了人源化设计。此设计方案完全使用可公共访问的生物信息学工具和数据库,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犯罪的发现和侦查取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犯罪包括将计算机系统作为攻击目标,或以计算机为工具手段进行传统犯罪。本文论述了如何发现计算机犯罪及对计算机犯罪进行侦查和取证,并对计算机犯罪的当前状况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基于C/S模式的讨论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互式远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网络计算机、教师、学生三方面的信息交流,以达集思广益、开启智慧的目的.交互式教学模式设计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文中主要探讨了基于BBS的讨论系统和共享电子白板的设计原则及其功能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2.
暗适应和光适应时三疣梭子蟹光感受器超微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透射电镜研究了暗适应和光适应的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eulatus)光感受器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出暗适应时,感杆束的直径大,微绒毛整齐,膜下潴泡囊的体积较小,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较多,色素颗粒位于细胞各处.在光适应时,感杆束的直径小,微绒毛凌乱,膜下潴泡囊的体积较大,板膜体、多囊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较多,色素颗粒位于细胞远端接近细胞核层面;另外,微绒毛基部的胞饮泡数量、递质样颗粒以及其他细胞器的分布,暗适应和光适应的光感受器也有着较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软岩巷道支护的重要性和目前常用的软岩巷道支护方法.并着重介绍了淮南八里塘煤矿-340水平的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布置在粉砂岩和泥岩组成的岩层中,支护方式采用锚喷--U型钢架联合支护,由于岩层地应力大,岩体破碎,支护破坏严重,制约了掘进速度,给安全生产带来了较大的威胁.通过支护方式和施工方法的改进,两条大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桥梁结构学,对我国现存的古代木拱桥开展结构调查,并对其主要参数进行分析总结.调查表明,现存130座闽浙木拱桥以单跨为主,矢跨比与我国其它桥梁相似,以1/4~1/7为主.闽浙木拱桥与汴水虹桥同属编木拱,但二者在结构上尚有不同之处.汴水虹桥结构较为简单,对其受力行为可用简化算法分析;而闽浙木拱桥结构复杂,手算分析困难,对结构的力学行为了解不够,已有的实桥测试效果不理想,有限元分析效果也不尽理想,建议以有机玻璃模型试验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测井数据特征的无损压缩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有限的传输带宽下传输组合测井、成像测井数据,传输率受到限制.提出了一种基于测井数据特征的无损压缩方法,该方法可对测井数据进行压缩后再传输到地面,有效地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描述了压缩方案、压缩处理及算法设计.对不同的数据类型用不同的压缩方法进行压缩,对其压缩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帧相关压缩的压缩率最高,其他通用压缩方法因为没有基于测井数据特征压缩率较小;第一类数据的压缩率明显较大,组合测井的数据次之,成像测井数据的压缩率最小;压缩率随着压缩数据的增大而略有增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尖长蝽科(Oxycarenidae)昆虫隶属于异翅亚目长蝽总科(Lygaeoidea),多取食植物的种子,是重点关注的农林业害虫。本研究记载一采自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的中国新记录种——古北暗翅长蝽,藉此进一步修订国内的尖长蝽科类群,补充尖长蝽科分类学研究资料。【方法】用蔡司(Zeiss Discovery V20)体视解剖镜对已采集的尖长蝽科类群昆虫标本的整体和局部结构进行观察比较,之后对雄虫生殖器进行解剖,并使用体视解剖镜连接拍照系统,分别聚焦拍摄虫体不同平面的照片并进行叠加,以获得虫体各部分均较为清晰的图片。同时使用徕卡M205FA体视解剖镜和相机,以及配套软件(版本4.5.0)进行雄虫生殖器官的叠加拍照和测量信息获取。【结果】研究发现采自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的种类与国内已记录种类不符。该种长翅型,整体呈三角形,从头顶至腹末端逐渐加宽,体背面有光泽。体长3.85~4.15 mm,体宽1.70~1.80 mm。头较尖,长略等于宽。小颊短小。触角第Ⅰ节不伸过中叶端部,触角瘤由背面可见。喙伸达中足基节前缘。触角和喙黑褐色。复眼远离前胸背板前缘。头部、前胸背板前叶黑褐色,前胸背板后叶深褐色,后缘土黄色。头部、前胸背板和小盾片具浓密刻点。前翅整体色暗,宽大,革片端缘内凹。革片上翅脉与底色同色、稍隆凸。爪片具3列清晰的刻点。膜片长度超过腹部末端,黑褐色,基部与革片相接处具一淡褐色条带,膜片外侧两条纵脉二分叉。臭腺黄白色、发达、伸出。前足股节端部无刺或具一小刺。各足股节、第Ⅲ跗节黑褐色;转节、胫节和第Ⅰ、Ⅱ跗节黄褐色;爪黑色。腹部周缘黑褐色,中部红褐色。生殖节开口后缘和杯状骨片愈合;杯状骨片端缘具深缺刻。抱握器外突大且圆,内突极小且尖,抱握器基部叶片弯曲成直角。【结论】经鉴定证实,该虫为尖长蝽科的中国新记录属——暗翅长蝽属(Philomyrmex Sahlberg, 1848)以及新记录种古北暗翅长蝽(Philomyrmex insignis Sahlberg, 1848)。  相似文献   

17.
采用组织学方法对花背蟾蜍(Bufo raddeistranch)的胃与十二指肠进行了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花背蟾蜍胃壁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和外膜组成.粘膜层较厚,向内形成纵褶,胃腺发达为单管状.肌肉层发达,主要有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花背蟾蜍十二指肠壁由粘膜层、肌肉层和外膜组成,粘膜上皮和固有膜突入肠腔形成许多肠绒毛,绒毛内有散在的平滑肌束和丰富的毛细血管,固有膜中有管状肠腺,肌肉层主要有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实施复杂零件成组技术及派生式CAPP系统的若干关键问题。指出用柔性编码系统对复杂零件进行编码描述,并将特征码位提前来简化应用。用特征位码域法确定了零件相似性标准,并划分了零件组。建立了复合零件以及成组工艺。建立了基于成组技术的派生式CAPP系统,指出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系统。  相似文献   

19.
针对数据挖掘中亟需考虑的数据缺失、数据被污染等两类数据质量问题进行了相关分析,提出分别用于处理这些问题的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世界是人的世界,人是世界之本。人的本体地位表现在:人是客观存在的显示者和规定者,是存在物存在的尺度;人是客观存在的规律的揭示者;人是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整个存在的意义的赋予者;人是存在之美的显现者,同时也是美的创造者。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世界以人为本,归根到底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本,是人的实践活动将世界二重化,在自在世界基础上创造了或者说叠加了一个人类世界。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重塑人与世界的关系,确立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以弘扬人的精神,树立人的价值与尊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