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借鉴欧洲税务分析器仿真方法,利用Z-Tree实验平台,编写模拟程序,在控制税收优惠强度和融资约束情况下,实验参与者分别在研发投入加计扣除、投资抵税和创新产品收入减税三种不同税收优惠方式的企业系统中进行研发投资决策.通过多轮、多期实验,收集动态交互模拟过程得到的研发投入数据和企业特征数据,实证研究发现:1)相对于加计扣除和投资抵税优惠方式,创新产品收入减税优惠方式在激励企业创新投入方面更加有效;2)相对于加计扣除和投资抵税优惠方式,创新产品收入减税优惠方式在激励企业创新努力程度方面更加有效.在控制三种税收优惠方式对实际税收负担的改变程度这一因素后,研究结论不变.本文提出:1)在完善研发投入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研发投入的同时,引入创新产品收入减税优惠方式是一种新的政策选择;2)财务报告增加披露研发投入实际带来的税收优惠金额,有利于改善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下游企业进行产品研发情况下的上下游企业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了政府产量补贴政策、研发投入补贴政策对均衡态下社会福利和上下游企业利润的影响,以及研发补贴政策实施的条件。结果表明:(1)当下游企业产品研发难度系数r3/(4b)时,政府不需要投入研发补贴;(2)当r3/(4b)时,政府实施研发投入补贴政策能够增大社会福利,并增大上下游企业的利润;(3)当r1/b时,政府实施产量补贴政策比研发投入补贴政策能够实现更大的社会福利,并使上下游企业的利润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作用的理论模型,运用动态面板方法,使用我国31个省级地区2009-2015年的数据,并按规模和所有制属性对企业进行分类,研究政府研发补贴能否带动企业研发投入.研究发现,研发补贴对中型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而对大型企业、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则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通过分析高、中、低三种补贴率水平下的影响发现,国有企业存在严重的过度补贴问题,而非国有企业的研发补贴则相对不足,部分外资企业也存在过度补贴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考虑国外企业的进入和政府研发补贴的情形下,建立生产差异化产品企业的混合寡头博弈模型,将国内企业分为公有和私有两种情形,分别得出在伯川德竞争情形下产量、研发投入以及社会福利的均衡解,并分析了私有化,研发补贴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存在国外企业竞争且国外企业的生产效率偏高时,政府最优研发补贴与企业创新能力和产品差异都相关;企业私有化会降低国内企业的研发投入,研发补贴的激励会使私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增加。  相似文献   

5.
以实地调研数据为样本,运用OLogit模型检验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并考察其与财政补助的交互效应.结果发现:税收优惠的享受与否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重要影响,当企业受到税收优惠支持时,企业平均研发创新强度会显著提高.与财政补助的交互效应显示,财政补助也有助于提高企业创新强度,但与税收优惠的创新激励效应存在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6.
民营制造业拥有较强的创新热情和创新能力,但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融资约束和信贷歧视.基于此,本文采用A股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从银企关联的视角实证检验了不同期限结构的融资性负债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银企关联的存在明显削弱了短期、长期负债对于研发投资的约束,且对长期融资性负债的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区分银企关联结构的检验发现,相对于高管关联,持股关联在其中的作用更显著,且对于小型公司、高科技公司及金融生态环境较差地区公司的影响更大.特别地,我们还发现建立持股关联的小型公司、高科技公司,其短期负债的约束作用同样被显著削弱.本文的研究结论更加深入地阐释了银企关联在中国民营企业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为这种非正式制度对市场化的替代作用及其合理性提供了证据支持,并丰富了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领域的研究视角及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购置税优惠政策不适用于供给约束时期,现有研究极少基于一般均衡角度做出解释并提出替代政策,通过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以往研究所忽视的技术要素、投资补贴变量、中间投入要素以及进出口函数,利用中国2012年实际经济运行数据,分析了不同经济形势下购置税优惠、自主品牌技术进步与投资补贴的作用差异及其原因.研究发现,各类政策的影响效应,不仅取决于其实施的时机,也取决于相关产业与汽车产业的关联程度.在供给约束时期,购置税优惠政策因要素转移而阻碍关联度较低部门的发展并扩大贫富差距,技术进步与投资补贴则可以弥补上述缺陷.其中最优投资补贴在5%左右,且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而下降.不过,在需求不足时期,后者会因本币升值与净出口下降而产生类似负面影响.因此,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仅适用于需求不足时期,在供给约束时期则可由5%研发补贴政策予以替代,以便从供给侧增加自主品牌车企的研发投入,促进技术进步,进而规避上述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07-2016年我国非金融类国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混合所有制对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促进了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即股东股份比例多样化能够显著地提升国有企业研发投入.进一步研究发现,与集体股东和外资股东相比,私有股东更能提高国有企业研发投入;与地方国企相比,混合所有制对中央国企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此外,混合所有制能够提升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与业绩敏感性,改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本文的研究发现为评价混合所有制、推动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也为推动国有企业研发投入提供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多种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政府补贴作为重要的政策工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利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首次系统研究研发补贴集中度、高管技术背景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补贴会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但研发补贴集中度会抑制企业创新,企业获得的研发补贴集中度越高,越不利于企业研发创新;高管技术背景会调节研发补贴集中度与企业创新之间的负向关系,说明技术高管有助于企业研发补贴的合理配置.本研究拓展了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以及高管职业背景影响的相关文献,为研究我国政府补贴方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的影响提供新的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在外生的排放税的条件下,对企业减排研发分别实施补贴和鼓励合作的技术政策,对其效应进行了分析比较。当排放税率较低时,政府对减排研发提供补贴;当税率较高时对减排研发实施征税。当排放税较高时,合作研发下的研发水平和利润大于补贴下的研发水平和利润,当排放税较低时,则相反。在排放税很低或者很高的情况下,对减排研发进行补贴政策下的社会福利总是比较高;而在税率适中的情况下,合作研发条件下的社会福利比较高。  相似文献   

11.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必由之路,而整体经济高质量增长离不开企业高质量发展。该研究首先通过logistic模型构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量化判别模型,然后研究了研发操纵行为对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和创新效率的调节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包括四点:第一,上市公司的发展质量应该从产品卓越、社会责任等四个维度评判。第二,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且不引入变量调节效应的情况下,研发操纵对公司高质量发展有抑制作用。第三,融资约束的调节效应是负向的,随着融资约束程度的提升,研发操纵对公司发展质量的边际效应由负转为正;创新效率的调节效应是正向的,随着创新效率提高,会加大研发操纵的抑制作用。研究结论表明,政府需要加强创新监管同时充分考虑影响企业发展的融资约束问题,制定合理政策,以实现微观经济层面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建中央政府干预的地方政府研发补贴区域竞争模型,运用空间面板方法基于中国31个省级地区2009-2015年的数据,分析地方政府在企业研发补贴上的区域竞争模式.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研发补贴呈现负的空间效应,地方政府采取相互替代的竞争策略,财政分权度系数显著为负说明国有企业所从事的基础性、全局性研发活动具有较大的外部性,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研发补贴主要依靠中央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地方政府在国有企业研发补贴上的竞争实质上是对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的竞争.对非国有企业的研发补贴则呈现正的空间效应,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和留住以市场为导向、流动性强的非国有创新企业采取相互模仿的竞争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中央政府主导下的地方政府区域竞争会根据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竞争的对象向创新要素转移,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制度优势以及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黄欣  凌能祥 《系统管理学报》2020,29(6):1150-1160
基于碳排放权交易背景,运用微分博弈理论研究了政府与其所辖多个工业企业之间的Stackelberg减排博弈问题,同时还考察了两个地区进行合作减排对政府及企业的策略影响情况。其中,工业企业在生产排放的同时还进行减排技术研发,政府则对企业研发提供补贴。此外,政府对公共资源部分也进行投入,从而实现一定的减排量。通过构造汉密尔顿-雅可比-贝尔曼方程,运用最优控制理论,分析了地区间减排合作与不合作情况下政府对所辖企业的动态补贴策略、自身减排投入策略以及企业的生产及研发策略。通过研究发现,地区间的减排合作使得均衡状态下政府对企业研发补贴量升高,对公共资源减排投入增加,企业自身的减排研发投入也随之增加,从而使得各地区的实际排放量降低。最后,通过算例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模型结论的有效性,从而为政府间的减排合作以及企业制定生产及减排技术研发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苏屹  李丹 《系统管理学报》2021,30(4):763-770
基于中国31个省市2009~2016年的面板数据,建立PVAR模型,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分析方法,研究研发投入、创新绩效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该相互作用关系在发达地区及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创新绩效和经济增长对研发投入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创新绩效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促进作用。在实证研究基础上,从提升研发投入到创新绩效转化效率、重视研发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机制、完善创新绩效经济价值转化3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从我国现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补贴政策入手,构建现行补贴模型并对其实施机制进行数学分析;引入竞争性激励因素,提出现行补贴政策的优化模型,分析比较两者分别在决策均衡时的政策效果;理论上推算出政府基金补贴政策的退出临界点(或终止点),推导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努力边界;并分析在补贴政策退出后,企业行为以及政府治理企业负外部性的税收规制机理。结果表明:补贴优化模型比现行补贴模型的政策效果更加明显;当补贴额度达到一定边界时,取消基金补贴政策,回收处理企业可以实现自主盈利;在政府基金补贴政策结束后,回收处理企业不会主动追加投资实施环保拆解处理;为解决企业负外部性,向其进行税收规制是该阶段政府的重点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6.
针对代际产品的研发合作,考虑消费者的学习因素,建立了消费者学习与政府补贴下的制造商-供应商合作研发博弈模型,研究双方的最优研发投入以及制造商分担供应商的最优研发投入比例,比较了是否考虑消费者学习时双方的研发投入水平,分析了政府的研发补贴策略,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表明,在上述两种均衡下,制造商和供应商最优研发投入均随消费者学习能力的增加而增加,随代际产品周期(消费者学习阶段)的增加而降低。消费者学习时的制造商和供应商最优研发投入水平均高于不考虑消费者学习的情形。政府对供应商的研发补贴与消费者的学习水平对促进制造商和供应商研发投入的作用是互补的。消费者的学习提升了政府补贴对制造商和供应商提升研发投入的强度。  相似文献   

17.
企业作为区域创新系统中的重要创新主体,对促进区域创新产出具有重要影响。利用2012~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引入产学研协同发展和对外开放度两个重要变量,实证研究了企业研发投入如何促进区域创新产出的问题,结果表明:企业研发投入对区域创新产出存在正向显著影响;企业研发投入会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水平的提升,且产学研协同发展在企业研发投入与区域创新产出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对外开放度在企业研发投入与产学研协同发展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动态规划的企业协作研发决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德明  朱丹  周青 《系统工程》2005,23(10):48-52
企业在协作研发或联合创新之前对协作企业的选择是企业开展协作研发的重要前提之一.为了保证协作研发的成功,降低研发成本的投入,防范研发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企业应把协作研发过程分为多个阶段,不同的决策选择对研发过程和结果都会产生差异.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建立了基本的动态规划模型来研究研发网络组织中企业研发对协作企业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11-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企业研发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间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发现研发支出调整与主营业务收入变动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证实了研发支出存在粘性特征:当主营业务收入上升1%时,研发支出增加0.634%;而主营业务收入下降1%时,研发支出减少0.401%.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主营业务收入连续两年下降时,研发支出粘性会降低;研发支出粘性也会随着宏观经济增长幅度、劳动密集程度增加而增大;与民营企业相比较,国有企业的研发支出粘性更大.研发支出粘性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企业管理层研发支出调整"黑箱".  相似文献   

20.
政府补贴传递了国家重点发展产业的战略方向和政府政策倾向的信号,是促进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工具。采用2009~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构造包括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投资函数、融资函数、生产函数的循环结构联立方程模型,对政府补贴在企业创新过程中的信号传递机制和作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在企业创新过程中起到明显的信号传递效应,长期来看其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呈倒U型关系;该信号有助于债务融资和风险投资的增加,缓解融资约束;创新能力强、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是投资者重点关注对象;小而新、国有控股的企业接收补贴信号后相对更重视创新投入;经济绩效的提高有助于增加创新投入和债务融资,却抑制风险投资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