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R&D创新过程中的企业投资价值提升问题,基于2011~2017年间在A股上市的310家企业样本数据,分别以R&D创新方式、市场竞争以及两者的联合为情境效应,探索了正向期望绩效反馈效果对企业投资价值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正向期望绩效反馈效果与企业投资价值之间呈显著正向关系;突破式创新促进了正向期望绩效反馈效果与企业投资价值之间的关系,而渐进式创新起到了相反作用。市场竞争越激烈,正向期望绩效反馈效果越能促进企业投资价值的提升;市场竞争越激烈,与渐进式创新相比,突破式创新更能促进正向期望绩效反馈效果对企业投资价值的正向影响。研究结论对企业决策者和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都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企业绿色并购行为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微观机制,但其实施动机和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分阶段实施为外生冲击,考察环境规制政策对污染上市企业绿色并购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实施能显著提高污染企业绿色并购概率,并且绿色并购带来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显著提升以及环境绩效的改善.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目标企业并未集中于环境规制强度弱的地区,排除了污染转移的替代性解释.同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激励的绿色并购具有重大并购占比高、关联并购占比低,业绩承诺金额少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漂绿”工具的替代性解释.最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的绿色并购主要发生在非国有企业和外部关注度高的企业.本文对绿色并购行为进行深入考察,这对理解环境治理压力下的企业具体应对策略具有积极意义,也为深化环境治理体制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客户关系是企业拥有的一项无形的战略性资源,它会对企业生产营运产生影响,并最终表现在财务绩效上。以中国2001~2013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客户关系集中度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并检验了存货资源、营销资源以及应收账款资源这三大有形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客户关系集中度作用于企业财务绩效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客户关系越集中,重要程度越大,企业的财务绩效水平越高。客户关系集中度对存货资源效率、营销资源效率以及应收账款资源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的这三大有形资源效率是客户关系集中度作用于企业财务绩效的一种路径。客户关系集中度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以及三大有形资源的中介效应在不同财务绩效水平的企业中会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竞争行动及其互动是动态竞争理论的重要研究分支之一.本研究以中国上市房地产企业为研究对象,将企业间竞争互动置于更符合竞争实际的多市场接触情境中,同时将行动范畴拓展到非市场领域,探讨多市场接触对企业寻租行动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第一,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寻租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当多市场接触程度高过一个临界值时,相互克制效应在非市场领域产生;第二,企业寻租行为与企业绩效之间负相关,企业的寻租行为并不一定会带来企业绩效的提升;第三,企业寻租是多市场接触影响企业绩效的中介机制,当面临多市场竞争压力时,企业希望通过在非市场领域展开寻租行为提升企业绩效;第四,制度环境会削弱多市场接触对企业寻租的作用效用.上述结论表明,当企业面临多市场接触时采取的竞争策略往往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企业间的竞争虽然在市场领域中存在相互克制效应,但背地里却企图通过非市场竞争行动发起进攻,最终导致竞争溢出到非市场领域.本文研究结论有效拓展了现阶段关于多市场竞争的理论研究,对多市场企业更好地把握企业间的竞争互动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闭环供应链中回收商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由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商组成的三级闭环供应链模型,考虑影响回收商行为的环境政策指数及回收延迟,并运用Vensim软件进行仿真实验。通过计算各级成员订货率的牛鞭效应,研究回收商行为对整个闭环供应链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1)环境政策指数越大,即回收商回收比例越大,对正向供应链零售商订货率牛鞭效应的减弱效果越好,但会越发加强逆向供应链牛鞭效应;(2)回收商回收延迟越小,对正向供应链牛鞭效应的减弱效果越好;回收延迟增大,可以减弱逆向供应链牛鞭效应;(3)环境政策指数较回收延迟对各级成员订货率牛鞭效应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1999~2006年期间有效数据为样本,本文利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和OLS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股价效应和企业经营绩效对中国上市公司双重融资与其他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股价效应和企业经营绩效一方面通过权益融资的市场时机效应影响了双重融资与其他融资方式的选择,与资本结构呈负相关关系;另一方面以市值账面比表示的股价效应同时也包含企业增长的信息,与较低的目标资本结构相关,而企业经营绩效则通过影响资本结构的偏离而与杠杆率呈负相关关系,这与动态平衡资本结构理论假设一致.因此本文认为市场时机资本结构理论和动态平衡资本结构理论对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决策行为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7.
决策行为影响牛鞭效应的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锋  魏莹 《系统管理学报》2011,20(5):533-538
牛鞭效应是供应链系统运作绩效降低的一个主要原因.以多级供应链系统为例,研究供应链中成员企业的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对整个供应链系统牛鞭效应现象的影响程度.由于成员企业的决策者对于缺货和存货有着不同的风险偏好,因此,在传统牛鞭效应的量化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2个分别衡量缺货和存货水平的指标:相对平均库存水平指标和相对平均缺货水平...  相似文献   

8.
以新产品开发为研究背景,在客户参与、吸收能力、技术创新绩效理论分析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概念模型,提出了相关理论假设,并开展了以长三角为主的475家企业调查,利用调查样本数据对模型和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构建了面向新产品开发的客户参与模式与测度方法,系统刻画了客户参与在新产品开发不同阶段的表现,揭示了面向新产品开发的客户参与在各阶段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自有吸收能力在新产品开发各阶段上具有相继交替的调节效应,客户参与逐步形成了信息提供、共同开发两种模式;客户与企业的人际互动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虽然主效应显著,但不受企业吸收能力的调节。最后,提出了研究对于中国管理情境的企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SERU生产是以人为中心的、基于社会-技术实践交互作用的复杂生产系统.适配的组织文化可以为SERU生产的成功实施提供重要支持.本文构建了团队型文化、SERU生产与企业运营绩效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并探讨了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基于357份来自中国制造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团队型文化对SERU生产有显著正向影响,是SERU生产实施的重要前因.环境不确定性对团队型文化与SERU生产之间的关系,以及SERU生产与运营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显著调节效应.特别地,环境不确定性强化了团队型文化与SERU生产的多能工运用的关系,以及多能工运用与运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这些结论不仅丰富了SERU生产理论,也为企业实施SERU生产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以2008~2015年A股环境敏感型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管理层政治关联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制度环境对该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管理层政治关联对企业环保投资具有负面影响,即管理层的政治关联越强,企业环保投资越少。管理层利用政治关联规避环保投资,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地方官员以经济规模为主的考核目标。但是,制度环境的改善能够减少以上负面影响。对反腐败、市场化和国际化3个制度环境因素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反腐败、市场化等制度环境的改善,有利于遏制管理层利用政治关联而减少环保投资影响;而国际化的加快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基于此,进一步贯彻反腐败、加快市场化机制进度,是驱动企业增加环保投资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国资本市场“沪深港通”这一准自然实验,结合不同竞争政策,研究“资本市场开放能否助力中国企业破解重数量轻质量的“创新陷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政策意义。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质量,表现为专利结构逐渐向高质量的发明专利偏移,以及专利引用率的提升,说明资本市场开放的确能够显著破解中国企业重数量轻质量的“创新陷阱”,上述研究结论经过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发现:资本市场开放对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在竞争性行业、境外机构持股比例较高以及融资约束较大、风险承担水平更低的样本组中更显著。研究从“中国创新陷阱”破解视角证实资本市场开放以及反垄断政策的积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开放程度以及“反垄断政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结合环境管制政策对企业的影响以及企业的垂直整合动因两方面分析,采用上市公司数据和中国国民经济投入产出数据计算企业纵向一体化指数,通过双重差分法(DID)对“十一五”规划中环境政策实施前后行业平均垂直整合程度是否发生显著变化进行验证,得出环境管制政策的实施对企业垂直整合行为具有促进作用。研究发现,环境管制对非国有企业和西部地区企业的垂直整合行为具有推动作用,对国有企业和位于中部、东部的企业则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为政府针对特定行业产业特点制定环保政策,企业如何对环境政策做出正确反应、选择适合企业最优的垂直整合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全球沙漠化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沙漠治理的重要性,但沙漠治理需要大量资金、先进技术并且治理周期长,完全依靠政府投资无法有效治理沙漠,因此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本。通过构建政府与企业间的微分博弈模型研究了政府如何利用补贴、税率调控引导社会资本能够有效治理沙漠。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降低企业原有产业的税率或降低企业沙漠治理后从事的绿色产业税率均可促进企业提高沙漠治理投入,且治理沙漠对企业商誉的影响系数越大,政府降低企业原有产业税率促进企业提高沙漠治理投入的策略越有效。政府分别降低两种税率均能够提高政府补贴水平对企业沙漠治理投入水平的影响效应,且两种税率对影响效应具有交互效应。研究结果为政府引入社会资本有效治理沙漠提供政策性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bottleneck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centiv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overnment, society and enterprises. Under the control of enterprise's expected economic targe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ynergistic incentiv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green finance on enterprise's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decision by using nonlinear programming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funds for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re insufficient, there is an optimal decision space to use green financial loans to implemen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upgrade, and then achieve the expected economic goals; Under a given level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policies affect whether enterprises can make decisions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upgrading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Green financial mechanism will not. However, when the enterprise makes the decision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echnology upgrading, it will affect the enterprise's decision on green financial loan amount.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have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formul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green financial policy, as well as the decision-making of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upgrading.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能源资源过度消耗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迅速凸显,提高能源利用率是促进工业绿色转型、推动生态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基于Super-SBM及动态面板门槛模型,文章着重分析了中国工业各行业之间绿色转型存在的异质性差异,并引入创新效应作为门槛变量,进一步探讨能源强度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中国的工业绿色转型水平较低,存在较大发展空间,且行业异质性显著,在转型期间表现出比较显著的波动趋势。值得说明的是,能源强度对于中国工业绿色转型存在明显的创新效应异质门槛作用;较低水平的创新效应并不利于降低能源强度驱动工业绿色转型。而随着创新效应水平的提高并突破“临界点”,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发挥了能源强度的影响作用,进而推动工业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16.
研发国际化在企业提升技术实力、创新绩效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企业行为理论,探究了创新期望顺差、冗余资源两种“富有”状况对企业研发国际化决策的影响,以及企业政治关联和国际经验在其间的调节作用。利用2008~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究发现:创新期望顺差和冗余资源对企业研发国际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政治关联通过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走出去”优势,最终强化创新期望顺差和冗余资源对企业研发国际化的正向影响;企业国际经验则会通过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走进去”优势,最终强化创新期望顺差和冗余资源对企业研发国际化的正向影响。本研究不仅增强了企业行为理论对企业战略性决策的解释力,对企业更好地推进研发国际化也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公共交通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脉”。基于“公交优先”背景,利用2004~2016年中国26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公共交通设施规模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公共交通设施规模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曲线关系;相对西部地区,两者之间的“U型”曲线关系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表现更为明显;相对中等城市,两者之间的“U型”曲线关系在大城市表现更为明显,而在小城市呈“倒U型”曲线关系,且不显著。本研究为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视角。  相似文献   

18.
研究将人力资本错配纳入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简称人力资本贡献率)分析框架,对2005~2018年中国除西藏及港澳台之外的30个样本省份的人力资本错配指数和人力资本贡献率进行系统测度及演进态势分析,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错配对人力资本贡献率的影响及效应,进一步讨论了产业集聚在上述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中国整体人力资本错配趋于缓解,但演进态势存在地区异质性,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呈现为趋于改善、反复波动、不断恶化的事实特征;人力资本错配对人力资本贡献率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且区分配置不足和过度两种错配类型后,这一效应仍然存在,但人力资本配置过度对人力资本贡献率的负向影响更为明显;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均不同程度地矫正了人力资本错配对人力资本贡献率的负向效应,而制造业集聚会强化人力资本错配对人力资本贡献率的抑制作用。本研究有助于在学理上丰富和完善要素配置与经济增长理论,所揭示的相关问题及影响机制对于挖掘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提供了丰富的政策蕴含。  相似文献   

19.
新旧动能转换政策的出台对闭环供应链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考虑政府奖励机制,构建公平中性的分散决策、零售商公平关切的分散决策及集中决策3种决策模式。给出3种模式的最优决策,并分析新动能创新投入成本、公平关切系数对闭环供应链定价、新动能创新投入、回收率及各方利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收益共享联合固定费用-成本共担”契约实现分散决策的协调。研究显示:随着创新成本的增加,新旧动能转化效率降低,制造商和零售商的谈判空间变小,同时批发价和销售价格降低,这与传统“投入越高售价越高”的观点不同;零售商的公平关切行为不仅损害了主导企业制造商的利润,也损害了己方利润,同时降低了新动能创新投入水平、回收率和消费者效用,但增加了己方系统利润的占比;集中决策下新动能创新投入、回收率和各方利润最高,零售价格反而最低,可以通过“收益共享联合固定费用-成本共担”协调机制达到这种效果。并且,在该机制下,在回收活动中受益越多的企业,承担的回收成本越多。  相似文献   

20.
股权质押逐渐成为控股股东的融资渠道之一,由此产生的控制权转移风险影响了企业创新活动。以2013~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股权质押与企业创新的关系,构建了“股权质押-管理层风险偏好-创新成效”的研究路线,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得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抑制企业的滞后一期实质性创新,但对滞后一期策略性创新无显著影响;管理层风险偏好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实质性创新的抑制关系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相较国有样本,民营样本中股东股权质押通过削弱管理层风险偏好抑制实质性创新的程度和解释力更高。进一步发现,两职合一的股东股权质押对实质性创新的抑制程度高于非两职合一样本。控股股东应辩证地对待股权质押行为,管理层应发挥内部治理作用来抑制股东机会主义行为,外部投资者应借助创新成果判断企业真实经营状况,修正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