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艺术领域的目标明确指出,要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舞蹈是幼儿园音乐教育内容之一,是在音乐的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性质,以动作姿态来表现音乐形象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2.
低音乐课类似文学课,语言文字解说的多,提及音乐语言、挖掘艺术情感的少。有些老师的课,他们讲得多,要学生用心聆听的少;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倾其所有,非讲个清清楚楚不可,留给学生去思考、去领悟、用音乐去激发想象的少;这样的结果只会是,学生的音乐作品积累少,对音乐的感悟浅薄,最终是对音乐课没了热情。  相似文献   

3.
本文指在说明音乐欣赏活动的特点、音乐艺术的基本特性、音乐语言各要素及其表现功能等问题,并力图以实例阐述音乐作品塑造音乐艺术形象的基本手法,以及听众如何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感知音乐形象和鉴赏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4.
关洁 《科技信息》2011,(16):279-280
对于钢琴演奏学习来说,演奏技巧是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而如何更好的表达音乐情感,塑造音乐形象并深刻的表现音乐的深刻内涵,使内心情感与音乐形象得到完美结合,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提高和丰富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和音乐表现力。那么我们在学习中就要注重培养发展自己的内心听觉能力。本文就钢琴演奏学习中内心听觉的培养训练以及如何建立更加立体清晰的音乐听觉形象进行简单的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5.
音乐治疗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本文首先对音乐治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接下来主要写了本人对于音乐治疗中音乐作品的选择提出的几点建议:一、音乐治疗要融自然之声;二、音乐治疗要融和谐之音;三、音乐治疗要融人性之美。最后,指出音乐艺术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人希望我国可以看到音乐治疗的大好前景,大力发展这门学科。  相似文献   

6.
李宗喜 《科技信息》2009,(22):I0007-I0007
内在音乐感觉是人对音乐一种内在知觉能力和想象能力,它是依赖已有的音乐形象的积累在现,以及对音乐形象的创造力,从而实现一个完美地表达音乐作品的目的。重视内在音乐感觉的培养和对音乐作品表现风格的培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当前国内钢琴教学和演奏中普遍存在着重视技术技巧而忽视钢琴作品的音乐表现的现状,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钢琴教学和演奏者应当重视道德情操的提升完善、人格品质的修养塑造;重视拓宽知识领域、加强全面艺术素养,要在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性质内涵下功夫,并在此基础上自然地融入弹奏者全部的人文素养,这样的演奏才是真正的"二度创作"。  相似文献   

8.
董伟 《科技信息》2011,(32):I0149-I0149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普通高中,有很多艺术生结合自身特点选择了艺术学习,比如说健美操、美术和音乐等,由于专业课学习和各种集训占据了大量的学习时间,他们的文化成绩较之文化生有着或多或少的差距,且多数艺术生存在行为习惯散漫,缺乏英语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不科学等现象,那么针对班级里这样的艺术生,如何指导其英语学习,提高英语成绩,在教学中我尝试使用以下途径来指导艺术生英语学  相似文献   

9.
钢琴源自西方,钢琴艺术在西方音乐历史发展过程中有其传统的的理论体系和阐释模式。如何用钢琴这件西方乐器表现出中国音乐作品的内涵和风格,对于学习钢琴的人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邢兰平 《科技资讯》2009,(36):225-225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是准确、深刻地欣赏音乐的基础。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可以引起欣赏者的情感体验,使欣赏者伴随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产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将音乐作品的内涵在欣赏者的内心听觉中创造性地再现,给音乐作品恰当、理性的评价。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是音乐欣赏的前提和核心。  相似文献   

11.
音乐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评价强调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如何使音乐教学对学生的评价不再片面、不再主观。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呢?建立“音乐成长记录袋”是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面性评价的有效措施。因为“音乐成长记录袋”的建立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及课后的音乐作品得到保留,使教师观察到学生的点滴进步,  相似文献   

12.
电子琴的学习是需要初学保持持久兴备度与意志力的过程。教师只有帮助学生克服学琴过程中的畏难情绪,并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领会、表现音乐作品,实现对学琴过程的创造性参与,才能提高他们的实际演奏水平、培养他们较好的音乐素养。从乐趣入手、从乐感入门、从乐理起步,是电子琴技能教学一个简易可行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珊 《科技信息》2009,(14):241-242
手风琴音乐是一种载有艺术气息的声音,手风琴音色美与艺术表现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不仅需要演奏者能熟练的把握音色,还需要对音乐作品的内涵有深刻的认识,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每一位演奏者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4.
钢琴演奏是一项充满感觉与灵性的事业。在校大学生中(特别是师范类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钢琴学习的误区,即对技术与音乐的关系理解不够、处理不当。导致对音乐作品的诠释不完美,淡化了音乐的表现功能。演奏中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也是摆在许多大学生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正处在富于想像的年龄,而音乐作为最具情感的艺术,其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像的天空。想像力是人们在过去知觉基础上构建新形象的创造力,人们在欣赏、演奏和演唱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的想像来塑造音乐形象,创建音乐情节,从而使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一定的境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朱军  贾雁 《科技知识动漫》2007,(9X):128-128
音乐作品中的器乐曲欣赏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想象是音乐欣赏的心理过程。广大学生非常喜欢音乐,普遍渴望接受音乐艺术教育,人们更深切地体会到人与音乐,音乐与人之间的密切联系,充分调动、激发、引导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想象力。进入高尚的美好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7.
梁翠霞 《科技信息》2009,(8):241-241
音乐艺术鉴赏课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与途径。高中音乐教材选编了大量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优化课堂教学,引领学生步入高雅的艺术殿堂,就成了音乐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由有组织的音形成的 ,表现人们思想感情 ,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形式”。① 音乐作品赏析则是欣赏者把这种艺术形式通过听觉的接受 (主观 )和对作品构成知识 (客观 )的掌握来共同完成的。我们平时常说的听音乐 ,多侧重于音乐作品在听觉上留下的大致印象 ,从而有“好听”或“不好听”的片面结论。对于将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来说 ,这样“听”音乐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对作品构成知识的分析 ,从本质上入手 ,全面、深刻地探求音乐作品的内含 ,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提高自身的音乐艺术修养 ,才能真正把音乐的美育作用带…  相似文献   

19.
完美的演绎音乐作品包含了演奏者对作品忠实的继承、深刻理解、准确而富有个性的"感知性"、加入适度的"创新"。只有经过刻苦训练,把数者有机地结合,不断开阔艺术视野,积累优秀的音乐素材,才能在演奏中自然地融入自己对作品的深刻理解,使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演奏出更加完美的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20.
歌唱艺术是一门在舞台上展示个人歌唱技术技艺的表演艺术,而演唱者本身就是一种"乐器",通过它对歌曲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良好的心理对于演唱者正常发挥水平,准确表现音乐作品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一个出色的演唱者的必备素质。本文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从声乐学习出发,阐述了如何做好声乐演唱的心理训练以促进良好心理状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