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形成一个新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我们高校必须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两课”教育教学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其关键是加强领导,进教师的头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只有进入了教师头脑,才能确保“三进”的落实。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教学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的开设,对于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要讲好这门课程,就必须优化教学方法,实行课堂讲授与社会实践、多媒体教学等辅助教学相结合,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学校实际,“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头脑“问题进行探讨.着重从影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头脑“的因素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头脑“的对策两个方面论述.作为高校,需要学院党政领导重视,业务管理、教学管理、各教学院齐抓共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细致工作,“两课“教师的课堂教学等,通过各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共同努力,最终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学生头脑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是一门科学,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新贡献。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应成为我们自觉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概论"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体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为了搞好“概论”课的教学,有效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需要妥善解决这门课在“思政课”课程体系中的定位问题,正确把握和深刻领会这门课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各项工作都具有重要和现实的指导意叉.档案工作应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坚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使档案工作更好地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服务。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档案工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两课”课堂是向大学生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不仅要使学生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而且要使学生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化“两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功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恩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血脉所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与发展离不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它们贯穿在“三个代表”各个方面之中。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高校科研工作的指导意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决高校科研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做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在高校科研工作中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而开创高校科研工作的新局面的意义、方针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副词“真”、“很”、“太”在语义上都有表示程度高的意思,但是三者在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上还是存在许多差异。文章从语义内涵、组合能力和语用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直觉模糊集定义及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基础上 ,利用 F -格的序关系 ,研究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给出了直觉模糊逻辑 t-范及 t-余范的定义 ,同时给出了两种新型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探讨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 t-范及 t-余范所具有的性质 .拓广了模糊逻辑中关于生成子的概念 ,给出了阿基米德直觉t-范及 t-余范的表现定理 ,并对不同算子分别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13.
司艾华  刘伟 《枣庄师专学报》2002,19(6):45-47,56
我们平时所说的战国时期的滕文公 ,实际上是滕元公 ,至于他为什么后世称他为“文”,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其一 ,作为谥号的“元”和“文”差别并不是很大 ;其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谥法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其三 ,我们还要注意到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文化影响的渐进性。  相似文献   

14.
"巂""雋"二字字形相近,但两个字形又是记录汉语中不同音义结合的词语;在古代文献中,"巂""雋"两形体产生混用问题。利用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知识,对这两个字的形、音、义进行考辨,得出"巂""雋"二字因为在楷书阶段形体相近,造成音义的转移。传世文献中存在的错误应当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为此,高校应着力在强化心理健康知识,丰富健康活动;造就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构建多向互动、效果持续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以及注重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等方面加大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16.
由《老子》中的“水”看其“不争”的人生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老子》人生哲学的论述很多,而我们则从《老子》中的"水"所反映的"不争"思想的角度去审视其人生哲学。要理解这种哲学需要用"不争"的心灵和态度,把"不争"作为处世为人的准则,并将之升华到对人生存状态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能”和“可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探讨中得出在语义上“能”主要表示有能力,“可以”主要表示可能性。针对于一些学者认为的“能”和“可以”的义项与人称主语和疑问语气有密切关系的论断持不同的态度,经过分析得出两者义项的选择与语境的关系最为密切;本文还把“能”和“可以”的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现象用表格的形式,清楚地列了出来;对“不可以”的扩大使用的现象通过语料库得出它使用的范围比较窄;最后,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对“能”和“可以”进行了辨析,希望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不”和“没”是言语表达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两个词,二者表意基本相同,使用环境也非常相似,然而在语言的比较教学过程中,更多凸现出来的却是二者混用带来的表意不清。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角度看,Z-者在语义指向上所呈现出的主客观的差异与所在语句的时范畴、否定对象的不同有直接关系,而在语用上显现的差异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9.
《群经音辨》为宋代贾昌朝所著的中国第一部多音多义词典。此书收录的字均见于《广韵》,一般认为,此书与《广韵》属于一个语音系统。但是,将此书的注音与《广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虽属同一语音系统,《音辨》却对《广韵》的反切仍有所改变,主要表现在:一、将类隔切改为音和切;二、按照当时的实际语音进行改变,表现出实际语音的音系情况。因此,《群经音辨》不仅反映了实际语音风貌,同时为《广韵》反切的研究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20.
“天道”与“人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古代化的研究,应注重古人对“天道”与“人”关系的认识,本举物质、制度、学等三事以证中国古代人本于天道的民族传统及其影响,并从多方面相互印证说明中国古代“拟天道以成人”是一个悠久的无所不在的传统,从而全面把握华夏化的根本及其成因;由此出发,才可能总结出中国特色的人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