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ab initio分子轨道方法和密度泛函(DFT)方法对CX、CX-和CX+(X=F,Cl)的电子结构及振动频率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分别得到了不同电子态下的相应几何结构和理论振动频率,并在MP2/6-311+G*级别几何上进行了MP4(SDQ)和QCISD(T)组态相互作用技术的能量计算。结果表明,键长和基态能量与文献值基本一致。对于6重态中性分子和5重态阴离子,相应的几何结构、振动频率和能量分析表明分子和离子碎片基本处于解离状态。对于阴离子,其能量最低电子态不是单重态,而是3∑电子态,中性分子和阳离子的能量最低电子态分别为2∏和1∑电子态。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CNDO/2法计算了NO_2分子的轨道及对应的能量,认为NO_2分子中的大п键不应是单纯的п~3_3,而主要是以п_3~4形式存在,并用以对其颜色、键角、键长、氧化性和双聚合性作了较为满意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采用已建立的INDO级别上的最大重迭对称性分子轨道方法计算得到的密度矩阵和分子中各原子净电荷,求得分子的最大键级杂化轨道,进而研究了C-N核自旋偶合常数,所得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一致,结果表明我们建立的理论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对于水分子和水分子簇结构的再认识,以杂化轨道理论为基础,按照H_2O分子中O原子发生p~3s不等性杂化(2p~43s~0→(p~3s)~2(p~3s)~1(p~3s)~1(p~3s)~0)的观点,认为H_2O分子的O原子价层里既有1个含有1对电子的非键轨道,又有1个非键空轨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分子簇的(H_2O)_4分子是由单体H_2O分子之间通过3c-2e(3原子、2电子)的O—H—O氢桥键形成的氢桥环结构;由(H_2O)_4分子彼此之间通过氢键连接成的6(H_2O)_414面体(4~66~8)型分子笼、5(H_2O)_4分子10面体(4~56~412~1)型分子笼是甲烷水合物晶体里的2种水分子笼构型。  相似文献   

5.
用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原理推导出了In2分子的基态电子状态及其离解极限.在LANL2DZ基组水平基础上,用B3LYP方法计算了In2分子的基态的平衡核间距Re和离解能De分别为0.28952 nm、123.93 kJ/mol,在此基础上用B3LYP方法进行能量扫描得到了In2分子势能曲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Murrell-Sorbie(MS)势能函数,得到基态的解析势能函数,由此计算出光谱参数(Be、αe、ωe、ωeXe)以及力常数(f2、f3、f4)分别为:0.0350 cm-1、0.0001 cm-1、117.6481 cm-1、0.40364 cm-1和46.8164cm-1、-1643.8889 cm-1、44721.3572 cm-1.  相似文献   

6.
关于无机含氧酸分子的结构和性质,许多学者发表过不少文章,对 RO_4~(n-)型离子(R=Si、P、S、Cl)空间构型的看法似乎是一致的,即都认为 R 原子以 sp~3杂化轨道与4个 O 原子形成的离子呈正四面体,但对 R-O 键电子结构的理论解释却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在讨论多电子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时,必然涉及到电子填充至原子中各轨道的先后顺序。众所周知,基态原子的电子是在不违背保里不相容原理(Pauli exclusion principle)的情况下按照能量最低原理填充到原子轨道上去的。对于怎样确定原子轨道填充顺序的问题,本文根据文献介绍一个较为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根据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原理导出了CuMg分子基态电子状态及其离解极限,并在B3 LYP/LANL2DZ水平上计算了平衡几何、振动频率、电离能和电子亲和能.利用Murrell-Sorbie函数拟合出了解析势能函数,计算出光谱参数和力常数.计算结果表明该分子体系是稳定存在的.  相似文献   

9.
利用Gaussian 03程序包中的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水平下,对未掺杂、电荷掺杂和C l掺杂的聚吡咯、聚呋喃、聚噻吩进行几何全优化,并对它们的几何结构、自旋密度、自然键轨道(NBO)、前线轨道能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电荷掺杂能使聚合物键长趋于平均化,其极子分布几乎遍及了整个分子链而C l原子掺杂对聚合物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与C l原子相邻的C原子上,极子分布局域在C l原子附近的大约7个碳原子上,掺杂能够明显增强π电子共轭性,降低能隙,从而增强导电性.  相似文献   

10.
双原子分子CuIn的势能函数与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原理推导出了CuIn分子的基态电子状态及其理解极限,使用小核实赝势(LANL2DZ),在MP2理论水平上详细计算了CuIn分子基态的平衡核间距Re和离解能De分别为0.264nm、136kJ/mol,与实验和文献值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用MP2方法进行能量扫描得到了CuIn分子势能曲线,得到单态和三重态的势能曲线,确定单态是分子CuIn的基态,属于亚稳态结构。  相似文献   

11.
采用考虑标量相对论效应、自旋-轨道耦合效应、芯-价壳层电子关联的组态相互作用方法计算了CSi分子能量最低的解离极限C(~3P_g) + Si(~3 P_g)对应的18个Λ-S电子态的电子结构.基于理论计算得到这些电子态的势能曲线,通过求解核运动的Sch?rdinger方程获得束缚态的光谱数据,理论计算得到的光谱数据与之前的实验值吻合较好.此外,给出了CSi分子的18个Λ-S态的电偶极矩随核间距的变化.基于理论计算得到具有相同多重度的电子态之间的跃迁偶极矩和电子态之间的Franck-Condon因子,从理论上计算了束缚电子态的较低的几个振动能级的自发辐射寿命.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从头算方法,采用 STO—3G 基组,对系列硫氮环分子(包括未知分子)的基态几何构型进行了全优化,在优化的结果基础上,比较了硫氮环分子的稳定性,得出了硫氮环分子的稳定构型,本文还讨论了硫氮环分子的芳香性问题,说明在硫氮环系列分子中,只有一部分具有“多电子芳香性”。同时预测了 S_2N_3~+和 S_5N_~(2+)合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单电子非相对论Hartree-Fock-Slater离散变分局域密度泛函方法(DV-Xα)对Al3H分子的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分别得到了相应构型的Mülliken电子布居、分子轨道组成、费米能级、HOMO和LUMO轨道的组成及轨道能量,并讨论了几种构型的相对稳定性,由计算得到的总能量认为其构型在转变时还存在第三种路径,即由一级Jahn-Teller畸变引起的C3v→Cs→C2v途径的变化,并得出了这种改变路径在发生构型转变时的能量变化.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无机化学中用价键理论给出的有些物质分子结构不能反映与性质的关系问题,基于现有数据与相关研究,采用杂化轨道理论关于参与杂化的轨道"能量相近"的思想方法,通过代表性实例的分析与比较,给出了有关分子能反映其性质的结构,得出了有些多原子分子的中心原子按照np与(n+1)s轨道杂化后再成键的价键理论新观点.  相似文献   

15.
根据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原理导出了AuX(X=Al,Ga,In)分子基态电子状态及其离解极限,并在B3LYP/LANL2DZ水平上计算了平衡几何、振动频率和解离能。利用Murrell-Sorbie函数拟合出了解析势能函数,并计算出光谱参数和力常数。计算结果表明该分子体系是稳定存在的,其中AuAl分子具有强较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LANLADZ水平上对B inTem(n m=3)分子体系的几何构型和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对体系的能量、结合能的计算分析,确定体系的基态结构均为具有C2V对称性的弯曲结构,掺杂后体系B i2Te和B iTe2的稳定性比单元分子体系B i3和Te3的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7.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LANL2DZ水平上对含贵金属铜二元混合小团簇Cu2A l3的几何构型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体系团簇有九种稳定结构,其基态构型为具有C2v(2B1)对称性的立体结构.计算了稳定结构的结合能、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级和最低空分子轨道能级以及两者间的能隙差,并给出了稳定结构的红外光谱.  相似文献   

18.
在密度泛函 B3LYP/LANL2DZ水平上计算了FeNi分子的平衡几何、振动频率和解离能,同时给出了能级结构图.计算结果表明自旋多重度为5时,FeNi分子处于基态,其离解能为6.4771 eV,能隙为3.0708 eV.  相似文献   

19.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基组对Td对称的C76富勒烯分子及其外接Au电极情况下的电子传输系统的能级、电子结构、电子传输特性等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其能量的计算得出了分子轨道的能级、HOMO与LUMO的能隙及其分子轨道电子云分布.经过对其态密度和传输谱的计算,得出模型的电子传输性质.最后在器件的二端加偏置电压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用BASIC语言编写的Hückel近似计算程序,在APPLEⅡ~+上获得通过.可用于计算无杂原子的平面共轭体系的轨道能量本征值,轨道波函数,电荷密度,键级,自由度等.可供量子化学和结构化学的实验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