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依据合武(合肥-武汉)Ⅰ标段设置路基沉降观测的数据,提出了对高速铁路路基施工进行动态控制方程的公式形式和工后路基沉降预测的依据与具体实现,并结合典型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路基施工控制,确保路基质量、沉降、工期要求。  相似文献   

2.
结合高速铁路对路基沉降的严格要求,提出了沉降测量的重要性,详述了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现测的技术与要求,以确保施工质量和运营安全,可为今后路基沉降测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速铁路对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有着极高的要求,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高速铁路的稳定,本文根据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实际经验,阐述了在戈壁滩地区路基填筑的主要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4.
周伍艺  张伟 《山西科技》2014,(5):128-129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及设计理念的转变,高速铁路在铁路设计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路基工后沉降要求较高,如何采用地基加固措施满足工后沉降的要求成为高速铁路路基工程地基加固处理的关建。以郑徐铁路客运专线永城北站路基加固为例,详细介绍了CFG桩在高速铁路地基加固处理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软土地区的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规律,以某客运专线软土地基处理的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对该段路基填筑过程和工后长期地基沉降观测结果进行分析,认为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土工格栅+水泥级配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形式的地基处理十分有效,满足客运专线地基沉降要求小于15 mm的要求.根据该工程实例情况,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DINA建立相应的路基计算模型,模拟了桩径和桩间距不同时,路基填筑过程中地基表面的沉降变形规律,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建立了路基填筑过程中地基沉降的预测公式.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沉降观测结果具有相同的规律,随着路基填筑高度的增加,地基沉降变大,且呈凹形沉降.研究结果表明,桩径和桩间距与地基沉降关系较大,桩径与地基沉降量成负相关关系,桩间距与地基沉降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根据某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深厚层软土的试验成果,分析了地基沉降规律、控制软土地基路基工后沉降的效果,以及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标准要求的预压时间.为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在高速铁路深厚软土路基上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无碴轨道过渡段沉降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采用的无碴轨道技术,分析其中路桥过渡段沉降差异形成原因,结合路基沉降变形与路基填土压实度的关系,对不同路基基底层状况下的路基沉降变形结果运用FLAC2D方法建立模型进行模拟对比,以验证高速铁路路基软基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以及高等级公路的路基沉降要求严格,能否合理控制其沉降量是道路施工技术中非常关键的环节;为了能更好地控制路基的沉降量,采用分形理论对路基填料的加入量进行研究.通过建立和推导得到了填料加入量公式,通过与实际工程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液力测量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沉降变形监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基面沉降变形是高速铁路路基变形稳定性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分析沉降变形传感测试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基于液力测量原理的适用于高速铁路路基面沉降变形长期监测的传感器,研制了相应的沉降自动监测系统,依托京沪高铁路基沉降变形监测项目进行了现场实际应用,描述了以研发的自动监测系统自动监测为主,人工监测为辅监测方案的实施过程,以及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动和人工两种监测手段的互相校核.监测结果验证了所采取基于液力测量的自动监测方法在高速铁路路基面沉降监测中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经常会提到有关路基沉降变形的问题,本文主要是介绍了公路建设过程中路基沉降变形观测的主要内容,沉降与稳定观测点的布设,沉降观测的要求和精度指标以及沉降观测资料的整理及沉降预测,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施工技术日趋成熟,高速铁路道床多采用整体道床形式,整体道床对沉降变形尤其是不均匀沉降特别敏感,而我国西南地区多为山区,地质复杂,岩溶路基比例较大,地表多溶沟、溶槽等岩溶现象,岩溶强烈发育。因此高速铁路路基岩熔的整治能否满足要求成了后续路基施工及不均匀沉降控制的关键问题。基于此,通过沪昆客专路基岩溶注浆工艺的研究,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高速铁路路基基床底层施工完毕后,利用堆载作用预先将路基填筑土石方充分压缩固结,达到基本上消除设计永久荷载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沉降,使铁路路基在运营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大的沉降变形。同时,采用曲线回归法进行沉降观测数据分析,当推算出的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后予以卸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相似文献   

13.
高速铁路软土路基工后沉降试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高速铁路对路基的工后沉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而现有的软土地基沉降计算方法难以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对软土厚度 10m、路基长度 6 5m和高度 4 .5m的路基原位试验 ,分析了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堆载预压对地基工后沉降的影响 .为京沪高速铁路中厚层软土地基的路基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郑西客专新临潼车站路基桩板结构沉降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桩板结构是一种新型的路基基础结构形式,在沉降控制困难的高速铁路设计中是一种较先进的地基处理措施。郑西客运专线路基大多在黄土地区,黄土厚度大,地下水位较高,路基工后沉降控制较为困难。文中对新临潼车站采用路基桩板结构进行的工程实践进行了介绍,通过该工程实践和工后沉降观测分析,认为桩板结构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或其它软土地区路基工程的工后沉降控制,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CFG桩复合地基是在碎石桩加固地基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基处理技术,高速铁路路基要求零沉降,因此路基基底处理尤其重要,由于哈齐客专处于严寒地区,对CFG桩施工要求更高,本文主要介绍了CFG桩的冬季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6.
水网地区路基沉降观测对控制高速公路工程质量、确保工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至关重要.通过系统连续、正确完整的沉降观测及沉降分析,可以预测后期沉降,验证和优化设计、指导施工.在多年实践工作的基础上,对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观测工作中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总结,并探讨了沉降观测工作方法和工作要点,为确保观测精度,使整个沉降观测工作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石武客运专线路基基底处理CFG桩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铁路路基要求零沉降,因此路基基底处理尤其重要,CFG桩是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或砂加水拌和形成的高粘结度桩,和桩间土、褥垫层一起形成复合地基。本文介绍了路基基底处理中CFG桩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8.
唐天富 《科技信息》2011,(18):335-336
本文介绍了软土路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路堤施工软土路基观测的目的,阐述路基沉降的观测点的布设及沉降板的埋设与观测,结合广三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实例,说明软土路基沉降的观测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解决现阶段路基整体差异沉降无法有效监测,仅通过单点监测反应沉降的问题,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农林、矿井及隧道等领域的成功应用,将其引入拓宽路基的沉降整体监测。对石安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新旧路基整体沉降进行动态监测,分析新旧路堤差异沉降的整体变化规律,并与单点沉降进行对比,验证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新老路堤交接处和路基无处置措施处的沉降量变化最明显;经过4个月的固结,传统的单点观测沉降量最大为1.6 mm;三维激光扫描测得整体沉降量小于1 mm,观测结果准确性提高约38%,且更能反应整体沉降的动态,监测结果误差满足精度要求,同时兼具快速、准确和整体观测的优点,说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用于拓宽工程的新旧路堤沉降监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武黄城际铁路路基段采用CRTSⅢ型无砟轨道结构,其结构尺寸及技术要求是我国最新无砟轨道的技术创新之处。根据CRTSⅢ型无砟轨道结构特点,采用以动三轴试验为基础的非粘性土填料计算方法,计算路基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附加沉降。确定路基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附加沉降是否小于轨道系统给定的允许值,《TBl0020—2009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规定无砟轨道路基工后沉降不宜超过15mm,确保CRTSⅢ型无砟轨道路基的长期动力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