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 4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病人采用个性化复位及AF内固定系统固定,并根据X线和CT对骨折畸形、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背痛以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脊柱后凸角度、脊柱中柱突入椎管内程度、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15.9%,29.3%和51.4%恢复至术后5.2%,8.5%和92.6%,22例神经功能合并不全脊髓损伤者获得I~Ⅲ级的恢复;5例病人术后出现中度腰背痛;4例病人并发复位不良;2例断钉.结论AF椎弓根由固定系统对胸腰椎爆裂骨折复位确切,椎管间接减压效果佳,但对D型骨折,尤其是合并后纵韧带断裂的病例间接减压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板切除摘除胸腰段椎管内肿瘤,同时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后对提高脊柱的稳定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正中入路显微切除椎管肿瘤后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技术进行椎管重建12例,其中,肿瘤位于胸段7例,腰段5例。结果随访9个月~5年观察效果,X线平片显示手术区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脊柱稳定。结论采用后正中入路显微切除胸腰段椎管肿瘤后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技术,能够维持手术后脊柱的稳定性,防止远期后凸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CT3D)及多平面重建(MPR)对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诊断的优缺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53例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病例.分别行X线平片,CT及螺旋CT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检查及技术处理.结果 CT对椎体中后柱骨折的显示有明显优越性,而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不仅能具体、直观、形象显示骨折情况,而且对脊髓、神经根损伤的显示价值清楚.结论 平片诊断爆裂骨折需与单纯压缩骨折鉴别,明确诊断需CT证实,螺旋CT3D和MPR对诊断及了解椎管内损伤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范志海  沈忆新 《科技信息》2011,(30):403-403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9月~2011年7月收治的27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例临床资料,TLISS评分均大于4分,脊髓功能依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4例,C级15例,D级6例。其中6例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注射型硫酸钙椎体成形,15例行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6例行后路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减压、钛网和椎弓根内固定。观察术后症状改善及骨折复位稳定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术后禾出现严重并发症。经过4~2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脊柱稳定性均得到满意的重建,未发生螺钉断裂或内固定松动。脊髓神经功能A级1例无改善,其余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安全有效,合理治疗方案的选择有赖于骨折的分型、骨折的稳定程度和脊髓神经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CT3D)及多平面重建(MPR)对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诊断的优缺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53例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病例。分别行X线平片,CT及螺旋CT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检查及技术处理。结果CT对椎体中后柱骨折的显示有明显优越性,而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不仅能具体、直观、形象显示骨折情况,而且对脊髓、神经根损伤的显示价值清楚。结论平片诊断爆裂骨折需与单纯压缩骨折鉴别,明确诊断需CT证实,螺旋CT3D和MPR对诊断及了解椎管内损伤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腰骶脊柱结核的临床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6年3月-2009年3月我科采用后路器械固定、前路彻底病灶清除植骨的方法治疗腰骶脊柱结核19例,其中累及2个节段17例,3个节段2例;术前后凸角8°-21°,平均15.3°;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椎旁脓肿及椎管内死骨形成,13例伴有不H程度的脊髓和(或)神经根受压症状,Frankel分级C级5例,D级8例。结果随访6月-3年,平均24月。术后切口均l期愈合,结核无复发。疗效优12例,良7例。术后6月X线片检查示融合节段有连续骨小梁形成并通过椎间隙13例,2例术后CT扫描证实前方有假关节形成。融合时间6-8月,平均7.5月。术后后凸成角2°6°,平均3.1°。至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较术后无明显丢失。有神经压迫症状者术后Fhnkel评分均达到E级。结沦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腰骶脊柱结核有利于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提高植骨融合率、纠正和预防后凸畸形,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CT3D)及多平面重建(MPR)对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诊断的优缺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53例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病例。分别行X线平片,CT及螺旋CT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检查及技术处理。结果:CT对椎体中后柱骨折的显示有明显优越性,而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不仅能具体、直观、形象显示骨折情况,而且对脊髓、神经根损伤的显示价值清楚。结论平片诊断爆裂骨折需与单纯压缩骨折鉴别,明确诊断需CT证实,螺旋CT3D和MPR对诊断及了解椎管内损伤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应用AF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方法自1999年5月至2002年7月,将1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给予骨折复位及AF钉内固定,其中12例椎板减压,7例骨移植,5例未给予减压.结果全部患者术后随诊4~6个月,平均10个月.伤椎前缘高度从50%(30%~70%)恢复至正常的93%(90%~95%),水平移位全部恢复.Cobb's角由术前的15°恢复到6.3°.12例开放椎管减压病例,术前椎管受压面积由55%降至10%.脊髓神经的恢复依照Frankel分级标准都有Ⅰ~Ⅱ级改善.结论应用AF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创伤小,操作简单,有利于恢复神经功能、伤椎高度及生理曲度.优于其他内固定法.  相似文献   

9.
脊柱骨折或脱位是由脊柱椎骨和支持性软组织的外伤或病理性破裂而引起的,并导致脊髓和神经根受压。其中,胸腰段脊椎骨折或脱位在犬猫中最为常见,临床上可以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或综合治疗。分析一例犬T3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过程,通过采用骨水泥联合螺钉的手术方法来固定脊柱矫正患犬脊柱骨折处,术后配合药物治疗,使患犬患处愈合良好,并通过患犬后续恢复情况来评估脊柱神经受损的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手术内固定结合手法整复治疗脊柱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一2012年6月间采用手法整复和手术内固定相结合治疗脊柱胸腰段压缩性骨折30例.结果:30例患者中,优8例,良20例,差2例,总有效率为93.34%;结论:手术内固定结合手法整复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后路短节段伤椎单侧5钉固定治疗后纵韧带完整的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8年5月,采用后路短节段经伤椎单侧5钉固定治疗后纵韧带完整的胸腰椎单一椎体骨折,共30例,所有伴有神经损伤的患者均行椎管潜行减压手术。通过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Frankel分级及术后脊柱侧方成角的变化,从而评价经伤椎单侧固定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1~20个月,平均14.5个月。术后均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术后即刻伤椎高度及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末次随访时伤椎高度、脊柱侧方成角和Cobb角较术后即刻均有所丢失,但前后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Frankel分级为B级的恢复到C级,其余C级、D级的均恢复到E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伤椎单侧5钉固定治疗后纵韧带完整的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满意。对于伴有神经损伤的患者,可以行潜行减压手术,神经症状恢复满意;对于无神经损伤的患者,只要后纵韧带保持完整,无论椎管内骨折块占位多少,均无需行减压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钛板钛钉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83例下颌骨不同步增长部位骨折,将骨折解剖复位后,用1~2块小型钛板行骨断端坚固内固定。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和部位41例选择使用辅助颌间牵引固定。观察骨折段复位、咬合关系、颌面形态恢复情况。结果83例患者术后均无感染,2例局部缝线裂开,延期愈合,其余均工期愈合。术后3月X线检查示骨折线对位良好。结论小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疗效可靠,是较为理想的下颌骨骨折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加Kaaeda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严重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2004年11例前路减压、植骨加内固定术治疗的腰椎严重爆裂性骨折患者的术后疗效和随访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影像学检查除两例有轻度脊柱侧弯外,其余均见脊柱序列和椎管矢径恢复正常。11例患者中9例获3~20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5.7个月),平均融合时间3.6个月。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好,随访时后凸矫正度无明显丢失。结论腰椎严重爆裂性骨折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加Kanada内固定术具有良好的减压复位及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14.
AF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F椎弓根钉系统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对54例胸腰椎新鲜骨折行AF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术前、术中、术后情况.结果:全部病例获得了1~2年的随访,脊柱后凸角术前的平均29.3°变为3.8°,38例脊髓神经及椎体高度恢复,4例患者内固定断裂,6例完全截瘫的患者神经功能没恢复,但能够坐轮椅活动.结论:对胸腰椎椎体骨折及合并截瘫的患者具有复位满意、固定可靠、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10年1月采用后路器械固定、前路彻底病灶清除植骨的方法治疗胸腰椎结核25例。术前后凸角20°~51°,平均27.3°±2.6°;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椎旁脓肿及椎管内死骨形成,25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和(或)神经根受压症状,Frankel分级B级5例,c级10例,D级10例。结果本组25例随访16月~48月,平均(14.5±2.3)月。术后伤口全部一期愈合,后凸畸形均明显改善。患者平均Frankel分级上升(1.3±0.2)级,神经根刺激症状全部得到缓解。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随访期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最终均获得了良好的骨性融合,无结核复发的病例。结论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腰骶脊柱结核有利于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提高植骨融合率、纠正和预防后凸畸形,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安琪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6):200-200
胸腰段<T12-L1或T11-L2>脊椎骨折极为常见、骨折脱位骨块压迫脊髓造成神经根或骨髓损伤,导致不同程度的截瘫.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新方法.本文总结了该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59例对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的体会,认为严密的观察、正确的体位护理、心理护理、功能锻炼是护理的关键,其有助于防治各种并发症,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纯应用椎弓根钉技术结合横突间或小关节突间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2007年7月.2013年2月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市传染病医院)治疗18例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受累椎体均在2个或2个以下。且病灶相对局限,无大的流注脓肿。均采用单纯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横突间或小关节突间植骨术式治疗。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结果随访9个月~5年观察效果,X线平片显示手术区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脊柱稳定。植骨融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5个月。无结核复发。结论对于病灶较局限的胸腰段脊柱结核.采用单纯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横突间或小关节突间植骨的手术方式能够维持手术后脊柱的稳定性,促进植骨融合、防止后凸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AF系统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AF系统内经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病2.40例.结果:术后40例患者随访时间为3~24个月,平均10个月,脊柱序列恢复良好35例,占87.5%,好转4例,占10%;伴脊髓损伤21例,15例不全瘫完全恢复功能,4例不全瘫部分恢复功能.2例全瘫未恢复功能,好转率90.4%.结论:AF系统经椎弓根内固定可使伤椎复位满意,固定牢固,并能达到有效的脊髓减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共24例,其中肩锁关节脱位11例,锁骨远端骨折13例。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复位和固定,术后X线评估复位率达100%。术后8-12月取出内固定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率100%,无骨折及脱位再发生。采用Karlsson分级标准进行疗效评定:A级21例,B级3例,无C级。结论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操作简易、复位满意、患者恢复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Luque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方法:对29例胸腰椎骨折患运用Luque手术治疗。结果:29例脊柱均恢复生理性弯曲度,frankel分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Luque手术可治疗胸腰椎骨折,只要正确掌握方法,注意钢棒预弯定型,注意推板下穿钢丝,术中同时减压,注意脊柱骨折复位,植骨融合,固定稳定可达到较佳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