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科技创新券政策的实行,提高了甘肃省科技资源共享率,调动了中小微企业和团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结合甘肃省创新券管理系统和创新券交易平台(科聚网)数据,分析甘肃省科技创新券的使用状况,给出建议,对甘肃省以后用好创新券起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科技文献资源是重要的科技基础条件,是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撑。对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等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开发、利用的程度与速度,是决定国家或地区科技能力强弱、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甘肃省科技文献资源的调查,从甘肃省科技文献资源拥有量分布和调查结果分析说明甘肃省科技文献资源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烃源岩和油藏中原油正构烷烃的色谱分析发现,研究区存在四种类型的色谱峰型:(1)单峰型,主峰碳为nC23;(2)双峰型,前主峰碳以nC2o为主,后主蜂碳为nC23,后主峰碳强度大于前主峰碳;(3)双峰型,前峰碳为nC16或nC17,后主峰碳为nC23,前主峰碳强度高于后主蜂碳强度;(4)单蜂型,主蜂碳为nC16.同源油藏流体的运移导致色谱峰型产生变异.在运移路径上,随着运移程度的增强,色谱峰型由第一种类型演变为第四种类型;正烷烃碳数分布范围将减小;主蜂碳前移,从以后主峰碳为主演变为以前主峰碳为主,nC21-/nC22 从0.42~0.60增大到1.36~2.33.利用色谱蜂型特征可以判定油气运移方向和估量运移程度,从而有助于油气勘探目标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烟蚜茧蜂是多寄主型天敌,本文究了烟蚜茧蜂对绿色型或红色型桃蚜与萝卜蚜共存系统中各种蚜虫的寄生选择性,分析了烟蚜茧蜂对桃蚜和萝卜蚜的寄生喜好性、选择性和转换行为等.实验中蚜虫总密度设置为60头,两种蚜虫的密度比例变化分别为1∶5,2∶4,3∶3,4∶2,5∶1.实验结果表明:共存系统中烟蚜茧蜂对桃蚜的寄生作用明显强于对萝卜蚜的寄生作用,烟蚜茧蜂选择寄生的蚜虫桃蚜,烟蚜茧蜂对桃蚜和萝卜蚜的寄生比例随各蚜虫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烟蚜茧蜂对红色型桃蚜与萝卜蚜组合的寄生作用高于对绿色型桃蚜与萝卜蚜组合的寄生作用.烟蚜茧蜂对桃蚜具有正喜好性和负转换行为;对萝卜蚜具有负喜好性和正转换行为.  相似文献   

5.
文章构建了甘肃省土地资源可持续性利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相关分析和模糊数学方法对土地资源可持续性利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在研究中选取了土地资源的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及社会可接受性5个方面32个单项指标进行评价,根据各指标相关系数确定指标权重,依据S型隶属度曲线计算各指标的隶属度.采用指数和公式计算各年度的综合指标值,进行综合评价甘肃省土地资源可持续性利用状况.结果显示,甘肃省土地资源可持续性利用状况在1990—2007年期间呈上升趋势,土地质量状况向好的方面转变.  相似文献   

6.
以蛹蜂比为1∶100和柞蚕(Antheraea pernyi Guerin-Meneville)蛹为替代寄主繁殖白蛾黑基啮小蜂(Tetrastichus nigricoxae Yang),测定室内人工繁蜂的最适交配期和接蜂暴露期。结果表明:当小蜂羽化出蜂后交配48~72 h时,寄生率(93.3%~94.2%)、羽化率(87.5%~90.8%)和平均子代出蜂量(1 010.4~1 213.3头)等寄生指标,均高于或显著高于24 h时的值(p<0.05),极显著高于0 h和96~144 h时(p<0.01)的值;当寄主蛹暴露给寄生蜂2~3 d时,寄生率(87.5%~95.8%)、羽化率(86.7%~95.8%)和平均子代出蜂量(1 274.5~1 365.6头)等繁蜂指标也高于或显著高于其他暴露期处理(p<0.05)。综合考虑蜂龄对寄生效果的影响,选择白蛾黑基啮小蜂人工繁殖的最适交配期和暴露期分别为羽化出蜂后2 d和2~3 d。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地处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人才资源缺乏、科技发展落后,但供给侧改革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理念要求改变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因此探讨甘肃省劳动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2006-2015年甘肃省的TFP,结果发现甘肃省TFP增长率较低。意味着甘肃省近年来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投入驱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堪忧,因此基于该分析对甘肃省劳动力资源和提高TFP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祁连山国家公园的草地资源在保障河西走廊整条通道安全和区域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对甘肃省祁连山国家公园草地资源调查研究和查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甘肃省祁连山国家公园区内草地资源分布及特点、利用中存在问题及持续利用对策进行了分析,旨在为甘肃省祁连山国家公园的生态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了甘肃养蜂业发展现状和蜂业机构设置情况,以及近年来在甘肃蜂种资源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分析了发展甘肃中蜂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开展甘肃中蜂业的工作方向和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0.
稻田周围杂草上寄生蜂资源初步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改装的吸虫器对福建省古田县稻田周围杂草上寄生蜂进行调查 ,采集到寄生蜂 19科 78种 (或类 )。其中 ,绝大多数寄生蜂是稻田害虫的寄生性天敌 ;少数为重寄生蜂 (如螟蛉折唇姬蜂等 ) ;还有极少数种类既是害虫寄生蜂又是重寄生蜂 (如大痣细蜂等 )。这表明稻田周围杂草上贮藏着丰富的寄生蜂资源 ,是稻田寄生蜂的重要种库。适当保留稻田田埂的杂草和稻田周围的杂草地 ,有利于保护稻田寄生蜂资源 ,提高寄生蜂对水稻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农业生态气候资源潜力比较与利用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依据86个气象台站1950-1990年多年平均的气候资料,采用农业生态气候模型,对甘肃省农业生态气候的资源潜力,匹配状况和利用程度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出农业生态气候资源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地域分异特征,其结果与用迈阿密模型和桑斯模型估算的甘肃省自然植 生产潜力、瓦赫宁根据型估算的甘肃省农田主要农作物的最大产量以及统计部门公布的甘肃省农田农作物的现实产量的分布趋势大致相符。基于上述分析,认为农业生态气  相似文献   

12.
试验结果表明,中蜂(Apis cerana Smith)和意蜂(Apis mellifera Linnaeus)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对底物乙酰硫代胆碱的反应性质具有明显的不同。中蜂的AchE的反应初速度和反应进程曲线的线性相关时间范围分别是0.027(OD_(412)值/min,0.8头)和0—10分钟,而意蜂则分别为0.012和0—15分钟。米氏常数值和最大反应速度值,中蜂分别为6.25mmol/L和0.105(OD_(412)值/min,0.4头),意蜂分别为0.862和0.015(仅为中蜂的13.8%和14.3%)。中蜂和意蜂AchE对残杀威的双分子速率常数值(K_i),氨基甲酰化常数(K_2)、解离常数(K_d)以及I_(50)值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对敌百虫的反应确明显不同,K_i、K_2、K_d和I_(50)值分别相差2.70、1.39、1.94和5.64倍。说明中蜂和意蜂AchE对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和有机磷类化合物的反应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于2009年3月~2010年2月和2014年7月~11月2个时段,分别在花溪镇、青岩镇和永乐乡主要蔬菜基地对寄生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和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Kaltenbach)的蚜茧蜂(Aphidiidae)进行调查了定点定时的取样调查,调查其间没去干扰农户的田间常规管理(包括照常喷施农药)。结果显示:贵阳市两个区进行了贵阳市寄生十字花科蔬菜上蚜虫的蚜茧蜂主要是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和菜少脉蚜茧蜂Diaeretiella rapae M’intosh,田间虫口总量大体上是烟蚜茧蜂占2/3,菜少脉蚜茧蜂约占1/3,但某些局部菜地中菜少脉蚜茧蜂较多;在农民任意喷施杀虫剂的条件下,田间寄生率一般在0~10%之间波动;初步分析了蚜茧蜂数量与性比的关系;田间发现4种重寄生蜂,其中蚜虫蚜蝇跳小蜂Syrphophagus aphidivorus(Mayr)是寄生2种蚜茧蜂的优势种。首次反映了贵州菜地蚜茧蜂对菜蚜的自然抑制情况。  相似文献   

14.
房间繁蜂     
繁殖赤眼蜂以往均用小蜂箱,随着大面积育蜂治虫工作的开展,房间繁蜂(即大房繁蜂或大空间繁蜂)速度快、质量好,又简便。现在已由一面繁蜂发展到二面、四面繁蜂,一般一间20平方米左右的小房间,可以日产赤眼蜂1亿~2亿头。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一方面的技术,兹就房间繁蜂的几个经验教训,讨论如下。 (一)繁蜂室的布置和要求: 房间繁蜂和蜂箱繁蜂原理相同,房间不需太大,有20平方米的房间就可以,我们称之为“房间繁蜂”。把一间有平顶的房间,在房间中的1/3处,用纤维板把房间分隔光源区和繁蜂区两间。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北大河铁矿位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乡南部约10km,通过对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构造作用为北大河铁矿床最主要的控矿因素。矿体均赋存于长城系桦树沟组的硅质岩、(碎裂)硅板岩、(杏仁)状玄武岩、粉砂质铁质绢云绿泥石板岩中。系统总结了北大河铁矿的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了矿床的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初步认为,该矿床是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16.
对甘肃省工业企业RD资源的规模及行业分布状况进行分析,找出甘肃省工业企业RD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企业RD资源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加强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支撑区域科技自主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总结国际上著名的文献共建共享网络系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甘肃省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与力量布局,分析了甘肃省在区域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如何加强区域科技文献信息共建共享工作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田间系统调查的方式研究了3种不同类型田(常规稻田、杂交稻田、预测圃)褐飞虱、白背飞虱与其主要天敌(主要包括蜘蛛、隐翅虫、黑肩绿盲蝽、稻红瓢虫、螯蜂)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分析了各类群在时间资源序列上分布的数量特征和资源利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稻田中稻飞虱和其天敌的时间生态位宽度是不同的,但都是以蜘蛛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且个体数量在时间序列上分布较为均匀.而螯蜂、稻红瓢虫、黑肩绿盲蝽与蜘蛛类相反,大部分集中在某些资源序列上,生态位宽度指数小.  相似文献   

19.
以甘肃省为例,通过挖掘游客的游记文本数据,利用Ucinet软件对旅游流网络结构进行分析,结合ArcGIS进行密度分析与可视化处理,描述旅游流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并结合资源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旅游流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并存在过度依赖中心城市的现象,省内旅游发展集中性较强.旅游流扩散方向可归并为3条主要路径,与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合度较高,敦煌—兰州方向游客流量明显高于其他游览路径,省内各地区旅游发展差异较大.甘肃省旅游资源分布格局呈"伞"型分布,资源丰度和密度高,但旅游发展状况和资源分布格局不对等,旅游业发展明显滞后.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西方蜜蜂抗螨蜂种的群体遗传多态性情况,采用18对微卫星(SSR)引物对抗螨蜂种子一代和子二代,并与同场饲养不抗螨的本地意蜂和浙大蜜浆高产蜂种进行比对,共计22个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遗传一致度在0.2时,抗螨蜂种子代发生一定的分化,其他两个品系基本一致.抗螨蜂种子代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距离在0.043 9以内),与本地意蜂和浙大蜜浆高产蜂种各自相互分开.从而对抗螨蜂种的选育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