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50年 B.E.Douglas,H.A.Latinen 及 J.C.Bailar 曾经用极谱法研究了镉离子 Cd~(++)及吡啶 C_5H_5N(在本文中以 Py 表示)在水溶液中形成的络合物,他们认为在镉离子和吡啶之间存在着两种络离子:Cd(Py)~(++)及 Cd(Py)~(++),在吡啶浓度为0.4—1M 时主要是前者,1—2M 时则为后者;并求出稳定常数分别为 K_2=10~(2.14)及 K_4=  相似文献   

2.
在醋酸-醋酸铵底液中,铜铁试剂与锡离子形成络合物,产生一个络合物吸附极谱波,峰高与锡离子浓度成线性关系,从而可以测定锡离子,本文应用这种方法测定食品中的锡,并与分光光度法作对照,表明方法准确简单。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用过二硫酸铵作氧化剂,4-个氨基安替比林作显色剂的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挥发酚的方法.该法所生成的有色络合物在水溶液中可稳定3h.该法最低检测浓度为9μg/L,测定上限为1800μg/L对环境水样的测定结果与推荐的标准方法测定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过二硫酸铵氧化4—AAP光度法测定环境水质中挥发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讨论了用过二硫酸铵为氧化剂,4-氨基安替比林作显色剂的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挥发酚的方法。该法所生成的有色络合物的水溶液中可稳定3h,该法最低检测浓度为9μg/L,测定上限为1800μg/L,对环境水样的测定结果与推荐的标准方法测定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5.
详细地讨论了金属离子缓冲溶液测定络合物稳定的原理和应用,用铜离子选择电极电位法测定了铜的络合物稳定常数,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张华 《科技资讯》2013,(31):55-55,57
试样以过氧化钠熔融,水浸取,铁、锰等成氢氧化物沉淀而与钼分离。在硫酸溶液中将六价的钼,用硫脲的还原性和铜离子催化的双重作用,还原为成五价。钼(V)与过量的硫氰酸盐形成橙色络合物,借以进行光度法测定。采用硫脲的还原性和铜离子催化作用,从而获得稳定的络合物,提高了精密度和准确度。本方法适用于低含量、大批量钼矿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存在下,研究了DBON-PF与Ge(Ⅳ)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在磷酸介质中,Ge(Ⅳ)与DBON-PF形成1∶2的红色络合物,该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42nm,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 23×105L·mol-1·cm-1,锗量在0~7g 25mL时符合比耳定律.用Ge(Ⅳ)-DBON-PF-吐温-80体系测定锗,很多离子不干扰测定.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有色络合物稳定48h以上,直接用于煤中微量锗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光度法测定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铜与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的显色反应.在pH=10的碱性介质中,二价铜离子与试剂形成1:2的红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499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可达6.8×104L.mol-1.cm-1,含铜量在0-25μg/25mL范围遵守比耳定律,本法可应用于天然水中微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铜(J)碘络阴离子与罗丹明B的离子缔合物在聚乙烯醇存在下的水溶液中显色反应,国内已有报导。文中指出该络合物在0.016~0.052N硝酸介质中,摩尔吸光系数为1.60×10~5,0~8μgcu/50ml的浓度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并应用于钢铁和铝合金中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该文采用分光光度技术法对酸性电镀液中的铜含量进行测定,待测物不需要有机溶剂萃取分离,可直接在水溶液中进行测定。该络合物在λ为450 nm处有最大吸收,铜离子浓度在1.0~8.0μg/m L范围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线性相关系数r=0.998 05,平均回收率101.4%,RSD为3.06%。该方法对酸性电镀液中铜含量测定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导了Cu—铬天青S—溴化十六烷基吡啶三元络合物快速测定铜的反应条件和络合物的组成,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显色快速,颜色稳定,是测定空气中微量铜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的研究了Cu~(2+)和吡啶、水杨酸形成的多元络合物,在不同酸度条件下的组成及稳定性。本实验条件下,该络合物的组成为Cu~(2+):PY:Sal~(2-)=1∶2∶1。本文是在一定的底液条件下,将试液中Cu~(2+)富集在玻炭电极上,然后在一定电位下,测定溶出峰,若有吡啶存在,铜的溶出峰电流会降低,吡啶浓度在1×10~(-6)~1×10~(-11)M范围内,吡啶浓度与峰电流降低值有线性关系。本文建立了一个灵敏、准确测定地面水和空气中痕量吡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利用有机染料与捕收剂在一定的溶剂中形成有色络合物,此络合物的消光值与捕收到的浓度成比例关系.因而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捕收剂在煤表面的等温吸附量.从而为节约捕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pH8.3的NH3-NH4Cl介质中,KSCN存在下铜(Ⅱ)与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氮基酚(5-Br-PADAP)生成络合物,在线性扫描示波极谱仪上于-0.35V(vs.SCE)出现一络合物吸附波。二阶导数峰高与铜(Ⅱ)浓度在7.81×10-9~8.00×10-6mol/L范围内里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13×10-9mol/L。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峰电流由中心离子铜(Ⅱ)还原产生。试验了多种离子对峰电流的影响,方法已用于矿样中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在水溶液中鈷和吡啶,3-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形成紅色的1:1絡离子。由光密度及pH的测定,計算了在离子强度0.5,pH05—6,钴离子和配位体浓度比1:1到1:7的范围內鈷和吡啶,3-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的絡合平衡常数K_1分別为12±1,13±1,及23±1各配位体的絡合常数的对数与共和氢离子締合常数的对数成正比关系,logK_1/logK_B=0.20。  相似文献   

16.
在PH6,34的柠檬酸三钠-盐酸介质中,铜(Ⅱ)与7-碘-8-羟基喹啉-5-磺酸(Fer-ron)形成络合物,在线性单扫描示波极谱仪上产生一灵敏吸附波,一阶导数峰电位Ep=0.56V(vs.SCE)。峰电流与铜的浓度在0.005~0.315μg/mL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1μg/mL。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证明了该极谱波为络合物吸附波,峰电流由中心离子铜(Ⅱ)还原产生,络合物组成为Cu(Ⅱ):Ferron=1:1,表现稳定常数β=1.52×104。试验了多种离子对峰电流的影响。方法应用于生铁和硅钢标样中铜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7.
用甲醛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予处理血清白蛋白可使银和铜离子从它们的氨合络离子中与之生成棕色络合物,用FTIR光谱和uv/vis光谱了研究了BSA-Ag-Cu配合物的生成机理,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配合物的形成和还原为金属凝胶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国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的增溶作用,使 Zn-PAN 和 Cu-PAN 螯合物溶于水中。研究了络合物的形成条件,并利用这两个螯合物对β-氨荒丙酸铵稳定性的差异,提出了在 PH=9的缓冲溶液中,用分光光度法联合测定微量锌和铜。方法快速、简便,适用于铸造镁合金中锌和铜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铜氨出离子浓度分布图、吸收光谱及实际稳定性的分析,结合杂化轨道理论及角度重造模型理论对轨道能量的计算,得出铜氨配离子具有D_(44)空间对称性结构,但不是平面正方形。在氨的水溶液中写成[Cu(H_2O)_(6-n)(NH_3)_n](n=1~5).  相似文献   

20.
离子交换比色法,具分离及富集低浓度元素特点,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快速等优点.4-[(5-氯-二吡啶)偶氮]-1,3-二氨基苯(简称5-Cl-PADAB)与钴生成有色络合物.将此络合物交换于强酸型阳离子树腊相中用比色法直接测定.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70毫微米.在天然水中可测定钴达3.25微克/升.一般元素不干扰.回收率99%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