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通过建立6周大强度运动大鼠模型,测试运动后即刻血液与骨骼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一氧化氮合酶(NOS)和肌酸激酶(CK)等指标,观察黄柳菇多糖干预对运动大鼠自由基代谢水平的影响及对骨骼肌组织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与安静组相比,运动训练组大鼠各项抗氧化酶活性明显下降,MDA含量显著增加;训练服药组相对于大强度耐力训练组大鼠的各项抗氧化酶活性有良好改善,MDA含量变化显著降低,显示骨骼肌组织损伤有良好改善;因此黄柳菇多糖可以改善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的氧化应激水平,使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有利于保护骨骼肌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和微生态制剂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沙苑子提取物对运动训练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对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适应性饲养、筛选,淘汰个别不适应跑台训练者。将剩余大鼠随机分为3组:安静对照组8只,运动对照组8只,运动加药组8只。进行8周大强度耐力跑台训练,测定了大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ATP酶活性,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iNOS)等指标。结果表明:服用沙苑子提取物的大鼠脑组织的GSH-Px、CAT和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MDA含量显著下降,ATP酶活性增强,一氧化氮含量升高且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增强。补充沙苑子可显著减轻大强度耐力训练对大鼠脑组织造成的脂质过氧化产生的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有利于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建立耐力训练再力竭运动大鼠模型,通过测定不同组别大鼠心肌、骨骼肌中SOD、CAT、GSH-Px活性及MDA含量的变化,探讨隔药灸神阙对耐力训练再力竭运动大鼠心肌、骨骼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训练隔药灸组大鼠心肌、骨骼肌中SOD、CAT、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训练组(P<0.05),GSH-Px活性与安静组比较无差异(P>0.05);MDA含量显著低于训练组(P<0.05),与安静组比较无差异(P>0.05).由此提示,隔药灸神阙可减轻耐力训练再力竭运动对大鼠心肌、骨骼肌造成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改善运动造成的机体自由基代谢紊乱,从而明显延长耐力训练大鼠力竭时间.  相似文献   

4.
探讨Ebselen对运动训练大鼠脑组织丙二醛、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以及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选取Sprague Dawley(SD)雄性健康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即安静对照组(A)10只、运动对照组(B)10只、运动加药组(C)10只.后两组进行为期8周的跑台训练,建立大强度耐力训练模型.测定脑组织上述相应指标.结果表明,与运动对照组相比,运动加药组大鼠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自由基损伤得到有效抑制.这表明Ebselen对运动训练导致的大脑自由基过度产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提高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茶多酚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影响的机理,为茶多酚作为运动补剂提供试验依据,选取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训练组和训练加茶多酚组,训练组与训练加茶多酚组进行3周的训练,最后一次训练进行一次性力竭运动,随后取备并进行样本处理.测定与运动训练相关的血清酶、血清尿素(BU)、血糖(Glu)浓度和肌肝糖原含量.结果表明:茶多酚可保护重要器官免受运动的损伤;促进运动中糖异生作用,有利于维持运动过程中血糖水平的稳定;可明显延缓大鼠运动疲劳的发生,使大鼠运动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通过对耐力训练大鼠肾动脉形态的变化,对比安静对照组肾动脉形态结构,分析耐力训练对肾动脉的内径、中膜厚度、内膜厚度和中膜面积的变化,探讨长期耐力训练对大鼠肾动脉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法:2月龄SD大鼠30只,进行递增负荷耐力训练16周,断头处死取肾动脉进行实验研究.对比分析法:对比安静对照组大鼠肾动脉形态指标,分析耐力训练对大鼠肾动脉形态影响.研究结果:与安静对照组相比,训练组大鼠肾动脉中膜和内膜厚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膜面积差异显著(P<0.05);血管内径减小,两组对比差异极显著(P<0.001);中膜和内径厚度比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耐力训练促使肾动脉管腔直径减小、血管壁变薄,长期耐力训练后,肾动脉的血流阻力增大,与长期耐力训练中肾血流减小相适应.  相似文献   

7.
姜振 《科技信息》2009,(2):13-14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递增负荷训练大鼠骨骼肌氧自由基代谢与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对骨骼肌损伤的防治机理。方法:24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安静对照组、递增负荷训练组、高压氧恢复组;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MDA、SOD活性,HE染色与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递增负荷训练组大鼠骨骼肌MDA值显著增加,SOD活性降低,细胞凋亡数量增多;经高压氧恢复后,与训练组相比MDA值降低,SOD活性升高,Caspase3蛋白表达下调,骨骼肌细胞凋亡数量减少。结论:高压氧疗法能抑制递增负荷大强度训练大鼠骨骼肌氧自由基的生成,减少细胞凋亡数量,促进运动性肌损伤与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游泳运动对大鼠纹状体、下丘脑(DA)内多巴胺的含量及其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安静对照组(A)、一次性力竭游泳运动组(B)、安静+水环境组(C)、游泳耐力训练组(D)、水环境组(E)、游泳耐力训练后一次性力竭游泳运动组(F).D组按照耐力训练方案进行负重训练,每周5次,持续7周.所有大鼠一起断头处死,各组交叉进行,迅速取出脑组织(纹状体、下丘脑)进行多巴胺浓度和单胺氧化酶B(MAO-B)活性的测试.结果:一次性力竭运动或游泳训练对下丘脑中DA含量或MAO-B活性的影响无明显影响,而纹状体DA浓度在一次性力竭运动尤其是游泳训练后都明显升高(P〈0.05),MAO-B也有升高的趋势.结论:一次性力竭运动尤其是游泳耐力训练使DA的浓度和MAO-B活性增加,其合成和分解代谢都增加,提高了DA的转换率,以适应运动的需要,有利于改善脑机能,延缓运动疲劳,是适应运动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葛根总黄酮对耐力运动后大鼠糖原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葛根总黄酮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后大鼠的肝糖原和肌糖原恢复的影响。选用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大强度耐力训练组(A),大强度耐力训练十服药组(B)。B组每日灌服葛根提取液一次。两组大鼠均进行7周大强度耐力训练。第8周第1天称重,轻度麻醉后断髓处死,测定肝、骨骼肌糖原含量,结果表明葛根总黄酮能明显促进耐力运动后糖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充沙苑子提取物对大强度耐力运动训练大鼠血糖、血清尿素氮和血乳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适应性饲养、筛选,淘汰个别不适应跑台训练者。将剩余大鼠随机分为3组:安静对照组8只(A),运动对照组8只(B),运动加药组8只(C)。进行为期8周的大强度耐力跑台训练。测定大鼠体重变化、力竭时间、糖代谢、血清尿素氮、血乳酸含量变化。结果与安静组比较,大强度运动导致大鼠血糖、肝糖原、肌糖原含量显著性降低(P0.05),血尿素氮、血乳酸水平升高(P0.01);补充沙苑子可以使大鼠血糖、肝糖原、肌糖原含量显著性升高(P0.05),血尿素氮、血乳酸水平降低(P0.05)。结论服用沙苑子有利于能源物质的积累与储存,维持细胞的正常结构与功能,减少蛋白质的消耗和利用,显著提高大鼠运动至力竭的时间,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立力竭跑台训练模型,测定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和不同组织中NO含量,研究了茜草提取物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血清酶活性和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安静组比较,运动力竭组大鼠血清ALT、AST、LDH和CK活性显著升高(P<0.01),不同组织NO含量较显著升高(P<0.05);与训练力竭组比较,茜草提取物组大鼠血清ALT、AST和CK活性有较显著下降(P<0.05),不同组织NO含量较显著升高(P<0.05),使大鼠运动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运动改善心衰疾病的确切机制,采用心衰大鼠模型进行小动物跑台训练,检测PVN内微量注射PTGER3受体激动剂对交感驱动指标的影响,与假手术安静组相比,心衰安静组血浆中NE水平的升高和肾交感神经放电的增强作用发生敏感化(P0.05).跑步运动训练明显改善心衰训练组大鼠交感驱动指标增强的敏感化作用(P0.05).Western bolt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安静组相比,心衰安静组大鼠PVN内PTGER3受体蛋白和mRNA表达量发生上调(P0.05).跑步运动训练明显下调心衰训练组大鼠PVN内PTGER3受体蛋白和mRNA表达量(P0.05).结果提示运动训练可下调心衰大鼠PVN内PTGER3受体蛋白表达,进而抑制交感传出神经兴奋性.  相似文献   

13.
迷迭香对大鼠脑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SD大鼠建立大强度耐力训练模型,测定了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和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以及反映脂质过氧化损伤程度的常用指标MDA(丙二醛)的含量,结果表明,迷迭香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强大脑组织中抗氧化酶SOD、CAT和GSH-Px的活性,降低大脑组织中MDA的含量,这种作用在运动状态下更明显.提示迷迭香可以增加脑组织中的抗氧化酶活性,减轻大强度耐力训练对大鼠脑组织造成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可能对防止运动中枢疲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强度耐力训练对雄性大鼠的心肌氧化损伤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的适宜 训练方式。方法 选用 6 周龄健康雄性大鼠 48 只,建立大鼠耐力跑台模型。将选取的大鼠随机分为 4 组:安静对 照组(C 组,12 只);低强度组(L 组,12 只);中等强度组(M 组,12 只);高强度组(H 组,12 只)。4 组大鼠进行为期 6 周的跑台实验后,用生化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的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内容包括:心肌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4 组大鼠经不同强度耐力运 动训练 6 周后,结果发现,与安静对照组相比,心肌组织的 SOD 活力在中强度组显著上升,而在高强度组显著下降 (P < 0. 01);GSH-Px 活力在低强度组和中等强度组显著上升,而在高强度组显著下降(P < 0. 05 或 P < 0. 01);与安 静对照组相比,高强度组的心肌组织 MDA 水平显著增高(P < 0. 01)。结论 低中强度的耐力训练能有效提高心肌 的抗氧化能力,尤其是中等强度的耐力训练。  相似文献   

15.
不同负荷游泳训练对大鼠红细胞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负荷游泳训练对大鼠的运动能力、抗氧化酶SOD的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Na -K -ATP酶和Ca2 -ATP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三大组,即对照组(C组,20只)、小负荷游泳训练组(L组,20只)、大负荷游泳训练组(H组,20只),测试不同负荷游泳训练对大鼠红细胞膜抗氧化能力和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小负荷的运动训练可以降低安静时红细胞膜上MDA含量,提高抗氧化酶SOD活性,大负荷的训练则产生相反的结果;力竭运动后小负荷训练组红细胞膜Na -K -ATP酶活性增加,大负荷训练组Na -K -ATP酶活性下降;力竭运动后即刻各组RBCM上Ca2 -ATP酶活性都有下降,安静时小负荷的运动训练组Ca2 -ATP酶活性提高,但没有显著性差异,大负荷的运动训练使Ca2 -ATP酶活性显著下降。结论小负荷的运动训练可以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而大负荷的训练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适宜负荷的运动训练不但可以提高安静时酶的活性,而且可以提高酶活性的储备力,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及抵抗力竭运动对机体造成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SD雄性健康大鼠24只随机分成安静组(A组)、训练对照组(B组)、经络刮痧+运动组(C组)。各组进行7周递增负荷耐力训练后处死,分别测定血糖、肌糖元、肝糖元、血清乳酸脱清酶(LDH)、肌酸激酶(CK)、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探讨经络刮痧对于消除耐力训练大鼠运动性疲劳的作用及可能机制。结果显示经络刮痧能明显延长大鼠跑台至力竭的时间,有效抑制运动训练造成的大鼠肌、肝糖原含量下降,稳定运动中的血糖水平,并使上述血清酶呈现不同程度良性变化。从而得出经络刮痧能够延缓机体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立大鼠耐力训练模型,研究经络刮痧对训练大鼠肝脏组织抗氧化能力及运动能力的影响.将雄性健康大鼠(Sprague Dawley,SD)24只随机分成安静组(A)、训练对照组(B)、经络刮痧+运动组(C).B组和C组进行7周递增负荷耐力训练后取样,分别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SH-Px)、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serumglutamic aminotransferase,ALT)的活性和肝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dirty,MDA)、糖原含量.结果表明:经络刮痧可提高肝脏抗氧化酶的活性,对运动训练大鼠肝组织产生的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从而促进肝糖原的合成,提高大鼠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探讨不同低氧训练模式对机体骨骼肌HIF 1α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6周龄SD雄性大鼠120只,经3周适应性训练和力竭实验筛选出90只,随机分成9组:常氧安静对照组、持续低氧安静组、间歇低氧安静组、低住低练耐力组、高住高练耐力组、高住低练耐力组、低住高练耐力组、高住高练后复氧训练组和高住低练后复氧训练组。采用常压低氧仓在13.6%的氧体积分数下(相当于海拔3?500?m的氧体积分数)进行低氧训练,根据血乳酸-速度曲线确定大鼠常氧训练的强度为35?m/min,低氧训练的强度为30?m/min。低氧训练持续时间为6周,每周训练5?d。其中,在第4周末进行运动能力测试,第5周末进行力竭测试,在第6周末的最后一次运动后休息48?h后处死,取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Western blot等技术测试大鼠骨骼肌HIF 1α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水平的变化,以进一步探讨低氧训练对骨骼肌HIF 1α表达的适应机制。结果显示,与低住低练组相比,高住高练组和高住低练骨骼肌HIF 1αmRNA表达有显著性升高(P<0.05);和常氧安静对照组相比,高住高练骨骼肌HIF 1αmRNA表达升高105%,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高住高练后复氧训练1周,大鼠骨骼肌HIF 1αmRNA表达有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回到常氧安静对照组水平; 高住低练后复氧训练1周,大鼠骨骼肌HIF 1αmRNA表达有显著性降低(P<0.05),回到常氧安静对照组水平。可得结论:高住高练、高住低练和持续低氧安静组骨骼肌HIF 1α表达都明显增强,而低住低练和低住高练变化不大,复氧训练后回到常氧安静水平。HIF 1α表达与低氧的程度和时间有明显的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出能够有效改善糖调节受损(IGR)老年人胰岛素敏感性和提升肌力、心肺耐力、平衡和步态表现的运动方案,招募75名IGR老年人,进行胰岛素敏感性、糖代谢、下肢肌力、耐力、平衡和行走能力等测试,然后进行随机分组,将受试者分为肌力训练组(M组)、心肺耐力训练组(C组)、平衡训练组(B组),按照每组训练方案进行为期12周的训练,各组训练皆以3~4人团体进行运动,每次30~40min,每周4次,总共48次训练,在最后一次训练干预结束后3d内进行后测,项目与前测一致.结果:C组和M组对于糖调节受损人群的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取得显著改善作用(p0.05),而平衡训练组虽具有一定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髋屈曲肌、膝屈曲肌、踝跖屈肌和踝背屈肌肌力均有显著增加(p0.05).M组和C组的受试者在心肺耐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改善.采用肌力训练和心肺耐力训练方案的老年人6min行走测试后测结果显著优于接受平衡训练的老年人(p0.05).M组、C组、B组受试者平衡能力均取得显著进步,且C组在串联行走测试的结果显著优于M组和B组(p0.05);心肺耐力训练组经过12周训练,行走速度、行走步频、步幅均显著增加(p0.05);肌力训练组和平衡训练组经过12周训练,行走速度、步频、步幅没有显著变化(p0.05),且心肺耐力训练组显著高于肌力训练组和平衡训练组(p0.05).得出心肺耐力训练后糖调节受损人群的胰岛素敏感性、下肢肌力、心肺耐力、平衡能力和行走能力等得到显著改善,肌力训练和平衡训练对下肢肌力、平衡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郭学强  秦波  徐存拴 《河南科学》2010,28(3):296-300
为了解大鼠再生肝8种细胞的脂肪酸代谢基因转录谱及预示的生化活动,按张丽君[1]等方法分离大鼠再生肝8种细胞,检测它们的脂肪酸代谢基因表达变化,分析其表达相关性及预示的生理活动.结果表明,44个脂肪酸代谢基因在大鼠肝再生中发生了有意义表达变化,8种细胞的相应基因数为22、18、11、21、19、13、27、18,上调、下调和上/下调的基因个数为11、14和19,相应细胞的基因个数为6、15和1,7、8和3,3、8和0,16、3和2,12、7和0,8、5和0,6、21和0,9、5和4.肝细胞、胆管上皮细胞、星形细胞、库普弗细胞、陷窝细胞、树突状细胞等6种细胞的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增强,肝细胞、星形细胞、窦内皮细胞、库普弗细胞、陷窝细胞、树突状细胞等6种细胞的脂肪酸分解相关基因表达增强.上述结果预示大鼠肝再生中脂肪酸代谢活动增强,与大鼠肝再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