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成海民 《科技信息》2010,(24):379-380
中国气象频道在河北的落地插播,使气象预警信息的发布平台真正掌握在了气象部门,从而可以最大程度保证气象预警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权威性。为做好气象频道的插播工作,完善已有的节目制作系统,河北省气象影视中心在演播室系统的建设上做了一些工作,本文就演播室系统建设中应遵循的主要原则进行了阐述,同时对节目制作系统中涉及的关键设备进行了简单描述。  相似文献   

2.
中国气象频道在各省顺利落地,实现气象频道本地化是摆在省级气象影视中心面前的重点课题。以山西省在气象频道本地化方面所做的工作和设想为切入点,从内容策划和节目落地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3.
大众化谈话节目与分众化谈话节目是综合性频道与专业化频道共存背景下两种不同的节目形态。对以《实话实说》为代表的大众化谈话节目和以《对话》为代表的分众化谈话节目在选题上的不同进行了分析,认为大众化谈话节目在选题时应根据信息、资源占有的不对称性,分别从重要性、显著性和接近性等方面入手,还应从受众的反馈中获取话题;分众化谈话节目的选题应与节目的类型、受众定位一致,窄化话题,有所侧重。谈话节目应做到雅俗共赏。  相似文献   

4.
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已成为人们每天必看的节目,气象专题片融合了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向电视观众展示气象科普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对信息多层次的需求.该文对气象专题片的选题、主线、拍摄要点、表现主题和后期编辑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制作气象电视专题片,向观众提供科普知识、展示多元化气象节目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博弈论中的双寡头垄断竞争模型探讨了受众收视选择问题,研究证明在两个竞争频道中,受众偏好不只受新闻节目播出时间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节目形式和新闻本身.最后,在假设受众信息完备条件下,证明了电视新闻节目播出策略博弈存在唯一纳什均衡.  相似文献   

6.
兰鑫 《科技信息》2011,(22):I0271-I0271
我国的电视气象节目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各类电视气象节目基本覆盖了各个电视频道,播出次数、节目时长和预报时效都在加强。然而在现代社会,这些单薄的天气信息已经难以满足受众的需要。电视天气预报所负担的传统的功能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7.
电视频道激增,收视分流日趋严重,在节目内容的基础上,电视包装成了各频道吸引观众的关键.当前的电视包装普遍存在定位不准、缺乏创意、忽视受众收视心理、缺乏大包装理念等问题.应该树立受众意识、市场意识和整体意识,充分运用现代科技,以新奇的创意、人性化的节目编排来加强电视包装,使频道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8.
与传统的自动播出系统相比,硬盘播出系统具有录像机不参与实时播出、同一个节目可重复在不同频道同时或非同时播出、可直接对其进行非线性编辑无需格式转换、任意插播等优点,因此大大提高了电视节目播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此外,硬盘播出系统可以很方便地增加一个播出频道,不必再重新投资一套播出系统,而只需增加一个视音频工作站即可实现,从而为电视台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有线电视频道专业化是指电视频道按照电视市场的内在规律和观众的特定需求,在现有有线电视频道资源的条件下,以整频道为单位进行重新定位划分,通常以某一类或几类节目作为频道的主体内容,以特定观众群为主要服务对象,使节目内容和频道风格能较集中地满足某些特定领域受众的需求,从而实现频道播出内容的专一化、收视对象的集中化、频道特色的明朗化。  相似文献   

10.
频道包装是全面性的,从标志到颜色、声音,每个要素包含了频道的个性,频道的个性的重要表现是受众的地域特色、地域文化、生活习惯决定的。也是这些方面,使得频道凸显人文气质和人性化设置。地方台不但要让百姓关注自己的新闻,还要让外界受众通过节目认识、了解地方,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吸引客户投资,让频道走的更远。  相似文献   

11.
陈艺芳  吴雪贞 《广东科技》2012,21(17):189-190
从气象精细化预报及服务的发展需求出发,建立适合气象部门推广使用的基于GIS的LED气象智能化发布系统。该系统不仅实现了区域天气预报、全市天气预报、天气实况的实时自动更新发布,还可对重要天气信息、紧急插播信息进行精细化发布。同时,基于GIS技术,系统从LED气象显示屏返回的日志中获取信息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显示和管理,并提供了终端注册和系统配置的界面化平台。  相似文献   

12.
对CNKI数据库1991—2011年的文献进行检索,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分析了主题为"广播"与"气象"的文章,揭示了我国广播气象传播研究的现状,基于分析结果,指出目前广播气象研究主要涉及广播气象产品传播中的通信媒介技术,其次是气象部门节目制作技术与服务的经验总结,未来研究需要侧重于传播效果与影响研究、受众需求研究以及与媒体合作的研究,这些研究对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该文针对目前全国电视气象节目的现状:同类型气象节目及相关联性节目的数量大幅增加;受众需求不再单一;电子科技和智能化电子发展带来的冲击,使得电视气象节目的收视率逐年得到削弱等。从国内几家电视台优秀创新案例出发,探求一条电视气象节目的新出路和更高要求:即从传统文化角度解读天气现象,探寻文学知识包装下的气象节目,寻根传统文化与气象元素之间的影响.关联。  相似文献   

14.
数字电视取代模拟电视是必然趋势,数字化带来的是电视频道更加专业化、受众信息消费的细分化,在频道资源丰富、互动性强、受众掌握着收视主导权的数字电视语境下,电视媒体经营单位可设置广告专业频道以顺应电视频道专业化的趋势,构筑“碎片化”的消费受众重聚平台,回归广告传递信息的本源。  相似文献   

15.
作为每天必看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观众的要求是很高的;怎样更好地满足受众对气象信息多层次要求,有效地提高气象影视作品的制作水平和服务能力,显得尤其重要;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由WIN-XCG和EDUIS两个系统软件构成,是否能及时有效地播出天气预报节目的关键是对这两个制作系统的技术应用,一个有创意的气象影视节目作品,除了有前期策划,更要通过视频技术设备WIN-XCG和EDUIS两个软件来完成整个制作过程。  相似文献   

16.
徐菁 《科技资讯》2010,(2):64-64,66
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一个最大的不同是数字电视的接收必须由前端提供的信号引导才能完成。不象模拟电视接收,只要选好频道就可以直接解调,就把信号取出来了。数字电视一个射频频道载运的一路传输流中,时分复用着多套节目,一套节目又由各自的视频流、音频流和相应数据流。如何从复合的信息流中把它们分开,必须前端提供识别的方法。又如哪个频道载运的是哪几套节目,这些参数也必须由前端提供。所以,数字电视系统在传输视、音频数字信号之外,还必须把节目有关的数据同时不间断的传输下去。这些向接收设备传送的与业务有关的信息,是数字电视码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称为节目专用信息PSI和业务信息SI。它们的作用是帮助接收设备从码流中选择业务和事件,引导接收机搜索节目,找到构成节目的视音频组件等。  相似文献   

17.
关于公共气象服务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气象服务应顺应改革趋势,以服务引领气象事业的发展和创新.本文通过公共气象服务的纯公共和准公共服务属性界定,分析了现有公共气象服务分类在新形势下存在的利弊,提出服务产品应重视差异化程度、与时俱进,改变重服务产品前段、轻服务产品中段、略服务产品后段的现状,加强产品深度加工,延长气象服务产品链条,对气象信息非法传播宜"堵"与"疏"结合,引导受众正确使用气象服务产品等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8.
机顶盒,其实是数字电视的代名词,他使电视频道更加专业化、受众信息消费的细分化,在频道资源丰富、互动性强、受众掌握着收视主导权的数字电视语境下,电视媒体经营单位可设置广告专业频道以顺应电视频道专业化的趋势,回归广告传递信息的本源。  相似文献   

19.
电视读报节目作为电视新闻改革发展的新形式,在我国发展迅速,电视读报节目能够存在且发展迅速说明它有发展的空间。它的存在适应了人们快节奏生活的需要,它对资讯的整合和评论为人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但读报节目传递的毕竟是"二手"的信息,这就决定了读报节目必须做出自己的特色。文章以中央电视台为例,分析中央电视台读报节目制作特点、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其对其他电视台读报节目的借鉴意义。以央视为例是因为中央电视台是中国电视的领军人,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强大的制作班底,它的信息整合和运作能力都是其他电视台无法比拟的,也就能从整体上分析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20.
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的《拉呱》采用本土特有的曲艺和方言形式,以新颖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深得当地观众的喜爱,成为民生新闻的又一个成功案例。《拉呱》节目的成功主要体现在播报风格独特、新闻内容曲折、与观众保持零距离、争创品牌栏目等四个方面,为中国民生新闻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