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拟于2019年8月下旬在江西省新余市召开"第十六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诚邀学界同仁莅临会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会议主题:新时代科技文化创新征文范围:(1)习近平新时代科技文化思想研究;(2)中华传统科技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研究;(3)"五四精神"的时代价值研究;(4)新中国70年科技文化发展研究;(5)新时代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研究;(6)当代科  相似文献   

2.
"九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奖共开展了三个年次的评奖工作(1997年、1999年、2000年),有123项优秀基础科学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奖励,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3项、三等奖61项、四等奖28项.获奖项目一、二、三、四等奖的比例呈1∶33∶61∶28的宝石形结构.获奖项目按学科的分布情况是:化学19项、地球科学19项、生物学17项、物理与天文学15项、基础医学14项、信息科学12项、材料科学11项、数学与力学10项、工程技术科学6项.与"八五"相比,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总数减少了39项(降幅为24.07%),在国家三大科技奖中,自然科学奖的比例从8.15%下降到5.21%,特别是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后两次评奖中出现连续空缺现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分析了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的学科设置和资助模式以及项目设置、申请和评审体系。讨论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和资助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如下几点建议:(1)完善同行评议指南,加强同行评议管理;(2)建立科学可行的复议制度;(3)重视人才发展战略,保证基础研究可持续发展;(4)促进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国际化进程;(5)加强伦理及相关问题管理。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协与美国科促会的科技奖励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美国科学促进会及其学会的科技奖励各有特点.通过对两者在设奖规模与奖励对象、奖励方式及奖励效果等方面的比较,可借鉴美国科学促进会的如下几点做法,完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奖励:1)增设专业细化或目标明确的莫项,而减少每一奖项的授奖人数;2)强化义务教育中的科技教育奖励;3)推广提名制;4)加强国际化.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江苏工业学院主办的“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的发展”研讨会于2007年5月中旬在江苏工业学院召开。会议主题为: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的发展。分议题包括:(1)自然辩证法学科、教材和教学改革;(2)自然辩证法学科规范、学术道德;(3)自然辩证法队伍建设;(4)弘扬科学精神,反对伪科学;(5)本学科中的理论问题。来自全国各地3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各种材料63份,其中论文和提要57篇。一、关于学科建设首先,与会学者认为,随着形势的发展,我们对学科现状应当有一种危机感和反思意识。虽然我们的队伍庞大,仰仗一些体制性因…  相似文献   

6.
大学和学院都是高等教育机构.现代"大学"的基本特征是(1)学科、专业设置是综合性的;(2)基建(房屋)规模大;(3)基础设施(教学、科学研究设备)齐全;(4)教授和学生数量多."学院"的基本特征是(1)学科、专业设置是专科性质的,仅仅局限于某个学科,或某几个相近的专业领域;(2)基建规模较小;(3)基础设施较少.目前,我国某些高等院校的更名陷入误区,混淆了"大学"与"学院"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中国基础科学》2004,6(2):12-14
20 0 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2 0 0 4年 2月 2 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经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荣获 2 0 0 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经国务院批准 ,“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8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表 1) ;有 19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表2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16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99项成果…  相似文献   

8.
本刊创刊 2 5周年纪念专辑科学与人文珠联璧合 学术共思想相得益彰———纪念《自然辩证法通讯》创刊 2 5周年 (1 .1 )………郭贵春 贺平天 :把握科学最前沿 开拓学术新领域(1 .2 )……………………………………………………陈其荣 许 良 :启蒙的先导 ,报晓的雄鸡 (1 .3)…………郭金彬 :沟通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桥梁 (1 .4 )……………汤彬如 :贵刊帮助我走向数学哲学和数学史研究 (1 .5 )……刘高岑 :拓展研究基底 ,延伸学术触角———中国科学哲学在 2 1世纪的繁荣之路 (1 .6 )………马 健 :科技哲学在当代中国经济学发展中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一、过程工程中的复杂系统 2002年9月17—19日,以“过程工程中的复杂系统”为主题的第190次学术讨论会召开,袁权院士、何鸣元院士、李静海院士担任会议执行主席。会议的中心议题是:(1)化学工程向过程工程的发展;(2)复杂系统与多尺度方法;(3)微化工系统与纳-微结构;(4)21世纪的过程工程与学科交叉。  相似文献   

10.
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预测》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 )实施以来第一个以固体矿产资源为目标的研究项目。通过 5年 (1 999年 1 0月— 2 0 0 4年 9月 )研究 ,在多项基础地质和矿产资源成矿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初步提出了中国中新生代大陆成矿理论体系 ,为预测大矿和大型矿集区奠定了理论基础 ;研制和发展了 4项找矿新技术方法 ,以及提出了两种找矿新思路 ;并在实验阶段圈定了 5个矿集区尺度的找矿靶区 ,发现了一批矿化异常区。此外 ,在研究过程中还形成了 3个国家级优秀科研群体和 3个部门级优秀科研群体 ,培养出 9名优秀中青年人才以及大批博士后工作人员、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 ,其中有不少中青年科学家已在国际学术组织任职。研究期间共发表科学论文 772篇 ,其中SCI检索论文2 2 7篇 (国外论文 1 2 5篇 )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科技奖励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社会科技奖励肇始于20世纪初,但快速发展则在改革开放后的近30年中.调查分析发现,尽管目前我国社会科技奖励规模仍旧偏小,但已成为科技奖励体系的重要部分.科学学会、技术(行业)协会是全国性社会科技奖励的主要设奖主体,基金会、企业和其它社会团体则是重要补充;社会奖励仍以项目奖励为主,人物奖励在逐步增加.社会奖励的条例和机构设置基本完善,以推荐为主要申报方式,采用二级或三级评审方式,但各奖励对评审各方面要求的严格程度却存在较大差别.少数社会奖励已拥有良好声誉,但因历史短暂、奖励派生待遇困扰以及奖励资金和资源不足,大部分社会奖励的声誉仍偏低.  相似文献   

12.
一、奖励大会概况 200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03年2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江泽民、胡锦涛、朱镕基、李岚清、吴邦国、温家宝、曾庆红、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首都科技界代表3000余人参加了此次大会。  相似文献   

13.
科学合作与小国普赖斯奖获得者共生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赖斯奖是科学计量学领域的国际奖项。本文揭示了发生在比利时,荷兰和匈牙利这三个较小国家的普赖斯奖获得者共生现象,通过建构“双核”或“三核”的合作网络模型,描述了共生获奖者的之间的合作关系,说明科学合作能促进学术共荣,因而是引发小国普赖斯获得共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社会建构主义科学奖励评价范式是基于社会建构主义这种新的哲学理念,它着眼于"社会中的科学",注重科学知识评价的社会性、建构性、过程性、语境性、文化性与协商性.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建设性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5.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是科技领军人才的杰出代表。他们具有共同的特征:从科学影响上,均做出开创性的科学贡献;从出生地域上,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从出生家庭上,大多出身良好家学渊源;从科研时间上,时间跨度大,终身超常的勤奋;从求学经历上,求学名校师从名师,大多有海外留学经历;从个人品质上,具有把国家需求作为科研动力的爱国主义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无私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6.
社会力量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产生、发展和对我国科技进步的重要影响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建立和推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制度的目的和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等法规,从我国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实际情况出发对如何加强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管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制度实施的基础、条件和应当采取的具体措施.展、进步,人们科技意识不断加强应运而生的.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在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产生两方面重要的影响.首先,对于激励科技人员开拓创新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其次,通过开展奖励活动,提高全社会科技意识,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相似文献   

17.
科技奖励制度促进自主创新战略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奖励制度在激励人才、促进自主创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政府科技奖励和非政府科技奖励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奖励主体,与自主创新战略具有密切的互动关系,两者通过认可机制、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四个典型机制作用于自主创新战略,并以何梁何利基金奖为范例,对四个作用机制进行了详细解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科技奖励制度促进自主创新战略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