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善在注释《文选》时,对同载于《汉书》的作品多取先唐《汉书》旧注,李善称之为"旧有集注",共十余家,这些旧注当出自一个名为《汉书音义》的集注本,撰者为东晋蔡谟。李善对《汉书》旧注的处理有明确的体例,但在后世的版本中不同程度存在变乱,须要校勘整理。  相似文献   

2.
高校大事记是按照时间顺序简要地记述本单位一定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的档案参考资料。高校大事记为人们更好地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总结办学经验教训提供了翔实的考证与资料依据。因此,一定要选取具有重要意义和历史价值的事件,并力求做到材料齐全、事实准确、内容精练、叙述平实。在编写过程中做到认真审核,去伪存真,纵有始终,横有关联,用语确切,主次分明。  相似文献   

3.
中华书局将十种清朝人对<史记>、<汉书>各表的考订补缀之作汇集在一起,名为<史记汉书诸表订补十种>,在1982年首次出版.作为"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的一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其中,梁玉绳的<人表考>是在十部书中内容最多,所占比重最大.在出版时,中华书局已经对该书作了认真的校勘,并且用<清白士集>本详为勘定.但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文字、标点方面的疏漏.  相似文献   

4.
李善《文选注》引书众多,问题复杂,其中尤以古《汉书》注问题最为突出。清代学者汪师韩统计李善征引二十九家古《汉书》注,另外还有数十条不知名的汉书音义。但通过对《汉书》注释史及目录学的考察,可以发现李善注引用的古《汉书》注并非逐家征引,而是基本引自东晋蔡谟所作的《汉书》集注本,它是颜师古《汉书注》通行之前最主要的《汉书》注本。汉书音义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另外,从整体上看,李善《文选注》引书还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喜引晋以前的注疏;二、多用集注本。  相似文献   

5.
"循吏"之称始见于《史记·循吏列传》,后为班固《汉书》和范晔《后汉书》所承袭。《汉书·循吏传》所传皖西籍循吏文翁、召信臣在当时及后世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西汉循吏群体的出现,标志着帝国吏治已从汉初的因循"成事"逐渐步入深度耕耘的状态。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汉书·循吏传》乃作者在尊汉与尊儒两种意识对冲下的作品,"天下为公"、尤其"选贤任能"的儒家立场导引着班固在循吏书写中仍能做到少虚饰、少虚妄。而文翁治蜀作为一个历史事件,实际上包含着"华夏族群边缘"构建深度"华夏化"的历史内涵。相对于其他西汉后期循吏,召信臣无疑是一个更为成功的范例,传统中国"父母官"的称谓来源于他。  相似文献   

6.
凡例于志书面言,就是志书的编纂说明或编纂工作规定,它是志书的开篇之作、纲领之作,是志书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大事记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记载自己重要工作活动或自己辖区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的一种应用文体。学校大事记就是要通过记述学校行政管理、教学工作的大事,真实地反映学校发展的历史概貌和发展规律,本文从立意、选材、布局、要求几方面,论述高校大事记的编写。  相似文献   

8.
刘云霞 《科技资讯》2011,(34):247-247
目的:反映每个历史阶段学校的特点和特色,揭示学校经历的大事及发展变化。方法:广征博采,保证大事记的全面性,加强素材收集的广泛性;改革和健全编写制度,保证大事记的真实和准确。结论:大事记是记载一定历史时期重要活动的参考资料,是珍贵的档案资料。  相似文献   

9.
何静 《广东科技》2010,19(9):32-34
<正>【直通车大事记】2003年,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以创新思路和模式实施的"广东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简称"信息直通车"、"直通车工程")正式启动。2006年4月,首期"信息直通车"培训班在广州召开。由全省精选的100多个村庄的村委会、团支部信息员聚集一堂。  相似文献   

10.
汉代"独尊儒学"的思想对《汉书·艺文志》的编撰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不仅体现在《汉书·艺文志》的编撰体例上,而且体现在其对不同学派的评价方面,同时,从《汉书》的其他部分也可以找到相类似的痕迹。  相似文献   

11.
《滇南矿厂图略》是清代一部重要的矿业著作,其中的分府舆图包含大量的矿厂信息,在矿业史上和地图史上具有重要价值。该书舆图中的矿厂名称与正文"厂地"内容不尽相同,舆图中存在某些错误书面题名的绘辑者徐金生并未绘辑该书舆图。从政区地名、矿厂、避讳等角度考察,并和清代云南其他志书比较,揭示了《滇南矿厂图略》分府图来源于一度被视为"佚书"的清代云南重要民族图册《伯麟图说》。  相似文献   

12.
《滇南矿厂图略》是清代一部重要的矿业著作,其中的分府舆图包含大量的矿厂信息,在矿业史上和地图史上具有重要价值。该书舆图中的矿厂名称与正文"厂地"内容不尽相同,舆图中存在某些错误书面题名的绘辑者徐金生并未绘辑该书舆图。从政区地名、矿厂、避讳等角度考察,并和清代云南其他志书比较,揭示了《滇南矿厂图略》分府图来源于一度被视为"佚书"的清代云南重要民族图册《伯麟图说》。  相似文献   

13.
《汉书》是我国历史上一部十分重要的史书,历来为学界所重视。古往今来,注《汉书》的人不少,颜师古《汉书注》就是其中的代表作。颜师古《汉书注》的成绩巨大,但也有疏漏之处,文章对颜注中的一些失误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14.
班固是一位严谨的史学家,身在经学时代的他,所撰著的《汉书》中大量征引五经文字,其中对《诗经》的征引亦不在少,《纪》《表》《志》《传》都有征引。征引范围涉及风、雅、颂,其中以雅诗为多,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班固正统的思想。《汉书》所引之《诗》固是汉代版本,将其与今流行本勘比,自有其文献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量化、比较、示例及赏析等方法,具体揭示作为《汉书》重要修辞手法的对偶在艺术上的不凡之处,以及《汉书》语言的骈俪特色。  相似文献   

16.
点校本《汉书.诸侯王表.记载了西汉诸侯王的世系及其兴衰更替,是研究西汉历史的重要史料,但也存在不足,在继承闪有成就的基础上,采用本校,他校等方法,他校等方法,校证了其中的一些错讹,使之更完善。  相似文献   

17.
一、腐败的概念"腐败"一词源于《辞海》,在《汉书·食货志上》记载"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此中解释为腐烂、败  相似文献   

18.
西汉王子侯封地的具体地望,或者没有记载,或者《汉书·王子侯表》与《汉书·地理志》记载常常出现不一致。本文主要根据《史记》相关纪、传、表,《汉书》相关纪、传,并参考《水经注》、《汉书补注》、《史记志疑》、《汉书地理志稽疑》、《校汉书八表》等来考证《汉书·王子侯表》中几个王子侯的封地所在。  相似文献   

19.
《史记·历书》和《汉书·律历志》分别记述了具有同一起算点,但朔望月与回归年平均值根本不同的两种历.按照两部史书所记载的数据及算法分别排算出完整的历谱,并根据出土文物(汉简)对排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按《汉书·律历志》排算出的"太初历谱"确实是当时颁行过的.在这一过程中,发现了太初历具有长期未被揭示的特殊置闰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大事记的作用,在于使利用者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涉猎浩繁的史料,只要一册大事记在手,便可对一定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社情民风有一个梗概的了解,或为利用者进一步查阅某一时期的史料起到帮助其“登堂入室”的检索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