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克罗米芬促排卵周期中运用滋肾助孕汤以观察其疗效.随机分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在月经第5天使用克罗米芬,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滋肾助孕汤,服用至确认妊娠或来月经,未妊娠者继续下一周期,最多连用3个周期,观察成熟卵泡发育数、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排卵率、妊娠率及周期妊娠率.治疗组排卵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成熟卵泡发育率显著多于治疗组,且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排卵期子宫内膜明显厚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滋肾助孕汤能增加克罗米芬排卵治疗后的熟卵泡发育数、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排卵率、妊娠率及周期妊娠率,中医理论指导的促排卵用药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并分析采用雌激素联合阿司匹林促进子宫内膜的发育以及增加受孕率的临床观察。方法:对60例原因不明性排卵障碍根据随机应用不同的药物分为A、B、C3组,每组20例,同时选取20例排卵正常的妇女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采用不同药物治疗的三组患者HCG日的子宫内膜的类型和厚度、RI以及PI;排卵后7 d子宫内膜厚度、PI、RI及临床妊娠率。结果:A组患者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以及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厚度明显较对照组低,而PI和RI值则显著较对照组高;B组和C组患者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排卵后一周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A组,PI值和RI值低于A组。结论:采用戊酸雌二醇联合阿司匹林可改善氯米芬促排卵后引起的子宫内膜发育不良,可有效地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中药联合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疗效。将9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联合克罗米芬组(治疗组)45例,克罗米芬组(对照组)45例,治疗3~6个周期后进行受孕情况和排卵情况比较。结果是治疗组治愈率71.11%,对照组治愈率51.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26.67%,对照组有效率37.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并发症为0,对照组并发症3例,占6.66%,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由此可见,中药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疗效优于单用克罗米芬治疗。  相似文献   

4.
观察菟蓉补肾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将60例确诊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达英-35及补佳乐治疗3个周期,根据患者的情况选用合适的促排卵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菟蓉补肾方。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螺旋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妊娠率。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参数PI、RI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子宫内膜厚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菟蓉补肾方能显著改PCOS不孕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患者受孕率。  相似文献   

5.
探究安宫黄体酮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临床疗效。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甘肃省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144例,采用随机字母表分为A、B、C三组,三组均采用安宫黄体酮治疗,A组使用剂量为8mg/d,B组剂量为12mg/d,C组剂量为16mg/d,对比3组患者撤退性出血率、持续出血时间、子宫内膜厚度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A、B、C三组患者治疗后撤退性出血量、持续出血时间与子宫内膜厚度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8%,略高于A组6.25%与B组8.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推荐剂量安宫黄体酮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时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与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和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根除率比较以及药物的副作用。方法随机将64例PU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口服雷贝拉唑2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mg,均每日2次,治疗1周;7d后服用雷贝拉唑20mg,每日1次,治疗3周。对照组:法莫替丁2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mg,均每日2次,治疗1周;7d后服法莫替丁20mg,每日2次,疗程3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0.62%和53.12%,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HP根除率分别为84.37%和56.25%,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PU治疗及根除HP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子宫内膜细胞的凋亡情况以及VEGF-A的表达变化,探讨细胞凋亡及VEGF-A在PCOS子宫内膜发生功能失常的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大鼠皮下注射硫酸普拉睾酮钠来构建PCOS模型,TUNEL法检测大鼠子宫内膜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VEGF-A在大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TUNEL结果显示PCOS组大鼠子宫内膜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 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VEGF-A在PCOS组大鼠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弱(P 0. 05);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显示PCOS组大鼠子宫中VEGF-A蛋白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 0. 05).结论:PCOS子宫内膜功能失常可能与子宫内膜细胞凋亡减少有关,VEGF-A表达下调可能是PCOS子宫内膜增生过度的一种代偿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麒麟丸搭配枸橼酸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选取甘肃省临洮县中医院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55例。对照组应用枸橼酸氯米芬治疗,观察组应用麒麟丸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血清中黄体生成素、卵巢刺激素均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排卵率及妊娠率均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情况比对照组好,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麒麟丸搭配枸橼酸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明显,降低患者血清中黄体生成素、卵巢刺激素,提高患者排卵率及妊娠率,同时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静脉用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胃镜证实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泮托拉唑组(治疗组)和西米替丁组(对照组)。治疗组用泮托拉唑40mg/d静滴,对照组用西米替丁1200mg/d静滴。72h之内观察止血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1.4%,总有效率92.8%,对照组显效率54.8%,总有效率73.8%。结论静脉用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子宫腺肌病的表达及其与VEGF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子宫腺肌病异位及在位内膜组织中Survivin、VEGF蛋白的表达,并与正常在位子宫内膜组织30例进行对照。结果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0%,明显高于正常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的表达率16.67%、16%(P〈0.05);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织中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6%,明显高于正常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的表达率38%、20%(P〈0.05);Survivin蛋白表达与VEGF蛋白呈正相关(P〈0.01)。结论Survivin可通过抑制异位内膜细胞凋亡,参与血管形成对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起作用;Survivin与VEGF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克罗米酚的作用部位、机制及其诱发排卵后低妊娠率的研究概况(综述)朱颖女原王自能(暨南大学医学院妇产科教研室,510632,广州)关键词:克罗米酚;作用机制;诱发排卵;低妊娠率中图分类号:R7116不孕症原因中女性排卵失调的发生约为15%~15%[1...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不孕症者30例,累计共45个月的月经周期的观察,将其患者分为对照组、服用克罗米芬组,并分别于月经周期第7d、10d、14d,对停服克罗米芬后第2d~4d、5d~7d的排卵前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卵泡直径、子宫动脉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 结果发现两组中见生长卵泡者为第41个月月经周期,卵泡检出率为91.11% 卵泡发育良好者,子宫内膜厚度与卵泡直径之间有密切相关性 同时可测得子宫动脉的血流参数,排卵前RI、PI的下降趋势.因此,CDFI检查为无侵害并易为患者所接受的监测和预测排卵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到的子宫内膜成熟胞饮突表达判断冻融胚胎移植时机。方法对本科完成自然排卵冻融胚胎移植123个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判断冻融胚胎的移植时机方法不同分为A组(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到的成熟胞饮突判断)、B组(利用血LH峰来判断)。结果两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4.37%和17.58%,胚胎着床率分别为16.7%和8.6%。结论利用成熟胞饮突判断冻融胚胎移植时机可提高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着床率。  相似文献   

14.
观察不同药物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选取医院诊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采用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B组采用去氧乙烯炔雌醇片治疗,C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三组患者均接受刮宫手术治疗后给药,观察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厚度及阴道平均出血时间。三组患者经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为97.50%,B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C组的77.50%(P0.05);治疗后,A组、B组子宫内膜厚度和阴道平均流血时间均显著低于C组(P0.05);A组与B组子宫内膜厚度和阴道平均流血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和去氧乙烯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优于米非司酮,均可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缩短患者阴道平均流血时间。  相似文献   

15.
探究地屈孕酮联合来曲唑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生育指数的影响。选取于2018年5月-2019年4月在本中心治疗的9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来曲唑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地屈孕酮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激素水平[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血清水平[糖类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以及生育指数。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91.67%较对照组72.92%显著升高(P0.05);2组LH、FSH、E2、CA125、VEGF、MMP3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生育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地屈孕酮联合来曲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血清激素水平,提高生育指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二种方法对孕妇的影响。方法 一组是依沙丫啶100mg经腹羊膜腔内注射引产。另一组是用米非司酮300mg分次口服2d,第3d米索前列醇200ug放置阴道后穹窿1次/h,共4次,安定10mg,宫口开1-2cm时静脉推注。结果 两组在产后出血,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在总产程和产后清宫术例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联药物法引产总体优于依沙丫啶法引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芳香化酶P450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关系及米非司酮治疗内异症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组(未建立模型组)、对照组及米非司酮药物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异位内膜中芳香化酶(P450arom)的表达。结果健康大鼠子宫内膜中无P450arom的表达,内异症模型鼠在位、异位内膜中均出现P450arom的异常表达;米非司酮药物治疗组异位内膜中P450arom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异位内膜(P〈0.01)。结论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中存在P450arom的异常表达,米非司酮治疗内异症的机制可能与抑制异位内膜中P450arom的表达。减少异位内膜局部雌激素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分析使用不同药物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选取定西市中医院收治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1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炔诺酮治疗,观察组使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78.18%(P0.05);观察组卵泡刺激素(PSH),孕激素(P)及雌二醇(E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82%显著低于对照组14.55%(P0.05)。炔诺酮与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米非司酮治疗效果显著,可以迅速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使子宫内膜萎缩,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影响药物流产成功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药物流产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我院1436例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药物流产成功率的相关因素。结果:孕周〉7周者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率高于孕周≤7周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孕者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率高于初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孕囊直径≥2cm者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率高于孕囊直径〈2cm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倾后屈位置子宫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率高于前倾水平位置子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率与孕周、孕次、孕囊大小、子宫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观察组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次,3次/d,30d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变与心脏超声多普勒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3.3%,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治疗后治疗组较观察组明显增加,自身对照两组治疗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明显降低,但治疗后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