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解脲支原体基因分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的培养、基因分型、不同人群基因型与致病性的关系及UU药敏作了综述.根据UU特定片段的基因序列可设计引物对脲原体进行基因分型.解脲支原体主要分为2个种,14个基因型.UU在健康人群中主要以细小脲支原体(U.parvum,Up)为主,且以1、3、6型为主;在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及性工作者中Up的分离率明显降低,解脲脲支原体(U.urealyticum,Uu)分离率升高,该现象表明Uu的出现可能与疾病相关,故UU分型对发病机制的研究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检查203例生育期妇女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的情况,其中宫颈炎63例有37例阳性,阴道炎89例有62例阳性,正常组51例有14例阳性,生殖道炎症两组的感染率分别与正常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选择2006年4月~2008年9月本院门诊350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进行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筛检(Mh),并采用10种抗生素进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350例患者中检出支原体阳性共211例,感染率为60.3%。其中Uu单独感染102例,感染率为29.1%;Uu和Mh混合感染78例,感染率22.3%;Mh单独感染31例,感染率为8.9%。交沙霉素敏感率最高,对Uu感染是97.06%,对Uu+Mh混合感染分别为80.8%;环丙沙星敏感率最低,分别是6.9%和6.4%。结论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交沙霉素敏感率最高,临床上可用于首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慢性前列腺炎解脲脲原体的感染率及药敏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Mycoplasma IST试剂盒对236份前列腺炎患的前列腺液标本进行解脲脲原体培养及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236份前列腺液解脲脲原体检出率为39%,并且解脲脲原体对6种抗生素的对药性依次为氧氟沙星47.8%,红霉素42.4%,四环素32.6%,强力霉素15.2%,原始霉素5.4%,交沙霉素4.3%。结论:解脲脲原体可能是导致慢性前列腺炎的重要病原体,它对常用抗生素氧氟沙星耐药性最高,红霉素、四环素次之,而交沙霉素、原始霉素治疗效果较理想,应列为首选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与解脲脲原体 ( U U)及沙眼衣原体 ( CT)感染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培养法及单克隆抗体法检测 46例异位妊娠患者宫颈分泌物中的解脲脲原体及沙眼衣原体 ,同时取同期体检的病例 43例作对照。结果 :异位妊娠组宫颈分泌物 UU阳性率 41.3% ,CT阳性率 15 .2 % ,明显高于对照组 UU阳性率 18.6 % ,CT阳性率 2 .3% ( P<0 .0 5〉。结论 :异位妊娠与生殖道 U U及 CT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感染对大鼠睾丸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在大鼠膀胱内接种uu(10^5 ccU/mL),在大鼠的睾丸组织中培养出uu,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uu,并用光镜观察睾丸组织。结果模型组检测出Uu阳性8只,检测阳性率为66.7%,正常组均未检测出Uu;模型组睾丸重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正常组睾丸曲细精管正常,生精细胞排列有序,管腔中常可见到精子,模型组光镜可见曲细精管变性,生精细胞减少,部分区域问质呈渗出、水肿。结论提示Uu感染可干扰精子发生,是造成男性不育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者的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上海奥普公司生产的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536例泌尿生殖道感染者中支原体阳性215例,阳性率为40.1%。其中解脲支原体(Uu)阳性161例(30.0%),人型支原体(Mh)阳性17例(3.2%),Uu和Mh混合感染37例(6.9%)。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美满霉素、罗红霉素、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为14.0%、15.8%、19.5%、30.2%、34.4%、43.7%、45.6%。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者支原体感染率为40.1%,Uu是支原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临床治疗首选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和美满霉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治疗单纯性淋病合并沙眼衣原体和(或)解脲支原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病例总数72例,随机分为加替沙星组和对照组。加替沙星组35例,加替沙星片400mg,口服,每日1次,疗程10d;对照组37例,头孢曲松250mg,一次肌注,多西环素100mg,口服,一日2次。疗程10d。结果:加替沙星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4%、91.9%,临床痊愈率分别为85.7%、83.8%;淋球菌(NG)清除率分别为100%、97.3%,沙眼衣原体(CT)阴转率分别为94.1%、88.9%,解脲支原体(UU)清除率分别为84.6%、82.1%,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7l%、24.32%(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加替沙星治疗单纯性淋病合并沙眼衣原体和(或)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常规治疗方案相比,疗效相近,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HCV基因分型与血清分型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HCV血清分型和基因分型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HCV血清学分型应用ELISA法;HCV基因分型应用型特异性PCR法。结果 1.血清学分型率为52.38%(88/168),其中血清1型阳性率为48.86%(43/88),血清2型阳性率为34.09%(30/88),血清(1+2)混合型阳性率为17.04%(15/88)。基因分型率为54.17%(91/168),其中基因Ⅱ型阳性率51.64%(47/91),基因Ⅲ型阳性率为31.86%(29/91),基因(Ⅱ+Ⅲ)混合型阳性率为16.48%(15/91)。结论 兰州地区HCV以血清1型即基因Ⅱ型为主,其次是血清2型即基因Ⅲ型以及血清(1+2)型即基因(Ⅱ+Ⅲ)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本地区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性病门诊680例患者进行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检查,对233例支原体阳性患者进行Uu、Mh的药物敏感性检查。结果680份标本中,支原体的分离率为34.26%。单-Uu、单-Mh、Uu与Mh合并感染的分离率分别是28.2%、1.2%、4.85%。药敏结果显示支原体对12种药物敏感性的高低依次是:甲砜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罗红霉素等。结论支原体感染是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正常妊娠妇女血中尿素氮(Urea)、肌酐(Crea)、血红蛋白(HGB)和白细胞(WBC)水平的变化,并探讨这些指标变化的原因以及对妊娠妇女的意义。方法:利用ADVIA2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ABX-PENTRA60血液分析仪检测145例正常妊娠妇女与125例非妊娠体检女性(对照组)血浆尿素氮(Urea)、肌酐(Crea)、血红蛋白(HGB)和白细胞(WBC)。结果:正常妊娠妇女血浆尿素氮(Urea)、肌酐(Crea)、血红蛋白(HGB)浓度均较对照组下降,而白细胞(WBC)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妊娠妇女血浆中尿素氮(Urea)、肌酐(Crea)、血红蛋白(HGB)和白细胞(WBC)不能按照正常参考范围来考虑,应该对检测结果的特殊性予以充分考虑并建立正常妊娠妇女的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12.
三氯化铁混凝作用提高膜生物反应器混合液可滤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投加三氯化铁对膜生物反应器(MBR)膜污染减缓的影响,比较了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MBR)和传统膜生物反应器(CMBR)污泥混合液的可滤性.结果表明:当Fe(Ⅲ)的投加量为1.2mmol/L时,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污泥混合液的可滤性;稳定阶段的HMBR膜污染速率大约是CMBR的40%;Fe(Ⅲ)强化去除了上清液中分子质量(MW)〉10kDa的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上清液中大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有助于提高污泥混合液的可滤性.污泥絮体中胞外聚合物(EPS)的元素分析表明,Fe(Ⅲ)与EPS中的负电官能团相互结合,增大了污泥颗粒.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女性非淋菌性阴道炎(NGU)患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感染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650例NGU患者按试剂盒说明进行标本采集和检测及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检出阳性率为41.4%(269/650),其中单纯Uu阳性率33.2%(216/650)、单纯Mh阳性率0.8%(5/650)、Ct阳性率3.8%(25/650),Uu+Mh阳性率1.7%(11/650),Uu+Ct阳性率1.4%(9/650),Mh+Ct阳性率0.3%(2/650),Uu+Mh+CT阳性率0.2%(1/650)。结论:支原体和衣原体为NCU患者主要病原体,其中单纯Uu感染率较高,且耐药趋势严重,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加强女性NGU患者支原体和衣原体检测对诊断和治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高光谱图像解混是遥感图像处理的重要技术之一.利用非负矩阵分解(NMF)进行高光谱图像解混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这种解混方法假设光谱具有稳定的光谱特性;但实际上光谱经常是多变的,这个现象影响着解混的精度.为了减小这一影响,首先利用Fisher判别分析(FDA)对高光谱数据进行线性变换,而后利用变换后的高光谱数据提出了一种FDA与NMF相结合的高光谱数据解混方法.实验表明新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解混精度与效率.  相似文献   

15.
“他”与“她”都是第三人的人称代词。“他”指男性,“她”指女性。复数情况下,“他们”指两个以上的男性,“她们”指两个以上的女性。在第三人称既可指男性又可指女性的单数情形下和男性与女性混合一起的复数情形下,现定的用法都是用“他”或者“他们”。但这在有关法律条文中进行使用是不准确和不合时宜的。而法律人和出版人中则有人创造出并使用了“他/她”和“他/她们”的表达方法。在此基础上,似乎还可以创造出一个既包括男性又包括女性的新的ta字来,以替代“他/她”和“他/她们”难以用口头语言进行正确表达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不同曝气强度下MBR污泥混合液可滤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曝气强度对膜-生物反应器(MBRs)污泥混合液的可滤性的影响.2套MBRs采用曝气强度分别为500L/h及100L/h恒流出水模式连续运行60d,应用污泥混合液过滤装置测定污泥混合液的可滤性.结果表明:过高的曝气强度将恶化污泥混合液的可滤性,增加膜污染速率;曝气强度的增加将导致污泥混合液上清液中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MP)浓度增加,此部分大分子有机物浓度的增加恶化了污泥混合液的可滤性;曝气强度大于500L/d也将导致污泥絮体中1~10um细小颗粒和胞外聚合物(EPS)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1,3-二氨基硫脲双缩邻香草醛,偏钒酸铵,乙二胺,加入吡啶,甲醇和水的混合溶剂合成一种新的[V(Ⅳ)O{salen(3-OMe)}2(CH3OH)].H2O配合物,并进行了红外和晶体结构表征.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群.晶胞参数为:a=0.671 50(14)nm,b=0.965 20(19)nm,c=1.600 7(3)nm,α=100.715(3)°,β=101.587(3)°,γ=94.787(3)°,V=0.990 7(3)nm3,Z=2,Dc=1.486 g.cm-3,μ=0.545 mm-1,F(000)=462,R1=0.034 8,ωR2=0.066 6,配合物中钒中心为六配位的扭曲八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18.
“姐”“祖”同源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方言、相关民族语言材料的研究,辅之以人类学、文字学的观察发现,在姬周语(汉语雅言的前身)和古羌语分离之前的原始祖语中已经诞生了“蛆”的前身“且”,“姐”和“祖”同源。这为“姐”后来在汉语中逐渐代替了“姊”的语言地位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