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宁科技参考》2007,(4):13-13
2007年2月1日,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的辽宁天瑞绿色产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龙胆草生产基地.顺利通过了GAP即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这是辽宁省第一家通过GAP认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也是全国唯一的龙胆草GAP基地.开创了清原龙胆草产业发展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2.
朱克贵 《遵义科技》2004,32(4):12-15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是按我国《中药材栽培生产质量管埋规范标准》(GAP)要求制订的半夏种植规范化操作标准。  相似文献   

3.
新疆道地产区大蒜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订新疆吉木萨尔县大蒜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标准操作规程.方法: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中药材GAP)相关规定,对大蒜药材种植基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了项目监测和质量现状评价,以栽培技术为主要内容,制订了大蒜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结果:基地生态环境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要求,适宜种植大蒜药材.结论:该规程适用于指导新疆吉木萨尔县大蒜药材种植基地大蒜的规范化种植,使大蒜药材生产达到优质、高产、无公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中药材天南星野生驯化、栽培技术为例,研究药农的现代培训模式。方法采用传统理论培训、多媒体、视频、现场指导等方式进行培训。结果药农自觉严格按照GAP相关技术要求进行天南星的野生驯化及栽培。结论采用传统培训方式与现代培训方式相结合,理实一体而获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产业技术开发原则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是祖国传统医学的精华,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以其副作用小,疗效好,能根治疾病而被世界各国所青睐。而作为中医药基石的中药材集药用、食疗和保健多重功效于一体,正在成为21世纪最具中国特色和最有发展潜力的高科技领域。实施中药材GAP是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需要,国际上正积极探索药材管理规范GAP的实施,并把绿色中药材生产看成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罗平毅 《遵义科技》2005,33(4):9-12
目的遵义市为了落实国务院一号文件精神,了解遵义市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情况,找准遵义市中药材基地发展的方向和路子,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出遵义市中药材基地的发展新思路。方法对遵义市十四个县区(市)进行实地考察、问卷和座谈等的方式调查。结果遵义市中药材基地具有一定的规模和产量,农民具有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地方政府具有引导农民进行产业化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愿望,但目前处于一种起步阶段,几乎没有按《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要求进行基地建设,中药材基地建设上缺乏技术依托、缺乏科研人才,技术含量低下、下游产品开发脱节,中药材生产基地发展资金缺乏。结论中药材生产基地的发展需要政府的重视、正确的引导和资金的扶持,引进企业作为基地建设的主体,建设技术依托体系,奖励中药新产品开发,培养技术人员,开发药材市场,才能更好地链接中药现代化产业链,加快中药现代化步伐。  相似文献   

7.
李影 《杭州科技》2004,(6):62-64
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2004年10月,浙江康莱特集团薏苡仁生产基地顺利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GAP认证的检查,成为浙江省本土制药企业第一家通过GAP认证的企业。⒈康莱特集团薏苡仁基地实施GAP管理的历史背景康莱特集团薏苡仁生产基地的建设起始于1999年,是全国第一批GAP试点单位。中国是天然药品的生产、使用大国,中药材品种达上万种。但我国中药出口仅占全球植物药市场3%的销售额。中国加入WTO之后,医药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中药现代化已成燃眉之急。1999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在我国试行中药材的规范化生产质量管…  相似文献   

8.
《科技潮》1999,(6)
"全国中药材 GAP 起草小组扩大会议",1999年s月12日在天津落下帷幕。中药材生产规范 GAP 的制定与实施将结束我国中药材生产几百年来无标准可依,无规范可循的历史,是祖国医药现代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然而,目前我国中药业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假、冒、伪、劣的药品及"祖传秘方"、"补肾壮阳"等门缝广告目不暇接。极端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这是其一;其二,在国际市场每年中药的销售额高达160亿美元,然而作为中药发源地的中国仅占3%到5%份额,而且大部分为原料药和保健药,其余份额被日本、韩国、印度、泰国"四分天下"。不仅如  相似文献   

9.
按照GAP(良好农业规范)标准要求,结合近年试验研究成果和生产实际,初步总结了张掖市沿山冷凉灌区黄芪产区GAP生产技术规程,为规范该区域黄芪生产过程和保证黄芪药材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田七是在广西产区种植的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 F.H.Chen。近10年来,广西田七产业大起大落,其原因令人深思。新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新版中药材GAP”)的实施,为田七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本文在分析广西田七产业现状及田七产业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探寻当前广西田七产业发展的困境,针对广西田七产业发展存在的缺乏适应广西气候特征的优良品种、科学的规划与布局、适应广西气候特性的标准化栽培技术、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龙头企业面临的生存与发展危机、田七生产者的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不强等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加快适应广西田七产区的良种选育;根据田七生长特性,科学规划田七产业布局;运用中药材GAP生产原理,研究及推广适应产区气候及经济发展的生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制定一套长期稳定有效的产业政策支持体系;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重振广西田七品牌;实施田七名牌战略,强化质量和品牌意识。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原药材质量、饮片加工及销售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为确保中药饮片质量,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下对策:加强道地药材的发展和良好农业规范(GAP)种植基地建设;加强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加强对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和中药材交易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经营。  相似文献   

12.
用模糊数学原理评估中药材质量等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模糊数学原理,给出了评估中药材质量等有的一种方法,并将该方法编程,由微机自动评估。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规范,合理,且操作简便,能与生产实际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13.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四川三台县所产川麦冬药材中铅、砷、汞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9批川麦冬中铅、砷、汞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11~0.030、0.077~0.48和0.004 32~0.016 90 mg/kg,均低于《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和《中国药典》(2010版)中限量标准,但川麦冬作为保健食品,砷含量有超标现象,有必要对川麦冬的生产按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要求进行规划和管理,以期为川麦冬的用药质量及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陇西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全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但是目前种植还没有完全达到GAP要求,产业链条还不长,达不到农民增收和财政增税的产业发展要求.文章着重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如何开展中药材无公害、标准化种植,建设GAP基地等方面进行论述,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药材质量控制及其方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质量控制是保证中药现代化,产业化通讯国际化的核心问题,本文在综述中药发展状况、中药材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中药材质量控制方法概况的基础上,指出利用分子光谱法对中药材的原性质进行快速,无损分析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中药材质量控制和鉴别手段。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国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存在的差距,提出了我国农产品企业应积极取得国际质量标准认证,并运用国际标准良好农业规范(GAP)来组织企业生产.这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乃至提升国家农产品企业的工业化水平都至关重要,理应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药材在临床治疗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随着中药材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中药材的质量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重点分析了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些控制中药材质量的措施,并且就中药材检验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讨。希望以此提高中药材的质量,从而有效保证中药材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镇巴药用大黄规范化栽培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规程按我国中药材GAP产品标准规定了秦巴山区药用大黄生产基地有关大黄规范化生产的综合技术要求。适用于秦巴山区大黄的生产区。本规程引用了大气、水质、土壤、农药质量标准,产品符合《中国药典》规定大黄质量标准。本规程规定了药用大黄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技术、采收与初加工及储藏技术等。  相似文献   

19.
《遵义科技》2006,34(6):57-57
为贯彻落实遵市办发[2006]72号文件和中医药现代化科技产业领导小组会议精神,打牢药业发展基础,针对全市中药材基地建设中的企业相关人员、基地法人、种药大户GAP知识贫乏,中药材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技术水平低,知识落后等情况。遵义市科技局和遵义市中药办于2006年9月26—27日在遵义市农业局招待所举办了遵义市中医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第一期培训班。  相似文献   

20.
王莉莉 《遵义科技》2003,31(4):22-23
随着我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花生生产倍受重视,其原因花生市场好,是我县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经济效益高。发展花生生产,提高花生的产量和质量是发展我县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