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树种进行综合评价可以为自然条件复杂的海滨城市道路绿化和廊道生态系统构建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连云港市为例,对道路绿化常见的55个树种进行科学监测、调查和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设置5个一级指标:生态性、景观性、适应性、经济性和负面性,在此基础上设置30个二级指标,对各指标进行量化打分,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和赋值,建立海滨城市道路绿化树种综合评价体系。应用该评价体系,明确树种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优劣势,并以最终得分对树种进行逐级分类。【结果】生态性方面,遮阴降温权重值最高(0.513 7);景观性方面,叶色、叶量和花的权重值最高(0.181 8);适应性方面,抗风、抗病虫害和耐盐碱性的权重值最高(0.174 0);经济性方面,指标层苗木价格和养护强度权重值均为0.4;负面性方面,飞絮花粉权重值最高为0.6。准则层各权重值中,生态性、景观性和适应性均为0.3,占比90%;经济性、负面性权重仅为0.05。评价结果表明,树形高大、枝叶浓密、抗逆性强的树种具有更高的评价得分。【结论】缓解热岛效应、改善生态环境是当前海滨城市绿化的主要目标。在树种选择时,应加大乡土树种应用比例,并在今后的道路绿化上作为骨架树种重点推广使用,同时应统筹考虑养护管理的经济性和飘絮花粉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寇英 《甘肃科技》2007,23(9):215-218,258
南北两山在灌溉造林中采用的喷灌、畦灌、窝灌等灌水方式耗水量大,需用劳力多,灌溉成本高,推行节水灌溉是节约水量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滴灌是目前高效节水的新型实用灌水技术,在灌溉造林中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介绍了滴灌系统的组成、设计、应用及效益。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电热化学(ETC)及电磁轨道(EMR)两种新概念电发射技术的原理及关键技术.为从定量角度评价ETC、EMR发射技术的综合性能,根据火炮系统分析评价的要求并结合ETC、EMR发射技术的特点,建立了以综合性能评价为目标层,以可用性、战技能力、经济性、可实现性为准则层,以ETC、EMR发射技术为方案层的递阶层次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利用1-9比例法给出了各层次指标下的比较判断矩阵,计算了各层次中指标相对于其上层次支配指标的排序权重,得出ETC与EMR两种电发射技术的综合评价的总权重分别为0.547 7和0.452 3,表明现阶段ETC技术的综合性能略优于EMR技术,这与目前的电发射技术的研究状态是相符的.  相似文献   

4.
果园不同节水灌溉方式的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林  冯学峰 《榆林科技》2001,(3):48-54,60
水资源的日益紧缺,使得发展节水灌溉成为当今世界的总趋势。我国水资源十分贫乏,尤其西北地区为甚,在西北地区发展节水灌溉,不仅是缓解当前农田用水紧缺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长期战略任务。本文针对榆阳区南部丘陵沟壑区水资源缺乏的特点,在青云乡跳儿沟葡萄园试区,余兴庄乡赵家峁大扁杏试区进行喷灌、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试验,利用经济指标,对不同灌溉措施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得出的益本比为:喷咂0.67,滴灌0.38,渗灌0.43。通过经济分析、评价,为果园大面积推广节水灌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明新疆膜上灌、膜下滴灌、自动化膜下滴灌3种典型节水灌溉技术综合效益的差异,本文充分考虑其横向及纵向的影响因素,运用资料收集、大田试验、问卷调查的方式,依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原则,选取涵盖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26个相互独立的敏感性指标,构建了一套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三级模糊评价模型。采用该模型评价3种典型节水灌溉技术综合效益的结果表明:膜上灌、膜下滴灌、自动化膜下滴灌的综合效益评价等级分别为差、一般、较好;与膜上灌相比,膜下滴灌与自动化膜下滴灌的突出优势是灌溉水利用系数分别提升28. 8%、38. 7%,分别节约人力35. 7%、62. 3%,节水1 150. 84、1 874. 64 m~3/hm~2,产量提高2 361、2 820. 9 kg/hm~2。因此,该模型能较好地评价新疆典型节水灌溉技术的综合效益,且通过评价结果可得到各灌溉技术的突出优势及不足,新疆未来可持续性节水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大力发展和普及自动化膜下滴灌技术。  相似文献   

6.
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发展指标、社会发展指标和生态环境指标三个准则层共计28个子指标来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主成分分析法提出了指标的权重,简要分析了指标选择、标准值确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分别采用滴灌、喷灌、畦灌三种灌溉方式,通过收集冬小麦生育期土壤含水率、生长指标、产量数据,对比分析不同灌溉方式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三种灌溉方式下,滴灌以较低的灌水量却得到了最高的产量,根据数据分析可知,滴灌的灌溉制度和灌水方式更有助于形成冬小麦各生育期生长所需的适宜土壤含水率,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因此,在三种灌溉方式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优选滴灌。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现代化农业领域发生着巨大变化,节水灌溉新技术也在我国现代农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节水灌溉是在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利用灌溉新技术,使有限的灌溉水量取得最佳的生产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灌溉措施。本文阐述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含义,对沟灌、喷灌,滴灌、渗灌在现代农业应用中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了节水灌溉应用的现状及对策,并展望了智能化灌溉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为节水灌溉在现代技术的应用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紧缺,节水灌溉技术普及率低,水利用效率不高。因此发展节水灌溉是缓解干旱缺水矛盾的捷径,节水灌溉是科学灌溉技术,属于高效农业新技术。包括渠道防渗、喷灌、滴灌、管道输水等,节水灌溉需要用水措施、工程措施、经济措施、农业措施。节水的关键在于管理,节水灌溉工程与管理节水两者有机结合,将会成为我市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支...  相似文献   

10.
付长江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4):61-61,108
在设施灌溉普及应用的今天,滴灌、膜下软管灌两种不同的节水灌溉技术,在应用中它们突出各自的发展优势,能将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各种养分适时适量的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使滴灌、软管灌技术和地膜栽培技术有机结合,并广泛用于大田主要经济作物棉花上,充分发挥其节水、增产、增效作用,为干旱地区农业高产节水、精量灌溉提供了发展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宋懋懋 《甘肃科技》2009,25(24):70-71
兰州市南北两山坡面陡峭,地形复杂,相对高差50~500m,灌溉作业及日常管护难度大等特点,目前大多为喷灌、管灌的灌溉方式,如何采用更先进的灌溉方式,以达到节水、节地、节能的效果是摆在我们每个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由于喷灌、管灌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南北两山兰山大壑岘至山顶绿化灌溉工程设计中将滴灌系统相关原理应用于山地坡面进行绿化灌溉,此次喷灌改滴灌,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南北两山绿化灌溉水源为多泥沙的黄河水,如何解决好高含泥沙黄河水质净化处理,等一系列问题,使滴管灌溉技术在南北两山绿化灌溉得以推广,以进一步探索滴灌灌溉技术在山地坡面先进的灌溉方式,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与利用效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2.
李方红  陈万春 《甘肃科技》2007,23(7):215-216
针对目前生态环境建设中面临的问题,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喷灌、滴灌灌水技术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适用性、效果以及投资。结果表明:沙漠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最好灌溉技术是滴灌技术,其次是移动软管点浇技术。  相似文献   

13.
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问题突出,大面积使用节水灌溉技术显得尤为紧迫。地下滴灌是一种重要的节水灌溉技术,优点明显,但在现实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该文对地下滴灌技术及其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总结,探讨了该技术应用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特性及其节水高产特性,概述了其优缺点,旨在为相关学者研究地下滴灌技术及为我国节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根据新疆干旱地区开都河灌区当前实施的以喷灌、滴灌和微喷灌以及覆膜灌溉技术等高效灌水技术模式,结合干旱区特点及灌区实际情况,分析高效节水灌水模式的优点和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实施高效农业用水对绿洲城市社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就灌区发展高效农业节水模式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试论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分析我国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农业节水综合技术和节水灌溉管理技术出发,论述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渗灌、雨水汇集利用等节水灌溉技术措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其适应范围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信松胜 《天津科技》2010,37(6):94-95
介绍了静海县节水技术的发展,该县节水技术先后经历了缸瓦管输水、低压塑料管、大明槽输水、喷灌、滴灌、微灌、大型移动式灌溉、双水源大口径管灌等。这些技术的使用为农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同时为农业领域的节水工作做出表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内蒙古西辽河灌区玉米适合的节水灌溉模式,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本文研究了玉米在3种灌溉方式(膜下滴灌、低压管灌、喷灌)的产量性状及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膜下滴灌的节水增产增效最具优势,与其他两种灌溉方式相比,膜下滴灌分别增产14.27%、24.56%,纯收入增加2.92%、4.8%.  相似文献   

18.
刘向荣 《甘肃科技》1999,15(4):10-11
目前我省节水灌溉大多以工程形式来定,如实行喷灌、微灌、渠道防渗、管道输水或田间地块改划即为节水灌溉。节水灌溉技术包含从水源引水到输配水、灌水、管理及作物耗水等环节。我省各地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大,节水灌溉工程的形成和规模亦不相同,因此,节水灌溉工程绝不能用单一指标来衡量,应是一个体系,包含有一整套相互关联的指标内容。甘肃省节水灌溉工程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建立在严格遵循水利部1998年颁布的《节水灌溉技术规范》基础上,结合本省实际、制定评价指标不宜过多,且便于操作。根据我省目前节水灌溉工程统计,分为常规节…  相似文献   

19.
滴灌冬小麦在我团大面积推广应用已有2年,为更好掌握冬小麦滴水出苗在不同土壤含水率及田间毛管压力与灌水历时的关系,达到节水降低亩成本,缩短灌水周期的目的,充分发挥滴灌条件下冬小麦节水、增产、增效作用,为干旱地区农业高产节水、精量灌溉提供了发展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科学全面地评价电厂锅炉系统能效,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从工程实践的技术经济性角度出发,以锅炉系统能效为一级目标层,选取了关于燃料水平、设备水平和运行状况作为二级准则层,并将具体影响因素归类整理为三级指标层.分析各因素值变化对系统能效的指向性影响,确定隶属度函数,通过专家组评议求得权重向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锅炉系统能效模糊综合评判体系.该体系可对锅炉系统能效进行定量分析,评价某层面的能效利用现状,为后续优化指明方向,也可用于机组间的竞赛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