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律语言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准确性,但由于语言和法律自身的特点,在实践中法律语言无法避免地具有模糊性。本文探讨了法律英语模糊性特征存在的客观基础和主观基础及其法律英语模糊语言的几种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伍雁 《科技信息》2010,(26):I0147-I0147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固有属性,法律语言作为语言的一种变体,也具有模糊性。本文利用范畴分类中导致语义模糊性的理论从客观世界、主观认识及语言形式这三个分类时涉及到的方面来论述法律语言的模糊性成因,同时,论述在分类时不同的认知、文化模式也会对范畴的切分产生影响,导致语义模糊性。  相似文献   

3.
黄燕红 《科技信息》2009,(32):163-163,165
法律语言的模糊性主要表现为立法语言和司法语言的模糊性。法庭口译作为一种特殊的法律口译,交际性质比其它口译更高。本文列举法庭审判过程中四种促使模糊性出现的原因,提出了针对模糊信息直译的方法,最后提出译者在法庭口译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作有限的补译。  相似文献   

4.
虽然法律语言的主要特点是精确性和周密性,但是法律也不完全排斥模糊语言,这也就使得某些法律条文或多或少地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法律中使用模糊语言,可以使得某些法律条款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简洁性和适应性;主要有三种原因造成了法律语言的模糊性;法律中模糊语言与明晰语言具有互补功效;要防范法律中模糊语言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法律语言的模糊性植根于语言系统的复杂性、整体的动态性,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和描述的准确程度是相对于一定的认识范围而言的.法律法规意义的传达一方面需要词句表达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又要有一定的弹性,即模糊性.合理使用模糊语言不但不会损害法律的明确性,相反倒可能有助于在不确定中寻求到确定性.对法律语言及其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是法学界、语言学界和法学翻译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虽然法律语言的主要特点是精确性和周密性,但是法律也不完全排斥模糊语言,这也就使得某些法律条文或多或少地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法律中使用模糊语言,可以使得某些法律条款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简洁性和适应性;主要有三种原因造成了法律语言的模糊性;法律中模糊语言与明晰语言具有互补功效;要防范法律中模糊语言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切法律规范都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语言之外不存在法律.法律语言既具有精准性的特征,也具有模糊性的特征.从事法律语言翻译要在熟知法律语言双重特征的基础上遵循以下翻译策略:术语的一致性、句法的规范性、表意的等效性以及模糊度的对等性.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一种双语的转换活动,其间不同文本的语言特征和表达方式对翻译有着不同的影响。法律语言在长期使用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特殊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本文通过对法律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的分析,阐述了法律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模糊性和冗余性对汉语法律条文英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法律英语作为一种具有规约性较强的语言分支,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本文探讨了法律英语文本在遣词方面的四大特点:1.准确性和模糊性。2.词类活用。3.频繁使用古旧和外来词汇。4.高度术语话。基本上概括了法律英语语言在词汇运用方面的规律和准则。文章还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法律英语语言越来越浅显易懂,倾向于平民化。  相似文献   

10.
试论法律语言对汉语法律条文英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一种双语的转换活动,其间不同文本的语言特征和表达方式对翻译有着不同的影响.法律语言在长期使用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特殊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本文通过对法律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的分析,阐述了法律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模糊性和冗余性对汉语法律条文英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郑子敏 《龙岩学院学报》2012,30(4):97-101,112
从法律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美国宪法的稳定性,通过分析宪法文本中的大量实例,可以发现美国宪法的稳定性缘于立法语言的准确性,美国完法的稳定性缘于立法语言的模糊性。准确性和模糊性辨证统一的有机结合,确保了美国宪法的高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陈化宇 《科技信息》2008,(1):129-130
法律英语文体是各种文体中正式程度最高的一种.法律语言具有专业性、庄重性、严谨性和准确性等特点,精确和严谨是法律语言的灵魂和生命,通过词汇、句法以及篇章的选择来实现法律英语准确性,同时要恰当区分准确性与模糊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模糊论是认识论的进一步发展,法律中也存在着模糊性现象,法律中的模糊性主要包括法律规范的抽象性、法律规范涵义的模糊性、法律适用的不确定性和立法技术上的不规范性等.认识法律中的模糊性对于充分发挥模糊性在法律中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法律英语的文体特征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语言学、文体学的角度对法律英语的特点进行了阐述,总结出法律英语的三个主要文体特征:准确性、模糊性及专业性,并以此企望能对经济、法律、英语专业的学生及有志于从事法律翻译的人士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试析模糊性语言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秉隆 《海峡科学》2011,(12):97-99
客观世界以及主观世界的模糊性决定了思维和语言的模糊性。因此,模糊的特征是英语语言的一种重要的自然特征。该文从模糊性语言的成因和分类入手,分析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模糊性语言的必要性,从而使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礼貌、得体,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人类认识世界的局限性和渐进性决定了人类所使用语言精确的相对性。人类认识自然的模糊过程决定了语言的模糊性。从中国哲学思维方式的整体性与西方哲学思维的分析性可认识中国语言的相对模糊性和西方语言的相对精确性。有些词汇在汉语中是清楚的,但在英语中是模糊的;有些词汇在汉语中是模糊的,在英语中却是精确的;模糊思维决定了思维载体的语言的模糊性。从事物存在的两面和多面性认识语言的模糊性,从模糊数学的实用性认识语言的模糊性。语言模糊与精确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语言模糊与精确是相对的,语言是灰色的。  相似文献   

17.
张淼 《当代地方科技》2009,(12):164-164,169
模糊现象是人类语言中客观存在的事实。以讲究准确性、严谨性、规范性等为特点的法律英语,在某些情况下,也同样离不开对模糊词语的使用。通过分析法律英语中的词语的模糊性,提出了语意对等、功效对等和模糊消除等的三种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重要特征。语言的模糊性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语音、语调模糊性,词义模糊性,语法模糊性和跨文化交际产生的模糊性。此外,翻译标准的模糊性也导致翻译活动的模糊性。与此同时,模糊语言的客观性对思考一些翻译理论与实践问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模糊语言与现代诗歌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语言对现代诗歌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梳理了“模糊语言”这一主题概念的定义,认为在现代诗歌创作中,模糊语言表现在措辞的模糊性和修辞的模糊性上,认为诗歌本身的多义性和流传过程中的“增殖义”导致了诗歌的模糊性,最后阐述了现代诗歌创作中模糊语言应用的四种倾向。  相似文献   

20.
模糊性是语言的自然属性。手机短信作为人类语言的一部分,其语言亦和自然语言一样具有模糊性。中文手机短信中语言模糊性表现最为突出的娱乐搞笑和祝福传情类短信,在语音、语言表达、语言结构及修辞上的模糊,在短信中具有丰富的语用价值与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