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石刁柏非胚性细胞和胚性细胞的超微结构及ATP酶的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石刁柏非胚性细胞及胚性细胞的超微结构及ATP酶定位进行了观察,非胚性细胞内液泡大,大量的自体吞噬泡出现,在液泡膜上有ATP酶的活性反应.胚性细胞的细胞核大,核移中,线粒体,质体,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细胞器增多,淀粉、脂滴积累,有较活跃的自体吞噬现象.细胞壁开始增厚,在细胞核,液泡膜,线粒体,内质网等部位有较高的ATP酶活性,在部分细胞壁中也存在有ATP酶活性反应沉淀  相似文献   

2.
植物体细胞胚发生中某些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植物体细胞胚发生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评述.当植物的体细胞一旦转化为胚性细胞后,各种细胞器相继增加,不仅丰富,而且活跃,早期的胚性细胞中ATP酶反应产物主要沉积于质膜和液泡膜上,后期ATP酶活性转入细胞内,液泡和细胞核中,而且在胚性细胞壁加厚处有活跃的ATP酶活性反应.在体细胞胚诱导过程中内源激素起着关键性作用.在胚性细胞分化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同时SOD活性与胚性细胞分化密切相关,表明胚性细胞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低浓度的H2O2对胚性细胞的分化有促进作用.在胚性细胞分化和发育过程中存在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活性氧在诱发植物PCD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盐豆木固氮根瘤内ATP酶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盐豆木根瘤进行了ATP酶 的电镜细胞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ATP水解酶的磷酸铅沉淀分布于缩主细胞质、胞间隙,拟菌体周膜和液泡膜上。/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贡蕉花序外植体起始的胚性细胞悬浮系以及东莞大蕉薄片外植体起始的非胚性细胞悬浮系中,悬浮细胞分泌到培养基中的AGPs的含量。结果显示,香蕉细胞悬浮系在培养过程中分泌到培养基中的AGPs浓度与细胞系的发育状态相关,胚性细胞分泌的AGPs的含量高于非胚性细胞。该结果为今后研究AGPs与香蕉悬浮细胞胚性潜能的关系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花生(Arachis hypogea L.)体细胞胚胚性特异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萌发3d的胚叶在诱导培养基上出现高频率的体细胞胚发生.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在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诱导第三天开始出现3条新的蛋白谱带,7d后出现2条新带,15d后又出现3条;而在非胚性组织中检测到抑制性的特异蛋白条带.  相似文献   

6.
结合生物学研究,应用计算机图像技术,根据细胞形态计量学原理,以量化形式揭示了小麦胚性细胞发生中淀粉的代谢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淀粉的代谢呈现动态变化,在胚性细胞形成时,单个胚性细胞内淀粉的积累达到第一个峰值5.0098%,随着胚性细胞的分裂,淀粉含量逐渐下降,球形胚期淀粉再次积累,形成第二个峰值2.3656%,还结合量化结果讨论了淀粉代谢动态与体细胞胚发生,发育过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花生萌发3d的胚叶在诱导培养基上出现高频率的体细胞胚发生。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在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诱导第三天开始出现3条新的蛋白谱带,7d后出现2条新带,15d后又出现了3条;而在非胚性组织中检测到抑制性的特异蛋白条带。  相似文献   

8.
以葡萄的花药和花丝为实验材料,观察了葡萄离体培养中胚状体的发生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葡萄的花药和花丝经诱导都可形成胚性和非胚性两类不同的愈伤组织,与外植体来源无关,胚状体经胚性愈伤组织产生。2.胚状体多起源于胚性愈伤组织表层或表层以下的单个细胞。这些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染色深,在表层者易于脱落而处于单个离散状态,它们的第一次分裂有均等分裂,也有不等分裂,经2细胞,3细胞,多细胞原胚等阶段发育为成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贡蕉花序外植体起始的胚性细胞悬浮系以及东莞大蕉薄片外植体起始的非胚性细胞悬浮系中,悬浮细胞分泌到培养基中的AGPs的含量.结果显示,香蕉细胞悬浮系在培养过程中分泌到培养基中的AGPs浓度与细胞系的发育状态相关,胚性细胞分泌的AGPs的含量高于非胚性细胞.该结果为今后研究AGPs与香蕉悬浮细胞胚性潜能的关系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外源激素的添加对牡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牡丹品种‘凤丹白’叶柄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A和TDZ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POD(过氧化物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和可溶性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氧化酶类活性和蛋白质含量与胚性细胞早期发育发生密切相关,在胚性愈伤组织形成时期,POD和CAT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SOD活性变化则相反;SOD活性经过短暂下降后回升,于第15天达到第二个峰值后稳步下降,表明SOD在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初期起主导作用;POD与CAT活性出现峰值时间较SOD滞后,推测POD和CAT活性的升高能够促进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早期发育;可溶性蛋白含量于胚性细胞形成前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在第15天达到峰值后下降,说明其含量的升高有利于胚性细胞的形成和发育,其累积对形成胚性愈伤组织有促进作用.添加NAA 0.2 mg/L和TDZ 0.5 mg/L对牡丹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以葡萄(VitisviniferaL.)的花药和花丝为实验材料,观察了葡萄离体培养中胚状体的发生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葡萄的花药和花丝经诱导都可形成胚性和非胚性两类不同的愈伤组织,与外植体来源无关,胚状体经胚性愈伤组织产生.(2)胚状体多起源于胚性愈伤组织表层或表层以下的单个细胞,这些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染色深,在表层者易于脱落而处于单个离散状态,它们的第一次分裂有均等分裂,也有不等分裂,经2细胞、3细胞、多细胞原胚等阶段发育为成熟的胚状体.(3)葡萄胚状体具有与双子叶植物合子胚相似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2.
用PAGE及薄层找扫描方法分析了小麦体细胞胚发生和发育的不同阶段蛋白质组分和过氧化物酶酶谱的变化。胚性愈伤组织,从球形胚、梨形胚,盾片胚到成熟胚不同发育时期蛋白质电泳图谱相似,与对照(非胚性愈伤组织)明显不同。前者有18KD,49KD,78KD的蛋白质组分,其含量随发育进程而上升。对照则无这些蛋白质组分或含量很低,但含有特异的14KD蛋白质。胚性愈伤组织和体细胞胚的不同发育时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极其相似,都具有C_2、C_6、C_93条特异酶带,但活性有差异。对照不存在这3条酶带。再生苗的蛋白质电泳图谱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介于胚性和非胚性组织之间。  相似文献   

13.
用仙客来(Cyclamen persicum Mill)成苗叶柄作为外植体,培养在附加2,4-D和KT的1/2MS培养基上诱导体细胞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对体细胞胚性愈伤组织发生过程中外部形态和组织细胞学结构进行了 动态观察。结果表明,叶柄组织发化的起始部位在维管束的维管束鞘细胞,启动时间是培养后2d;叶柄外植体培养至20d左右,愈伤组织呈松散透明状态,胚性细胞出现,标志着进入胚性愈伤组织阶段,胚性细胞多发生在所形成的愈伤组织的表层或近表层细胞,细胞大而壁薄,与非胚性细胞联系疏松,细胞核大,并位于细胞中央,细胞质浓厚,分别观察有单细胞、二分体和四分体状态。  相似文献   

14.
纯化小麦液泡膜H^+-ATPase,测定了纯化的小麦液泡膜H^+-ATPase受Mg^2+和Ca^2+双重激活的特性及两种激活状态下酶的特性,Mg^2+激活时酶水解活性受DCCD的抑制,受旨酰丝氨酸(PS)影响明显,ATP水解和泵质子活性相偶联,而在Ca^2+激活时酶水解活性不受DCCD抑制,受PS影响微弱,Ca^2+激活时ATP水解与泵质子活性解偶联,Mg^2+和Ca^2+对小麦液泡膜H^+-A  相似文献   

15.
将花生实生苗的幼叶接种于MS固体诱导培养基上诱导体细胞胚发生。用PAS染色法观察了体细胞胚发生发育过程中的淀粉代谢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体细胞胚的发育过程中,淀粉表现出两次积累高峰,第一次在胚性细胞团中,淀粉粒大而密集;随着胚性细胞的分裂,淀粉逐渐被消耗,到多细胞原胚期胚体内淀粉趋于消失。球形胚期,淀粉粒又开始积累,出现第二次积累高峰;到成熟胚期,淀粉积累只限于生长点区域,淀粉的两次积累高峰为体  相似文献   

16.
观察了诺丹冰草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一般合子第一次分裂为横分裂,但偶见有斜分裂,形成顶细胞和基细胞.顶细胞纵分裂,基细胞横分裂,胚胎发生属紫宛型.一个助细胞于受精前解体,宿存助细胞生存到椭圆形胚期.丝状器具强的PAS正反应.反足细胞于受精后增殖并保留到多细胞原胚时消失且无多糖反应.核型胚乳,胚乳细胞化开始于多细胞原胚期.成熟胚乳细胞中具许多大的淀粉粒.种子有胚乳.发现有原胚的移位及胚囊中缺少胚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电穿孔法将外源基因导入未经前处理的水稻成熟胚盾惩细胞,质粒为pACT1-F,其上带有受水稻肌动蛋白基因actin1启动控制的GUS(uidA)报告基因,电穿孔实验的条件为100μgDNA/ml缓冲液,310V/cm场强及900μF电容,通过GUS基因瞬时表达实验室证明只需一次脉冲处理便可在一个胚上获得几十个数百个转化细胞,并且发现盾片细胞较胚上其它部位的细胞更易于转化。  相似文献   

18.
植物体细胞胚发生的同步控制:I 枸杞细胞悬浮培养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枸杞幼茎和叶片为外植体,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经振荡悬浮培养、过筛、分离得到单细胞和细胞聚集体悬浮液。适当降低大量元素浓度有利于细胞生长。生长曲线表明,悬浮培养第5天和第8天的细胞曲线较平缓且生长良好,可用于体细胞胚的同步化控制研究。  相似文献   

19.
锁阳(C.songaricumRupr.)的胚乳为细胞型胚乳,初生胚乳核第一次分裂即形成细胞壁.种子成熟后,胚乳多层,壁内突的胚乳细胞在中心围绕着胚.合子第一次分裂为横分裂,形成珠孔端基细胞和合点端顶细胞;基细胞具液泡,顶细胞纵裂二次,分别形成二分体和四分体,以后进行各方向分裂形成球形原胚,基细胞参与胚体形成球形原胚,基细胞参与胚体形成,成熟种子中胚为球形原胚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虎眼万年青鳞片小切段为外植体,对体细胞胚的发生途径,起源模式及发育过程作了系列切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大量体细胞胚直接发生于外植体近轴面的表面细胞或薄壁细胞。有些体细胞胚起源于单细胞,另一些起源于几个细胞构成的胚胎发生单元,但始终未见起源于十多个甚至几十个细胞的细胞学证据。有不少体细胞胚发生于肿块样突起物上,这地局部区域表皮细胞的增生加厚。明显不同于胚性愈伤组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胚体侧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