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与东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警务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传统安全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与东盟成员国就开始了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警务合作是双方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双方在非传统安全领域警务合作的现状、合作的渠道和方式、合作中面临的问题和障碍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阐述了双方合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朱青穗 《科技信息》2010,(20):60-61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东盟"合作机制实现了文化合作交流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全球文化大融合的趋势下.势必会产生各种文化的碰撞,"中国-东盟"合作机制文化安全受到了挑战.本文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立论基础,阐述文化安全的重要性,分析影响"中国-东盟"合作机制文化安全的内、外部原因,提出未来"中国-东盟"合作机制文化安全发展的应对措施,建立"中国-东盟"合作机制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共同维护"中国-东盟"合作机制文化合作安全.  相似文献   

3.
构建广西与东盟农业科技合作平台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东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构建广西—东盟农业科技合作平台,努力推动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是为广西乃至我国农业企业、农产品走向东盟市场,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分析了广西与东盟国家农业科技合作的有利条件和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合作的目标、原则、策略、重点和方式及其平台的基本框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翟崑 《世界知识》2013,(15):68-68
7月12日,我参加外交学院举办的中国—东盟建立战略对话伙伴关系十周年纪念研讨会。我的参会体验是,打造中国—东盟战略伙伴的升级版成为各方共识,而升级版的打造需要诸多条件,尤其是智力支持的升级。因而,双方决定建立中国—东盟智库网络,优化升级智库合作。这是外交学院在承接了旨在推动东亚合作的"东亚思想库网络"后,为推进中国—东盟关系升级所下的又一先手棋。  相似文献   

5.
云南与东盟国家地域相连或相邻,双方进行经贸往来有良好的便利条件。为了中国与东盟经济更快的发展,双方开展旅游合作有很大现实利益。作为中国与东盟发展经贸合作的前哨,云南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诸多合作内容中既不可缺少,又有很多国内其它省区所不具备的条件。本文分析了云南在中国与东盟旅游合作中所具备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与东盟在贸易投资及经济合作机制等方面合作的不断深入,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正逐步转变成一种稳定、全面的区域经济合作关系。现阶段,客观、系统的研究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有助于理顺中国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与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调整方向,为构建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研究体系迈出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7.
<正>自从1991年中国与东盟正式建立对话关系以来,中国一直努力通过深化双边的经济合作,改善双方之间的政治与安全关系。经过20多年的努力,双方的经贸合作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很多安全领域也开展了功能性合作,尤其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在南海问题上的对话也在向前推进。但是两者之间的安全关系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相反东盟对中国在安全方面的疑虑还有所上升。东盟在经济上相对依赖中国、在安全问题上严重依赖美国的二  相似文献   

8.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全面启动。东盟与我国有源远流长的友好关系和日益增长的共同利益,因此成为我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首选地区。近年来,我国与东盟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双方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伙伴。CAFTA全面启动给我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但当前CAFTA也存在一些问题,中国与东盟双方需要协调在产业结构、投资领域、领土争端等方面的矛盾,同时加强双边政治对话与合作。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不断发展,双方在电子领域的合作将大大加强。中国和东盟各国在电子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紧密程度相当高,双方进行电子产品产业内贸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优势互补的产品将给双方带来双赢的局面。文章就双方目前在电子产品产业内贸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扩大中国和东盟电子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举措。  相似文献   

10.
李春顶 《世界知识》2014,(20):13-13
香港-东盟自贸协定谈判已拉开序幕,香港将以中国的单独关税区身份与东盟建立“10+1”合作框架。双方的经贸合作将翻开新的篇章。香港-东盟的自贸区倡议可以追溯到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香港提出以关税区的名义加入中国-东盟自贸区,并在2011年得到了中国中央政府的支持和东盟的回应。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是我国同东盟国家教育合作的主流,研究中国西南与东盟国家高等教育之间的合作情况,利于协同发展、人才共育,深化教育的国际化,强化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体育在国际化合作交流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从高等教育体育学科入手,运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访谈等方法,对中国西南与东盟国家高校间体育交流和合作的机制、内容与问题进行研究.结合跨境合作理论提出:整合区域高校资源优势、建设中国-东盟体育文化交流管理与保障机构、搭建中国-东盟体育文化数据库等长效机制.为深化双方高校间体育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合作交流的规模和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与东盟毗邻而居,人员、贸易、投资的密切联系决定了联防联控疫情的必然性。4月14日,李克强总理在东盟与中日韩抗击新冠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上表示,从防控疫情角度讲,我们命运与共;从维护经济发展角度看,我们利益攸关。中国是东盟开展抗疫合作的第一个对象国,双方的合作很快与中日韩合作、东盟—中日韩(10+3)  相似文献   

13.
<正>1.9月21日,屈冬玉副部长与波兰农业和乡村发展部部长萨维茨基在波兰波兹南举行了会谈并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与波兰共和国农业和农村发展部在中波农业科技中心框架下的合作协议》,并与波兰农业和乡村发展部副部长萨尔兹克女士共同主持召开了中波农业合作工作组第六次会议.双方重点就未来进一步拓展中波在农业领域务实合作进行了磋商。2.9月18日-21日,第五届中国-东盟优质水果推介活动在南宁成功举办。农业部副部  相似文献   

14.
从“两廊一圈”建立的背景,中国西南与东盟经济环境的比较,来探讨“两廊一圈”与东盟的关系以及双方可以开展的合作。  相似文献   

15.
<正>东盟是中国周边外交和对外经贸合作的优先方向。1月7日,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在北京举办中国—东盟迎新春增合作系列活动,助力中国—东盟共同打造今后合作的"钻石十年"和升级版自贸区。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表示,中国和东盟作为战略伙伴已经携手走过了十个年头,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的,过去的十年是双方合作的黄金十年,"十年树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这棵大树已经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新的一年来临,双方将携手开创"钻石合作新十年"。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与东盟关系正由"成长期"转入"成熟期"。东盟所有国家都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与东盟及其成员国的很多合作属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双方合作存在诸多发展机遇,并已经在多领域取得初步成效。澜湄流域各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合作方面取得多项共识,双边和次区域合作取得务实而可喜的进展。南海局势暂时总体降温,"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迎来难得的机  相似文献   

17.
杨悦 《世界知识》2021,(1):26-27
在2020年12月1日举行的第23届东盟一欧盟外长视频会议上,东盟与欧盟宣布升级为战略伙伴关系。这体现了双边关系的持续向好,也彰显了双方维护多边主义的强烈意愿,是继《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功签署之后多边主义的又一次胜利,双方合作将驶人快车道。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2月16日,应泰国外长敦邀请,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赴清迈与敦举行战略磋商。王毅表示,中泰一家亲,双方是全面战略伙伴,泰国今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双方应密切战略沟通,加强战略合作,携手为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中方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将全力支持泰国履行东盟轮值主席国职责,愿与泰方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对接,促进区域联通和可持续发展,办好中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25周年,也是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中国与东盟组织和国家正共同打造双方合作的"钻石十年"。如何顺应地区形势和彼此内部发展状态的变化,提升互利合作的水平,排除矛盾分歧的干扰,更好地实现双方发展战略的对接和融合,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思考的问题。2016年6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世界知识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新一期周边外交重大问题交流活  相似文献   

20.
张洁 《世界知识》2023,(21):52-55
<正>2023年是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Treaty of Amity and Cooperationin Southeast Asia,TAC)20周年,也是中国提出“建立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十周年。20年前,中国成为第一个加入TAC的东南亚地区以外大国,显著促进了中国与东盟战略互信的提升,为全面推动双方关系提质升级注入新动能。中国率先加入TAC还发挥了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