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埮 《科学通报》1977,22(12):525-525
星系核和类星体具有许多特殊性质,是目前天体物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活动星系核和类星体的辐射功率很大,其光辐射可达10~(46)—10~(47)尔格/秒.这种天体的射电和光学的辐射大多有不规则的变光现象,有一年量级的长期变化,还往往含有时标很短的成分,比如一星期或一天量级,甚至还有短到小时量级的.这种变光现象表明星系核和类星体的核心是空间线度很小的天体.一般认为  相似文献   

2.
六十年代以来,许多高能天体物理现象的发现,向天体物理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在探索中人们遇到不少困难.如类星体,其线度一般并不大,但发出的射电功率是一般星系的一百万倍,光学功率也比一般星系大数百倍.显然,这要求它具有比热核反应效率还要高得多的产能机制才行.为了说明类星体和活动星系核中发生的高能现象,有人就想起了广义相对论的推论白洞,提出了白洞假说.  相似文献   

3.
肖兴华 《科学通报》1981,26(6):357-357
一、前言Sandage曾用89个射电类星体、14个射电宁静类星体、5个赛佛特核、12个N星系的色指数作出双色图。在图上,只有N星系与类星体明显分开,其余各类天体都混杂在一块。我们对342个类星体(237个为射电类星体,105个为射电宁静及无射电资料的类星体)的色指数,按文献[2]作了K订正后,对类星体的色指数作K订正之后,其双色图与上述结果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4.
自然信息     
紫外望远镜一组美国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新的望远镜,它将用来研究类星体,这就是紫外望远镜。类星体在宇宙中也许是活动能力最强、最神秘的天体,它所辐射的紫外能量要比一般星系多得多。这台望远镜将通过研究类星体辐射的紫外光来收集有关类星体的详情。由于科学家对有关类星体的详  相似文献   

5.
何香涛 《自然杂志》2016,38(1):52-58
活动星系核大家族中,除类星体之外,还有塞弗特星系和BL Lac天体等。据估计,河外星系中有将近一半的河外星系具有某种剧烈的活动。大家族的最主要成员是类星体。天文学家对类星体的表面特征做了详细的观测,包括它的亮度、大小和喷流结构。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只能绘出一张带有想象力的、并不十分确切的类星体结构图。  相似文献   

6.
天文学家们在20世纪50年代发现了类星体,类星体是"类似恒星的天体"的缩略语.类星体大约相当于太阳系的大小,可是它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照亮整个星系,可以燃烧1亿年.然而几十年来,天文学家们不明白是什么创造了这些宇宙明灯.最明显的怀疑目标就是超大质量的黑洞,它们稳居在几乎所有星系的中心,可以吞噬大量的物质,而且据了解,它们能够产生巨大的粒子和能量射流.但是很多星系--包括银河系在内都拥有超大质量的黑洞,然而并没有产生类星体.  相似文献   

7.
类星体,是遥远宇宙中最明亮的一类天体.光变研究表明类星体发出光学辐射的区域很小,只有几光天到几光年.如此小的发光区域,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却比大小是它几十万甚至千万倍的普通星系还大上千倍.那么,类星体的巨大能量来源是什么呢?超大质量黑洞对周围物质的吸积,是对这个问题的最简单回答.那么,黑洞如何吸积周围物质?此外,黑洞不仅吸积物质,还可能吹出盘风,产生喷流,与周围星际介质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能影响类星体寄主星系的演化.本文将着重介绍:(1)类星体的发现;(2)类星体的能源;(3)黑洞吸积盘理论模型;(4)类星体的喷流;(5)超大质量黑洞与其寄主星系的演化.  相似文献   

8.
黑洞是一个超密天体,当大质量恒星耗尽其全部热核燃料后,便坍缩成黑洞.天文学家还认为,类星体的中心存在着几十亿个太阳质量的巨大黑洞,类星体是位于可观测宇宙的边界上的极亮天体.在星系(如我们银河系)的中心也同样存在着黑洞.理论物理工作者曾计算得:一个黑洞的特性可由质量、电荷和自  相似文献   

9.
类星体和星系哪一个形成在前呢?长期以来,天文学家们认为年轻的星系滋养了位于中心的黑洞,一直到黑洞变成类星体.类星体是质量极大、威力极强的能量源.但是现在科学家们发现,一颗没有挂靠主星系的类星体显然在大量地制造新恒星.  相似文献   

10.
谢光中 《科学通报》1986,31(17):1328-1328
探索活动星系的快速光变,是研究活动星系中心致密核结构及辐射机制的强有力手段,也是当前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十分活跃的天体物理领域。目前比较多数的看法是:活动星系的X射线辐射是活动星系的中心致密核的吸积盘所产生(因为这一模型与观测事实符合得较好)。因此,探索X射线波段的短时标的光变对研究星系的致密核结构及辐射机制更显得比其它波段重要。  相似文献   

11.
天文学家们在20世纪50年代发现了类星体,类星体是“类似恒星的天体”的缩略语。类星体大约相当于太阳系的大小,可是它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照亮整个星系,可以燃烧1亿年。然而几十年来,天文学家们不明白是什么创造了这些宇宙明灯。最明显的怀疑目标就是超大质量的黑洞,它们稳居在几乎所有星系的中心,可以吞噬大量的物质,  相似文献   

12.
类星体和星系哪一个形成在前呢?长期以来,天文学家们认为年轻的星系滋养了位于中心的黑洞,一直到黑洞变成类星体。类星体是质量极大、威力极强的能量源。但是现在科学家们发现,一颗没有挂靠主星系的类星体显然在大量地制造新恒星。该发现表明,类星体至少创造了某些星系,或许并不是星系创造了类星  相似文献   

13.
自然信息     
类星体QSO1059+730附近的超新星爆炸从1963年施密特发现类星射电源具有红移谱线起,天文学家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对这些遥远宇宙天体的性质的探讨.类星体假说的提出,为这种探讨提供了根据.按照这种假说,类星体是银河系中相隔宇宙学距离的活性核,其谱线的红移由宇宙的膨胀情况来决定.但是这种假设需要有实验证实.  相似文献   

14.
记者问:曲老师是年轻的学部委员,在天体物理学方面有一定研究,请你谈谈天体物理学的情况。曲答:在最近二十年以来天体物理学有飞跃发展,有许多重大发现,而且出现了新的分支学科,先谈一下一些重大发现。类星体,这是60年~63年间确定下来的,是星系层次的一种天体。再一个是脉冲星,67年发现  相似文献   

15.
孙凯 《科学通报》1979,24(24):1123-1123
一、引言 各种类型河外天体的光度函数与河外天体的演化有关,特别是六十年代发现的类星体,其光度函数使人们产生更大的兴趣。因为类星体的实质至今还是一个正在争论和没有最后解决的问题。 对类星体光度函数的研究目前有特殊的困难,因为它关系到类星体光度函数本身的演化、  相似文献   

16.
自然信息     
双黑洞——类星体能源的新构想OJ287是巨蟹座的一个16星等的天体,是著名的蝎虎座BL型天体之一,它有些象类星体。芬兰图尔库大学的Aimo Sillanp(?)和其同事们以及来自瑞典、美国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7.
方励之 《科学通报》1975,20(10):465-465
致密星吸积盘(或环)的光学表现问题,是与解释某些高能天体物理现象(例如,致密X射线星、活动的星系核)直接有关的。上一篇文章,我们讨论了在球对称的Schwarzschild场中吸积盘的光学表现,由于强引力场的作用,光子的运动要受到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吸积物质的发射频谱和交食时的光变曲线都会显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实际的致密天体常常是转动的。天体的  相似文献   

18.
许槑 《自然杂志》1997,(2):81-81
美国加州大学的一个天文小组用10mKeck望远镜观测室女星座内的一类星体时,发现了迄今所知最遥远的星系。他们是在研究了类星体光谱的暗吸收线后确认此星系的:对这些吸收线的分析显示存在有碳、氧、硅、铝和铁等重元素,天文小组认为这是因为在我们观测类星体的视线中存在着一人星系,星  相似文献   

19.
大熊星座的类星体Q0957+561是沃尔什(D.Walsh)等人在1979年4月发现的首例太空引力透镜,来自该类星体的光线穿越中介星系时,因其引力透镜作用形成了我们拍摄到的两个像A和B。一般情况下,两个像亮度的变化相似,但由于A像是远离中介星系中心处的类星体的光线形成的,而形成B像的光线则是穿越星系内部再到达地球的,  相似文献   

20.
王凯翔  刘成则 《科学通报》2024,(Z1):473-475
<正>长期以来,星系(galaxy)和星团(star cluster)被认为是截然不同的两类天体.星系在暗物质晕中诞生成长,有较为复杂的恒星形成历史,是由大量恒星、气体、尘埃和暗物质等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往往有着庞大的结构.星系的形态也多种多样,包括椭圆星系、旋涡星系、不规则星系等.多个星系通常以星系群和星系团的形式存在,形成宇宙中大尺度结构的同时,也互相影响着各自的演化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