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进一步优化我国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和提高运动成绩,以第13届全运会预选赛、决赛和第15届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撑杆跳高项目决赛最高成绩成功跳次技术特点为研究对象,利用影像摄像法、二维扫描视频全景图合成解析等方法,通过视频解析获取国内外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专项技术参数,探讨和比较助跑后三步和起跳阶段的技术动作特征.结果:1)国外优秀女子撑杆跳运动员后三步步幅和步速率均大于国内运动员,更好的步长和步速控制避免了最后一步中水平速率的损失;2)助跑速率、着地角离地角之差和插穴时刻与起跳瞬间的握杆角和躯干角是影响我国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3)国内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在助跑和起跳技术上应注意增加助跑速率,缩短起跳时间和减小起跳瞬间的握杆角.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国内外优秀运动员跳跃动作的技术录像解析,获得的起跳时水平速度、空中水平位移、起跳时垂直速度、腾空高度、空停时间、腾起角、关节角度等参数,并把我国优秀运动员与国外优秀运动员作比较,结果发现我国运动员起跳时水平速度与国外优秀选手还有差距,需提高滑行技术和蹬冰力量;我国部分运动员腾起角偏大,在提高水平速度的同时,人体重心腾起角应逐渐减小;助滑末期运动员支撑腿应积极屈膝,充分后引浮腿,起跳时支撑腿应积极蹬伸,形成"小摆臂,早收臂".  相似文献   

3.
以上海市蹦床队11名一线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视频与足底压力同步测试的研究方法,对蹦床运动员的预跳和5个蹦床项目最基本的技术动作进行测试,获取蹦床运动员在完成测试动作过程中的足底压力数据,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并结合蹦床运动特点来分析和讨论蹦床运动员在完成不同类型基本技术动作过程中足底压力的分布的特点及触网起跳过程足底压力分布的一般规律。研究结果显示蹦床运动员在完成不同类型的技术动作触网阶段技术动作相同。在触网过程中受试者足底压力表现为足第五趾骨区和足跟区压强峰值最高。蹦床运动员压力中心在水平方向表现在压网阶段压力中心相对稳定,起网阶段偏移明显,影响起网阶段压力中心偏移的主要原因是蹬伸时刻双足用力不均衡。  相似文献   

4.
走板起跳技术是跳板跳水最基本、最复杂的动作技术之一,而运动员最后1步的双足落板又是其关键性的动作。本通过录像解析,采用理论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对江苏省跳水运动员双脚并拢的压板起跳过程和双足的落板进行受力分析,以期提高跳水运动员走板起跳动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对后排扣球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分析了后排进攻技术在助跑、起跳、空中击球等方面的理论数据,总结了相关技术要领。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下蹲时,膝关节的角度应为130°左右;起跳的过程中,运动员还需施加绕纵轴的力矩;尽可能的加大重心腾起角度,以达到接近球网的目的。助跑和起跳的技术是后排进攻的重点技术,直接影响扣球技术动作完成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欧雅怡 《科技信息》2012,(20):318-318,320
跳远是典型的速度和爆发力相结合的运动项目,它要求运动员在数秒种内完成从助跑至落地等几个紧密相连的技术环节,跳远运动是一项技术复杂的项目,有着较为复杂的技术要求。本文通过对跳远助跑与起跳技术准确性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多种训练方法以提高运动员的助跑与起跳的准确性。在对跳远助跑与起跳技术分析中主要通过对跳远中助跑的节奏、速度以及起跳时踏板的准确性进行探讨为掌握跳远的技术动作从而提高跳远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7.
用成绩对比法和观看录相对比法,从起跳技术角度进行探讨,说明起跳技术对完成全套动作的质量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到全套动作的成败。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三维录像解析、调查访问与理论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青少年男子甲组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起跳阶段摆动技术进行了运动学分析,旨在研究我省青少年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在起跳阶段的摆动技术动作,为进一步搞好今后的技术教学和运动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取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国内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关键技术参数进行分析,得出我国运动员着板速度与国外选手相比下降太多;起跳过程缓冲阶段相对较长,通过起跳获得的重心垂直分速度较低和腾起角较小是影响成绩的重要因素。认为在今后的训练中,要着重改进最后两步助跑的技术和节奏,同时应充分发挥摆动腿和摆臂动作的力量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涛 《科技信息》2010,(27):I0141-I0141,I0180
目的:通过对跳远的技术分析及教学方法的研究,使运动员能够快速获得正确的助跑、踏跳、腾空和落地的运动基本知识。通过对助跑的技术分析,使运动员能够快速掌握确定助跑距离及助跑的形成;通过对踏跳的技术分析,使运动员能够正确掌握起跳腿、起跳脚、踏跳板的配合及胯、膝、踝的伸展,充分施展踏跳时的爆发力,掌握踏跳时的起跳角度和水平速度;通过对腾空的技术分析,使运动员能够正确掌握摆动腿、起跳腿、躯干和手臂的角度、部位、空中高度及其用力方法和运行轨迹;通过对落地的技术分析,使运动员能够正确掌握最佳落地姿势从而提高落地动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背越式跳高起跳脚着地技术及踝关节受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地技术是由起跳点位置即起跳距离、起跳脚放置角度及起跳脚着地方式组成.合理的着地技术是起跳技术的关键所在.本文采用录像法、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问法,结合脚、踝关节结构对起跳脚着地技术作了系统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网络化制造环境下基于XML的仓储管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网络化制造资源管理模式的内涵及其优势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层次分析的角度建立了网络化制造资源管理模式的框架;并对基于XML技术的制造资源管理中影响生产全过程的仓储管理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利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旋转推铅球技术的优势,认为旋转推铅球技术是不同身体条件的运动员都可采用的技术,尤其适用于身体灵活但身材不高大的亚洲运动员.提出建议:(1)运用亚洲运动员协调性好的优势,弥补身材矮小的不足;(2)加强对旋转推铅球技术的研究,建立适合亚洲运动员的技术模型;(3)从小进行旋转推铅球的技术训练,培养世界级优秀运动员.  相似文献   

14.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技术创新网络有效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网络经济环境下,传统的治理理论已难以适用于具有开放结构的技术创新网络。社会资本理论为此项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但是现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技术创新网络结构(强弱连接)的分析,并没有深入到对技术创新网络关系治理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结构下的技术创新网络关系治理方式,研究表明:有核技术创新网络主要以强连接为主,应当利用核心企业对网络进行权威型治理;无核技术创新网络主要以弱连接为主,应当利用网络成员间的信任对网络进行联合型治理。  相似文献   

15.
网络时代为科技写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也为科技写作提出了新的问题,如科技查新,网络意识准备,计算机技术等.提示人们以科学积极的姿态应对网络,掌握网络技术,充分利用和开发网络资源,把研究成果提炼出来,撰写出有价值的论文,提高科技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王东炜  赵湘育  黄伟 《中州大学学报》2006,23(3):108-109,113
基于土木工程的可靠度理论,结合道路的网络特征和人们的出行特点,提出了基于合理性分析的路网,可靠性和节点重要度的量化评价方法,通过对某城市道路网四种基本形式的,可靠性和瓶颈单元实例分析。阐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揭示跳马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540°动作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对进一步改进和发展此类难度动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方法:通过ARIELAPASMultipleScream系统解析参加体操冠军赛杭州站的男子跳马决赛录像,采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运动员需加快助跑速度,以较大的速度上板;踏板时,减小膝关节角度,提供蹬伸所需条件;缩短第一腾空时间,积极主动撑马,为做较大背弓需保持适宜髋膝角度;推手短促有力,延长第2腾空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九五”期间,三峡工程水轮发电机组、部分输变电设备、部分专用施工机械等成套设备处于采用引起技术、消化吸收和实现国产化的关键阶段;永久船闸、升船机的水工机械及大型金属结构等主要立足于国内进行科技攻关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进并进行研制.因此,“九五”期间进行以上项目的科技攻关,重点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结合技术引起,消化吸收并大胆创新,为我所用,对三峡工程达到一流技术、一流质量、一流施工和对实现我国水电制造业和输变电制造业技术进步及其加速实现国产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