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语言迁移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中心问题,其核心是研究母语对外语学习带来的影响。母语迁移是影响外语学习与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母语的运用既有积极的一面,即正迁移,也有过度使用带来的负迁移。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正迁移的效力,努力遏止负迁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二语习得中母语负迁移现象之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迁移是个普遍现象。一般认为,母语对二语学习会产生两种影响,即正迁移或负迁移作用。本文分析了外语学习各个层面上出现的母语负迁移现象,提出了对待母语负迁移的认识,即负迁移可以作为学习和交际策略,并对外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迁移是外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促进外语学习,负迁移则妨碍外语学习。母语的迁移在二语习得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伴随二语习得的整个过程。本文通过分析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在发音、词汇等各个层面上出现的母语迁移现象,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以努力克服母语迁移的负效应,发挥母语迁移的正效应,从而对日语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晓丽 《科技信息》2012,(7):413-414
母语迁移是外语学习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它是由已有的语言知识在目的语的习得和使用中产生的。迁移分为正向迁移和负向迁移。正迁移促进二语习得,负迁移阻碍二语习得。许多高中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错误源自于汉语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5.
母语思维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是客观存在的,它对二语习得会产生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即"正迁移"和"负迁移"。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利用语言的共性来促进"正迁移",借助母语思维来促进二语习得,进而提高目的语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秦艳荣 《科技信息》2010,(18):I0128-I0128
母语的迁移是二语习得研究中根本性的问题。在研究母语对于二语习得的影响时,研究者过多地讨论了母语的负迁移,却忽视了母语的正迁移。本文试从语音、词汇、句法、写作四个方面来讨论母语对于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岳鹏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4):152-152,125
母语对二语习得影响的过程被称为"迁移".母语与二语相似而促进二语习得的迁移称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因两种语言相异而阻碍二语习得的迁移被称为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在外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只能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尽可能的利用语言正向迁移,对于语言负迁移现象,要正确看待,利用其积极的一面,从而全面提高学习者的外语语言水平.  相似文献   

8.
在外语学习中,母语的语言习惯会迁移到目的语的习得中。由于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会对目的语的习得产生干扰作用,这就是母语对外语学习产生的负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母语对目的语的研究一直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与母语相比,外语学习更依赖于元认知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全面了解迁移现象,准确把握迁移规律,有效利用正迁移,避免负迁移的产生,就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0.
语言迁移研究发现,母语负迁移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重大。本文简要分析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对语法、文化等方面的负迁移现象,以及负迁移给二语习得者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并讨论了如何降低影响,从而提高第二语言习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王姣彧 《科技信息》2012,(18):177-177
在二语习得中学习者的母语往往会对其二语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即母语迁移,其分为对二语学习起积极作用的正迁移和起负面作用的负迁移。而母语策略作为学习策略的一种,就是利用母语的正迁移来指导学习者的二语学习,在本文中将对母语迁移理论进行阐述并对母语策略在听、书、读、写、译的教学方面的应用进行初步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论母语迁移在高职阶段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英武 《科技信息》2011,(11):I0272-I0272
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本文主要探讨了母语迁移在高职阶段对英语教学的影响。文章首先对迁移的定义进行阐述,然后从五个方面描写母语负迁移的表现,进而强调了母语在高职阶段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语言迁移的核心问题是怎样评估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正面和负面之分,因而也就有所谓的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会有助于语言学习者更快地理解目的语,而负迁移则会妨碍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掌握.讨论和分析母语对第二语言的正迁移和负迁移作用,使教师和学生能在英语的教与学中更好地结合中英文语言及文化等各方面的异同,能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避免负迁移,创造逼真的英语环境,学会地道的英语.  相似文献   

14.
张琴 《科技信息》2009,(31):279-279
"语言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学习的或者没有完全学习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迁移不仅仅是传统的迁移研究中所指的来自学习者母语的影响,它还可以指学习者已经学习的任何其他语言的知识对于新语言学习的影响。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而语言迁移在语音、词汇、句法、语篇等方面影响着二语习得。文章旨在从构词法的角度来探讨语言迁移在词汇学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何璐 《科技信息》2009,(31):287-287,236
母语迁移理论是第二语言学习中一个极其复杂且受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的认知心理过程。由于已经具有了数十载母语知识储备,大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语规则及其他知识经验的迁移影响。本文着重分析了二语习得中母语负迁移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旨在探析如何转"负"为"正",使母语迁移理论更好的融于英语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6.
冷帆 《科技信息》2008,(1):131-132
母语对外语的负迁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外语学习者应该正视的问题.它增加了目的语学习的难度,在许多方面影响了目的语的学习,是外语学习的一个难点.本文从语音、词汇、语用三个方面阐述了母语对英语学习产生的负迁移.从而引起英语学习者的注意,减少或克服"母语负迁移",以便轻松学好英语.  相似文献   

17.
杨洋 《科技咨询导报》2010,(7):141-141,143
具有母语基础的成人外语学习者,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语言的负迁移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词汇、句法、语篇等。研究大学英语写作中的语言负迁移想像,能够更好地指导教学。  相似文献   

18.
魏景春 《科技信息》2008,(23):255-255
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一方面会受到母语对外语顺向迁移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受到外语对母语逆向迁移的影响。无论是顺向迁移,还是逆向迁移,都会对语言运用产生积极、消极的影响。凡是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起促进作用,就叫正迁移;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都叫负迁移。为什么语言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迁移呢?这就是模因在起作用。本文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将进一步解释语用迁移产生的根源,提出学习者在语用迁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张丽丽 《科技信息》2012,(28):189-189
语言迁移一直是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的中心问题。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难免受到母语的种种影响,这种影响就是母语的迁移。负迁移,又称为干扰,是使用目的语时学生套用目的语的句型或规则,导致犯错误或对目的语使用不当。本文旨在从文化、词汇与句法三个层面研究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介语的石化是二语习得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从母语的语音、用词、语法、篇章结构及文化的差异诸方面分析了母语和文化的负迁移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影响 ,以引起外语学习者对所学语言的音响形象、词条形式和用法有足够的注意力 ,增强对文化共同之处的掌握度 ,提高对文化差异的灵敏度 ,从客观上避免或减少母语和文化的负迁移造成的语言石化现象的滋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