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对 a-Ge/Al 双层膜在退火过程中出现的分形晶化现象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显示,各团簇的生长呈现出各向异性。分形晶化是随机相继触发形核的结果。这种多中心分形晶化图形显示出多重分形特征,用盒计数法得到了模拟图形的多重分形谱。  相似文献   

2.
对a—Ge/A1双层膜在退火过程中出现的分形晶化现象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显示,各团簇的生长呈现出各向异性。分形晶化是随机相继触发形核的结果。这种多中心分形晶化图形显示出多重分形特征,用盒计数法得到了模拟图形的多重分形谱。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Al—Ge共蒸膜中分形晶化的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分形晶化过程中晶核长大效应明显影响分形体结构。在较高Ge原子百分比共蒸膜中晶化时释放出的较多的晶化潜热以及在较高的退火温度时具有的较高热激活能都促使晶核长大。  相似文献   

4.
气凝胶分形结构的生长机制模型与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气凝胶形成过程的分形动力学特征,在扩散限制集团凝聚(DLCA)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溶胶粒子的密度和能量分布对凝胶化过程的影响,建立了关于气凝胶分形结构生长机制的溶胶活性粒子模型.利用C语言编制了模拟凝胶生长过程的软件,该软件具有图形模拟和数值模拟两种功能,主要输入参数为溶胶粒子密度和溶胶反应的活化能以及图形边界条件,当模拟凝聚到一定程度时,软件可自动存储图形数据.利用该软件对气凝胶的分形生长过程进行模拟,得到了形成凝胶的各阶段分形图像,以及凝胶分形维数的变化,确定了气凝胶分形结构生长的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5.
为了深入了解霜晶的动态生长过程,以有限扩散凝聚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疏水冷面霜晶二维生长模型.通过在表面上设置不同冰珠数量来模拟冷面不同疏水性能,无涂层金属表面则布满冰珠;采用粒子在网格节点上随机移动来描述水蒸气分子的运动,粒子沿各方向移动的概率相同.数值结果表明,霜晶动态生长的可视化结果与实验图像在形态上保持一致;树枝状霜晶具有分形特征,相应的分形维数为1.44~1.78,与实验值相近.疏水冷面霜晶生长缓慢且分布稀疏;采用疏水效果不好的冷面的结霜情况与金属表面相似.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喷射电沉积技术的原理,采用自行设计的喷射电沉积设备制备了镍枝晶沉积物,考察了不同的试验参数对枝晶生长过程以及最终微观形貌的影响,根据计盒维数原理计算了枝晶图片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枝晶容易在高的电流密度下生长,电流密度高,提高了阴极过电位,有利于枝晶形成;随着电铸液中镍离子浓度的提高,生成的枝晶明显变得稀疏,分枝减少。微观形貌由致密紧凑型结构向疏松弥散型结构转变;电铸液温度的增加,沉积层逐步致密化。镍枝晶具有明显的分形结构,分形维数随着电流密度以及电铸液温度的增加而增大,镍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行设计的喷射电沉积设备制备了镍枝晶沉积物,考察了不同试验参数对枝晶生长过程以及生成的枝晶形貌的影响,根据计盒维数原理计算了枝晶图片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较高的电流密度有利于枝晶的形成;随电解液中镍离子浓度的增加,生成的枝晶明显变得稀疏,分枝减少;枝晶形貌由致密紧凑型结构向疏松弥散型结构转变;随电解液温度的增加,沉积层逐步致密化.镍枝晶具有明显的分形结构,分形维数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电解液温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着镍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通过熔融法结合两步热处理制度制备了硼铝硅系透明玻璃陶瓷.基于R.Kopelman等人对分形结构中扩散控制反应速率的研究结果,探讨了硼铝硅系透明玻璃陶瓷中晶相生长的分形动力学.结果表明,用分形结构扩散控制反应动力学理论来分析硼铝硅系透明玻璃陶瓷的晶化过程是行之有效的,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得出分形子谱维数dS=1.269.  相似文献   

9.
陈乐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8):7334-7338
以DLA模型为基础,模拟研究了基于次近邻条件下,由局部区域产生随机运动粒子的聚集生长过程。模拟发现次近邻条件下凝聚集团的生长情况与最近邻情况下的生长情况大致相同,凝聚集团的各向生长速率不等,集团的中心仍处于粒子源对称中心和种粒子的连线上,比种粒子更加接近粒子源;凝聚集团整体仍呈分形结构,但集团的分形维数却比最近邻条件下的情况小很多。  相似文献   

10.
平行板电极喷射电沉积中的枝晶分形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分形几何引入到喷射电沉积,对枝晶生长动力学进行研究,以最终实现枝晶形态的可控生长.利用改进的有限扩散凝聚模型(DLA),通过Microsoft Visual C++6.0编程对平行板电极喷射电沉积二维枝晶簇的形貌进行了模拟.以平行板金属镍为阳极、石墨板为阴极,用自行设计的试验设备,采用平行板电极喷射电沉积的方法,制备了二维的金属镍枝晶以验证模拟结果.结果表明,镍沉积层的形貌特征为具有分形结构的枝晶,这与基于有限扩散凝聚模型模拟所得的平行板电极二维枝晶簇的形貌具有相似性,表明该模型对平行板电极喷射电沉积的试验研究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地质、地震、地化等资料,采用流体包裹体分析测试技术,研究惠州凹陷典型油气聚集带的油气富集规律,建立相应的成藏模式。结果表明,文昌组烃源岩是研究区油气的主要贡献者,恩平组烃源岩之油源供给仅限于凹陷内局部区域,油气沿断层短距离垂向运移或沿复合输导体系垂向—侧向长距离运移,经历了两次大规模成藏,据此将惠西—流花油气聚集带的油气成藏模式划分为4 种类型:单源—近距离—垂向运移—多期成藏模式、混源—近距离—垂向运移—多期成藏模式、混源—近距离—垂向—侧向运移—多期成藏模式、单源—远距离—垂向—侧向运移—一期成藏模式;惠陆油气聚集带油气成藏模式为单源—近距离—垂向运移—多期幕式快速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2.
对随机多孔介质中粘滞指进的分形性质进行研究,建立正方网格来模拟多孔介质中润湿流体的侵入和流动,运用决定论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孔介质的几何拓扑强烈地影响了粘滞指进的结构和驱替过程。粘滞指进图像扫及面积随着迭代次数n的增加而增大。增加迭代次数n和网格尺寸,会导致驱扫效率E的增大。  相似文献   

13.
城市旅游的增长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复杂系统的理论和系统动力学的工具,分析城市旅游的增长模式,构建城市旅游增长的基本模型,为城市旅游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大部分城市依赖投资基础设施、挖掘城市历史人文资源正反馈推动增长,但是这些增长的机制容易受到投资递减和资源容量的制约而难以持续,不能避免走入快速发展转为平稳的发展,甚至出现停滞、滑坡的增长模式。只有成功构建和发展商业网络、培育城市旅游的产业集群和创新机制,形成路径依赖增长模式,才能促进城市旅游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适合有色冶金过程的操作模式描述,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操作模式进行约简,降低模式匹配的复杂度,采用聚类的算法将约简的操作模式分为几类,然后采用混合相似度函数,将待匹配的操作模式与各聚类中心进行匹配。找到相应的聚类后,再与该类的各个操作模式进行一一匹配。工业数据仿真表明,提出的方法能节约较多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在单个处理器上大规模路网实时仿真效率低下的情况, 研究了用MPI/OOMPI并行计算库搭建交通仿真集群系统, 建立了交通路网仿真数据结构.使用正交递归对分法把大规模交通路网分割成若干子网, 使每个集群节点处理1个子网, 有效地把计算负载转移到各个节点上.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较好地满足了大规模路网仿真的需要.   相似文献   

16.
以4个不同直链淀粉(AC)含量水稻品种为研究材料,研究籽粒淀粉积累规律及其相关酶的活性变化,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直链淀粉积累速率、支链淀粉积累速率、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GBSS)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活性均呈单峰曲线变化.所有水稻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在花后5~15 d增幅最大;支链淀粉含量在花后5~20 d有一个极显著增加的过程,B6优4761增幅最大.Logistic方程拟合淀粉积累过程发现,直链淀粉积累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最大积累速率的高低,而最大积累速率出现的早晚和活跃积累天数的长短决定了支链淀粉积累量的高低.高AC含量品种菲优188直链淀粉积累量、积累速率及GBSS活性最大值显著大于其它水稻品种;糯稻品种成糯88在花后15 d的支链淀粉积累量和积累速率最大,但其籽粒SSS活性较低.灌浆后期,高AC含量品种菲优188的籽粒千粒重明显大于其余水稻品种.相关分析表明,所有水稻品种籽粒淀粉积累速率均与GBSS、SSS活性呈正相关,说明籽粒淀粉积累量的高低还受到GBSS和SSS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对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衡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园区建设稳步推进,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但仍存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群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等问题。今后需进一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黄土区直根系作物地土壤分离生长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变坡试验水槽的实验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直根系作物大豆和马铃薯在生长季土壤分离过程的季节变化及潜在影响因素。结果 1在作物生长季,直根系作物大豆地和马铃薯地的土壤分离能力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P0.05),并表现出了相似的季节变化模式;2两种作物地土壤分离能力的季节变化主要受到农事活动、土壤硬化、水稳性团聚体和作物根系生长的影响;3两种作物地土壤分离能力的季节变化可以用水流剪切力、土壤粘结力和作物根系密度很好地模拟(R20.64,NSE0.63)。结论黄土区直根系作物地土壤分离过程具有明显季节变化,该变化主要是由农事活动、土壤粘结力和作物根系密度季节变化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20.
人工羊草草地演替过程中格局多样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格局多样性的概念,人工羊草草地演替过程中格局多样性的变化及其机制,8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羊草种群的分布格局由最初的均匀型向聚集型及与其它杂类草混生型转变,在群落中少数几个物种起作用的格局逐渐被多个物种共同起作用的格局代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