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温敏不育水稻热激条件下生理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敏核不育水稻培矮64s在高温激(38度)条件下,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花药中的游离氨基酸总量明显高于可育温度下的游离氨基酸总量;而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则明显低于可有育温度下的,这种热激反应必然影响花粉母细胞的正常分裂,以致花粉不能正常发育,最终导致花粉败育。  相似文献   

2.
薄层层析—光度法对蜂集花粉中氨基酸的定性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党参、油菜、水烛及罂粟等4种植物的蜂集花粉进行醇—水提取,经离子交换柱后得到游离氨基酸样品,提取后的花粉残渣以6ml/l盐酸封管水解制得结合氨基酸样品。两种样品经硅胶薄层双向展开鉴定了上述花粉中游离、结合氨基酸的种类,并进行色斑提取,经光度分析测定出相应的含量。本法简便可靠,特别适合于含未知结构氨基酸样品的制备分离及分析。  相似文献   

3.
玉米花粉     
人们通常利用玉米的籽粒和茎叶,而对数量巨大的玉米花粉却很少注意.其实,在各种植物花粉中,玉米花粉有明显的数量优势.通过对玉米花粉的测定表明,玉米花粉中含有18种氨基酸,可被人体直接吸收的游离氨基酸含量高达23%,其蛋白质含量为22%~25%,还含有糖和有机酸等.  相似文献   

4.
用日立—835型氨基酸测定仪,测定棉花“洞 A”不育株和可育株小孢子发育各时期游离氨基酸及蛋白质水解液中氨基酸含量及其变化情况表明:不育花药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在花粉母细胞时期至四分孢子时期就有了明显的变化,由四分孢子时期至单核前期为变化的高峰期。不育花药的游离氨基酸总含量,从花粉母细胞时期至单核前期是随发育进程不断增高,水解蛋白液中总氨基酸含量在相应时期内的变化则是不断降低,且结合态氨基酸较之可育花药也是一下降趋势,游离氨含量又有一急剧增高的变化。据此,可认为不育花药中蛋白质进行破坏性的分解与败育有密切关系。结果还表明;脯氨酸的变化与育性密切相关,在可育各时期中远高于不育,确可作为育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在可育花粉的发育中,功能叶同化产物运往花药合成淀粉和蛋白质,淀粉含量增加显著,颖壳和花药可溶性糖减少。长日下功能叶生理机能并未下降,糖也可运往颖花,但在颖壳中积累,不育花药中淀粉含量增加不明显,可溶性糖含量略有下降。单核晚期前可育花药蛋白质含量先是下降,但双核期后又迅速上升;不育花药中则基本上一直呈下降趋势。游离氨基酸总量与蛋白质含量变化相吻合,脯氨酸含量在可育和不育花粉之间差异不大。作者认为,淀粉和蛋白质的合成障碍是长日诱导光敏核不育水稻花粉败育的基本原因,这种障碍是由其底物供应不足引起的;游离氨基酸的变化与花粉败育仅有间接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药四叶参中的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勤  刘布鸣  邓立东  白先群 《广西科学》2008,15(2):176-177,180
用氨基酸分析仪分析中药四叶参(Codonopsis lanceolata Benth.et Hk.F)的氨基酸成分,并比较四叶参中水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是,四叶参中鉴定出16种氨基酸成分,水解氨基酸总量为5.70%,游离氨基酸总量为4.17%。四叶参中含有16种氨基酸,结合状态和游离状态存在的氨基酸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机控制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4种天然花粉(苹果花粉、茶花粉、乌桕花粉和油菜花粉)中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由氨基酸含量分析了花粉具有的功效及对人体的作用;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量了花粉中的元素含量,并根据第四统计力学群子统计参数理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临床试验结果一致,4种花粉具有很高的抗癌功效及良好的清热凉血、降血脂的等功效;4种花粉的阴阳性均属为(-)(-)(+)(-)中药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沉积物中水解和游离氨基酸的垂直分布特征。方法:采集60 cm大亚湾柱状沉积物样品,每2cm为一层分割,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每层样品中的水解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对分析结果进行曲线拟合的相关分析。结果:15种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中的丝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和亮氨酸含量的对数值与深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中性氨基酸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和亮氨酸的水解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15种游游离氨基酸和6种中性水解氨基酸的垂直分布可用指数方程来描述;中性水解氨基酸和游离基酸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薜荔花粉的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测定了薜荔分的营养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其蛋白质含量39.88%,氨基酸总量为39.41%,必需基酸含量为14.56%,游离氨基酸含量为30.07mg/g,氨基酸佞为97分,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质元素、脂肪酸和总黄酮等营养物质,薜荔花粉资源丰富,营养成分全面,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合牌”生物菌肥(简称ZH-BBM)的pico.TagTM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该菌肥由17种常见氨基酸组成,其中脯氨酸含量最高,约占总氨基酸的29.33%,除色氨酸由于酸水解而被破坏未能检出外,共测出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42.33%.游离氨基酸由33种不同的氨基酸组成,其中含20种常见的氨基酸,占总游离氨基酸的37.15%,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游离氨基酸的43%.此外,还含有数种动植物生长所需的稀有氨基酸.该研究项目为国内外首创,对阐明“中合牌”生物菌肥的有效成分及其对农业生态环境作用的分子机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烤烟K326打顶后成熟进程中上部、中部、下部位叶片的16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打顶后,烟叶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迅速下降,随着打顶时间的延长,游离氨基酸含量又略有上升,接着又继续下降,但变化幅度趋于平缓.K326成熟进程中上部、中部、下部叶打顶后不同天数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及不同氨基酸种类间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F0.01).随着成熟度的增加,不同部位叶片中的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F0.05),而氨基酸种类间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F0.01).  相似文献   

12.
艳山姜花粉形态及营养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粉是一种天然的高级营养源,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本工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艳山姜的花粉形态及纹饰进行了观察,并借助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高压液相色谱仪等分析测定了艳山姜花粉中蛋白质、氨基酸、可溶性糖、维生素、矿质元素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石菖蒲的氨基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石菖蒲中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石菖蒲所含游离氨基酸的总量为0.6545%,氨基酸的组分为17种,其中包括人体必需氨基酸8种和人体半必需氨基酸2种.这一结果为评价石菖蒲的药用价值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浸提法提取芦荟中游离氨基酸,通过正交优化试验选出浸提温度、时间、料液比及乙酸浓度的最佳指标。按上述优化条件制得游离氨基酸提取液,最后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出14种游离氨基酸,其总含量为17.12 mg·g-1。  相似文献   

15.
用日立835-50型氨基酸分析仪对苏北产薄荷的叶、茎及整株进行了游离氨基酸的分析,结果表明,薄荷中含16种氨基酸,叶、茎及整株中游离氨基酸的总含量分别为9.805%、3.995%和7.005%,其中6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16.
用日立835—50型氨基酸分析仪,分析了建昌鸭三个品系12只种鸭血清中游离氨基酸和蛋白氨基酸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建昌鸭血清中游离氨基酸总量为44.334mg/100ml左右,必需氨基酸量为15.828mg/100ml,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是0.555;血清蛋白氨基酸总量为3815.383mg/100ml左右,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0.983。在各品系和性别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性。所测17种游离氨基酸(色氨酸未测定)和蛋白氨基酸的含量,均能保持在一定恒定范围内,且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7.
游离氨基酸参与辣椒中风味物质的合成,其种类及含量与辣椒品种密切相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湖南常见大红椒、青尖椒、螺丝椒、小米椒、小红椒、大青椒6种辣椒的游离氨基酸进行分析,明确不同辣椒品种游离氨基酸组成差异,以期为合理开发和利用辣椒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6种辣椒中共检出24种游离氨基酸,其中青尖椒、螺丝椒、大青椒未检出胱氨酸,大红椒、小米椒、小红椒未检出羟脯氨酸。相比于其他游离氨基酸,各品种中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天冬氨酸、丝氨酸、γ-氨基丁酸、赖氨酸含量较高。6种辣椒中总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在7.28~19.36mg/g(以干质量计),其中大红椒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螺丝椒含量最低。通过味道强度值分析发现:鲜味氨基酸是辣椒的主要呈味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天冬氨酸和赖氨酸对鲜味贡献较大,其他呈味氨基酸起到协调风味的作用;大红椒与小米椒较其他品种辣椒鲜味更为突出。聚类分析表明:大红椒与小米椒、大青椒与青尖椒、小红椒与螺丝椒品质较为接近;部分氨基酸,如苏氨酸与天冬酰胺、精氨酸与谷氨酰胺、亮氨酸与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与脯氨酸呈现较强的相关性。结合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发现,大红椒、小米椒、大青椒中游离氨基酸品质优于青尖椒、小红椒、螺丝椒。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光温敏感核不育水稻“安农S-1”为材料,对不育及可育花药中重要生化成分、三种同工酶和游离组蛋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育花药中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缺乏,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的增加,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酶带的减少及α-淀粉酶同工酶酶带Ⅱ活性减弱等可能是促进花粉败育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引起败育的最初原因.不育花药中游离组蛋白某些区带的消失和总含量的减少,进一步表明不育花药中与花粉发育有关的基因表达受到干扰.  相似文献   

19.
烟草制丝过程中游离氨基酸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声波水解提取烟叶中的游离氨基酸、AccQ-2A氨基酸衍生化试剂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卷烟制丝过程中松片回潮、润叶加料、烘丝三个工序前后烟丝中的游离氨基酸.结果表明:制丝加工制丝过程中A、B两个不同牌号的16种游离氨基酸总量增加,幅度分别达31.5%和22.1%.  相似文献   

20.
寒温带林区不同林型土壤中游离氨基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大兴安岭北部寒温带林区不同林型各层次土壤游离氨基酸种类和含量的变化,以及不同林型对土壤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应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梯度洗脱在254 nm波长处检测土壤中常见的17种游离氨基酸。结果表明:①不同林型下游离氨基酸态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杜鹃-白桦林(33.86 μg/g)>杜鹃-落叶松林(31.44 μg/g)>杜香-落叶松林(28.76 μg/g)>偃松林(27.66 μg/g)。②同一林型不同土壤层次游离氨基酸态氮含量整体表现为凋落物层高于矿质土层,0~5 cm的矿质土层高于≥5~20 cm的矿质土层。③不同林型各土壤层次检测出的氨基酸种类和含量不同,种类上各林型均以凋落物层出来最多; 含量上大多表现为中性氨基酸所占的比例最大,酸性和碱性氨基酸次之,含硫氨基酸最少。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不同森林类型由于林内气候环境、土壤条件和林下伴生树种等的差异,对土壤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种类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