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对豫南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功效、类型及利用价值进行分析与评价.豫南地区常见药用植物种类丰富,有137科624种.其中蕨类植物12科28种、裸子植物4科16种、被子植物121科580种.当地常见药用植物类型多样,按植物药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7个类型,其中,全草类药用植物种类最多,占物种数的39.3%;按用途可分10个类型,其中,用清热解毒类药用植物种类最多,占物种数的44.2%.豫南常见药用植物中被国家药典收录的有185种,有毒植物有11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10种.  相似文献   

2.
常德市柳叶湖区湿地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常德市柳叶湖地区湿地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特点和资源的初步调查,发现该地区湿地药用植物种类多、分布广。柳叶湖地区现有湿地药用植物40科102种,其中5种以上的优势科有豆科、蓼科、伞形科、菊科、禾本科等;10种以上的优势科有菊科、禾本科等。对102种药用植物按其药用功效进行了分类。介绍了几种有较大利用价值的药用植物的分布和生境。为柳叶湖地区药用植物的综合利用和开发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给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样地调查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在编撰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名录的基础上,对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价值资源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及珍稀濒危和优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结果表明,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药用植物种类共有35科、87属、116种,其多样性特征明显,在科属种、地理分布、生活类型、药用部位、药效等方面均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保护区内有珍稀濒危药用植物8种,隶属6科、7属,重点介绍5科6种具开发利用价值的主要优势药用植物,并就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问题提出了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4.
据初步调查,南雄市全安镇的野生药用植物共计81科192种,其中蕨类植物10科11种,裸子植物2科2种,被子植物69科179种,并对该区药用植物的利用作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5.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次深入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考察,现已初步确定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药用植物资源185科687种,其中菌类植物6科17种,地衣植物5科7种,苔藓植物5科5种,蕨类植物38科119种,裸子植物5科9种,被子植物126科530种。对该地区药用植物的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芜湖市药用植物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芜湖市经济和旅游业发展迅速,使药用植物生存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对神山、四褐山、赭山、天门山四个森林公园植被进行抽样调查,采得287种植物,其中药用植物87种,分属45科76属,约占30%.根据芜湖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对其利用和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浙江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较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根据实地调查并结合有关资料统计,保护区内有药用种子植物770种(包括种以下分类单位),隶属136科463属,按其药用功能划分为理气活血类、清热解表类、凉血止血类、祛风除湿类、利水渗湿类、化痰止咳类、收敛固涩类等11类.保护区药用植物科的构成比较集中,菊科、蔷薇科、豆科、百合科、唇形科、禾本科、茜草科、毛茛科、玄参科、大戟科等22个大科共含246属444种,占保护区药用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53.13%和57.66%;属的构成相对分散,悬钩子属、珍珠菜属、蓼属、卫矛属、薯蓣属、铁线莲属、景天属、胡枝子属、菝葜属等22个大属共含135种,占总种数的17.53%.保护区有一定数量的特有及珍稀濒危保护药用植物,有中国特有属药用植物12种,珍稀濒危保护药用植物21种.对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对陕西留坝紫柏山植物资源进行长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查明紫柏山现有药用植物约180科,928种,并对其进行了植物分类学统计,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为深入研究和合理利用本地区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海南岛周边海域岛屿药用植物资源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海南岛周边海域岛屿药用植物进行采集调查、鉴定统计,共计有478种。分别隶属于123科356属。并对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建议,为研究和合理利用海南岛周边海域岛屿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0.
在混沟植物区系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混沟地区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统计,药用植物共有94科234属304种,按照其功效分为13类,并对该地区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广东古兜山自然保护区资源植物的现状及其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古兜山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161种,分隶607属、180科,根据我们调查统计,约有药用植物300多种,观赏植物130多种,材用植物42种,芳香植物48种,纤维植物47种,油脂植物54种,以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2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4种等资源植物.并分析其利用与保护现状,提出5点利用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
江西铜钹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线路考察、标本采集、实物拍摄、物种鉴定及民间访问调查,结果显示铜钹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共计有药用维管植物183科618属1 284种。其中蕨类植物27科51属87种;裸子植物8科13属13种;被子植物148科554属1 184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4科27属30种。对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建议,为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鸡公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花植物99科252属443种的观赏特性及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应用,给出了开发利用鸡公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花卉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凉水原始红松阔叶林自然保护区区系特点.凉水原始红松阔叶林属于长白植物区系,植物种类丰富,共有种子植物80科243属444种.最大的科是菊科,共有植物48种;植物种类超过20种的科有杨柳科、毛茛科、蔷薇科、禾本科、莎草科等.属于这些科的植物共有152种,占凉水种子植物种类总数的34.23%.裸子植物1科4属6种;被子植物79科239属438种,其中双子叶植物63科188属352种,单子叶植物16科51属86种.植物分布区类型分析表明凉水原始红松阔叶林内种子植物可分为4大类性质的区系成分,共有16个分布型16个变型,种类成分较复杂,区系性质为温带性质,特有种所占比例较高,区系古老,区系来源为温带区系成分.  相似文献   

15.
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召宝天曼辖区,位于伏牛山南坡,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区域.该区有野生维管植物173科,878属,2696种.对该区野生植物区系进行初步研究,发现其植物区系以温带成分、华中成分为主,区系地理成分多样、起源古老。  相似文献   

16.
向海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一种特殊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具有调节水分循环、维持湿地特有动植物生存等基本生态功能.调查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共采集昆虫114种,隶属12目63科.在物种组成上,以鳞翅目、鞘翅目和直翅目为主要优势类群,主要优势种有中华蚱蜢(Acrida cinerca Thunberg)、黑足婪步甲(Harpalus roninus Bate)、榆紫叶甲(Ambrostoma quadriimpressum(Motschulsky)).沙丘榆林生境有11目51科95种,其中,鞘翅目有16科31种;芦苇沼泽生境有9目33科56种,其中,鳞翅目有9科20种;羊草草原生境有8目32科67种,其中,鳞翅目有9科17种.对向海自然保护区主要害虫种类及资源昆虫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金佛山自然保护区药用兽类资源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和结合前人资料对金佛山自然保护区药用兽类资源进行了初步报道。该保护区迄今发现药用兽类54种,分属8目20科44属。这些药用兽类列为CITES附录Ⅰ有5种,附录Ⅱ有8种,附录Ⅲ有3种;列为国家I类重点保护动物有3种,国家Ⅱ类重点保护动物11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广西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203种,分属于87属,42科。其中担子菌182种,子囊菌21种。根据该林区已定种的大型真菌,结合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已划分的植被群落分析该区大型真菌种类的分布差异。该地区的大型真菌可分为3个垂直带:低山带中的大型真菌;中山带中的大型真菌;山顶带中的大型真菌。  相似文献   

19.
首次比较全面地对内蒙古兴和县苏木山药用植物进行实地考察,进一步摸清其资源状况,并进行多样性分析,为苏木山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苏木山现有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共有75科368种,以种子植物菊科、豆科和蔷薇科为主.药用部位主要以全草和根类为主,分别有171种和62种,占该地药用植物总数的46.47%和16.85%.功效应用以清热药居多,占药用植物总数的36.96%,其次是利水渗湿药、补虚药和解表药.其中入典种仅有92种,占总种数的25.00;栽培种52种,占总种数的14.13%.说明苏木山药用植物资源虽然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低,引种栽培少,所以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今后要处理好旅游开放和药用植物保护之间的关系,强化药用植物的综合利用,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