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转场     
转场是哈萨克牧民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影响着哈萨克牧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致富程度。世上走路最多的是哈萨克人,世上搬家最勤的是哈萨克人;哈萨克的繁荣诞生在迁徙中,哈萨克的历史谱写在转场中。这首流传于民间的歌谣很能说明转场在哈萨克牧民生活中的重要性。我国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是哈萨克族人的主要居住地。由于地理、历史等因素的制约,牧业生产占很大的比重,而牧业结构则以草原畜牧为主,大部分畜群依靠天然牧草为主要食料,逐水草而牧是主要畜牧方式。伊犁地区的牧场四季不平衡,特点是夏季牧场宽广,载…  相似文献   

2.
哈萨克族民间谚语是哈萨克族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是哈萨克族民间文学的精华,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哈萨克族民间谚语是哈萨克族人民宝贵的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是哈萨克族民间学的精华,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哈萨克谚语源于哈萨克族的生产生活斗争经验,与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研究它有利于理解民族文化内涵,并促进语言文化教育和民族交流。汉语学界已有的少量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哈萨克谚语与民俗文化的关系。应当加强哈萨克谚语的汉译工作以及哈萨克谚语与我国境内其他民族谚语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型的男女平等的政策为提升哈萨克女性的素质创造了文化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提升哈萨克女性的综合素质创造了经济和物质基础。电影文学剧本《神井》通过对三代哈萨克女性护井、用井到弃井历程的描绘 ,表现了三代女性命运深刻的时代变化和历史变迁 ,鲜明地呈现出哈萨克女性文化素质的提高过程 ,从中显示了哈萨克民族发展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6.
从多角度对哈萨克族的历史进行了适当的介绍,以许多史料和考古资料加以佐证,说明哈萨克族对乌孙人风俗习惯的继承与保留,以及乌孙和哈萨克族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哈萨克面积2,756,000平方公里人口8,500,000人首都阿拉木图哈萨克是苏联亚洲部分最大的加盟共和国。它的面积在苏联十五个加盟共和国中居第二位,人口居第三位。十月革命以前,哈萨克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农业区,当时它除了有一些半手工的农产品加工工业外,几乎沒有别的工业可言。哈萨克人民在沙皇俄国的统治下备受歧視和压迫,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过着穷困愚昧的游牧生活。但是,十月革命使哈萨克人民永远摆脱了封建制度的压迫,进入了民族平等和无限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四十年來,哈萨克的面貌起了根本的变化。它不仅已成为苏联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而且成为苏联的第二大谷仓了。  相似文献   

8.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哈萨克文语料库管理系统.哈萨克文语料库管理系统能很好地对哈萨克文语料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可以为以后哈萨克语言学研究提供可靠的素材.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来,沙俄的入侵导致哈萨克族跨国局面的形成,历经沙俄、苏联近百年的奴役和统治。中亚哈萨克族被深深地烙上了俄罗斯族的印记,但是与此同时哈萨克族被裹挟到了世界近现代历史的洪流之中,客观上推动了中亚哈萨克族的被动社会进步。苏联解体之后,新兴的以哈萨克族为主体的国家——哈萨克斯坦国家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批判沙俄和苏联的殖民统治,恢复哈萨克族的历史与文化。  相似文献   

10.
在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形势下,对新疆哈萨克族青少年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系统地了解哈萨克族青少年参加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现状,从中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培养青少年的爱好、发展哈萨克族体育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改革少数民族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管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哈萨克族的毡房是因为长期游牧生活需要而建造的传统住房,其历史悠久.本文中首先介绍了哈萨克族毡房中的数字特征,然后从天文学,力学的角度来研究哈萨克族毡房的科学特征和美观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相关文献梳理和田野调查资料,探讨新疆昌吉地区的哈萨克族人口来源,并对哈萨克族迁徙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认为追逐优美草场、躲避自然灾害、政治因素和逃税、民族矛盾等因素是哈萨克族牧民频繁移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哈萨克民族的神话以其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艺术性和时间性充分表现了哈萨克族祖先对世界起源、人类始祖、宗教信仰和自然社会现象的原始状态的认识 ,而哈萨克族的神话与原始宗教的关系十分密切 ,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14.
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识别方面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的哈萨克手写字母识别方法(DCNN-KLR),成功建立了一种哈萨克手写文字识别模型。 与传统的方法(SVM+HOG)相比,不仅训练方便、速度快,而且提高了哈萨克手写文字的识别率。在5708个数据样本上进行训练和测试,将样本分为33类和100类,正确识别率分别达到93.29%和92.38%。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及校本课程实践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受到重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在民族地区,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应该成为乡土课程资源中的主体。以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哈萨克民族中小学校为例,对哈萨克民族文化进入校本课程改革的实践进行调查研究和探讨。提出哈萨克民族文化进入校本课程内容中,不仅对哈萨克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到重要作用,也使课程改革及校本课程的实施丰富化与多样化,加强了教学与课程的生命力。同时指出在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观察C-erbB-2、MMP-1、MMP-2、MMP-7和MTA1 5个基因在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侵袭转移相关因子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的表达和临床意义.采用RT-PCR方法检测75例哈萨克族食管癌标本中这5个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显示,5个基因在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中表达较正常组织增高,达到差异显著(P<0.05);MMp-2、MMP-7、MTA1基因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MMP-1、MMP-7基因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正相关(P<0.05):C-erbB-2与MTA1、MMP-2与MTA1、MMP-7与MTA1、MMP-7与MMP-1、MMP-1与MTA1基因的表达差异高度一致(P<0.01).由此得出,这5个基因表达上调在哈萨克族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协同发挥作用;MMP-2、MMP-7、MTA1可能是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生侵袭、转移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罗布泊人、维吾尔族个体及哈萨克族个体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的差异,为罗布人种族来源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12月新疆兵团第二师罗布泊地区体检的罗布人个体137例,2014年6月至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体检的维吾尔族个体165例及哈萨克族个体286例,年龄在15~86岁之间,收集其一般资料及血样标本。分析3个种族个体间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等一般资料,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FPGcose,FP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等指标,并比较罗布人与维吾尔族个体及哈萨克族个体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的检出率。结果:(1)罗布人BMI显著低于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个体,WC显著低于维吾尔族个体;罗布人SBP显著高于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个体,DBP显著高于维吾尔族个体、显著低于哈萨克族个体;罗布人FPG显著低于维吾尔族个体、显著高于哈萨克族个体;罗布人TC显著低于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个体,TG显著低于维吾尔族个体、显著高于哈萨克族个体,HDL显著高于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个体,LDL显著低于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个体。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罗布人高血压检出率显著高于维吾尔族个体、显著低于哈萨克族个体;高血糖检出率显著低于维吾尔族个体。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罗布人血脂异常检出率显著低于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个体。罗布人血脂异常相关指标中,TC异常检出率显著低于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个体;TG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哈萨克族个体;HDL异常检出率显著低于维吾尔族个体;LDL异常检出率显著低于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个体。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罗布人血脂异常与TC、TG、HDL、LDL相关,其中TG相关性最强;维吾尔族个体血脂异常与年龄、TG、HDL相关,其中HDL相关性最强;哈萨克族个体血脂异常与TC、TG、HDL相关,其中TC相关性最强。结论:罗布人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与维吾尔族及萨克族个体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和其独特的遗传背景和生活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18.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117例和正常对照90例,提取入选对象白细胞基因组DNA,利用PCR-SSCP技术研究哈萨克族人钠泵α1基因的Ouabain结合部位569-764位核苷酸区域是否存在变异,以及变异与哈萨克族人高血压的关系。针对哈萨克族人钠泵α1基因的Ouabain结合部位569- 764位核苷酸区域扩增的PCR产物仅发现单一类型的SSCP带型,说明哈萨克族人钠泵α1基因的569-764 位核苷酸区域可能不存在基因突变,或即使存在某种突变,其几率也极低。  相似文献   

19.
春永进  丁瑛 《科技信息》2012,(20):313-313
本文重点探讨伊犁河谷哈萨克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成因、方法和对策,目的在于为哈萨克族民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撑,从而科学、准确地把握哈萨克民俗体育未来的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通过研究我们不难得出影响新疆伊犁河谷哈萨克民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经济、社会和文化,因此,政府要与民俗体育专业人士携手,利用宣传媒介,宣传河谷民俗体育文化,促使河谷文化与河谷经济“联姻”式发展,共创河谷民俗体育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通过比较中国南方黎族和北方哈萨克族大学生的体质特征,为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和卫生工作提供参考.对南方黎族和北方哈萨克族大学生的同类体质测试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黎族大学生身高(cm)、体重(kg)、肺活量(mL)三项身体形态机能指标显著低于哈萨克族大学生(P0.01);两项身体形态机能派生指标的比较,体重(kg)/身高(cm)×1000指数,黎族大学生显著低于哈萨克族大学生(P0.01),肺活量(mL)/体重(kg)指数,黎族大学生和哈萨克族大学生无显著性差异(P0.05);台阶实验(指数)、坐位体前屈(cm)、立定跳远(cm)三项身体素质指标的比较,黎族男大学生与哈萨克族男大学生立定跳远(cm)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黎族女大学生立定跳远成绩显著高于哈萨克族女大学生(P0.01),其他各项身体素质指标比较结果均为黎族大学生显著高于哈萨克族大学生(P0.01).南方黎族大学生与北方哈萨克族大学生各项体质指标的比较结果表明,黎族大学生具有身体形态相对廋小,身体机能耐力相对强,身体素质的柔韧屈伸度大、跳跃灵巧性好的体质特征,哈萨克族大学生具有身体形态较为高大,身体机能耐力相对弱,身体素质的柔韧屈伸度相对小、跳跃能力一般的体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