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崆峒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如果对"基础"的基本情况不清楚,势必会给旅游资源开发的客观布局、旅游发展规划、旅游产品开发规划及具体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带来一定的局限性,甚至盲目性,其结果必然影响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文章首先介绍了崆峒山风景名胜区自然地理和旅游资源概况,重点分析了崆峒山的开发历史和开发现状,最后提出了今后崆峒山旅游资源开发的几点建议和意见,希望能为崆峒山的旅游业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介绍了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业发展情况 ,着重分析了在粗放经营方式下该区域的旅游环境质量 ,提出了具体的整改对策与措施 ,并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及类似的旅游胜地之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对坎布拉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认为该地旅游资源层次较高、组合性好,为促进发展,有必要进行深度开发规划.对坎布拉风景名胜区的景点地域功能分区、资源开发组合模型和区内外旅游交通线路进行初步规划,并计算了坎布拉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4.
论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的政府规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风景名胜区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由于对其旅游资源的不适当开发,对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因而政府规制也就成为必须.本文试就对政府规制的必要性及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来提出一些解决办法,以促进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全面开发双龙风景区旅游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龙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重点名胜区,在分析了双龙风景名胜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合理开发双龙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礼义城是四川达州市省级风景名胜区——龙潭·汉阙风景名胜区待开发的重要景点.本文在对礼义城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SWOT分析后,提出了相应的旅游开发策略,以促进其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7.
四川华蓥市旅游资源类型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实际调查出发,按新的旅游资源分类系统对华蓥市旅游资源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并以此为基础对华蓥市旅游资源类型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结果不仅判明了华蓥市的优势旅游资源--"红"(小山坝革命游击纪念地)与"绿"(华蓥山风景名胜区);同时也对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分等,为华蓥市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钟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整合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山风景名胜区是一个开发较早、知名度较高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近20年来,旅游发展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仍存在着诸如管理体制不完善、交通组织被动、面临城市化威胁、旅游发展规划滞后、景区功能定位不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要实现该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其在管理体制、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旅游地形象等层面上进行多元整合、提升,重组名牌,以塑造钟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新形象.  相似文献   

9.
应用实地考察资料,分析了仙峪新景区旅游资源的分布状况,评价了资源的空间组合、类型结构、级别划分及开发环境,为该景区开发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为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系列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从实际调查出发,按新的旅游资源分类系统对华蓥市旅游资源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并以此为基础对华蓥市旅游资源类型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结果不仅判明了华蓥市的优势旅游资源——“红”(小山坝革命游击纪仿地)与“绿”(华蓥山风景名胜区);同时也对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分等,为华蓥市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统计数据分析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的客流特征及其旅游季节性的成因。结合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的实际情况和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解决云台山旅游季节性问题的对策,以期有益于云台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旅游的开发紧密相关。当前,风情旅游已成为国际旅游的热点,这源于人们回归自然、回归历史的思源心理。文中介绍了风情文化在风景名胜区开发中的意义,并结合贵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湃阳河风景区总体规划中的自然风景资源与风情资源优势,综合提出了湃阳河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的风情构思和规划体系,提出了风土村、田园村、旅游村、风情中心及民俗博物馆五类风情旅游开发项目;同时结合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保护,提出了控制景区人口密度、防止环境恶化的一些具体建议、措施与保护规划。  相似文献   

13.
广西温泉旅游资源现状分析及开发利用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泉作为一种珍贵的地热资源,不仅是医疗、农业、工业上的宝贵资源,也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自然条件,该文分析了广西温泉资源的分布、类型及其旅游开发利用现状,提出在温泉资源旅游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合理利用温泉资源,综合开发;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优势,提高温泉开发层次;加强温泉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4.
白洋淀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新县白洋淀风景名胜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至今仍未跳出以观赏旅游为主的传统旅游模式.依照我国2003年5月1日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 /18972-2003)国家标准,对安新县白洋淀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分类,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加快旅游资源层次开发,实现白洋淀风景名胜区由传统水域风光向现代生态旅游转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估旅游资源开发获得的经济效益,以济南市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区旅行费用法研究旅游资源开发获得的游憩价值。研究表明:2009年千佛山风景名胜区的游客主要是来自山东省的15个地、市,交通、住宿、饮食、门票以及购买各项旅游消费品费用支出约8 341.9万元。以2007年山东省人口统计数为基础建立的旅游率和旅行费用的回归模型评估得到2007年千佛山风景名胜区的游憩价值为1.44亿元,远大于其现实经济价值。该研究结果不但丰富了中国资源环境价值评估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而且也对政府部门的决策以及千佛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管理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黄英 《科技信息》2007,(21):284-285
产业化是风景名胜区现阶段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江门市凤飞云分时度假村策划分别从旅游策划、市场开发和市场营销的角度出发,分析市场与资源之间相互协调制约的关系,探索市场和资源对风景名胜区建设的导向问题.  相似文献   

17.
贵州喀斯特地区景观的构景因子虽然类型多样、形态各异,但从其地域组合特征看,景观雷同性强,相互之间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负近邻效应"关系,再加上各地旅游产品低水平重复,不仅使资源浪费、资源与环境破坏的现象并存,而且旅游业及旅游项目所产生的聚集效应和联动效应也不明显,迫切要求发挥旅游资源的整合优势,以实现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互动发展。本文以花溪高坡与龙里猴子沟风景名胜区为例,通过对两者间区域旅游发展中的趋同性与差异性分析,提出了区域旅游产业联动开发的优势与目标,探讨了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与产业联动发展的思路、布局与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估旅游资源开发获得的经济效益,以济南市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区旅行费用法研究旅游资源开发获得的游憩价值。研究表明:2009年千佛山风景名胜区的游客主要是来自山东省的15个地、市,交通、住宿、饮食、门票以及购买各项旅游消费品费用支出约8341.9万元。以2007年山东省人口统计数为基础建立的旅游率和旅行费用的回归模型评估得到2007年千佛山风景名胜区的游憩价值为1.44亿元,远大于其现实经济价值。该研究结果不但丰富了中国资源环境价值评估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而且也对政府部门的决策以及千佛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管理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弱势旅游地的旅游开发与空间优化--以渭南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对渭南市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为科学制定渭南旅游规划打好基础。方法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弱势旅游地理论为根据,通过要素空间优化组合的方法,探讨当地旅游业摆脱困境的出路。结果 发现渭南市旅游资源和经济效益的空间分布严重偏离,其本质是资源品位低,可进入性差。结论 据此提出了加快四大景区之间的通达性,促进合阳“洽川湿地”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规模开发,提升区域整体旅游形象等具体措施,重构其旅游空间。  相似文献   

20.
根据对潍坊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分析,结合潍坊国际风筝会这一特有的文化盛会,以山东省的旅游业发展概况和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为基础,借鉴旅游风景名胜区、知名节庆盛会和国际体育盛会的成功经验,充分运用迅速快捷的互联网技术,形成新颖全面的宣传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