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声乐是用人声表现音乐 ,声音的质量和表现力是由人的大脑听觉思维塑造的 .因此 ,学习歌唱要注意音乐语言的积累和听觉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主观感受与客观听觉效果上的差异往往是困扰声乐初学者走出声乐迷宫的主要障碍之一。根据人体的生理结构与发声原理、主观感受与客观听觉等方面的特征,歌者对歌声的主观感受应建立在发声机能协调活动的基础之上并正确理解“析”与“通”的关系,科学运用“换声点”,“关闭”等技巧,力求使主观感受与客观听觉效果不断实现统一。  相似文献   

3.
王荣 《科技信息》2006,(6):75-37
声乐是一门内容丰富、技艺性极强的艺术,很多初学者在课堂上什么都明白,在课下却找不到方向的现象普遍存在,因而影响了学习的效果.本文就声乐初学者在学习中所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如科学的发声、声音概念的培养、歌唱练习中的问题及听觉审美等方面进行了粗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种听觉显著图提取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人耳听觉特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下而上听觉显著图提取模型.该模型根据人耳听觉系统对声音分频道处理以及声音信号时间方向的差异更能有效表征听觉显著性这两个特点进行显著图提取.首先对输入声音信号进行短时傅立叶变换(SFFT)得到声音信号的听觉图谱,然后重新划分频带并在各频带上采用一维高斯滤波器组进行不同尺度的时域滤波,再利用中心-周边差算子计算各频带的听觉显著度并进行跨尺度整和,最后将各频带的听觉显著度线性合并之后得到最终的听觉显著图.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模型提取的听觉显著图更准确.  相似文献   

5.
头相关传输函数与虚拟听觉重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菠荪 《中国科学(G辑)》2009,39(9):1268-1285
头相关传输函数(HRTF)是自由场情况下点声源到双耳的声学传输函数,包含有声源定位的主要物理信息,在双耳听觉物理的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虚拟听觉重放是HRTF的一个重要应用,它采用HRTF信号处理的方法模拟声源到双耳声学传输过程,从而在声重放中产生相应的空间听觉事件.目前HRTF与虚拟听觉重放已成为物理学(声学)、信号处理、听觉生理等研究领域的热门与前沿课题,受到国内外多学科研究工作者的共同关注,并在众多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该文综述HRTF与虚拟听觉重放的基本原理与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概述了虚拟听觉重放的一些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内心听觉"在音乐界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作为一种音乐能力,通过对这一心理活动的分析,我们不仅能用它来指导我们的音乐实践活动,还能通过进行各种音乐实践来提高这种能力。本文将在阐明音乐内心听觉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音乐内心听觉与音乐本体分析如何更好地结合,重点论述通过训练音乐感知能力、记忆力和想象力来培养音乐内心听觉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7.
钢琴演奏中的美首先表现为音色美,不同的音色对钢琴的表现力有不同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触键方法决定音符色彩和发展听觉奏出多层次的声音两方面的论述,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和听觉能力,从而领会到钢琴演奏中音色美的真谛.  相似文献   

8.
关洁 《科技信息》2011,(16):279-280
对于钢琴演奏学习来说,演奏技巧是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而如何更好的表达音乐情感,塑造音乐形象并深刻的表现音乐的深刻内涵,使内心情感与音乐形象得到完美结合,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提高和丰富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和音乐表现力。那么我们在学习中就要注重培养发展自己的内心听觉能力。本文就钢琴演奏学习中内心听觉的培养训练以及如何建立更加立体清晰的音乐听觉形象进行简单的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9.
阿文兴 《科技信息》2011,(17):I0189-I0190
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学习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它与音乐实践密不可分;在声乐教学中,学生的视谱即唱词与听觉判断能力的提高,始终离不开视唱练耳的支撑与补充;本文从声乐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视唱与听觉分析能力,并更好地服务于声乐演唱技巧方面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0.
声乐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声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对演唱技能进行反复的示范引导,学生则必须进行反复的练习,反复刺激听觉神经,产生听觉记忆,树立正确的发声概念之后,学生才能逐步熟悉并在实践中熟练运用,从而提高声乐演唱的技能。  相似文献   

11.
准确识别机械制造设备工况,对判断设备的当前健康状态、设备平稳性,以及科学评价设备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运用遗传算法优化后的ZCPA(zero crossings with peak amplitudes)听觉模型对设备的振动信号进行特征提取,通过与各种工况标准听觉谱计算相关性,以识别设备当前工况.优化后的ZCPA听觉模型计算简洁,能够模仿人耳听觉系统对输入信号进行提取,弥补传统听觉模型适应性差、识别率低的缺陷,同时使不同工况特征差异性增大,提高设备工况识别率.以某种普通车床为例,车床振动信号经过优化后的ZCPA模型处理后,工况识别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2.
张毅 《科技咨询导报》2010,(12):150-150
音乐是依靠听觉而感受的艺术,学生的音乐听辩及反应能力直接影响着对音乐艺术的感悟和表现。本文通过听觉训练的方法、内容及训练步骤等几个方面的阐述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听辨及反应能力,培养良好的音乐内心听觉,不断增强对音乐的二度创作意识和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从基于麦克风阵列和基于人耳听觉机理两个方面综述了当前机器人听觉定位跟踪声源目标的研究动态和发展方向.首先回顾了机器人听觉定位声源的研究历史;其次讨论了两种系统的优缺点;最后指出了未来机器人听觉定位跟踪声源的发展趋势.基于麦克风阵列的声源定位系统,盲波束形成技术是未来进一步研究内容.而基于人耳听觉机理的声源定位系统,运用计算听觉场景分析建立声源定位模型将是未来热点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4.
空间听觉与虚拟听觉空间的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些科学工作者对人类以及动物听觉的自由声场至耳膜的传递函数进行了测量。他们发现在宽带信号激励的情况下,不同频率分量之间的幅度差异是与声源的方向有关的。这一发现已被用于展现“真实”的三维听觉,称作虚拟听觉空间仿真。  相似文献   

15.
简述声波在人的听觉系统的传输过程,研究声波在听觉系统的共振、阻抗匹配等问题,重点讨论声波频率对人的听觉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听觉计算模型在自动语音识别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听觉系统是语音信号处理过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听觉计算模型对自动语音识别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简要评述了听觉计算模型近30年的研究进展,特别是近些年的研究成果,并指出听觉计算模型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一种基于听觉感知特性的自适应音频信息隐藏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人类听觉模型[1][4]和听觉感知特性[11]出发,深入分析了音频信息隐藏技术的性能要求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听觉感知特性的自适应音频信息隐藏方案,并给出了具体的数据嵌入和提取算法.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最后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音准可以说是小提琴演奏中的灵魂.良好的音准是通过听觉、视觉、触觉来检查校正的.音奏不准首先是对因定音高的听辨能力较差, 依靠内心听觉是解决音准问题的先决条件;内心听觉培养必须放在首位, 然后是视觉音准的培养.左臂状态, 手型也是音准技术的必要准备.只有将这些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 才可能从根本上培养小提琴学习者的音准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含噪语音信号的特点,引入能够兼顾人耳听觉特性的听觉感知小波变换,构造了新的小波阈值函数,并对小波变换分解后的阈值进行基于微粒群算法的分层优化.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在不同信噪比条件下均具有较好的去噪性能,语音的可懂度和听觉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视觉文化遮蔽了传统的审美观念,技术重构了文化传播的形式,而听觉审美空间被大众忽视,以当下最具有典型性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为例来解读听觉审美空间的二重性。听觉审美空间的"遮蔽"是指在视觉文化凝视下被遮蔽听觉诗意化的魅力,而听觉审美空间的"敞开"在当下的表现为不确定性与多义性,从灵韵消亡层面来解读听觉艺术治疗性。听觉审美空间可阐释性是无穷的,听觉文化的魅力值得探索和挖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