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依托专家大院 发展滁菊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滁菊是滁州市特色农产品,其药用、保健价值居全国四大名菊之首。滁菊是安徽省四大著名道地药材,也是滁州市唯一享有国家标准的中国名牌农产品。为了促进滁菊的发展,滁州市科技局于2005年12月批准南谯区滁菊研究所建立“滁菊科技示范专家大院”;2006年滁菊研究所成功申报省级专家大院,获得10万元经费扶持;2008年获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资金146万元.省配套35万元:并获省科技厅地方重大科技项目资金30万元扶持。滁菊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金玉牌”滁菊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等称号,人选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金玉牌”是安徽省著名商标。  相似文献   

2.
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 提升滁菊产业化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滁菊是滁州市特色农产品,系安徽省四大著名道地药材,其药用、保健价值居全国四大名菊之首。为了推进滁菊产业化发展,滁州市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经过不懈的努力,已将"金玉牌"滁菊打造成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绿色食品、中国名牌农产品,也是滁州市唯一享有国家标准的名牌农产品。  相似文献   

3.
滁菊是安徽省四大著名道地药材之一,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也是滁州市唯一享有国家标准的农产品。滁菊俗称甘菊、白菊,其药用、保健价值居全国四大名菊之首,具有清热、解毒、明目、活血、延年益寿等功效。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经过各级科技、农委、财政、工商、质检等部门鼎力扶持,在滁州市南谯区滁菊研究所、菊泰滁菊草本科技有限公司、施集茶场等一批滁菊生产、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通过科技项目扶持,依靠科研院所技术支撑,滁菊产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在种植技术、加工工艺、市场开发等方面研究滞后。滁菊种植上规模、产品创品牌和产业化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笔者认为,在“十二五”期间,滁菊原产地域的南谯区和全椒县、定远县等主产区,应重点在滁菊“种苗繁育、栽培技术、加工工艺”三大技术上进行创新,依靠科技支撑,促进滁菊产业化发展。一、提纯复壮,改进滁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滁菊是滁州市传统地方特色农产品,为安徽四大著名道地药材之一,其药用、保健价值位居全国四大名菊之首。《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拾遗》、《现代实用中药》等古今多部医学典籍都有对滁菊的记载。清朝光绪年间滁菊被列为贡品,故有"滁州贡菊"之称。为了加快滁菊产业发展的步伐,滁州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滁菊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滁菊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南谯区  相似文献   

5.
<正>董艺凝,博士研究生,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副教授,2012年毕业于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专业,2014年被选聘为滁州市科技特派员。工作以来,董艺凝发挥自己在农产品深加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方面的专业特长,积极投身滁州市创新创业科技服务活动,为地方食品开发及农业科技发展贡献个人力量。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助推企业稳步发展2013年起,董艺凝在滁州市健颐源蜂业有限公司挂职,先后协助公司完成"滁菊蜂花粉"企业标准制定,安徽  相似文献   

6.
正2012年受欧美债务危机及我国大环境政策调整的影响,家电行业整体增长趋势下滑,作为滁州市支柱产业的家电产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为此,笔者通过对滁州市家电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提出了加快滁州市家电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滁州市家电产业是安徽省乃至全国家电产业的重要一极,正逐步形成产业链协调发展、高度密集型的家电产业集群。滁州市家电产业集群先后获得了科技部火炬中心授予的"国家家电设计与制造特色产业基地"荣誉称号,以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与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授予的一、滁州市家电产业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7.
安徽大豆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秋季雨量较充沛,昼夜温差比北方小。适宜生产优质高蛋白大豆。《国家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2008~2015)》将安徽沿淮淮北地区列为我国高蛋白大豆优势区域。作为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又兼做油料的大豆,在安徽常年种植1000多万亩,近几年发展到1400多万亩,面积处于全国的第2位。发展大豆产业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菏泽市委、市政府为做强做大鲁西黄牛、小尾寒羊、牡丹、芦笋四大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紧紧抓住国家推行的“专利、人才、标准”战略中的标准战略和试点城市的大好机遇,提高广大农民和农业加工企业标准化生产意识,全面提升农业技术标准化水平,为创建“全国优质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一年多来,我们按照国家对试点工作的要求,始终坚持做到六个  相似文献   

9.
李孝东 《安徽科技》2013,(11):17-18
根据滁州市南谯区委区政府关于支持西部山区镇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区科技局明确了“以科技要质量,以科技增效益,用科技求发展”的工作思路,围绕滁菊、茶叶、蔬菜、食用菌、畜牧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着力加强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依托优势资源抓科技创新,拉长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0.
自主创新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滁州市作为安徽省的东大门.又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发源地.目前正处于摆脱资源束缚、转变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滁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大力推进“三大战略”,努力实现“双超”,改革创新,拉高标杆,促进滁州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要实现奋斗目标,就要走自主创新的路子。  相似文献   

11.
《安徽科技》2005,(4):51
菊花中以杭菊、亳菊、滁菊、怀菊最为有名,四大名菊各有所长,应该仔细挑选。  相似文献   

12.
今年初,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安徽省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对于滁州市今后发展将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全椒县位于安徽省最东部,与长三角山水相连。是安徽以及中西部地区实施“东向战略”,融入长三角的前沿,也是长三角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第一阶梯。全椒县农业资源丰富,是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绿化先进县、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县、油料生产百强县和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十大绿色农业示范县、试点县之一,还是南京无公害农产品配送基地。  相似文献   

14.
<正>滁州市2022年获省政府创新驱动发展督查激励,在2023年全省二季度“赛马”评议中拔得头筹,经济运行连续6个季度位居全省第一。滁州市科技创新异军突起的背后,有哪些经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近日,安徽省科学技术厅赴滁州市有关园区、新型研发机构、企业、科创平台等进行了调研座谈,梳理总结滁州市推动科技创新工作的好经验和好做法。  相似文献   

15.
皖油九号系安徽省滁州市农科所用 自育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R5A与恢复 系R2C配制而成的早熟甘蓝型三系杂 交种。1994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 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属安徽省“八五”科 技攻关新成果,被安徽省定为“九五”期 间重点推广优质高产杂交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16.
鲍丽仙 《安徽科技》2009,(10):30-31
歙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北倚黄山,南临千岛湖,域居三省交界,为沪宁杭长三角辐射圈内。歙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灵水秀,风物宜人,县域面积2122平方公里,人口近50万。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卫生先进县”、“全国首批文明县城”等称号。2008年,歙县成为国家首批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县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3月17日下午,国家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安徽省副省长倪发科在蚌埠共同为“蚌埠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揭牌。蚌埠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全国84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是安徽继合肥、芜湖之后第三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秋季雨量较充沛,昼夜温差比北方小,适宜生产优质高蛋白大豆.<国家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2008~2015)>将安徽沿淮淮北地区列为我罔高蛋白大豆优势区域.作为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义兼做油料的大豆,在安徽常年种植1000多万亩,近儿年发展到1400多万亩,面积处于全国的第2位.发展大豆产业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詹昌炳领导创办的民营科技企业——安徽德昌苗木有限公司是近年来安徽省林业战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以繁育油茶优良苗木名闻遐迩,产品销售遍及全国,先后荣获“安徽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国无检疫对象苗圃”称号。詹昌炳白手起家,几十年来,凭着超人的智慧和胆识,坚定信念,执着追求,以满腔热忱和辛勤的汗水,一次次放飞希望。成功实现了从农民到科技企业家的华丽转身。先后获得“安徽省劳动模范”、“安徽省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等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20.
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是安徽省唯一一家内燃机上市公司,我国小缸径柴油机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创新型(试点)企业,第一批"滁州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优秀单位。2009年,全柴被批准为滁州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试点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