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这一个科学命题,突出的是中国教育的特色,强调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教育发展之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走中国特色教育发展之路,这可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即中国独特的历史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历史根据,中国独特的文化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文化根据,中国独特的国情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现实根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编辑。中国编辑离不开中国精神;以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核心的中国精神。曾经孕育了许多杰出的中国编辑。使中国编辑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以个人主义和资本主义为核心的西方文化精神正在削弱中国精神的影响力。也使中国编辑学界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编辑腐败现象更为严重。为此。正直的中国编辑不得不呼唤中国精神,《中国编辑》的产生正是中国编辑学术呼唤中国精神的结果。在《中国编辑》的影响下。我们将会有更多以中国精神武装自己的真正优秀的中国编辑。他们将联络学者,支持学者,进而弘扬中国学术,并为国家振兴和人类幸福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陈小宁 《科技信息》2009,(23):I0118-I0118
音乐作品能适时强有力的反映时代特征和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民族风格给了音乐创作的广阔舞台和顽强的生命。中国的传统音乐,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浓缩着中国文化的精髓,凝聚着各族人民的智慧,中国传统音乐不仅是中国民族音乐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国音乐的本质。要发扬光大中国的民族音乐,唱响时代精神,就必须扎根于民族的土壤,反映民族文化,反映时代特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人们对中国悲剧的认识分两个阶段。开始,人们看到中国古典悲剧的结局和西方悲剧的结尾不一样,就认为中国古代没有悲剧的存在。其后,人们在深入的把握中国古典悲剧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中国古典悲剧除了结尾以外,其他部分和西方悲剧没有两样。20世纪后期以来,中国学子对中国悲剧大团圆结局的把握存在截然相反的两种认识,一种认为它在中国悲剧中起消极作用,一种认为它在中国悲剧中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化的祖国     
《世界博览》2010,(2):74-74
中国历史上,其实有两个中国。一个是二十五史里的中国,叫做王朝中国。一个是贯穿了所有王朝的中国,叫做文化中国。《文化的江山——重读中国史》开篇说:“所有王朝都在兴亡交替中,短则数十年,长则数百年,难逃一亡,惟有文化中国越千年,历百世,还在发展,凝然而成文化的江山。”作者认为重读中国历史,要把历史放到江山中读,不要放在王朝里读,要用诗性的眼光读,不要用“资治”的眼光读,以诗性之眼,能读取文化的江山,用“资治”的眼光,只能围绕王朝打转,把历史读成阴谋诡计和打来打去。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阐释后,就激起了亿万中国人的共鸣。科学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有助于更好地对内对外宣传中国梦并获得认同。中国梦是一个历史的、现实的、相对的而又具体的概念,实现中国梦需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需要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中国梦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  相似文献   

7.
利用NOW语料库检索了与“中国制造”相关的语料,分析了海外媒体及用户对“中国制造”评价的褒贬倾向、来源区域分布及历时变化,结果表明,与“中国制造”相关评价频次较多的国家均是与中国存在较为密切经贸关系的国家,而中美贸易战是近年来海外对“中国制造”的关注度显著提高的原因之一。对有关“中国制造”的评价分析显示,近5年,虽然“中国制造”的海外形象有显著提升,但英语国家用户对“中国制造”的评价整体仍偏负面,“中国制造”在海外仍未彻底摆脱“价廉质次”的低端印象。因此,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打造民族品牌,提升“中国制造”的形象,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高振波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正如,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一样。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人民屹立于世界之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必将使中国繁荣富...  相似文献   

9.
中国英语的存在具有客观性,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英语的含义,并将之区分于中式英语。此外,本文列举实例阐述中国英语在中国的变化与应用,以此推进中国英语在中国受到更为广泛的认识,使之能更好的为中国的繁荣富强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中国抗战作用被世人忽视原因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国外忽视这一贡献,究其原因,大致有三:(1)“先欧先亚”战略,降低了中国战场的地位,限制了中国战场作用的发挥;(2)长期的战争消耗,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国抗战力相对衰竭;(3)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削弱了中国的抗日力量,损害了中国的抗战形象。  相似文献   

11.
《世界知识》2008,(6):66-66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的决战。此时,苏联政府对中国的政策也面临着抉择。早在1945年5月,抗日战争结束之前,斯大林就表明了他对战后中国的看法。他认为蒋介石是中国领导人中最好的,统一中国的将是蒋介石。他认为中共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没有能力统一中国。  相似文献   

12.
世界看两会     
《科技智囊》2009,(4):43-47
两会是中国的窗口,关注中国不能不关注两会。 经过60年的发展,特别是30年的改革开放,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三,进出口总额世界第二,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日益提高。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势直接影响着世界经济态势和政治格局。因此,国际社会密切关注中国,而一年一度的“两会”是中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自然成为国际看国内的一个重要窗口、世界看中国的一个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3.
郭立业  孟红霞 《科技信息》2010,(7):224-224,246
中国动画片发展经历了70多年的时间,其间,中国动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产生了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优秀作品。新世纪中国动画俨然又要迎来它的又一繁荣时期,中国动画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中国动画不仅要拥有国内市场,更要走向世界。如何运用中国民族文化风格来创作有民族特点的中国动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将围绕创作有中国民族化特点的动画这个问题深入研究,为创作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促使外国企业纷纷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中国也因此成了“世界加工厂”。但这显然不是我们的初衷,因为“中国制造”的特点是加工在中国,而技术创新在国外。缺乏技术,就等于丧失了竞争力。如何实现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从而提升我们的国际竞争力,成为时下议论的一个热点。在京召开的“2005技术中国论坛”上,众多专家认为,“中国创造”不仅仅要技术创新,还要立足于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有更多的国外“电子商务”公司瞄准了中国的市场,像恶狼一样,准备向中国扑来。可是,现实让他们清楚,要进入中国市场,真正地打入中国直销市场内部,在中国在直销市场上占锯一片江山,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16.
中国自然灾害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17  
根据所搜集到的中国自然灾害数据和图件,应用数据库技术,建立了中国自然灾害数据库,该数据库由5个子数据库组成,即:中国自然致灾因子数据库、中国省级报刊所载自然灾害(1949~1990)数据库、中国农村自然灾害灾情数据库、中国历史自然灾害数据库和中国行政区划(县级单元)空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自然灾害时空分异时行了研究,提出了中国自然灾害在宏观上的东西分异高于南北分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中国人民在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取得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然而,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却与列宁新经济政策有不少相似相通之处。本文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研究,指出其一脉相承的共性和中国特色枉会主义的优越性,以加深对中国改革开放的马克思主义属性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促进人们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新成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18.
一方面.实力增长势必推进中国权势的外溢,无论这种扩散的影响力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中国都必须以冷静、理性、客观的态度去认识。另一方面.增长的实力不一定都能有效转化为维护中国利益的正能量。如何有效运用实力,并进一步让与中国缩小实力差距的美国、与中国拉开差距的周边国家相信中国,已远远超过外交转型的范畴。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今日中国塑造周边环境的实力已经大幅提高,在外交事务中的主动性日益凸显.因此,中国应该以更加自信的心态解读与处理外交事务,化解风险,改变被动。  相似文献   

19.
严鸣 《今日科技》2001,(12):23-24
朱基总理在谈到全球化与中国企业的关系时明确指出:中国将“在更为广泛的领域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中国企业到境外投资和经营,增进与各国人民的经贸往来。”无疑,这是将改革开放全面推向深入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成功加入WTO,这是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决定性步骤。它意味着,中国的企业,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不管有利还是不利,都将很快加入全球化的时代进程。抓住全球化机遇,迎接全球化挑战,将成为中国企业在新世纪求得生存发展的主旋律。那么,我们应如何奏响这个主旋律呢?首先,中国的企业家们应该及时、清醒地…  相似文献   

20.
金科 《今日科技》2011,(1):30-37
编者按: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历经十年光荣与梦想,共评选出100多位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这些年度人物在中国经济的舞台上也已经成为了动力之源和活力之源。在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登陆亚太地区七大城市——上海、杭州、南京、天津、深圳、香港、新加坡,举办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系列论坛。杭州站汇集了往届年度人物、著名经济学家、当地官员和商界领袖,在浙江这片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土地上,以领军者的智慧解析中国经济,一同触碰中国经济的脉搏,一同对话科技新浙商,感受中国经济的活力。本期杂志摘选对话实录,生动展现论坛精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