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以景观特质的保留与再设计为切入点,并以光谷中心景观设计为例,从城市景观建设的现状分析、城市景观与人的关系、景观特质的再设计方法探讨、生态系统的修复、地域特色的延续等方面对城市中景观特质的保留与再设计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通过对恢复生态学理论、人地系统、可持续利用原则等理论分析以及国内外成功案例的经验总结,提出光谷中心景观特质的保留与更新的设计原则和手法,总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城市景观风貌设计中,二维CAD效果图难以反映三维景观的真实感,且简单的三维可视化不能满足设计人员对景观的空间分析需求,设计并开发了一个城市三维景观漫游系统。系统设计中,首先利用Google Sketchup对常用的景观模型建模并搭建三维模型库,然后开发一系统,自动调用模型库中的模型生成三维场景,并进行景观设计。系统具有通用性和适用性,可为城市规划相关部门在城市景观研究、设计、管理等方面提供具有真实感和空间参考的决策支持信息。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城市受众群体对景观设计区域满意度低的问题,引入地域文化,开展对其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通过研究,明确城市景观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人工艺术改造手法的城市景观文化元素重组、融入空间突破理念的城市地域文化景观布局设计、基于标志性景观与景观节点的景观文化融合设计等景观设计思路.通过对...  相似文献   

4.
林晟  陆柏松 《科技资讯》2010,(29):136-136
本文在介绍城市景观概述的基础上,从生态学角度阐述城市景观设计应遵循的生态学原则,并从城市自然景观和城市人工景观两方面提出如何进行城市景观的生态设计,希冀对城市景观设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城市景观资源现状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梅  曾庆华 《科技资讯》2006,(6):147-148
城市景观是城市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有的、地域的、景观的氛围和环境,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城市景观资源评价是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城市景观规划的依据。本文在阐述景观、城市景观,城市景观资源概念的基础上,通过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不同的城市景观资源评价的数量化模型取得量化数据,进而通过对所得数值的分析研究说明评价结果的意义。在城市建设项目前期和过程中纳入景观资源评价,对于减少景观资源影响,保护景观资源和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严梅  曾庆华 《科技资讯》2006,4(2):91-92
城市景观是城市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有的、地域的、景观的氛围和环境,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城市景观资源评价是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城市景观规划的依据。本文在阐述景观、城市景观、城市景观资源概念的基础上,通过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不同的城市景观资源评价的数量化模型取得量化数据,进而通过对所得数值的分析研究说明评价结果的意义。在城市建设项目前期和过程中纳入景观资源评价,对于减少景观资源影响,保护景观资源和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结合对呼和浩特个别居住小区的景观环境的考察情况,浅谈居住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及如何健全城市环境的文化生态系统,保护和发展城市精神文化内涵,创造"人性化"的景观环境,是城市环境设计或更新整治的基点和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8.
城市生态景观是一个城市的命脉,是城市文化的载体。本文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入手,分析了目前济南城市建设,特别是生态景观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城市文化特色、景观生态系统以及城市景观形态等几方面因素,对济南城市景观保护的一些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城市景观因城市空间扩展和建设活动的空间非均衡性而存在景观生态空间分异,而建筑与城市景观生态关联密切,且明显影响城市景观生态的空间分异.因此,基于城市景观生态空间分异进行建筑的生态优化,其中设计优化是重要途径之一.文章论述了城市景观生态在区域、建成区和场地3种尺度上的空间分异表现,阐明了建筑与城市景观生态的关联特征,以及基于城市景观生态空间分异进行建筑生态优化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建筑生态的设计优化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张海燕  刘婷婷 《科技信息》2011,(27):314-314,351
在当今的城市建设中,城市景观的优劣成为一个城市容貌特征的反应。城市景观的主要控制内容是城市设计。城市道路景观作为城市设计中的重要的一环,成为建筑景观、自然景观及各种人工景观与城市道路之间的软链接。它依附于城市结构骨架之上,它所表现出来的魅力,正是园林艺术本身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11.
城市入口区域道路景观设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入口区域道路作为城市入口空间的主体部分,不仅可改善城市的整体形象、提高环境质量,而且作为文化和历史的载体,还可增加城市的特色和吸引力,为城市带来繁荣与活力.本文在认识城市入口道路景观的功能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城市入口道路景观的现状分析,阐明城市入口区域道路景观对城市的意义,并从功能、意象、审美等角度对城市入口区域道路景观的主要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及研究性设计,以期对城市入口区域道路景观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住区景观是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停留时间最长、接触最密切的空间场所。本文对目前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地域文化是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源泉,创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景观环境,是城市住区景观设计的必然趋势;并通过秭归桔园广场设计实例,探讨了建构住区景观地域特色的方法与对策,以期对当前城市人居环境的营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位于老城区城市景观空间的设计,对城市景观的节制设计进行研究与探索,旨在倡导建筑师探索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恰当语境,引导人们体验场地美学的更高层次和美学境界的深远意韵。  相似文献   

14.
城市景观是城市各生态系统的聚合体,城市景观规划则凝聚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交互作用,人们对城市景观的改造和设计要遵循城市生态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要求。生态美学为城市景观规划给予宏观的指导和直观的尺度依据,为其科学的发展指明方向。随着城市景观人性化、信息化、多元化的发展,它的外在形式和内涵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5.
城市夜景景观规划的目的和作用优化城市城市功能和环境,为城市居民的夜生活提供场所。正确把握城市夜间景观环境的意义,直接关系到城市夜空间环境的质量,而城市夜间景观也是城市形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剖析我国城市夜景景观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从城市规划、发挥地域特色、和光环境等角度结合城市设计理论,提出了城市夜间景观规划设计体系的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16.
基于城市景观视觉的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城市公园的植物景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公园的植物景观规划应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从重庆市山地公园入手,以城市意象的构成要素和山地城市突出的地势特色为出发点,结合视觉景观的相关理论和现场调研数据,从城市景观要素和城市景观立面两个层次解析基于城市景观视觉的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要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基于城市景观视觉的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优化策略和从中观尺度完善山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规划理论.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城市郊野景观的现状及概念,分析了城市郊野景观的作用及城市郊野景观的设计内容,提出了城市郊野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及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浅谈当代城市景观设施设计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承东 《科技信息》2007,(22):155-155,115
通过对现代城市景观设施设计现状的分析以及东西方传统文化因素的比较,进一步探索文化因素对现代城市景观设施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城市街道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的主要因素,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烘托城市建筑艺术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打造城市特色景观,应充分发挥城市街道景观在城市特色中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通过营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集地理性、地方性、文化性于一体的街道景观,进而凸显城市的特色景观。本研究从城市特色景观与街道景观结合的角度入手,不仅给城市景观设计注入了新的内容,同时也给街道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为城市特色景观提供一定设计思路的同时,也为进一步的系统研究起到示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城市滨水地带环境特征、景观特征和人在环境中的行为特征的分析,结合铜陵临湖广场滨水景观设计实践,从设计原则、总体构思、功能分区、景观构成以及节点设计等方面对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