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有关国家安全的最新指示。大学生群体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是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整体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当前网络新媒体持续发展的特定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又处于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实现优化提升的重要机遇期。针对网络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内容陈旧、方法单一等突出问题,在实践中探索网络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新模式,是高校育人模式改革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正>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伟大实践中应运而生、发展壮大,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被确立为国家安全工作指导思想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航民族复兴新征程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以专章阐述和部署国家安全,明确提出了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该如何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根本的理论遵循,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行稳致远,是国家安全和外事工作者们必须持续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实践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蒙 《科技资讯》2023,(7):253-25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的各方面与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目前,我国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影响程度往往超出人们的预料,推动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加强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的关键之举,同时也是有效减少或限制突发事件引起的危害和损失的重中之重。为推进中国式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该文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指导,以加强构建大安全大应急为主体思想,探讨了我国首都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2022年4月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该倡议切中国际安全时弊、顺应时代发展大势、指引全球治理未来,是有效破解国际安全困境、有力缓解全球安全赤字、主动塑造我国外部安全环境、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这一倡议的提出,是对“当今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的系统回答,既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体系的新发展和对外呈现,也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最新体现。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视角出发去理解“全球安全倡议”背后的思想理念,对于我国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新安全格局、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具有重要指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背景下,总体国家安全观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稳定根基。大学生在高校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中,已经包括与国家安全相关的内容。然而,多数学生并没有系统地接受有关总体国家安全观内容的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国家安全内容呈现不足,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较多问题。因此,该文将研究探索有效路径,实现总体国家安全观完美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7.
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当前国际安全环境复杂多变、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刻不容缓。该国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工作与国家总体安全观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需要把国家安全教育放到一个完整系统里来思考、谋划、构建。该文力图构建教育机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队伍"四位一体"新时代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模式,实现国家安全教育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国家安全直接体现着国家利益—我国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为维护国家利益分别提出了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安全观,以综合安全为特征的安全观和以普遍安全为核心的安全观。三代领导集体的国家安全观虽然各有侧重,但都是实事求是,从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国情出发提出的,都起到了应有的作用。而义它们在基本思想上是一致的,后是对前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安全观的发展变化同安全理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中国政府的安全观从旧的具有“冷战思维”的安全观转变到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内容的“新安全观”。美国政府的安全观也从单一的以军事联盟保卫本国的“绝对安全”转变到以军事联盟为主,以地区安全合作为辅的安全观。中美两国的国家安全观有着明显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对中美相互对外政策的制定有着直接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的国家安全思想于一体,同我国国家安全新形势有机结合,具有全局性、人民性、辩证性、实践性、时代性。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思想,在防范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推动国际社会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凸显出强大优势,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提供科学指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11.
新能源、新技术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使关键矿产资源需求激增,已成为全球主要国家资源安全治理的焦点.直面全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剧烈调整与新冠肺炎疫情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基于国际国内形势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的判断,中国提出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文章在梳理已有矿产资源安全评价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国家资源治理理论的基础上,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出发,以锂资源为例剖析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关键矿产资源安全表征,并从治理主体、治理目标、治理方式三个维度解构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关键矿产资源安全的治理逻辑.  相似文献   

12.
与传统安全相比,非传统安全问题更有社会性的一面,体现社会与国家的复杂关系,深刻地折射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安全性与其体制的合理性进步性之间的相关性。非传统安全是相对于传统安全威胁因素而言的,指除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资源安全、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疾病蔓延、跨国犯罪、走私贩毒、非法移民等。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人们把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安全观称为“传统安全观”,把军事威胁称为“传统安全…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建设》2013,(5):61-63
2012年,为做好党的十八大等重大活动无线电安全保障,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全面掌握台站设置情况.提高台站数据质量,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了“全国无线电台站核查专项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建立在对当前我国面临安全形势总体分析判断基础上的科学的安全理论。它充分体现了全局的、总体的、综合的、系统的安全观念,是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理论,是对我党安全理念的继承和发展,为我国构筑了比较完备的国家安全理论体系,必将指导中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  相似文献   

15.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指导原则统领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工作方针,按照“落实年”和“攻坚年”的要求,狠抓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杜绝特大事故,控制重大事故,努力减少一般事故,全面完成张家界市的各项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推动和实现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为建设和谐、平安张家界,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对新安全观的探讨不能局限于国际关系学领域,需要更多学科的关注。新安全观是反思并力图超越现代安全观的产物。现代安全观的前提条件是,在绝对信任科学和理性的基础上,对民族国家保护社会和人们生活安全的能力的绝对信任。但资本的全球化使现代安全观的存在条件陷入困境: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人们理性无法控制的风险后果,民族国家无力保障社会和人们的安全,个体对本体性安全充满焦虑。然而,以人的安全为核心的新安全观还处于争论和探索中,还无法完全超越以国家安全为核心的现代安全观,其根源在于,作为其观念基础和制度保障的新政治形态尚未确立。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结合我省实际,2009年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突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强基础”的总体要求,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积极推进“三项行动”,即:安全生产执法、安全生产治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  相似文献   

18.
当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芳银 《科技资讯》2006,(2):158-159
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进行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安全工作已经越来越被摆在重要的位置,这关系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所以,如何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正>为切实贯彻落实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的决策部署,我省唯一一家省级国有资本运营平台——湖南兴湘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湘集团”)立足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实际,在研究部署2023年安全生产工作的同时,以“三个强化”为抓手,提出“133”总体工作安排,以一企之安、一域之稳为全省安全稳定大局作出兴湘贡献。  相似文献   

20.
海外公民安全是中国海外利益安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具体体现。当前我国公民在海外面临的涉恐安全风险日益加剧,甚至威胁到公民个体的生命安全。因此,提出了一种结合风险管理理论和加权K-means聚类的风险评估方法。其中,利用“袭击发生概率”和“袭击成功率”两个指标来评估风险的“相对可能性”,用“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两个衡量后果的“相对严重性”,进而构建出海外公民涉恐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分析模型,通过数据聚类的方式将风险分级,从而对我国海外公民涉恐安全风险进行定量的评估,以期为保护我国海外公民安全提供较为有价值和相对客观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