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方与西方的跨文化对话是21世纪的核心课题之一。为了加强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探讨东西方跨文化对话的有效途径,培育全球化时代多元共兴的世界文化格局,“东方对西方的认知与建构”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8月20-22日在北京大学召开。会议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英国开放大学佛格森亚非研究中心GIPSC Project联合举办。来自中国、英国、美国、法国、爱尔兰、澳大利亚、印度、伊朗、摩洛哥等国家的代表在会议中各抒己见,展开了深层次的对话。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乐黛云教授和英国开放大学GIPSC Project负责人Suman Gupta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赵白生博士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2006年6月30日上午,由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和北京大学工学院联合主办的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研讨会在英杰交流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3.
<正>11月4日,"北京大学中国—海湾战略合作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研讨会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北京大学卡塔尔国中东研究讲席主办。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付志明教授、卡塔尔大学国际合作部长希萨·瓦赞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前中东问题特使、中国前驻沙特、埃及大使吴思科作主旨发言。  相似文献   

4.
(A) 5月的北京,艳阳高照。以“东方文学与东方文化——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的东方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6日至18日在北京大学召开。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和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主办,大会名誉主席和主席分别由著名东方学家季羡林先生和北京大学副校长何芳川教授担任,出席会议的有来自海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其中包括来自美国、印度、日本、韩国、泰国、伊朗、埃及、阿尔及利亚等国的代表20多位。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7月2日,"保持信念——人文领域的后弗莱景观"诺思罗普·弗莱国际研讨会在中国大连召开。本次国际研讨会由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及外国语学院加拿大研究中心、多伦多大学维多利亚学院诺思罗普·弗莱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部国别研究(加拿大)基地及中加文化教育交流中心协办。本次会议特邀多伦多大学维多利亚学院诺思罗普·弗莱研究中心主任罗伯特·戴维森教授、丹麦奥尔堡大学的布赖恩·拉塞尔·格雷厄姆  相似文献   

6.
<正>5月12日,由外交学院外交学系和外交学院东方外交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东亚区域意识与合作历史经验"学术研讨会在外交学院举行。来自外交部、商务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世界知识》杂志社和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单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外交学院外交学系主任唐晓教授、商务部研究院唐淳风研究  相似文献   

7.
《世界知识》2013,(24):29-29
2013年11月30日,由北京大学亚太研究院、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东北亚格局与和平机制”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8.
正尽快将国别与区域研究(或区域国别学)列为交叉学科门类之下的一级学科,是国别与区域研究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也决定着国别与区域研究能否在短期内构建覆盖全球各个地区和国家的完整知识体系。研究内容及其边界真正的国别与区域研究,除了研究特定国家或区域的语言、文学、文化、民族、宗教、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9月12~13日,题为"Writing across Borders:New Directions in EFL and ESL Writing Research"的二语写作国际研讨会在武汉理工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和澳门大学英语中心联合主办,由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会议由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朱汉雄教授担任主席。来自海外的特邀外语教育专家以  相似文献   

10.
第9届比较词汇研究国际研讨会(The 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Comparative Study of Vocabulary)于2005年10月13-16日在浙江大学召开。会议由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主办,日本词汇研究学会协办,负责人为日本语言文化研究所所长马安东教授,王春副教授。参会代表共计40人,其中海外代表11人,中国内地代表30余人。中国日话教学研究会会长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宿久高教授亲临会议,作指导性讲话并致词。中国日藉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大连外国语学院陈岩教授,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同济大学日藉系主任吴侃教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化系主任彭应陆教授,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揭侠教授等中国日语界的顶级著名学者分别主持了各个分组会并作指导性发言。  相似文献   

11.
追风人物     
正《世界政治的终极目标》新书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11月2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王缉思最新著作《世界政治的终极目标》的新书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举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唐士其教授主持本次新书研讨会。王缉思教授  相似文献   

12.
斯特林堡是瑞典的国宝。他的戏剧鬼斧神工,他的小说深人骨髓,他的自传石破天惊,他的一万多封书信戛戛独造。他对中国文化的特别研究,他对女性问题的敏感态度,他对科学实验的狂热献身,他对各国作家的深远影响,使他成为世界文学太空上的一颗“火星”。为了推动中国-瑞典两国的跨文化交流,促进创作界、学术界和翻译界的高层互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瑞典学院、瑞典驻华大使馆、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翻译协会于2005年10月19-20日在北京大学联合举办“斯特林堡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3.
由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韩国语系和亚太研究所共同举办的“东亚关系的过去、现在与将来——近代以后中日韩三国关系的演变和人本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0月15~18日在山东大学邵逸夫科技馆举行。包括韩国成均馆大学崔博光教授、日本东京大学菅原克也教授、国际日本文化中心刘建辉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金基石教授在内的中国、日本、韩国三国学术界要员、著名学者云集一堂,围绕会议主题进行教育、文化、政治领域相关课题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由浙江大学主办,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和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道教文化研究中心合办的“浙江大学东方论坛”第8次学术会议——“道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经过3天的研讨,于2008年10月12日在杭州落下帏幕。浙江大学校长助理罗卫东教授、法国国家科研中心高万桑研究员(Vincent Gossaert)、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王云路教授等人在开幕式上致词。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0月24日上午,由百色学院、平果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百色学院民族文化翻译研究中心成立暨“壮族嘹歌英译学术研讨会”在广西百色举行。会议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广西民语委、广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广西社科院、广西民族艺术研究院、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二十余家单位的领导、专家和学者等30多人参加。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11月9~10日,由四川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与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协办的"中国和美国的西南区域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来自美国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亚利桑那大学、南达科塔州立大学,中国的四川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重庆大学、湘潭大学、延安大学、湖北民族大学、昆明理工大学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史杂志》2012,(2):249-249
2011年12月20日,由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第1届“北京大学与中国现代科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第8会议室举行(图1)。会议展示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北京大学理科史研究领域取得的部分成果,高度肯定了北京大学在中国近现代科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开幕式由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吴国盛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智宏院士出席了研讨会开幕式并致开幕词。许院士说,“北大理科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近现代科学史,北大理科史不仅是北大校史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整个中国近现代科学史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王扬宗研究员,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教授,北大物理学院赵凯华教授也分别在开幕式上讲话,分享了自己对北大理科史研究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世界知识》2010,(3):35-35
2009年1月8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东欧研究中心(CCEES,PKU)”成立暨“中东欧研究在中国”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北大校长助理、国际合作部部长李岩松教授,国际合作部副部长郑如青博士、波兰共和国驻华大使霍姆斯基先生出席会议,中国社科院等一些科研机构和部分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与会。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0月,就在瑞典学院刚刚宣布把200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英国剧作家品特之后的几天中,我所供职的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和瑞典学院、瑞典驻华使馆联合举办了一个“斯特林堡国际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虽然是瑞典的“国师”斯特林堡,但这次会议最吸引中国媒体关注的,大概还是三位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的到来,尤其是在中国文化界颇为知名的唯一一位熟谙中文的评委马悦然先生。让一位81  相似文献   

20.
《世界知识》2013,(24):27-27
11月28日,中国政法大学“东方毅中国周边安全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首届周边安全论坛”举行。来自外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圆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世界知识杂志社、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对外经贸大学等部门和高校的专家学者与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