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据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编委会通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第五版)定于2008年1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刊入编“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这是本刊继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一版、第三版和第四版后第4次入选。  相似文献   

2.
康熙二十二年,王渔洋、徐乾学、汪懋麟、王又旦、陈廷敬五人进行了一次文酒之会.这次文酒之会是“诗坛圭臬”王渔洋编选《十种唐诗选》与《唐贤三昧集》两部唐诗选本的直接诱因.但王渔洋编选的《五七言古诗选》应成书于这次文酒之会前,而非学界通常认为的文酒之会后.认真分析那次文酒之会的内容对理解王渔洋选本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辉斌教授的《唐代诗人探赜》(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是其计划中的“唐代诗人研究四部曲”的最后一部,前“三部曲”分别为:《孟浩然研究》、《李白求是录》、《杜甫研究丛稿》。其间,他还出版了与“三部曲”关系密切的《唐代诗人婚姻研究》。这四部著作与《唐代诗人探赜》一道,共同构成了王辉斌先生唐代文学研究的整体框架。《唐代诗人探赜》一书的体系性很强。从内容上来看,本书与前“三部曲”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前“三部曲”主要是对盛唐三位大诗人孟浩然、李白、杜甫的研究考索,而《唐代诗人探赜》则在此基础上扩展到对整个唐…  相似文献   

4.
康熙二十二年,王渔洋、徐乾学、汪懋麟、王又旦、陈廷敬五人进行了一次文酒之会。这次文酒之会是"诗坛圭臬"王渔洋编选《十种唐诗选》与《唐贤三昧集》两部唐诗选本的直接诱因。但王渔洋编选的《五七言古诗选》应成书于这次文酒之会前,而非学界通常认为的文酒之会后。认真分析那次文酒之会的内容对理解王渔洋选本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述叶适是时文名家,对《宋诗选注》有关叶适的庇评提出异议,认为是无的放矢和言过其实。最后谈到叶适与“四灵”关系,是先加鼓励,后有改变。  相似文献   

6.
本书为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出版的《世界科学物理学讲义》丛书第72卷,论述了对粒子、力和宇宙的认识起着重要作用的中微子物理。本书的第一版出版于1990年,第二版出版于1997年,这是2004年出版的第三版。  相似文献   

7.
《新华字典》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的、迄今最有影响、最权威的一部小型汉语字典,其注释的科学、准确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所公认。2011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新华字典》第11版。本文介绍了《新华字典》第11版的修订、编辑出版以及版本等情况。  相似文献   

8.
当代著名诗人梁上泉先生即将出版的第27本诗集《不老草》,几乎兼有诗人以前全部诗集的所有新诗体式,首次入选诗集的有246首微型诗,语言形式的技巧玩味,诗歌思想的深度开掘与诗美表现的创新品位等等,是《不老草》关注的艺术目标,但日常生活的诗意发现与保存形式,才是诗人当下兴趣的真正所在。  相似文献   

9.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十几年中,古典文学研究者解放了思想,对400年来一直列入“禁毁”书目榜首的《金瓶梅》进行重新评价,气氛热烈,研究不断深入。先后召开了六次国内学术研讨会、两次国际性学术研讨冷。出版了一批专著、数百篇学术论文。研究是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其在文学、美学、语言、民俗、宗教、政治、经济、历史、性文化等方面的价值与意义。其中基础性的研究成果更为突出,整理出版主要版本、编辑搜集研究资料、注释词语、编纂词典。这些基础性研究成果,提供资料版本,有力地推动了“金学”研究的开展。得到国家新闻出版主管部门批准,齐鲁书社于1987年1月出版《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校点本(1988年修订重印);齐导书社于1989年6月出版7《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简称崇祯本)会校足本;吉林大学出版社于1994年10月出版了《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校注本。早在1985年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金瓶梅词话》校点本。1995年8月,岳麓书社出版了《金瓶梅词话》校注本。在新时期的十几年中,《金瓶梅》的主要版本都经过整理出版,基本上满足了学术研究的需求。根据有关出版政策规定,这些整理校注的本于限数印制,专业对口控制发行。因此.能够读到这些本子的读者是有限的。为了帮助广大读者与学者了解《金瓶梅》版本嬗变情况、整理校注工作的艰辛,也是为了回顾新时期《金瓶梅》研究与出版的业绩,本刊选取王汝梅教授为《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校点本、《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会校本撰写的两篇前言刊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湖南女诗人杨亚杰20余年来一直默默坚守着诗歌圣坛,先后出版了诗集《赶路人》、《折扇》和《三只眼的歌》。她最近出版的《三只眼的歌》标示出她诗歌内容的深化和风格的转变,体现了一种可贵的独创性。其诗歌逐渐融入诗人生命的本真状态,成为一种朴素而带有诗性的生活方式,于是就有了从有意而为之的刻意“抒情”到自然而然的随意“书写”,从匆匆“赶路”的激情奔涌到俯仰宇宙的从容表达。  相似文献   

11.
王士稹康熙27年编选的《唐贤三昧集》中所反映出来的神韵主张,其实早在其康熙22年应徐乾学劝而编选的《五言古诗选》中即已有所表现,只是没有《唐贤三昧集》来得明晰。从《五言古诗选》到《唐贤三昧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王士稹诗学主张逐步缩削、集中的轨迹,可以说神韵说是王士稹在古代诗学传统中寻找师法对象时逐步明确下来的。  相似文献   

12.
马达、白本松、鲍延毅三位先生合编的《中国古代寓言诗选)(以下简称《诗选》)正式出版了。《诗选》共收录了上自先秦,下至清末的219家的414首寓言诗。这些寓言诗虽然只是编者们已经“网罗”到的1000余首寓言诗中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就是可管中见豹,看到我国古代寓言诗的创作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王宏佳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0):194-196
笔者执教古代汉语课程十年有余,其间用过不同版本的古代汉语教材。有申小龙、宋永培主编的《新文化古代汉语》(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有沈祥源主编的《古代汉语》(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有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年版);有郭锡良等编写的《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最近几年我们使用的是荆贵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我们认为,荆编教材是一部较好的教材,也是一部值得向广大师生和语言文字爱好者推荐的教材。  相似文献   

14.
熊念劬《宋人如话诗选》是一部白话宋代诗歌选本,此选是在近代白话运动思潮影响下的产物,针对前人时贤对宋诗的贬抑,特意编撰了此选,藉以抬高宋诗的地位,并以之作为效法的范本;此选对江西诗派和宋代诗僧惠洪尤为措意。  相似文献   

15.
诗人食指被誉为朦胧诗的先驱,是一代知青的诗歌代言人。《相信未来》是其代表作,写于1968年。在讲授这首诗歌时,我引用了教参上的一些资料,告诉学生江青说这首诗歌是“灰色的”。  相似文献   

16.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国外收录最新快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5年以来,《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有186篇数学论文被美国《数学评论》数据库(MathSciNet)题录或评论,有179篇数学论文被德国《数学文摘》数据库(Zentralblatt MATH)收录,在陕西入选Zentralblatt MATH数据库的7种期刊中,《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累计收录量仅次于《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世情小说,对后世的小说创作与文化嬗变产生过较大影响,在文学史、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金瓶梅》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引起国外汉学家的注意。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金瓶梅》删节本,齐鲁书社出版的《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删节本,香港星海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金瓶梅词话》全校本,都促进了《金瓶梅》研究的深入发展。《金瓶梅》的版本,大体上可分为两个系统,三种类型。一是词话本系统,即《新刻金瓶梅词话》现存三部完整刻本及一部23回残本(北京图…  相似文献   

18.
王士禛康熙27年编选的《唐贤三昧集》中所反映出来的神韵主张,其实早在其康熙22年应徐乾学劝而编选的《五言古诗选》中即已有所表现,只是没有《唐贤三昧集》来得明晰。从《五言古诗选》到《唐贤三昧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王士禛诗学主张逐步缩削、集中的轨迹,可以说神韵说是王士禛在古代诗学传统中寻找师法对象时逐步明确下来的。  相似文献   

19.
晓雪白族,云南大理人。50年代大学时即写作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研究艾青诗论专著《生活的牧歌》,饮誉全国。40多年笔耕不息,出版了17种诗歌、评论、散文集。长诗《大黑天神》、诗集《晓雪诗选》、诗论《诗的美学》等先后在全国获奖。不仅为我国当代创作活跃、成果丰硕、风格独具的少数民族诗人、散文家,也是诗歌美学研究、新诗评论见解独到,建树颇多,影响深远的诗歌评论家。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华文学基金会于1995年12月2日在京特为其作品主办研究会,文学艺术界王巨才、李瑛、刘玉山、唐达成、袁鹰、邵燕祥、郑伯农、杨子敏、邓有梅、高洪波、吉狄马加、张炯、李准、张志民等领导、诗人、作家、评论家近70人出席。冰心、艾青、臧克家、张光年、王蒙也致信和题词。本刊于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专栏中,特意侧重现代文化,特选登研讨会部分信函、题词、发言,以飨读者,并借此表达祝贺之意。  相似文献   

20.
唐代文献《诗人主客图》是晚唐诗人张为所撰,它开创了诗歌流派理论研究的先河,然而由于后世学者对《诗人主客图》的认识不足,它的地位和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和重视,导致其原本散佚,现在所存的版本也都是清人所集。目前还没有关于《诗人主客图》的版本著录及流传情况的研究,作为对后世颇有影响的文献著作,实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