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叙事的存在可谓源远流长,战国以后,中国的叙事艺术蓬勃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叙事作品。中国古代叙事作品有三种形态:文本叙事、舞台叙事、民间口头叙事。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理论已相当发达,以小说评点、古文评点、《史记》评点为主,形成了叙事理论的框架与主体。当代叙事理论构建应参照西方叙事理论。  相似文献   

2.
童淑华 《咸宁学院学报》2009,29(2):27-28,30
从叙事角度解读欧·亨利的《最后一片树叶》,文中作者采用了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综合运用的叙事技巧,叙事意向的正、反发展以及简化的叙事模式,凸现了“底层的温情”、“平凡的高贵”这一叙事主题。  相似文献   

3.
小说叙事研究的新视野——空间叙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人文社科领域内的“空间转向”和小说叙事研究的“空间叙事”的概念及其关系,并对小说的空间叙事研究应以空间的叙事功能为核心问题,还可进行一些空间叙事的形态、视点、节奏等外围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这些都为小说叙事研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4.
《呼啸山庄》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以其精巧的布局、独特的表现手法和高超的叙事艺术,成为越来越多的文学研究者研究的经典。本文主要从小说的叙事视角、叙事人称、叙事结构、叙事时空安排等方面来探讨《呼啸山庄》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5.
运用叙述学理论,从叙述者与叙事情境、叙事时间、叙事时距三个方面,详尽剖析《棋王》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6.
高林清 《龙岩师专学报》2003,21(4):38-39,42
本文试从叙事角度、叙事方式、叙事时间等方面来谈谈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诗歌显示出来的三种基本的叙事结构模式,及其这些结构模式所体现出来叙事的情感效果和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7.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他的小说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震惊文坛,本文从叙事学角度入手,从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叙事角度三方面分析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交汇的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8.
历史演义小说的叙事特征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有着深刻影响。历史叙事针对女性的“大德”、“大恶”的美学模武强烈制约着演义小说对于女性形象的定位,使文学叙事丧失了自辟蹊径的能力而沦为史学叙事模武制约下的工具。历史演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成为被历史叙事和文学叙事双重扭曲的镜像。  相似文献   

9.
当代小说叙事话语的代际嬗变始于启蒙叙事对十七年小说神话叙事的鼎力反拨,但启蒙叙事这一反神话叙事的话语方式,却逐步演化成了一种以道德神话为内核的新神话叙事。至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启蒙文学的暂时消歇,当代小说的叙事话语又转向了以欲望叙事为突出特征的世俗化叙事。此消彼长之下,世俗化叙事终以构筑身体神话的方式,取代之前的新神话叙事成为了当代小说的叙事主流。但在此历史进程中,启蒙叙事与世俗化叙事的话语博弈,又于90年代中后期催生出了神性写作这一新的小说叙事话语。从神话叙事到新神话叙事,再到世俗化叙事与神性写作,当代小说叙事话语的发展流变,已然自成系统地构建起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谱系。  相似文献   

10.
张丙松 《科技信息》2010,(1):382-382,384
本文从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叙事人称和叙事声音的双重性几个方面探讨了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1.
叙事研究是作为文学要素发展起来的。近年来,其被应用于教育研究、妇女研究、临床咨询与护理等方面。该文回顾了国外叙事研究的理论成果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运用独特的叙事技巧,美国作家海明威构建了读者和作品之间的和谐的关系,使其作品在世界文学界中独树一帜。文章试从叙事模式、叙事策略和叙事声音三方面分析海明威的短篇名作《杀人者》,论述其独特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3.
作为海明威短篇小说经典的《白象似的群山》情节虽然简单,却充分体现了作者“冰山”文风的特点,在简单的情节之下蕴涵了丰富的意义空间。但评论界对这篇小说的理解普遍带有道德主义的倾向,认为它是一个可怕的故事。本文从小说的叙事方式、人物的叙事话语以及叙事视角等叙述技巧出发,挖掘了小说文本所创造的多义空间,对以往批评界对小说的纯道德评价进行了反驳。  相似文献   

14.
以热拉尔·热奈特提出的“叙事节奏”理论为依据,以《青梅竹马》、《浊流》、《十三夜》三篇作品为例进行分析可知,四种叙述运动形式———场景、概要、省略、停顿在樋口一叶的作品中均有所体现,而且四种叙述运动形式的连续与交替支配了小说的结构,达成了良好的叙事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新闻调查》作为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的典型代表节目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选题的重大性、调查的逻辑结构紧凑、揭示揭露的深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便是其体现出较高的叙事艺术。其结构与语言构成了叙事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运用叙事学理论考察了叙事情景对新闻真实性的建构,认为在叙事方式上,展示比讲述更显真实;在叙事聚焦上,内部聚焦比外部聚焦显得真实;在叙事人称上,第三人称较第一人称真实。但在电视新闻中则相反。叙事情景是文本在形式上对内容真实性的建构,它形成的是真实感。各种不同的叙事方式、聚焦以及人称的搭配,就形成不同的新闻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17.
毛纶、毛宗岗所理解的“叙事”脱胎于传统却又超越了传统。他们不再固守真实地再现史实的叙事规范而追求事件的艺术传达。他们认为:叙事是作者在传达各种真实或虚构的人事之时的匠心运营行为。其特点是从作者的角度考虑本文的控制。与西方的“Narrative”相比。他们抓住的是其中备受冷落的部分——叙述行为。  相似文献   

18.
《虚土》是刘亮程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诗性长篇打破了常规的小说写作方法,叙事策略别具一格。作品中相对独特的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语言使小说的主题意蕴得到了深化。  相似文献   

19.
杨家将在历史舞台的影响恒久远,然而杨家将在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中的形象存在着差异,杨家将三代代表人物在历史叙事中表现为忍辱负重、忠君爱国、骁勇善战、远见卓识的形象,而后在文学叙事中又进一步彰显了其尽职尽责、孝敬父母、尚气节、体恤将士的形象,当下不断有文艺作品重塑杨家将形象并进一步彰显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维护正义、面对困苦积极乐观的气节与品格。这些人们所敬仰的美好品质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存在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