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SVM的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建立针对建筑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预防控制机制,有效减少安全风险导致的损失,运用SVM构建了基于SVM的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评价模型,通过具体工程项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选取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的主要影响影子,科学建立风险指标并合理的量化分析,基于SVM的风险评价模型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可以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复杂、施工阶段风险概率高、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不能预测其发展态势等问题,综合考虑人为因素、设备与材料、施工技术、安全监督与管理以及周边环境共5个影响因素,通过确定拟评价样本的隶属函数,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计算安全风险评价指标权重,建立基于同异反分析的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进行评价,并利用集对理论分析评价指标的四阶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案例中的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评价等级为中等风险,与调研结果相吻合;评价方法能真实可靠反映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过程中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提高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的精度;该综合评价模型不仅能够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等级进行判定,还能准确预测风险变化的趋势,实现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3.
杨自福 《广东科技》2013,(16):163-164
近年来,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发生了很多安全事故。针对这种情况,从加强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出发,提出了目前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的合理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帮助建筑施工企业做好自身的安全质量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姜伟 《科技信息》2012,(15):392-393
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保证安全生产,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和财产不受损失,减少和控制生产中的风险,降低生产施工中各类安全事故的损失的头等大事。文章介绍了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作用,分析了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研究了建筑施工安全控制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建筑施工的特点和事故案例统计分析,结合工程项目现场调研和长期安全管理经验论述建筑施工安全现状,提出从思想认识、教育培训、责任落实等方面强化施工安全风险管控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精确地评价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考虑到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特点,以人员、材料及设备、技术、管理和环境5个方面为视角,构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确定各变量的路径系数,计算指标权重,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安全风险等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项目的 施工安全风险等级较高,评价结果与项目实际情况相符.所建模型能较好地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量化指标间的相互影响,使评价结果更加精确合理,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崔欢欢 《工程与建设》2022,(2):574-575,582
为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各阶段的安全系数,开展对其安全管理若干要点的研究.首先从预制构件运输管理和预制构件存放管理两方面实现对准备阶段的安全管理;其次,从预制件吊装、支撑体系安全控制方面完成操作阶段的安全管理;最后,结合装配式建筑施工辅助安全管理措施,实现对施工安全性的全面提升.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证明,新的安全管理方法能够...  相似文献   

8.
综述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几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本文结合建筑施工安全的现状,提出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思路及科学的施工安全措施,对当前施工企业做好各级安全管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针对装配式建筑可能发生的施工安全事故问题,基于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分类,对国内外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与风险管理研究现状进行分类总结,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与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设想。结果表明:主要从建立静-动态结合的安全风险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标准体系两个方面控制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分析装配式建筑安全与风险提供一种改进的控制方法,为以后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安先辉 《科技信息》2011,(13):647-647,640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其管理的好坏,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的控制将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施工企业承担了此阶段的主要任务,即"将项目的蓝图变为现实",所以,施工企业在此阶段所进行的项目管理就成了整个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我国学者对施工项目管理一般定义为"施工项目管理是由建筑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进行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成连华  贺晨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7):11882-11889
为了更加科学地引导建筑施工项目实现安全生产,提出一种基于结构效应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建筑施工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以“人-机-环”为主导思想的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然后应用结构效应的概念理论,从项目管理行为风险和项目施工状态风险两个方面,构建基于结构效应的风险评价模型,提出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2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最后构建基于AHP-DEMATEL的评价模型并进行实例应用。结果表明:一级指标中项目管理行为的综合影响度最高;二级指标中施工单位管理行为和高处作业及防护综合影响度较高,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下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2.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后期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鹍 《甘肃科技》2011,27(17):120-121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工程建设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基本建设规模逐年增大,科技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工程日益增多,工程技术风险日益突出,建设工程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建筑施工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建筑施工领域的这些新变化,使安全生产和监管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笔者通过分析造成建筑施工后期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水平下降、安全隐患增多的原因,提出了加强管理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姚宝合 《科技资讯》2009,(23):123-123
本文阐述了造成建筑意外伤害事故多发的原因,并从安全监理的角度,阐明了监理单位在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和如何在施工阶段杜绝和防范建筑意外伤害事故。  相似文献   

14.
建筑工程主体施工结束,进入装饰装修、设备安装阶段(以下简称“建筑工程施工后期”),此阶段的施工特点是:工种多、人员杂、场地紧、交叉作业多、机械设备、用电设备和安全防护设施管理维护难。建筑施工后期的这些特点,给安全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是事故多发阶段。本文首先分析事故原因,然后给出相应对策,最后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物联网技术是信息时代的重要产物,更结合了现代高新技术,可在各个行业发展中应用,具有较高的智能化水平。物联网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可结合建筑施工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应用,将物联网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有效规避建筑施工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在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进度的基础上,更保证了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6.
姜淳 《科技资讯》2007,(10):81-82
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是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组织管理,是以单位项目为对象,以工程项目的工期、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成本等目标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组织过程。  相似文献   

17.
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项目项目管理工作,合理的实现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是完善建筑工程项目的必要前提,因此合理管理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势在必行。分析了当今国内建筑工程施工状况,基于安全管理,提出了合理优化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和建设部关于安全生产管理的一系列要求,结合建筑施工安全的现状。提出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思路及科学的施工安全措施,对当前施工企业做好各级安全管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为定量、全面分析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准确评价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状况,运用PDCA管理循环方法分析建筑施工中PDC阶段各环节建筑施工管理影响因素,对确定的各项指标因素从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制度管理及环境管理4个方面构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基于G1-熵权法的物元可拓综合评价模型。对2个施工项目进行实例应用,并提出改进目标(A),使得PDCA管理循环进入下个循环。结果表明:项目A安全管理水平评价等级明显低于项目B,评价结果与项目实际状况相符,验证了评价体系及模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最后针对项目的不同情况提供其改进目标,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供评估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施工管理工作意义重大,管理者应不断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加强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本文分别从安全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管理创新和后期施工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加强建筑施工项目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