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太谷话里的动态助词“来”“呀”“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谷方言与整个汉语一样,动词没有自身的时的形态和形态变化。汉语中的时态主要是通过用时间词对动词加以限制来表示的}而太谷话里却少见普通话中的时间词,它的时态是靠“来”、“呀”、“的”等助词表示的。太谷语中“来”表示过去时,“呀”表示将来的,“的”表示现在时。  相似文献   

2.
本稿比较分析了“にしたガつて”“につれて”“にともなつて”“とともに”的意义、用法。四个复合助词的意义是不同的,但也有其共通的地方。其差别根据语法、文脉逻辑及语言习惯各有不同。如此以来,这便成为了日语学习者学习上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3.
对于一座城市发展而言,想要有效构建城市名片,需要利用各种不同的精品体育赛事,既可以展现一座城市的发展面貌,同时也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化。特别是在我国提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念下,体育赛事的出现不仅帮助城市提高了知名度,同时满足了城市的发展需求。以陕西省为例,作为我国丝绸之路的开端,近几年为了进一步响应、落实并将“一带一路”贯彻到实处,推出了一系列的主题赛事。分析陕西省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展精品赛事对陕西省地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作用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周文 《奇闻怪事》2009,(2):116-116
“白骨精”、“北夫荒”、“蛋白质”是在当前网络化、信息化高度发达背景下,利用缩略法创造的新词。从词语修辞的角度来看,起初的引号表示特定的含义。但随着使用频率的增高,逐渐为受众所接受和理解时,表示特定意义的引号就逐渐失去了标志功能,它们的意义就会逐渐固化为一个新的义项。这在词汇学上称为“词义异变”。当然,这些流行新语也需要语言的使用者进行必要的规范。  相似文献   

5.
从对例句的分析出发,讨论现代汉语表示转折的语气副词“偏”、“偏偏”、“却”用法的不同。重点考察它们之间能不能换用的语义基础和具体条件,以及它们之间连用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6.
高涛 《遵义科技》2007,35(4):12-13
随着历史的发展,推动建筑文化更新、前进的途径,一是由其“内核”文化的裂变或聚变为动力,二是由其“外缘”文化的作用,而往往这两条途径同时存在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共同推动着建筑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意”“象”在早期的古代文论中本是单独的概念,随着文学批评的逐渐丰富发展,二者也不断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它们以不同的内涵对文学现象进行品评,并最终形成“意象”这样一个抽象的文学批评理念,“象”、“意”、“意象”作为一种文学特征和美学现象,影响了整个古代文论。本文即对这三个重要的文学批评理念进行一个追本溯源的简论,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8.
荀子的人性论不能很好地说明礼义法度的来源问题。荀子在《解蔽》篇中系统阐述了“心”与“道”的关系,他认为,心达到一种特殊的状态---“虚壹而静”之后就可以对道有发现和把握的能力。虽然“心”与“道”关系确立的前提是“心”的“大清明”状态,但是,这不代表人人都可以见道,只有圣人对道才有所理解。但是,这至少可以在理论上为礼仪法度的来源提供说明。同时,荀子承认“心”对于道有学习和接受能力。由此开始,圣人施教,后天之“伪”就建立起来了。  相似文献   

9.
石宝 《科教兴省》2008,(1):60-61
“花儿”响起来 青海互助,是中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县城设在威远镇,四条主要街道十字交会,正中稳坐了一座明代建筑的钟楼。有名的青稞酒就产于此城。  相似文献   

10.
气势如虹的南浦大桥、杨浦大桥,纵横全城的地铁和轻轨明珠线,四通八达的高驾路……这些标志性的市政设施,使上海这座特大型城市血脉畅通;世纪之交,一座座虚拟的“立交桥”、一条条无形的“高速路”如神龙横空出世。虽然在地图上难觅踪影,但它们使上海信息港的核心部门,是上海新一代城市基础设施,是伸向信息化社会的通衢大道。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意思相同使用不尽一样的两个词“かならず”和“きつと”进行了分析、对比、总结,明确了二者意义相同可以互换使用的条件,以及二者意义相同但是不能相互交换使用的场合.  相似文献   

12.
赫甦 《奇闻怪事》2007,(3):39-39,38
教师面对一时的问题,因不善于“冷”处理,在“恨铁不成钢”心理下,会对学生进行“训斥”、甚至“挖苦”,将本应是“春风拂面”式的“引导”,变成了“熊熊大火”式的“烘烤”,于是,“理解”和“信任”就化成“娴”随风而去,“感情”和“友谊”则成“灰”而无处可寻,由此,师生之间融洽的关系不再,相互抱怨之声连连,“教学相长”和“师生双赢”也就停留在“理想”上了。此情,如不及时解决,不用说什么教育教学效果,恐怕连起码的“师生情义”都无法建立,最终,学生“情商”的培养就会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纯文学”自产生以来就存在着颇多的争议,这些争议既包含有纯文学本体上的论争,也涉及到与纯文学相关的文化、哲学、美学、语言学、历史甚至宗教、心理学等诸多方面的异议。本文把纯文学具化为“内环境”和“外环境”两部分,并试图从美学(狭义上而言)、语言学、哲学、历史(广义上而言)和社会等五个范畴入手来粗略地考察其在当今中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4.
“给”在现代汉语中表示的义位较多,其“给予”义是“给”字最基本的意义,也是最早产生的义位。通过对清代有代表性文本《醒世姻缘传》、《红楼梦》、《儒林外史》、《儿女英雄传》、《老残游记》的搜索,对表示“给予”和“使役”义的句型结构进行了分析,指出“使役”义的“给”是由表“给予”义的“给”转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15.
流行歌曲和写作有许多相通之处。首先,流行歌曲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和写作密不可分。其次,流行歌曲中的词是文学作品的一部分,词作者都是文人。再次,流行歌曲和文学作品都是艺术,艺术有其相通之处。向流行歌曲说“拿来”,必将使写作成为一件轻松愉快的事。  相似文献   

16.
京城非法“一日游”整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座旅游城市代表性的"一日游"是这座旅游城市最重要的形象.北京"一日游"始于20世纪改革开放之后,但目前"一日游"几乎成了人们贬低北京旅游业的同义语.本文首先分析了非法"一日游"的发展阶段、特点、"比较优势";然后分析了市旅游局等部门对非法"一日游"的整治历史及非法"一日游"始终得不到彻底根治的原因;最后从法律法规、行政、宣传、经济、技术管理几个方面,分别政府部门、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旅游企业的角度,提出了非法"一日游"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陕西方言中表示“好”义的三个词:“嫽”“蒇”“完也”,在地域使用范围上略有不同,但是却共同体现了陕西人特有的直率豪爽的性格和崇古尚文、知足常乐的文化心理。由此可以看出方言词语与地域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它们都有悠久的历史,并且体现出关中人直率豪爽的性格和独特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8.
分析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提出中学作文教学要“听”、“说”、“读”、“写”并重,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说文解字》中“耒员”、“芳”二字释义有误,“耒员”、“芳”的本义、旁义、引申义与其他音近形近率可以进行比较,以确定它们的精神含义。  相似文献   

20.
心脏不过一个拳头大小,却主宰了整个人体的运转;它跟“那话儿”相隔甚远,一个微恙却能让男人出现“机械故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