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轮回选择法,以西昌大白豆×昆明白皮豆培育出蚕豆新品种“凉胡6号”(代号91—6)。经1992~1995年参加西昌、会理、会东的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种植,表现出耐肥、耐旱、抗倒,抗病性优于对照品种,产量较高.三年分别较对照增产13.65%、21.8%和14.9%,生产试验增产15%以上,生产示范增产17.04%。该品种结荚分布均匀.分枝较多,结荚结实较多,籽粒蛋白质和总糖含量较高。2000年7月6日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届三次会议审定合格,命名为“凉胡6号”。  相似文献   

2.
根据安宁河流域及其辐射区蚕豆生产实际,确立了以产量较高,品质较好,抗性较强,又可作时鲜蔬菜的育种目标,从1986和1987年开始,采用轮回选择法培育蚕豆新品种:凉胡5号(又名91—5,西胡5号),经会理、会东等地多年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种植,表现耐肥、耐旱、抗倒、抗病性优于对照品种,产量较高,较对照品种增产20%左右。该品种结荚分布均匀.分枝多,结荚多,籽粒总糖量高,既可收干籽粒,又适用于时鲜蔬菜。1998年11月通过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凉胡5号”。  相似文献   

3.
在2000 2002年的重庆市区域试验和长江流域薯区区域试验重庆试点中,与对照品种“南薯88”比较,“苏薯192”鲜薯产量增产13.86%~34.51%.薯干产量分别增产7.54%和减产8.81%,生物鲜产量增产16.54%,淀粉产量增产7.45%,藤叶产量减产1.00%;在2002年的生产试验中也表现鲜薯产量增产、薯干产量减产.该品种萌芽性好,结薯较早,上薯率高,贮藏性较好,薯肉桔黄色,宜作薯脯类食品加工的原料品种和兼作饲料用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4.
小麦新品种煤生0308经过11年的选育研究,于2003-2006年参加安徽省小麦联合区域试验,2008年度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2004-2006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7 488 kg/hm2,较对照品种皖麦19增产4.8%;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 828 kg/hm2,较对照皖麦19增产6.83%;参加汇总统计的24个点次中有22个点次增产,占92%,6个生产试验点全部增产.本文简要介绍该品种的选育技术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相似文献   

5.
甘薯高淀粉工业用新品种“苏薯2号”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对甘薯高淀粉工业用新品种“苏薯2号”主要经济性状的引种鉴定结果.在1986—1988年重庆市区域试验中,“苏署2号”鲜薯平均亩产1658.7kg,薯干平均亩产551.1kg,淀粉平均亩产360.3kg,分别比对照品种“徐薯18”增产2.63%、8.10%和9.55%;鲜藤叶平均亩产1883.6kg,比“徐薯18”减产13.72%.“苏薯2号”薯块的干物质、淀粉、粗蛋白、可溶性糖、Vc、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徐薯18”,抗旱性和结薯习性较好.目前,“苏薯2号”已在重庆市一些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6.
棉花杂交组合“102”和“128”不仅F_1而且F_2都比新陆早一号增产,并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人工杂交制种成本高,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杂交棉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我们仍继续开展了选配新的杂交组合.经1993年制种,1994年测产结果,全部杂交组合F_1均比对照品种(新陆早一号原种)增产,增产幅度在100%以上的组合有两个,增产在50—100%的组合有11个.  相似文献   

7.
本发明选育出的含TM_1基因的792—16—16和791—4,含有TM_(2a)基因的792—10品系等作亲本杂交,经多代鉴定和选择,育成“中蔬5号”和“中蔬6号”番茄新品种。“中蔬5号”高抗TMV0、1、2、1.2株系,耐CMV,中试较对照品种增产18.2%,大面积种植增产26%,粉色果,单果重155克,畸形果率0.27%,裂果率0.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完了300个栽培稻品种的主要特性—耐旱性、耐盐性、耐病性、生育期以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变异程度。六年的试验研究(1983—1988年),选育出适合于麦后直播的两个水、陆稻品种。水稻品种“820052”,生育期105—115天左右,耐盐性和耐旱性较强,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穗大、千粒重高,米质较优,可水旱兼用,每666.7m~2产量350—400千克左右.陆稻品种“679”,生育期95—100天左右,耐盐性和耐旱性强,适合于盐碱旱薄地区推广,每666.7m~2产量200—250千克左右。  相似文献   

9.
榆单9号(原代号YD401)系陕西大地种业有限公司于2003年以YD12作母本、YD28作父本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春播玉米新品种。2006年参加陕西省春玉米区试较对照沈单10号增产17.1%,较对照户单10号增产12.4%,排名第一位;同年参加春玉米生产试验,较对照沈单10号增产10.8茗,较对照户单10号增产8.0;%,排第二位。该品种于2008年3月13日通过陕西省第41次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陕审玉2008006。  相似文献   

10.
日本超级稻在粤北地区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超级稻在粤北地区试种的结果表明:该超级稻在粤北地区栽培的生育期适中,其生育期为127d,比对照品种优优4480的生育期130d,早熟3d,并且该超级稻还具有产量高、丰产性好等特点,其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12.6%,结实率比对照品种高12.6%,适宜在粤北地区作为早造种植,可以进行扩大试种.  相似文献   

11.
试验探讨了海拔1200米左右的干堰村引进脱毒马铃薯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脱毒马铃薯产量以宣薯3号最高,平均亩产达1916.7kg,比对照增产941.5kg,增产96.54%;大西洋产量次之,平均产量1380.7kg,比对照增产405.5kg,增产41.58%;中薯3号居三位,平均产量达1195.6kg,比对照增产220.5kg,增产22.61%;紫色马铃薯洋人洋产量最低,平均产量只有805.3kg,比对照减产169.9kg,减产17.42%。  相似文献   

12.
阿青4号是阿州农科所青稞研究室1987年用墨西哥引进大麦品种S-233作母本,三个育成品系F1(2687//3103/5113)作父本组配杂交,经6年8代系统选育而成。阿青4号系春性中熟种,属四棱裸大平,幼苗直立型,叶色为绿色,向上挺直,生长势强,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阿青4号株高73.5-80cm,生育期121d,长方形疏穗,穗长6.9cm,小穗密度6.4粒/cm,长芒,千粒重44-46g,籽粒品质好,蛋白质含量9.36%,容重782g/升,高抗条锈病和白粉病,中抗赤霉病和网斑病,抗倒伏。州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肚里黄增产12.2%,多点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202.5kg/hm^2,较对照品种肚里黄增产25%。生产示范平均产量3238.5kg/hm^2,较对照品种肚里黄增产25.2%,适且我州青稞主产区种植,也适应在云、甘、青、藏等省区类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用改良成对家蚕限性黄茧品种 (中黄 B× 0 2、中黄 4×日黄 1)与现行强健、丝质优的成对白茧品种 (932× 75 32、芙蓉×湘晖 ) ,按现行四元杂交种的组配方式组配成四元杂交种 ,并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 ,在正常季节 ,由 1对限性黄茧品种 (中黄 B× 0 2 )与 1对白茧品种 (“932× 75 32”或“芙蓉×湘晖”)组配成的四元杂交种 (“932 .中黄 B× 75 32 .0 2”或“芙蓉 .中黄 B×湘晖 .0 2”)与 2对白茧品种组配的四元杂交种“932 .芙蓉×75 32 .湘晖” (对照 )相比较 ,虫蛹率相似 ,万头产茧量增加 2 .2 2 %~ 4.2 8% ,万头茧层量增加 1.2 1%~ 3.86 %。白茧的一茧丝长、解舒率与对照相似 ,黄茧的一茧丝长 10 0 0 m左右 ,比对照短 10 0 m左右 ,解舒率比白茧差 2 0 %~ 30 %。说明成对限性黄茧种与成对白茧种组配的四元杂交种 (简称“2限黄 2白四元杂交种”)的综合经济性状可达到或超过现行实用四元白茧品种 (932 .芙蓉× 75 32 .湘晖 )的水平。“2限黄 2白四元杂交种”的杂交原种 8种组合中 ,有 4种组合 (即“限性黄茧 .白茧”)是雌茧黄色 ,雄茧白色 ,良种繁殖过程中利用这一特点鉴别雌雄工效比现行白茧品种提高 5倍左右 ,比斑纹限性品种提高 3倍左右 ,雌雄鉴别的准确率为 10 0 %。  相似文献   

14.
为西昌地区筛选优良甘薯品种,将生产上引进的5个不同特色甘薯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普格薯为对照,对参试的5个甘薯品种进行形态特征、生物学性状、经济性状与产量、食味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川薯225产量最高,为4 148.29 kg/667 m~2,比对照增产84.04%,极显著高于对照,适合在西昌地区推广;川薯20食味评价最优,产量为3 776.63 kg/667 m~2,比对照增产67.55%,极显著高于对照,且结薯习性好,薯形整齐,薯皮光滑,抗逆性较强,适合在西昌地区推广;川薯220、川薯20和川薯224为黄肉品种,可能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而川紫薯6号为紫肉品种,可能含有较高的花青素,该4个品种可作为保健功能甘薯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经比较参试品种中综合表现最好的是新陆早10号 ,霜前皮棉产量较对照增产7.40 % ,全生育期129天 ,较对照短7天 ,属特早熟、丰产、优质、抗枯、耐黄品种。其次是中36,霜前皮棉产量较对照减产8.53 % ,全生育期135天 ,较对照短1天 ,属早熟、优质、抗病品种。新陆早7号仍是无病和轻病区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6.
1 较高的旱作丰产性1.1 历年区试产量结果 1994—1997年度三年19点次区试汇总,各点均表现增产,平均亩产217.6kg,比对照蓝天4号增产7.54%,总评名列第2位; 1998年在省农科院上肖国家试区中亩产387.8kg。比对照西峰20号增产2.38%,居参试品系第1位。1.1 生产示范产量表现 1996—1998年在平凉、崇信、华亭、泾川、灵台等县市示范1.6万亩,亩产在261.5—350kg间,比当地主载品种蓝天4号增产10.3—14.4%。1999年全区收获面积5.2万亩,并扩种到庆阳、宁夏固原等同类地区。2 较强的旱作稳产性据区试资料统计分析,该品种地域间稳产系数为3.52,…  相似文献   

17.
通过引种试验、示范,杂交油菜希望98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5.15%,成熟期提早2—3天,硫甙、芥酸含量较低,粗脂肪含量44.84%-46.68%,抗耐病性强,是一个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油菜品种,被列为2008年汉中市主推品种。栽培要点是:主攻“三早”,培育壮苗,力除“三害”,控氮增磷补钾配微,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18.
近日科研处从农业部获悉,以我院王士杰副教授为主研制的小麦新品种“豫教2号”2006年3月1日获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品种权号CNA20030452.6.“豫教2号”小麦属于耐晚播中早熟品种,其产量超过对照品种3—6%,耐晚播性能和抗病性抗倒性能不仅超过对照品种,而且超过黄淮冬麦区南片正在推广种植的品种,其千粒重可高达60克(通常在53克以上),也是黄淮冬麦区历史上所没有的.该品种籽粒黑胚率低、商品性特好,在湖北省襄樊地区和荆门地区试种表现特别优异,有望成为长江流域的主推小麦品种.另悉,2004—2005年度学院和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推广种植10万亩新品种小麦,累计增产200万千克,取得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垦育 1 6号水稻新品种是用冀粳 8号与中花 8号杂交再与关东 1 0 0复交 ,借助温室加代 ,抗病鉴定及多代选育而成。该品种集三个亲本优点于一体 ,具有茎秆粗壮 ,高抗倒伏 ,米质优 ,抗病性强 ,耐旱性好 ,高产、稳产 ,适应水栽及旱直播的特点。河北省区试较对照冀粳 1 4号增产 8.84% ,国家区试较对照中作 93增产8.8%。根据冀东地区生态和生产条件 ,总结了该品种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甘薯壮苗在生产上表现出较好的增产效果。我们用两年时间进行了壮苗与弱苗的对比试验,其结果表明:壮苗的发根力比对照多1—3倍,并早发根1—3天,根系发育也优于对照;壮苗的根原基发达比对照多40%左右;壮苗的总糖、干物质,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也强于对照;产量壮苗此对照增产14~22%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