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邻苯二胺电聚合膜。研究了聚邻苯二胺(ODB)合成过程中单体浓度、扫描速率、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电极材料、阴离子种类、聚合时间等对聚合电量的影响,提出了最佳聚合方案,即在0.015mol/LODB+0.4mol/LKCl+0.1mol/LHCl溶液中,以100mV·s-1的速率循环扫描50min。根据红外光谱初步推测:单体浓度低时可聚合形成类似吩嗪的桥式化学结构;而浓度高时形成1,2,4取代的链式结构。  相似文献   

2.
采用恒电地在铝阴极上原位电化学聚合丙烯酸形成聚合涂层,研究了电聚合电位于以持电解质及单体浓度等对成膜的影响,考察了电流密度随电聚合时间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等离子体聚合膜的制备,性能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制等离子体聚合装置,并用研制的装置在铝,银等材料上聚合六甲基二硅氧烷膜,进而分析膜的组分及性能,在设计的装置中,选用铝,银等材料作基材,用六甲基二硅氧烷作单体,进行多次放电聚合试验。在基材上可制备出硬膜,膜与基材粘附性好,并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和优异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4.
单桥二茂铁番化合物([n]ferrocenophane)是一类分子内架桥的二茂铁衍生物,张力结构的二茂铁番类化合物是开环聚合潜在的单体,能生成具有独特的氧化还原、电、光、磁等特性的金属有机聚合物.综述了单桥二茂铁番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及结构特征,并对其主要的应用开环聚合(ROP)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进口TMC体系用于合成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的聚合活性及其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以三异丁基铝为助催化剂,催化剂效率(CE)随着单体浓度加大,聚合温度上升和聚合时间延长而提高。当采用溶剂-单体-Al-Ti为加料顺序,以甲苯为溶剂,在Al/Ti=50(mol/mol),Tp=60℃时的最大催化剂效率可达4000-5000gTPI/gTi。初步动力学研究表明,聚合反应速率对单体浓度呈一  相似文献   

6.
在自制石墨-环氧树脂固态电极上,于不完全的单体氧化电位下,以循环伏安法制备邻苯二胺超薄(UT-PPD),得到两对可逆氧化还原峰,分别归属于两种结构的电聚合产物.实验研究了碘离子在该膜中的电化学行为,得到掺杂反应的一级反应速率常数0.062s^-1和离子缔合常数7.11.该UT-PPD膜对碘离子氧化反应具有很高的催化能力,单位吸附量的聚合膜产生的催化效率为普通PPD膜的8.8倍.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甲基丙烯酸β羟乙基酯(HEMA)由(Ce~(4+)引发在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AL)膜的接枝聚合,建立了接枝聚合动力学方程,研究了单体的溶解特住和扩散特性,结果表明:化学和扩散因素是接枝聚合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以二乙胺为单体,采用等离子聚合法,在盖破片等基片上制得了稳定性和附着性均好的聚二乙胺膜,考察了聚合工艺参数对聚合物性状及表现形貌的影响,红外光谱与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聚合膜的结构具有高度支化与交联特征,且聚合膜中有-NH2和(或)=NH基团。  相似文献   

9.
以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了单体二烯丙基双酚S醚(DABSE),采用FTIR,1H-NMR对单体结构进行了验证。DSC结果表明:DABSE的熔点为133℃,热聚合温度高达280℃,并具有较宽的聚合峰。  相似文献   

10.
染料单体的活性基团对溶液共缩聚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合成了3种不同的染料单体,通过溶液共缩聚反应研究了单体活动基团对缩聚反应的影响,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和溶液性试验对聚合物染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证明了染料分子与聚合物链的化学键合,结果表明,含单活性基团的染料单体具有封端作用,并抑制聚合物的链增长,所合成聚合型染料的产率和相对分子质量都较低,双活性基团的染料单体可顺利参与溶液共缩聚反应中的链增长过程,反应活性与乙二醇相近,聚合型梁料的产率和粘均分子量都很高,活性基团数超过2的染料单体在共缩聚反应中又有交联趋势,但溶液缩聚形式可抑制这种趋势。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无引发剂存在时丝素蛋白纤维与烯类单体的接枝聚合反应,与四价铈盐引发的接枝聚合相比,无外加引发剂存在时的接枝聚合,可以获取高得多的接枝率和单体的接枝效率,这种接枝聚合方法是丝素蛋白纤维的一种更为有效的改性方法,接枝0.6%2-羟基-4-丙烯酰氧二苯酮(HAOPB)的丝蛋白纤维,其热稳定性及紫外稳定性均得了到显著的改善,但力学性能没有下降。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无引发剂存在时丝素蛋白纤维与烯类单体的接枝聚合反应.与四价铈盐引发的接枝聚合相比,无外加引发剂存在时的接枝聚合,可以获取高得多的接枝率和单体的接技效率.这种接枝聚合方法是丝素蛋白纤维的一种更为有效的改性方法.接枝0.6%2-羟基-4-丙烯酰氧二苯酮(HAOBP)的丝素蛋白纤维,其热稳定性及紫外稳定性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力学性能没有下降.  相似文献   

13.
自交联涂料印花粘合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HS-Ⅰ高温自交联丙烯酸酯涂料印花粘合剂的制备.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同时对单体及其配比、乳化剂、引发剂、聚合反应的时间和温度进行了研究,找到了最佳单体配比和聚合工艺.该粘合剂储存稳定,成膜无色透明,弹性强,适合纯棉与合成纤维进行辊筒印花、圆网和平网印花.印花织物手感柔软,刷洗牢度3~4级,摩擦牢度4~5级,高温焙烘不泛黄.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两性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酸羧酸甜菜碱(CBMA)的结构特征,设计了不同结构和特性的单体进行共聚反应及相关结果分析,在本部分工作中,我们首次将两性离子单体与甲基丙烯酸五氟苯酯(PFMA)等具有可替换性或响应性的单体进行可逆加成裂解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反应,通过对反应条件的摸索和聚合物结构的分析发现,对于两性离子而言,RAFT聚合不能实现两性离子的高效共聚,但是为之后的两性离子聚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电致变色聚苯胺透明薄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浸渍聚合化学法合成聚苯胺电致变色膜。研究和探讨了单体浓度、聚合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聚苯胺透明导电膜电学性能及其电致变色性的影响,确定了常温下在玻璃基片上直接合成具有电致变色性的聚苯胺膜的最佳工艺条件,并用模糊数学层次分析法对试验条件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符合客观实际的多因素试验条件的权数分配。  相似文献   

16.
核壳结构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预乳化-半连续滴加法合成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核,以含氟单体和前二者进行复配预乳化滴加聚合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氟丙乳液.研究了乳化剂用量及配比、交联单体(HEMA)用量、含氟单体用量对核壳聚合过程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含氟单体用量的增加,乳胶膜的耐水性、热稳定性以及耐溶剂性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连续滴加预乳液的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出固含量为42.76%、乳化剂质量分数为1%的具有核壳结构的苯乙烯丙烯酸酯微乳液. 考察了乳化剂用量、羟基单体用量、甲基丙烯酸的用量等因素对乳液粒径及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聚合在相当于Winsor I型的聚合体系中进行,由纯单体相(滴入的单体)和O/W微乳相构成,上层单体只起储存库的作用,它在缓慢的搅拌下扩散进入微乳相中. 只要微乳液液面上补加的单体不扰动微乳液的平衡,就不会产生粗粒子. 单体滴加时间控制在2 h,油酸钠∶OP 10=1∶1(质量比),NaHCO_3占单体质量分数的0.15%,反应温度控制在78~82 ℃,可使聚合反应平稳进行.  相似文献   

18.
N—乙烯基咔唑与一些电子受体可形成电荷转移配合物,通过聚合或与其它单体共聚(包括电荷转移引发聚合)可生成具有光导性能的聚乙烯咔唑(PKV)及其相应共聚物。它们在电照相技术中是最先实用化的有机光导体,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近年来,3-取代苯乙烯基咋唑作为电照相材料的光敏组分已见于专利文献,而关于N—苯乙烯基咔  相似文献   

19.
以2,4-二异氰酸甲苯,丙烯酸β-羟丙酯、正戊醇,正壬醇为原料,合成了2种不饱和丙烯酸化异氰酸酯单体(AAT,NAT),并用自动记录膨胀计测定了2种单体在2-羟基-2-甲基-1-苯基-丙-1-酮(Darocur1173),α,α-二甲氧基苯乙酮(DEAP),α,α-二甲氧基-α-苯基苯乙酮(DMPA)为光引发剂时的聚合速率。结果表明,单体的活性NAT>AAT,引发剂的引发活性为DEAP≥DMPA>Darocur1173,单体的聚合速率受溶剂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4,4′-二氟二苯酮、4,4′-双-(4-氯苯基磺酰基)朕苯和对苯二酚为单体通过溶液缩聚合成了聚芳醚酮砜共聚物系列样品,并用IR,DSC,TGA,WAXD等手段对共聚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由于两种双卤单体活性不同,在缩聚反应中所形成的其聚物分子链为无规嵌段结构;该共聚物随着醚醚砜砜重复单元含量增加由结晶性高聚物转变为非结晶高聚物,共聚物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