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进行轮作和间作是防治病虫害和提高产量的措施之一。据苏美等国的究研表明,棉花黄萎病、枯萎病之所以流行,在很大程度上与棉花连作有关。在进行棉花连作的棉田中,由于棉杆翻入土中,使土壤中病菌逐年增多,造成病害蔓延减产。而棉花与苜缩轮作,可降低黄萎病、枯萎病的危害。以近年来黄萎病、枯萎病盛行的苏联乌兹别克棉区为例,连作棉田占该区棉花总播种面积的92.8%,而采用棉花、苜蓿轮作的仅占3.5%。美国在棉盲椿象和棉铃虫危害严  相似文献   

2.
<正>一、试验目的我团的主要经济作物棉花,由于种植时间过长,不能及时轮换倒茬近几年棉花黄萎病发生日益严重.今年我团从石河子科委引进“治萎灵”用于防治棉花黄萎病,探索“治萎灵”的不同用法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二、试验设计及处理试验设五个处理三次重复,随机排列,共计十五个小区,行长5米5膜10行区.  相似文献   

3.
棉花枯黄萎病是影响棉花生产的主要病害。本文对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防治方法进行综述,在理论和实践上为防治棉花枯黄萎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因棉叶螨对棉花持续严重为害,已给垦区棉花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当前,生产上采用3911拌种来压低棉花苗期叶螨的虫口密度。这项措施,在棉花叶螨防治乃至棉花病虫综防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并成为棉花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生产防治实践中,常常会遇到诸如3911拌种的持效期有多长的问题。在3911持效期内,棉苗是“毒苗”,虽然此时有叶螨在棉苗上取食活动,但最终因“食毒死亡”而不能继续生存、繁殖。若在此时进行大面积的喷药防治,就会造成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而盲目推迟化防时间,有时又会因防治延误而造成经济损失。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以142团4个营,7个连队的部分棉田作基地,开展了3911拌种对棉叶螨持效期预测的调研.  相似文献   

5.
石河子垦区中长绒陆地棉生产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长绒陆地棉(以下简称"中长绒棉")是指纤维绒长在33mm左右的棉花(按棉纤维长度,棉花可简单分为四类:短绒棉,绒长小于27mm;中绒棉,绒长27-31mm;中长绒棉,绒长31-35mm;长绒棉,绒长大于35mm).据2001年全国棉花工作会议报告,目前我国纺织工业需要中长绒棉占棉花原料总量的20%,而实际生产量不到3%,市场缺口很大.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而言,棉花类型绝大多数为中绒棉,缺少纺织工业所需的短绒棉和中长绒棉,尤其是后者,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为此,兵团在棉花中期发展规划中,着重强调大力发展中长绒棉.  相似文献   

6.
中棉19(原名中886)是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培育的一个多抗棉花新品种。它具有早熟、高产、优质,兼抗枯黄萎病、耐棉苗根腐病,抗棉铃虫、高抗红铃虫和Ⅱ级抗蚜虫等特性.适于麦棉套种也可  相似文献   

7.
棉花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我国是世界上植棉最多的国家之一.就世界范围估计,每年棉花因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在20—25%左右.而我国棉区分布辽阔自然条件变化大,耕作制度复杂,棉虫种类繁多.为了防治棉花病虫的危害,近数十年来,向棉田倾入了巨量的化学农药,这对保证棉花的增产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长期的单纯的使用化学农药,不但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引起人畜中毒,而且杀死了有益生物,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引起了新病虫的发生,同时使原来的棉虫对农药产生了抗性.长期的实践告诉我们,防治棉虫必须走“综合防治”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在棉花黄萎病发生初期用一定浓度的缩节胺喷施棉株 ,既可减轻病害的发生 ,又可达到化学调控的目的 ;本试验以缩节胺117mg/kg、175mg/kg于6、7月先后对棉株喷施两次 ,相对防效在12.7% -23.0 % ,并有一定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以从一把伞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Wall.)Schott)组织分离到的内生细菌YBS106对三叶一心棉苗进行灌根诱导,同时挑战接种棉花枯萎病菌或棉花黄萎病菌,测定YBS106诱导对棉叶中抗性相关酶POD和PPO活性及与抗性相关的MDA和VC含量的影响,同时测定YBS106对棉花枯、黄萎病的相对防效。结果表明,YBS106诱导对POD和PPO活性及MDA和Vc含量均有显著影响。YBS106能有效诱棉叶中POD和PPO等防御酶活及Vc含量增加和MDA含量的减少,MDA和Vc含量在诱导后第5天达到最高,POD和PPO活性在诱导后第10天达到最高。病原菌挑战接种100 d时,YBS106对棉花枯萎病菌和黄萎病菌的相对防效分别为64.24%和71.37%,这与棉花系统抗性相关的防御酶活及相关物质(MDA和Vc)含量的变化趋势吻合。该结果表明YBS106诱导棉花产生了对棉花枯萎病菌和棉花黄萎病菌的系统抗性。  相似文献   

10.
2004年~2006年在石河子大学农学院黄萎病圃对新疆棉花黄萎病的发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3年的试验结果显示,新疆棉花黄萎病的发生与内地明显不同,每年只有1次发病高峰;应用DPS统计软件对各气象因子与黄萎病发生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该病的发生与温度、湿度和降雨有密切的关系;在石河子棉区,若7月10日以后温度适宜(24~26℃)、雨量大、雨日多、相对湿度较高时,则黄萎病发生较重,否则发生较轻。  相似文献   

11.
棉花黄萎病拮抗内生菌的筛选鉴定及抗菌物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棉株中分离筛选到一株对棉花黄萎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BSD-2.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碱基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鉴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平板对峙试验表明,BSD-2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抑制作用.BSD-2培养液以50 %硫酸铵沉淀所得的拮抗物粗提液,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对胰蛋白酶、蛋白酶K和胃蛋白酶均不敏感,对氯仿敏感,能够有效抑制黄萎病菌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12.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要把生产和国民经济搞上去的重要指示,进一步发展棉花生产,今年积极开展了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的试验、示范工作。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的主要害虫,历年来,发生危害严重,是造成减产的重要原因。往年,防治棉  相似文献   

13.
<正>液氨施入土壤后,不仅促使土壤发生理性变化.同时还导致土壤生态和土壤微生物的变化.可以减少土壤致病菌的初始接种密度,因而达到抑菌控病的效果,尤其对棉花生产上的“难治”或“不治之症”棉花黄萎病(Vertic为illium dabliae)的抑菌控病效果明显.这已为室内皿测和纸钵、盆栽试验及大田生产调查结果所证实.  相似文献   

14.
通过棉花上应用黄枯净、克黄枯的试验结果表明 ,对棉花枯、黄萎病均有防治作用 ,但防效较好的是黄枯净 ,其次是克黄枯。它们均能促进棉花生长发育 ,改善纤维品质 ,达到了防病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不同灌水方式对棉花黄萎病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和2005年在石河子大学实验站黄萎病圃进行了滴灌和沟灌两种不同灌水方式对棉花黄萎病发病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无论从生长期的病情,还是最后剖杆检查的病情来看,滴灌发病均重于沟灌,中后期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棉叶螨的为害已成为棉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近几年来由于其危害逐年加重,使我市的棉花生产受到很大的损失。据2004、2005年统计,全市两年累计发生面积28.8万亩,损失皮棉68.8万公斤,深入分析其发生特点及猖獗原因,对今后开展监测和防治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利用拮抗细菌防治棉花黄萎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项目研究中,从植物根围、根表和植物内部分离到1345株细菌,并测定了他们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菌性。118株细菌表现较强的抑菌性,抑菌率≥50%。其中25个菌株的抑菌率≥。70%,93个菌株的抑菌率为50%~70%。另外从棉花黄萎菌的微菌核际分离到57株细菌,其中30株细菌能显著地抑制棉花黄萎菌微菌核的菌落生长(5个菌株完全抑制微菌核的萌发和生长,15菌株的抑菌率为40%~97%)。这些拮抗菌的培养滤液也能抑制棉花黄萎菌的生长。室内盆栽实验证明,应用拮抗菌处理棉花种子,有10个拮抗细菌能极显著地防治棉花黄萎病,其中4个菌株(ICB-18、NCD-2、CS-25和CS--27)的防病效果极好,防病效果为72.3%~81.4%,3个菌株(C-94、C-28和NCD-25)的防病效果为55.7%~61.9%。1999~2000年的2年田间小区试验中。NCD-2菌株对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显著,并且显著优于国外商品化生防制剂TF,该菌株连续两年的防病效果平均为85.4%;另外4个菌株(ICB-18、CS-25、C-94和C-28)亦能显著防治棉花黄萎病,但防病效果与国外商品化生防制剂TF相当。在田间示范中,应用生防细菌NCD-2制剂拌种后直接播种技术防治棉花黄萎病,防病效果达到51.2%。同时应用生防细菌NCD-2制剂拌种育苗移栽技术防治棉花黄萎病,防病效果达到52.6%并且增产22.85%。本文同时测定了NCD-2对主要大田作物的安全性,证明其对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黄瓜、茄子和大豆等7种作物没有致病性,并且对这些作物的出苗、生长和发育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日前,针对制约棉花生产的世界性难题黄萎病,中国农业大学研究成功了转基因棉花抗病抗逆品种,有望从今年开始让天津市郊百万亩棉花生产彻底摆脱棉花“癌症”——黄萎病的困扰。农业专家介绍,棉花黄萎病是世界棉花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一大难题。天津棉花种植面积达百万亩,黄萎病发生率高达80%,一般减产在10%左右,严重减产可导致绝收,给广大棉农造成极大损失。培育抗病品种是世界上公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西安郊区许多地方种植棉花,近年来棉铃虫、棉蚜等主要害虫连续发生为害,造成棉花产量下降、品质低劣。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效果虽好,但由于长期使用有机磷农药,棉虫产生抗性,致使药效降低,防治次数增多,药费开支大,用工多。尤其是棉株生长盛期,植株茂密,施药困难,在防治效果上存在一定局限性,并可形成杀伤天敌昆虫,留有残毒等问题。为了寻找防治棉花害虫的新途径,我们在1975年开门办学期间,利用天敌对棉花主要害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采用“植病灵”防治棉花黄萎病,用500倍液的浓度分三次在棉花上应用,防治效果显著,可以在本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