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科技文萃     
生命可能起源于地球之外科技文萃 华盛顿当地时间2001年1月30日,美国加州圣——克鲁兹(SantaCruz)大学的生物学家发布消息称,生命或者说生命的早期形态有可能起源于地球以外的浩瀚宇宙。 大卫·迪默是一位专门研究细胞膜的生物学家,国际生物界一直认为,细胞膜的形成对于生命的起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迪默在实验中发现,即使是在寒冷、充满辐射的真空宇宙环境下,细胞膜仍然能够形成并且增生,这说明恶劣的宇宙条件并未阻止生命的演化,生命有可能起源于地球以外的浩瀚宇宙。 迪默表示,“通过在仿真宇宙环境下的实…  相似文献   

2.
环球瞭望     
<正>在月球上建 太阳能发电厂 研究表明,大约50年后,人类目前广泛使用的传统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将面临严重短缺的局面。严峻的能源危机迫使人类将目光转向浩瀚的宇宙,而月球是人类寻找地球以外能源的首选目标。 图为科字家预想的未来月球基地及太阳能发电厂示意图  相似文献   

3.
<正>当今世界,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同时,文明的人类也在不断地破坏和污染着环境,无休止地开采地下资源,向地球索取越来越多的能量.结果造成地球上辐射负荷不断增加,加上宇宙中自然存在的各种辐射,使生命的正常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细胞代谢紊乱,从而影响甚至威胁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4.
从水热生物化学角度阐述了水热条件下生命起源的可能性,并综述了化学合成,微生物学,分子系统树,海洋考察等方面的证据以及水热生命起源模型。通过模拟原始环境,由无机小分子出发合成一系列有机生物分子,实现了有机生物分子的非生物合成,并探讨了此过程中的手性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5.
科技文摘     
科技文摘·国外科学家尝试寻找外星生命宇宙间的其它行星上还有没有智慧生命存在?科学家们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美国加州大学天文学教授林潮说,这要看有利于基因演化的环境,至少这个环境在恒星上没有,因为恒星上温度太高了,而在行星上却可能。因此我们首先是要...  相似文献   

6.
宇宙中充满着神奇和奥秘,陨石就是这其中的奥秘之一.来自地球以外宇宙空间其他天体的石头被称为"陨石".在我国古代流传着许多有关陨石美丽的传说,当今这些陨石在科技界也曾引起纷纷扬扬的议论……  相似文献   

7.
宇宙没有起源,这种观点不同于大爆炸学说.我们的看法来自对近代科学的分析,主要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相似文献   

8.
氢与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起源,历来是科学家和人们十分重视而又极感兴趣的问题。但因这一问题的复杂性,以及科学(生物学、天文学、地质学等)的发展要受到历史条件和种种因素的影响,致使生命起源这个问题,目前还有许多的谜未被解开。然而人们一致公认的是:“生命起源于...  相似文献   

9.
遥感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是在航天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人类从空间观测地球和探索宇宙奥秘进入了新的纪元。而真正从航天器上对地球进行长期观测是从1960年美国发射的太阳同步气象卫星开始的。  相似文献   

10.
科技资讯     
《河南科技》2023,(7):1-5
<正>粒子对撞机内首次探测到中微子据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官网2023年3月20日报道称,该校物理学家主导的“前向搜索实验”(FASER)首次探测到粒子对撞机产生的中微子,此前该团队曾观察到6个中微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此次新发现有望加深科学家对中微子的理解,还有助揭示行进较长距离与地球发生碰撞的宇宙中微子,为管窥遥远宇宙打开一扇窗。  相似文献   

11.
科学前沿     
日本在印度洋2500米深处热水孔中发现原始生命日本潜水调查船“深海6500”号在印度洋2500米深处发现了接近于地球原始生命的细菌群。原始细菌和普通的细菌不同,它没有细胞核,细胞膜中只包裹着最低限度的遗传信息,结构极为简单,研究小组成员认为,在火星等环境恶劣的行星上可能也  相似文献   

12.
<正>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它包括从短期到长期的时间尺度和从地方到区域的空间尺度的社会系统、经济系统、自然系统的功能及从区域到全球胁迫下的地球环境与生命过程。其目标是保护和增强区域甚至地球的容量及恢复力,维持地球生产力并保持地球环境为人类服务的功能。它有2个方面的内涵:满足人类社会发展合理要求的能力和生态  相似文献   

13.
宇宙光子熵     
在平直空间的前提睛,计算了背景辐射这一光子准平衡态的熵,进而在讨论宇宙膨胀这种整体运动时,在均匀分布的前提下,整个宇宙亦是一准平衡态,宇宙光子总数约为宇宙重子总数一亿倍以上的观测事实说明,宇宙的熵基本上等于光子熵。  相似文献   

14.
费米悖论,加利福尼亚,1950:既然行星的形成是这么的普遍,既然产生生命的过程是行星形成后的自然延续,既然产生生命会导致智慧,而智慧会导致技术--那么,为什么至今还没有任何一个外星文明跟地球联系呢? 他们在哪儿?  相似文献   

15.
<正>遥感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是在航天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人类从空间观测地球和探索宇宙奥秘进入了新的纪元。而真正从航天器上对地球进行长期观测是从1960年美国发射的太阳同步气象卫星开始的。从此,航天遥感动态监  相似文献   

16.
位于阿拉巴马州亨特斯维尔的宇航局太空飞行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能从地球磁场中收集电力的宇宙飞船。研究人员使用一条牵引绳索在飞船围绕地球轨道飞行时收集电流。一个被称为空心阴极等离子体接触装置与环绕地球并向宇宙散发电子团的不可见的带电荷等离子体形成电路。在轨道上被称为Proseds的试验仪器将一条3.1英里长的裸露牵引导线展开,该导线与一条6.2英里长的非导体引线相连接。如果有电流通过导线时,就会有一种来自外磁场,如地球周围自然产生的磁场的推力。这种由磁场引发的作用在牵引导线上的力量,根据电流的方向,可…  相似文献   

17.
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它包括从短期到长期的时间尺度和从地方到区域的空间尺度的社会系统、经济系统、自然系统的功能及从区域到全球胁迫下的地球环境与生命过程.  相似文献   

18.
美航天飞机雷达制成地球环境新图像科学家正对地球环境新图像进行研究,这些图像是由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上的两个大功率雷达系统上月制成的。一座新的太空雷达实验室为进行试验在航天飞机上飞行。这两个雷达系统是为研究地球环境而制造的,其中一个由美国设计,另一个...  相似文献   

19.
科学前沿     
<正>防止彗星撞地球新设想:“宇宙气囊” 如何避免“彗星撞地球”事件的发生,是全世界天文学家长期以来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最近,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埃里克提出了一个新奇的设想:在宇宙中“放置”一个巨大的气囊,一旦出现危险,气囊就会将小行星和彗星“挤”出原有轨道,或者产生巨大的爆炸威力,将其炸成碎片,从而化险为夷。 埃里克教授认为,传统的核爆炸只能消耗小行星和彗星的部分能量,却无法使其改变飞行轨道,最终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与地球相撞的问题。他在电脑上利用数学模型设计出的这种宇宙气囊有几公里宽,在被飞行器载入太空后,利用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并均匀向外膨胀,遇到危急情况,可以将危险飞行物推出其原有轨道,甚至将其炸碎,从而避免与地球相撞。  相似文献   

20.
一、GPS卫星定位系统与无线通信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GPS卫星定位系统与数字信令系统是美国提出并实验的一项庞大的宇宙及航天工程,1989年2月14日,第一颗GPS工作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GPS进入生产作业阶段,1993年6月26日部署完毕,现在全球定位系统21颗卫星和2颗备用卫星,运行在2万公里上的空中,每颗卫星12小时绕地球一周,实施全天候对用户确定精确的位置和提供精确的时间。目前国内现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技术应用与开发方面,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上海市公安局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