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三维扫描设备日新月异的发展,三维扫描技术的应用迅速延伸到各个领域。在博物馆领域,三维扫描技术为文物的展览展示提供了新途径。结合三维扫描仪对永乐大钟三维扫描的实例,介绍了三维扫描系统和三维交互技术在文物展览展出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设城市地下空间三维GIS,解决城市地下隧道的三维建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城市GIS的交互式三维隧道建模方法,详细讨论了交互式三维隧道建模的各个步骤以及交互控制、空间计算和三角剖分等算法,并以一个正在开展的三维城市GIS项目为基础,介绍了交互式三维隧道建模方法的应用。实践证明,交互式三维隧道建模方法相比传统方法操作更为方便,能够提高城市地下空间三维GIS的工作效率。交互式三维隧道建模方法将为基于三维城市GIS技术的城市空间信息化工作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免插件的网络三维图形发布方法,并在三维网络虚拟社区的基础上,实现了三维化身表现和三维场景发布,解决了交互式漫游、视点缓动切换和二维导航等三维浏览的关键技术,并通过模型参数设置和角色动作单元控制的设计,优化了三维化身与三维地图场景的融合方式.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产品的全三维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效率和质量,对全三维模型表达产品信息的方式进行研究.提出基于模型定义技术的三维标注方法,建立三维标注特征库和三维精度特征符号库,用计算机容易访问的BNF(backus-naur form)范式进行三维标注,通过齐次坐标转换实现三维标注与3D零件模型的同步随动,基于Pro/E平台,实现3D模型产品设计信息的三维标注.  相似文献   

5.
快速成型中的三维数据包括物体的三维CAD模型、通过三维数字化测量仪器测得的物体表面的三维数据点云、STL文件及三维模型的切片. 通过概念设计和反求工程中的三维扫描可以建立物体的三维CAD模型, 并着重讨论了工件表面点三维数据的获取方法及数据点云的处理, STL文件的格式、精度、分割与拼接.  相似文献   

6.
针对三维地震资料处理,尤其是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提出一套交互三维速度模型建立方法,并在工作站上设计与实现了这套交互三维速度模型建立系统。该系统可按交互方式进行叠加速度、偏移速度和层速度分析,有效地建立三维层位结构和速度模型,实现三维模型的可视化,提高速度模型精度,在实际的三维资料处理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面向地下三维对象的GIS关键技术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硕  赵军 《甘肃科技》2009,25(12):30-32
介绍了三维GIS,主要以煤矿中的三维GIS应用为主,从三维空间数据的获取、三维空间数据模型、三维空间数据存储方式、三维可视化表达4个方面对三维GIS关键技术进行了描述。最后,对三维GIS的研究现状做出了总结,并提出了三维GIS今后的发展趋势以及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智能变电站设备运行环境与公共安全状态的远程监控及智能化防控能力,提出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变电站智能辅助控制系统。按照变电站智能辅助控制系统的设备选型布置需求进行数据库开发设计,采用三维模型实现变电站智能辅助控制系统的三维设计成果的共享,通过三维设计模型校验和红外双鉴三维建模完成变电站智能辅助控制系统的三维设计,并对三维建模算法进行优化,得到三维建模输出结果。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进行变电站三维建模的输出功率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运维闭环管理处理效率高,有利于提高变电站设备的远程监控及智能化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9.
以三维为主线的工程图学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玉霞  曹秀鸽  谷莉 《甘肃科技》2009,25(9):177-179
从工程设计的发展方向出发,阐述了三维CAD最终将取代二维CAD、三维工程图也将取代二维工程图的发展趋势,结合企业与教学实际分析了三维与二维工程图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内还会并存的必然性,提出了以三维为主线的工程图学教学改革模式;以三维建模为主线,并与传统内容恰当融合,将三维几何建模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同时贯彻二、三维并重的思想;在绘图技能训练上,同时注重徒手绘图、二维绘图软件和三维造型软件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VRML的三维网站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RML是一种网络上使用的三维场景描述语言,其基本目标是建立因特网上的交互式的三维多媒体,基本特征包括分布式、三维、交互性、多媒体集成、境界逼真性等。文章具体分析了基于VRML的三维网站设计的关键技术,并以创建一个三维的网络校园为背景,给出了开发三维交互式虚拟场景的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