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潮》2000,(3)
天津市民园医院癫痫病专科吴书贤大夫采用天然中药天麻、全虫、朱砂等研制的中药治疗四肢抽搐、惊恐、高热、痉挛等各类癫痫病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癫痫发作。该药具有镇惊熄风、祛痰降逆、通关解痉、调和气血、宁心安神等功效。治疗中不必打针、不手术,药物口服。服后药物直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蒙医药对妇女乳腺增生症的疗效,对60例乳腺增生患者采用蒙药内服吉祥丸外敷消肿膏治疗,与内服中药乳痹消治疗52例患者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9.2%(P<0.01),得到内服吉祥丸外敷消肿膏的蒙医疗法是治疗乳腺增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乳腺增生症原名“慢性囊性乳房病”,中医乃称“乳癖”,多发生于育龄和老年妇女,乳腺增生是指乳房小叶和乳腺导管纤维组织增生以及乳管扩张或形成囊肿而言,多生长乳房深部。由于此症病程较长,常达数年,有癌变可能,有人将其视为乳癌前期病变,一直被医务人员所重视。当前,西医西药尚缺乏有效疗法。近年来,笔者自拟经验方中药散核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28例,疗效满意,特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4.
妊娠合并癫痫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癫痫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妊娠合并癫痫34例的临床表现、处理及结局。结果:妊娠合并癫痫34例中8例孕期未行抗癫痫治疗也未出现癫痫发作,26例行抗癫痫治疗,孕期发作增加5例,发作无增加21例;并发轻度子痫前期3例,胎膜早破1例,早产3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2例;阴道分娩5例,剖宫产29例;新生儿轻度窒息3例,低体重儿2例,新生儿畸形1例。结论:患有癫痫的妇女建议孕前咨询,优化抗癫痫治疗药物,孕前加服叶酸,孕期提倡单药治疗,不建议换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乳增宁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机制并对核心靶蛋白进行实验验证.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平台(TCMSP)检索乳增宁胶囊所有药物的化学成分和相关作用靶点;采用GeneCard数据库检索乳腺增生的相关靶基因;后采用Perl语言软件筛选药物与疾病共同的靶点及药物的有效成分,并将药物与疾病共同靶蛋白...  相似文献   

6.
郑美春  张祥福 《海峡科学》2003,(10):64-64,66
目的观察对比微波热疗配合口服乳康片与单纯口服乳康片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的疗效方法:363例乳腺小叶增生随机分为微波热疗配合口服乳康片192例和口服乳康片171例二组疗效的观察。结果:综合治疗组(微波热疗+口服乳康片)的痊愈率34.9%,单纯中药治疗组(口服乳康片)的痊愈率1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lt;O.05;综合治疗组有效率94.3%。单纯中药治疗组有效率40.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lt;O.05。结论:微波热疗口服乳康片配合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口服中成药乳康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纤维乳管镜在乳腺导管内囊性增生病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初步诊断为乳腺导管内囊性增生病变患者5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80例.实验组应用乳管镜进行检查和治疗,对发现乳管内隆起性病变患者予以乳管镜联合定位针标记,实施手术治疗;对乳管镜下明确为乳腺导管内囊性增生病变实施乳管镜灌注冲洗治疗.对照组单纯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疗效.结果实施乳管镜检查的280例患者中有27例乳管内隆起性病变,联合定位针实施手术治疗,病理诊断为乳腺癌患者6例,乳腺肿物和乳管内癌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253例乳腺导管内囊性增生病变患者均实施乳管灌注冲洗治疗,临床治愈率为64.82%,总有效率为89.72%,二者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纤维乳管镜在乳腺导管内囊性增生病变诊断及治疗方面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早期发现乳腺癌.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的疗效.方法对210例采用输卵管注药、内服中药、静脉点滴给药、腹部微波理疗的综合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痊愈率66.8%,好转率23.3%,妊娠率57.1%.结论应用宫腔注药加内服中药及抗炎、腹部微波理疗综合治疗输卵管阻塞,疗效较显著.  相似文献   

9.
疏乳消块丸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模型血浆前列环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疏乳消块丸的作用机制及乳腺增生病的发病机制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服用疏乳消块丸后的乳腺增生病大鼠动物模型血浆前列环素 ( PGI2 )的代谢产物 6-酮 -前列环素 F1a( 6- keto-PG F1a)的含量。结果 :疏乳消块丸组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高 ( P<0 .0 5 )较阳性对照组 (乳癖消片治疗组 )也增高 ,但没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提示 :疏乳消块丸有提高 PGI2 的作用 ,推论乳腺增生病有 PGI2 的下降。  相似文献   

10.
评价分析手术联合药物治疗乳腺增生结节患者的效果。选取甘肃省宁县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9月就诊的100例乳腺增生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为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乳腺区段和肿块切除手术;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药物乳癖散结胶囊联合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对照组乳腺增生结节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率为40.00%,有效率为68.00%;实验组乳腺增生结节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率为64.00%,有效率为88.00%;实验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手术联合药物干预治疗的方式对乳腺增生结节患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显著地提高乳腺增生结节治疗的整体显效率,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乳腺增生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健乳灵对其治疗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模型对照和治疗组,用雌二醇和孕酮诱导大鼠发生乳腺增生,观察乳头高度、乳腺组织结构、测定体内生殖激素水平。结果:模型对照动物液中的垂体促乳素,促卵泡素和雌二醇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促黄体素和孕酮则明显降低;模型对照动物的第2、3对乳头高度显著增高;在治疗组中,结果显示健乳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整体内垂体-性腺的激素分泌活动;并对乳腺增生病大鼠的乳腺组织有明显的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继发性癫痫217例,梗死灶主要位于脑叶,提示痫性活动与皮层梗死密切相关,早发性痫性发作(发生于脑梗死2周内)为短暂性痫性发作,可能为脑代谢异常所致,一般仅临时用安定,预后好,晚发性痫性发作(发生于脑梗死2周后)可能为癫痫灶所致,半数病例需服抗癫痫药。  相似文献   

13.
马玲 《大理科技》1995,(1):31-33
用传统的思想开导或对症乳腺小叶增生,疗效均不满意,采用电脑红外综合治疗仪治疗乳腺小叶增生32例,经10-20次治疗,全部有效,总有效率为100%,电脑红外综合治疗仪为临床治疗乳腺小叶增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妇女常见病之一,多发生于25~45岁之间,在临床表现上有时与乳腺癌有所混淆;因此;正确认识本病十分重要。因目前对本病命名尚未统一,在临床上也称慢性囊性乳腺病,亦称乳房小叶增生症或乳腺纤维囊性病等,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此病称为乳房囊性增生病较为合适,简称乳腺增生病。这是因为病变本质是乳腺的管泡及间质增生之故。其增生可发生于腺管周围并拌有大小不等的囊肿形成;也可发生在腺管内而表现为上皮的乳头样增生,拌有乳管囊性扩张。另一类型是小叶实质增生。故应对其进行临床病理对照分型,有助于做出确切的诊断和治疗。关于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乳病消治疗乳腺疾病的临床观察。方法:将305例确诊为乳腺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于乳病消,口服,一日二次,每次六片。疗程3~6月。对照组给于增生平,口服。一日二次,每次八片。治疗3~6月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11%与93.8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乳病消对治疗乳腺疾病(乳腺增生、乳腺炎、乳房胀痛)的患者有显着优势,是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发作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63例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63例中脑梗死41例,脑出血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死亡5例,57例病灶位于脑质质和脑叶,脑卒中2周内癫痫发作36例,脑卒中2周后癫痫发作27例,这些病人采用单一抗癫痫药物均能控制发作,结论:脑皮质和脑叶病变比皮层下和脑深部病变易引起癫痫发作,迟发癫痫服用抗癫痫药较易控制发作。  相似文献   

17.
新型抗癫痫药物噻嗪磺胺(I)国外商品名:Sulthiame,Sultiam,Ospolot;化学名:N—(4—磺酰胺基苯基)—1,4—丁磺内酰胺。〔《医药工业》编辑部建议该药暂定名为噻嗪磺胺,国内译名还有欧斯旁特(Ospolot)和苏太明(Sultiam)〕。 本品由德国拜尔(Bayer)公司创制。具有低毒、高效、无催眠性等特点,用于治疗癫痫大发作、肌挛性发作、病灶性癫痫等。我们于1981年报道了此药的实验室合成,所采用的路线如下:  相似文献   

18.
研究旨在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PolyenePhosphatidyl choline,PPC)联合丙戊酸钠(valproate,VPA)改善癫痫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性,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制作大鼠癫痫模型,通过VPA单纯或者联合PPC给药治疗后,水迷宫检测癫痫大鼠的认知行为变化,尼氏染色对鼠脑海马区神经元染色计数。结果显示PPC联合VPA给药组,大鼠的癫痫发作次数显著减少,在水迷宫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给药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在目标象限内的游程和时间长;联合给药组大鼠脑部海马区尼氏染色阳性细胞数高于其他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PPC联合VPA给药对癫痫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绵羊乳房炎,是由于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因素刺激发生的一种炎性反应。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和隐性型四类,治疗上多采用乳孔内给药,全身疗法及封闭疗法,首选药物为环丙沙星或笨唑青霉素钠或硫酸庆大霉素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西药联用在癫痫治疗中的方案选择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2010年1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80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1、观察组2,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拉莫三嗪治疗,观察组1采用卡马西平+托吡酯治疗,观察组2采用卡马西平+左乙拉西坦,对比各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次数。结果观察组1总有效率91.67%,观察组2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观察组1、观察组2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小于0.05,观察组1、观察组2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1与观察组2总有效率及癫痫发作次数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比相同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有更好的疗效,可以更有效地降低癫痫发作次数,减少治疗风险,是更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