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在大采深综放工作面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以陈家沟煤矿八采区8512,8513综放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数据为基础,分析在大采深综放工作面条件下开采一个工作面与开采两个工作面后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另外,运用概率积分法建立模型,根据观测数据进行反演模拟修正预计参数,得出在该条件下的概率积分预计参数,并总结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在大采深综放开采条件下,开采一个工作面时,地表属于极不充分采动,大采深极不充分采动地表移动变形一般较小,地表损害一般在Ⅰ级以内,开采后地表建筑物能够安全使用;开采两个工作面后,地表属非充分采动,地表水平移动范围较常规开采条件下范围要大,且水平移动范围一般比下沉范围大;预计在第四个工作面开采后地表达到充分采动。非充分采动条件下,下沉盆地呈非对称分布,最大下沉点不在采空区中心上方;在达到充分采动条件时,最大下沉值处于采空区中心上方,从盆地中心至边缘下沉值逐渐减小趋于0;拐点处的水平变形值与曲率值均为0.反演得出大采深综放工作面地表移动预计参数及地表移动角量参数,预计地表达到稳态时,地表最大下沉量为5 003 mm.此成果能够为该矿"三下开采"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炉峪口煤矿8号煤开采沉陷实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天东 《太原科技》2008,168(1):75-77
炉峪口煤矿在开采1820工作面时,在工作面上方地表建立地面岩移观测站,通过实地观测得出了重复采动下地表移动变形的参数及移动规律.为进一步研究煤矿地表沉陷提供了实测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厚冲积层下厚煤层开采地表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山东厚冲层、厚煤层矿区分层开采三个地表岩移观测资料,分析了同一工作面分层开采地表参数变化规律,及地表岩移参数与采深之间的定量关系式,探讨了地表破坏形态及产生的原因。这些由多个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实测求得的地表移动规律,对厚冲积层、厚煤层“三下”开采设计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受断层影响地表移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了地表移动观测站及现场观测的基础上,对云盖山煤矿地表移动观测站观测资料进行系统的计算和分析,得出了该区域地质采矿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及有关参数。并研究分析了该区域在断层影响下地表移动和变形规律的特殊性及其形成原因。为本矿区及类似条件下“三下“采煤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充分开采煤炭资源,在充分研究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在不影响泗河河堤的防洪标准和确保两岸村庄建筑物不受破坏的前提下,杨村煤矿在泗河下方布置开采了302综放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在地面建立了地表岩移观测站,根据观测资料求取地表岩移参数,进行了地表岩移计算,取得了在泗河及厚含水松散层下采煤的经验和地表移动与变形参数,为类似条件下厚煤层开采积累了宝贵实践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采动作业下地表移动变形分布规律,解决因地表移动变形引起的建筑物损害问题,以概率积分法为基础,计算地表移动变形岩移参数.在观测区地表设计并布置岩移观测站,利用取得的地表观测数据,计算出地表水平移动变形值和曲率值,绘制相应曲线对其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研究.通过计算得出的地表水平移动值和最大正、负曲率值来判定地表建筑物损害程度,分析主断面上的移动变形,确定了移动盆地主断面位置.  相似文献   

7.
针对祁东煤矿的特殊地质和开采条件,采用实际观察与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矿特厚冲积层非主断面观察站岩移参数的求取问题,具体方法为:在对观测数据进行初步处理的基础上,利用“非主断面任意方向观测结果的求参程序”对观测结果进行了求参计算,确定了概率积分法的5个岩移预计参数。利用所求参数对原观测线各测点进行下沉和沿x、y向水平移动进行预计,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相符,并利用等效面积法,求得了主断面的地表岩移角值,对以后煤柱留设、采动影响范围的确定及非主断面观测站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祁东煤矿的地质和开采条件,在二采区特厚冲积层地表上方设置了三条非主断面观测线。按相关规定,从采前开始到相关工作面采动影响基本稳定,对观测点进行了观测工作。在对观测数据进行初步处理的基础上,利用“非主断面任意方向观测结果的求参程序”对观测结果进行了求参计算,确定了概率积分法的五个岩移预计参数。利用所求参数对原观测线各测点进行下沉和沿x、y向水平移动进行预计,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相符,并利用等效面积法,求得了主断面的地表岩移角值,对以后煤柱留设和采动影响范围的确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由于缺乏对本矿地质力学规律的研究,“三下”采煤及征迁赔偿等工作受到很大制约。因此掌握本矿区综采放顶煤开采条件下的地表移动和变形规律,具有重要研究价值。通过对王庄煤矿4326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观测数据的地质力学分析,得出王庄煤矿放顶煤条件下的地表移动规律,取得了放顶煤开采的地表移动计算参数,为本区域“三下”采煤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开采前通过对建筑物受采动影响的移动变形预计,确定开采方案,建立地表各建筑物监测系统.再对试采过程中所获得的大量观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掌握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规律以及对地面建筑物的破坏情况.  相似文献   

11.
开采前通过对建筑物受采动影响的移动变形预计,确定开采方案,建立地表各建筑物监测系统。再对试采过程中所获得的大量观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掌握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规律以及对地面建筑物的破坏情况。可为建筑物下采煤提供宝贵经验。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唐口煤矿村庄群下开采损害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口煤矿现有采区宽务带开采的地表移动观测资料表明,区域地表移动变形曲线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特征。采用概率积分法对观测下沉曲线进行最佳迭代拟合,将误差减至最小求取采动变形预测参数,并对430采区工作西开采叠加后对地面村庄房屋的损害程度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村内房屋属于极轻微或轻微损坏,针对幂同房屋结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维修、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煤炭开采保障了我国能源供应,同时也因采空造成了地表变形沉降。针对厚松散层下开采覆岩及地表移动变形问题,依托兖州矿区某庄煤矿地质背景,采用模型试验,监测研究了采动过程中地表及各层覆岩移动变形指标的变化规律,探索了采掘结束后的持续变形阶段,指出受采动影响松散层压缩导致的移动变形值在整体移动变形上占比增大;在煤层采厚2.2m条件下,观测获得采后地表的最大下沉值为1447.6mm,最大水平移动值为394.6mm。研究结果对矿区工程建设用地及线路规划选址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研究地表与岩层移动的方法主要有实地观测法、理论模拟法和相似材料模型法等.目前最主要的方法仍是实地观测法,即在受开采影响的地表范围内,设置专门的地表移动观测站,通过观测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各种因素对地表和岩层移动的影响规律,再将这些规律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PC—1500计算机计算求取了北票矿区急倾斜开采的地表移动和变形参数,并对北票矿区地表移动观测进行了综合分析,从中得出了北票矿区地表移动和变形参数与地质采矿条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对五沟煤矿1013首采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观测、数据处理和分析,采用线性最小二乘估计和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求取了静态预计参数、动态预计参数经验公式,得出五沟煤矿厚松散表土层条件下的地表移动与变形规律,为预测未来地表塌陷的范围、损坏等级提供了技术参数,为煤矿的安全生产、"三下"采煤与环境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唐家会煤矿61101首采工作面地表移动变形监测系统为例,介绍了高原沟壑地区特厚煤层开采时常规地表移动观测站和实时监测站的测点埋设方法、外业观测和数据处理方法及数据的质量评价,利用实测数据获得了地表移动变形的基本参数及概率积分法的5个预计参数;利用1d的实测数据对实时监测站的内符合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表移动变形监测系统所测定变形量的平面精度在±4.0~±5.0mm之间,平均为±4.3mm;高程精度在±5.0~±7.0mm之间,平均为±6.0mm,完全满足开采沉陷监测的精度要求。以最大下沉速度为例的分析结果表明,当实时监测站作为常规观测站的补充时,可以获取更准确的地表移动变形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18.
针对松藻矿区地质采矿条件,从弹性力学和随机介质理论出发,导出了采动地表溶洞顶板拉裂及稳定性计算模型;建立了溶洞跨距、埋藏深度及开采移动变形之间的数学关系;分析了在松藻矿区基岩裸露条件下,浅地表溶洞受采动影响的变形破坏规律。  相似文献   

19.
在下部采动煤层的顶板岩层内布置巷道 ,其位置选择与采场上覆岩层移动状况密切相关 .依据煤矿地表移动计算公式和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 ,建立采场上覆岩层移动变形概率积分法预计计算模型 .根据最大下沉量、主要影响半径、拐点移动距等移动参数与埋深的关系 ,利用参考坐标系确定采场上覆岩层移动下沉计算公式 .并结合实例进行岩层移动变形预计计算 ,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十分接近 .图 1,表 1,参 5  相似文献   

20.
为了获得覆岩离层充填后地表沉陷与覆岩破坏的效果,采用点、线结合的办法建立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监测地表移动与房屋变形规律,在井下采用仰孔分段注水法及前端泄露式多回路注(放)水系统对东滩煤矿14 308工作面覆岩离层注浆条件下采动导水裂隙带的破坏特征进行了连续探测.结果表明:离层注浆条件下地表的减沉率达到了38.5%,离层注浆时的采动导水裂隙带高度值略高于正常条件下的高度值.综合评价效果为类似矿井的安全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