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建筑结构火灾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破坏机理,提出了火灾后建筑结构的检测技术,旨在引起业内同行的足够重视,做到防患未然。  相似文献   

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火灾后的地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弯矩,曲率恢复力骨架曲线特征参数的统计公式,采用结构工程分析中常见的杆系模型,对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地震分析,可为灾后结构的整体强度诊断和加固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火灾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影响,论述了火灾后建筑结构的检测方法和加固原则、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研究火灾对钢筋混凝土柱振动频率的影响,通过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柱材料力学性能的改变,建立与振动频率的关系,推导了钢筋混凝土柱振动频率与受火时间的关系式。并设计制作了2根钢筋混凝土柱,分别在受火前后进行动力试验,测量前两阶频率,分析数据变化。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柱受火后一阶和二阶振动频率均出现明显降低,与推导的关系式相适应。  相似文献   

5.
利用自行研制的火灾试验炉,对1栋3层3×3跨足尺钢框架结构中的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进行火灾试验,开展了将声发射技术用于火灾下整体结构中钢筋混凝土双向板的破坏监测研究。考察了火灾作用下板的声发射事件数、能量率和b值的变化,分析了各参数与板的裂缝开展、炉温及竖向位移等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事件数、能量率、b值等参数可以准确区分火灾下钢筋混凝土双向板的裂缝早期开展阶段、裂缝集中出现阶段以及裂缝缓慢扩展阶段;火灾下板的声发射参数产生突变时,如能量率突然升高、b值突然下降等,表征结构可能出现破坏,在建筑结构的消防安全指导方面应给予足够关注。  相似文献   

6.
对比分析了新浇筑钢筋混凝土梁和长期服役的钢筋混凝土梁火灾破坏特征和力学行为。试验采用恒载升温模式,并使用孔隙压力测量装置和非接触式光学应变采集仪获取了火灾下梁试件的孔隙压力、位移和应变发展等相关数据。试验结果表明,新浇筑钢筋混凝土梁的爆裂程度取决于混凝土含水量。由于环境作用,长期服役的钢筋混凝土梁含水量较低,其爆裂程度远小于新浇筑试件。然而,自然碳化造成长期服役钢筋混凝土梁强度降低,且存在较多微细裂缝,导致内部钢筋在火灾高温下失去隔热保护,从而使受力钢筋高温失效,混凝土梁发生脆性开裂。另外,在火灾高温和拉应力共同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爆裂时机提前,而孔隙水压力峰值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7.
从材料性能的角度分析,不同材料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影响机理与影响程度是不同的。钢材的影响主要与力学性能有关;混凝土的影响既与力学性能有关,也与热工性能有关;不可燃的面层主要与热工性能有关,而可燃面层可以加大火灾的危险性,不可燃面层是一层阻隔层,火灾时可以阻止热量向混凝土内部传播,因此混凝土构件火灾时的安全可靠性可以得到改善和提高。对于可以燃烧的装饰层而言,则会产生热荷载,结构构件在火灾时的损伤或破坏会加重。本利用欧洲规范采用的火灾时室内的温度-时间曲线、高温作用下混凝土和钢筋的本构关系,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方法,研究和分析了火灾时钢筋混凝土构件载面的温度分布和承载能力,并根据分析计算结果讨论了影响混凝土结构火灾安全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火灾发生后,钢筋混凝土结构检测的重要性,列出了检测重点,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火灾后的现场勘察情况,论述了过火构件烧伤深度的检测方法,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火灾对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影响,论述了灾后建筑的检测方法和加固原则、措施,并给出了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0.
在模拟了轻度火灾破坏(300℃,1h)、中度火灾破坏(500℃,1h)和重度火灾破坏(800℃,1h)3种情况后,比较了3种不同程度火灾破坏后钢筋混凝土试件表观形貌、抗压强度和混凝土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火灾温度的升高,钢筋混凝土试块表面颜色由青变白,先出现横向裂缝,后出现纵向裂缝,并逐渐增多;试块的抗压强度逐渐下降,且下降明显;混凝土的pH值在轻度火灾破坏后仍具有高碱性,但是在中度和重度火灾破坏后不再具有高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